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分析

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分析
第4 6卷 第 1 8期 2 0 1 5年 9月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1 7 9 ( 2 0 1 5 ) 1 8— 0 0 3 4— 0 5
人 民 长 江
Ya ng t z e Ri v e r
Vo 1 . 46. No .1 8
Se p., 201 5
关 键 词: 三 口 洪道 ;河道 演 变 ;分 流 能 力 变化 ; 荆江 文献标志码 : A
盯0 " D OI : 1 0 . 1 6 2 3 2 / j . c n k i . 1 0 0 1 — 4 1 7 9 . 2 0 1 5 . 1 8 . 0 9 引 趴 ∞
中图 法 分 类 号 : T V 8 5
了普 遍 冲刷 , 导 致分 流 能 力发 生 变化 。为 进 一 步 了解 其 演 变趋 势 , 以便 实 施 合 理 的 综合 整 治 , 利 用 水 沙数 据 、 河道 地 形 资料 及 已有 的 研 究 成 果 , 探 讨 了影 响 三 口分 流 能 力 的 主 要 因 素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荆 江 三 口分 流 总 体 呈现逐渐减小趋势 , 在 三 峡 水 库 蓄 水 初 期 高水 分 流 能 力 有 所 增 强 。
1 荆 江 三 口洪 道 基 本 情 况
荆 江三 口洪道 为 松 滋 口、 太 平 口、 藕池 口 , 分 别分
嘶 ㈣ 撇撇 蛳 枷 m 蛳 。 埘 下荆 江 中洲子 、 上 车湾 、 沙滩 子裁 弯期 。③ 第 3阶段
蚍 强 1 9 7 3~1 9 8 0年 , 裁弯后 至葛 洲坝截 流 之前 孔 。④ 第 " 四阶
; i 3
段 。1 9 8 1—2 0 0 2年 , 葛 洲 坝 截 流 至 三 峡 工 程 蓄 水 前 ( 含1 9 8 1—1 9 9 8年 和 1 9 9 9~ 2 0 0 2年 ) 。⑤ 第 5阶段 。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与水沙过程响应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与水沙过程响应

第51卷第10期2020年10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Vol.51,No.10Oct.,2020文章编号:1001-4179(2020)10-0001-06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与水沙过程响应奚啄阳,曲春議,陈莫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4)摘要: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出库沙量(以宜昌水文站实测数据为依据)大幅度降低,坝下游河床冲淤规律也随之发生改变。

实测资料表明:荆江河段发生全面冲刷,而沿程冲刷丈进一步引起了下游悬沙输移量的变化。

基于1992-2017年长江中下游荆江河段各水文站实测流量、含沙量数据,对该河段水沙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初步得出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初期以及试验性蓄水后不同时期的水沙关系变化。

基于实测资料,利用输沙量法计算荆江不同河段的冲淤量随流量的变化,提出了不同时期荆江河段冲刷強度最大的流量级。

关键词:水沙过程;河床冲淤;河流动力学;输沙量法;荆江河段;三峡水库;长江中图法分类号:TV145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ki.1001-4179.2020.10.001荆江河段自古便是长江流域最为重要的险工河段,历来便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三峡水库蓄水前,荆江河段在1993-1998年间平滩河槽总体处于淤积态势⑴,累计淤积量达1.26亿m3。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荆江河段是坝下游冲刷最为剧烈的河段[2-31o基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实测数据,利用断面法统计的冲淤量结果:2002~2015年,宜昌至城陵矶河段累计冲刷量&7亿亦。

三峡工程运行以来,由于水库蓄水拦沙,坝下游各水文站的沙量也发生了变化⑷。

根据长江泥沙公报统计:三峡水库蓄水前宜昌站年均径流量为4400亿川,年均输沙量为5.000亿t,沙市站年均径流量为4050亿川,年均输沙量为3.800亿t。

2003年,宜昌站径流总量为4097亿m‘,年均输沙量为0.976亿t,沙市站径流总量为3924亿m3,年均输沙量为0.352亿t。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图3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变化19552009年表3枝城城陵矶河段20022009年冲淤量变化13fig3changesofflowandsedimentdiversionratiostable3changesoferosionintheriverreachfromofthediversionfromthreeoutletsinthejingjiangzhichengtochenglingjiduring20022009river195520093冲淤量万m起止地点时段年32荆江河道下边界水位变化枯水河槽基本河槽平滩河槽洪水河槽2002200364007300982013851荆江河道下游水位变化还受到城陵矶水位变化200320049000107001297912789的影响但由于受到长江干流洞庭湖区双重顶托作枝城至200420056380660073697369用城陵矶站水位流量关系较为散乱而城陵矶下城陵矶200520061866190126622512游仅30km的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较好因此分析荆江200620074899468833554240河段20072008803650174210了该站同流量水位变化来说明下游河段对荆江河段200820098254904082608245顶托作用的变化
7 2 ,4 2 ,7 0 ,7 6 ,6 6 ,2 3 及 4. % 8 . % 7 . % 9 . % 8 . % 9 . %
位 下 降 幅 度 较 大 , 中在 流 量 为5 0 m / 时 水 位 其 00 s
收 稿 日期 :O O 0 -3 2 L 一5 1 基 金项 目 : 利 部 水 利前 期项 目 ( Q 8 1HL 5 ; 水 Q o 7 / 1 ) 水利 部 公 益 性 行业 专项 ( 07 H 1 ) 20 S Z —3 作 者简 介 : 小 虎 ( 9 1) 男 , 北 荆 门 人 , 士 , 要 从 事 水 力 学 及 河 流 动 力 学 方 面 的 研 究 , 电 话 ) 4 3 17 8 2 电 子 信 箱 ) i — 郭 18 - , 湖 博 主 ( 8 2 87 .20 1 1年 7 月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

水 位 下 降 幅 度 较 小 ,而 紧邻 砂 卵 石 河 床 段 的 沙 市 附 近 水 位 下 降
幅度较 大 。 I 、 枝 城 水位 变化
流 量f m3 / s )
5 0 0 0
1 0 0 0 0 2 0 0 3
. 0 2 5
. 0l 2 . 0 0 3 . 0 0 1
2 0 0 3 . 2 0 0 5
. 0 3
. O1 . 0 0 8 . 0 0 4
根据 三峡工 程蓄 水前 后 ( 2 0 0 2 — 2 0 1 0年 期 间 )沙 市 站 同 流 量 下水 位 的变化 ( 表 3 )可 知 ,2 0 1 0年 与 2 0 0 2年 相 比 , 沙 市 站 流量在 5 0 0 0 mT s 时 水 位 下 降 幅 度 较 大 ,约 1 . 0 6 m。 表 3 三 峡 工 程 蓄 水 后 沙 市 站 同 流 量 下 水 位 的 变化 ( 单 位 :m)
Ch a n n e l I mp r o v e me n t/航道 整治
段 的河 床 冲刷 ,这 固 然 能 够 增 加 受 冲河 段 的 过 流 面 积 ,但 航 道
水 深 与 过 流 面 积 并 没 有 简 单 的线 性 对 应 关 系 ,而 是 取 决 于 河 槽 的冲刷部位 与航槽位置 是否一致 。
1 9 8 0年水 位 略 有 回升 约为 0 . 2 m。此 后 至 1 9 9 8年水 位 基 本 稳
定 ,1 9 9 8年 后 受 河 段 冲 刷 量 加 大 影 响 ,水 位 有 所 下 降 。
选择湖 区 出流流量 为 5 0 0 0 m f s一 定 时 , 分 析 2 0 0 3年 、 2 0 0 5年 、2 0 0 8年 以 及 2 0 0 9年 监 利 站 水 位 流 量 : 根 据 2 0 0 3 —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枝 城 、 市站 断 面 下 切 较 大 , 水 水 位 流 量 关 系线 下移 , 流 量 级 下 水 位 降 低 ; 昌站 由 于 前 期 受 葛洲 坝 工 程 沙 低 同 宜
影 响 , 面 已基 本 稳 定 , 三峡 工 程 运 行 影 响 不 大 。 断 受 关 键 词 : 水 河段 断 面 ;水位 流 量 关 系 ;三峡 水 库 ;荆 江 河 段 低 中 图 法分 类 号 :P 3 39 文 献 标 志 码 :A
2 1 宜 昌 站 .
采用 宜 昌断 面 资料分 析 低水 ( 位 4 以下 ) 水 6m 断
面 的特征 值对 比情 况 , 表 1 由表 1可见 , 昌站 低 见 。 宜
水 断面平 均 水 深及 断 面 面 积在 2 0 0 2~2 0 0 3年 有 较 明
显 的减小 , 20 而 0 4年 汛 前 较 2 0 0 3年 增 加 较 明 显 , 后 之 每 年 的 低 水 断 面 平 均 水 深 和 断 面 面 积 变 化 较 小 , 为 因 受 葛 洲 坝 工 程 多 年 影 响 , 面 基 本 稳 定 。2 0 断 0 2~2 1 00 年 宜 昌 站 大 断 面 见 图 1 。
系偏移 等方 面 。
2 控 制 断 面 变 化 特 性
利用 20 0 2年 以 来 宜 昌 、 城 、 市 、 利 4站 大 断 枝 沙 监
面资 料 , 分别分 析 控 制 站 低 水 断 面 冲 淤汛 前 断 面 , 中 2 1 选 其 0 0年 选 用 汛 前 及汛 中两 次 断面 同时 对 比 2 1 0 0年 的断 面变化 情 况 。
第4 2卷 第 6期 2011年 3 月
文 章 编 号 : 0 1—4 7 2 1 ) 6 —0 7 —0 10 1 9( 0 1 0 05 5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非 工程 措施 相结 合 的综 合 防洪 减灾 体 系 。其 中 , 划 规
长 江 中下游 干堤按 沙 市 4 . 冻 结 吴 淞 , 同 ) 城 5 0m( 下 、 陵矶 3 .0 I、 口 2 . 3m、 口 2 . 0 m 的设 计 水 4 4 I汉 T 9 7 湖 2 5
位标 准进 行加 高加 固 ; 划 安 排 了 4 规 0处 蓄滞 洪 区 , 具
准为 : 防御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发 生 的最 大 洪 水 , 15 即 94 年洪水 。其 中 , 江河 段 的防洪 标 准为 10 a一遇 , 荆 0 同
时, 对遭 遇类 似 17 8 0年洪水 应有 可靠 的措 施保证 荆 江
两 岸 干 堤 不 发 生 自然 漫 溃 , 止 发 生 毁 灭 性 灾 害 。 为 防
会对 中下游 平原 区造 成很 大 的威 胁 。一 旦 堤 防 溃 决 , 淹没 时间 长 , 损失 大 , 而长江 中下 游地 区又是 长江 流 因 域洪水 灾害 最为频 繁严 重 的地 区 。 根 据长 江流域 防洪 规 划 , 江 中 下游 总 体 防 洪标 长
2 荆 江 河 段 防洪 形势
虎 渡河 西堤半 边 山 以上 、 堤夹竹 园 以上扒 开 , 东 与荆江
相配 合 , 平垸 行 洪 、 田还 湖 、 土 保 持 等措 施 与 防 洪 退 水
收 稿 日期 :0 0—0 21 9—1 7
如 下 紧急措施 : 主动在 上百 里洲北 堤 、 南泓采 穴 附近两 岸 堤及杨 家 垴一 带 江 堤 扒 1 , 洪 3 0 s 并 将 2进 1 00 0 m / ;
2 1 三 峡 工 程 建 成 前 .
三峡 工程 建成 前 , 江 河段 依 靠 堤 防 的 防御 能 力 荆 不 足 1 0a一遇 , 上荆江 地 区蓄 滞 洪 区运用 约 可 防御 加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段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段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

文章编号:1006-0081(2018)10-0033-04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段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谢静红 周儒夫 魏林云 王 琴(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 434010) 摘要: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以后荆江河段水面线的变化,采用2002~2016年实测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低水期水面变化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荆江河段水面线呈明显下降趋势,低水时同一流量下各站水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枝城站水位下降幅度不大,沙市站水位下降较为明显,其可能原因是受河道局部冲淤影响较大。

关键词:水面线;水位流量;河势水位变化;低水期;荆江中图法分类号:P3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18.10.0091 研究背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坝下游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荆江河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淤变化,从而河段水面线也发生相应改变。

许多研究者从荆江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河段水位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方面对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荆江河段的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1-7],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所用资料最长系列为2002~2010年,且均未对水面线的变化进行成因分析。

因此,本文将利用2002~2016年期间的实测资料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荆江河段水面线的变化、主要水文站的低水水位流量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为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及水资源优化调度等提供参考。

2 荆江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2.1 数据来源三峡水库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发电,为了分析蓄水后荆江河段水面线变化情况,本文采用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2002~2016年)荆江干流9个测站(枝城、马家店、陈家湾、沙市、郝穴、新厂、石首、调弦口、监利)的实测水文资料,其中沿程水位变化分析值均已转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2 水面线变化规律长江枝城至城陵矶河段俗称为荆江河段,河长347km。

荆江河段分为上、下两段,上荆江属弯曲分汊型河段,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性河道,河道异常曲折。

长江三峡建成后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的影响

长江三峡建成后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的影响

长江三峡建成后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的影响长江三峡建成后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的影响00中国长江三峡风景极佳,水能资源丰富,久已闻名于世。

7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大纲》中提出修建三峡工程。

后来许多水利专家前往勘察,都认为工程巨大,难于修建。

1944年美国政府主动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愿意贷款10亿美元,帮助修建三峡工程,由美国垦务局进行设计。

当时原始资料是很少的,而且只考虑发电。

1947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三峡工程设计匆匆中止,提出的报告是很不成熟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峡工程,1958年决定要抓紧三峡工程的勘测、设计、研究工作,要综合利用三峡水利资源, 冷却机网版权所有。

长江水利委员会(前长办)协同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广博深入的勘测、设计、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水文、地形、地质资料,做了许多比较方案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科研工作,1983年提出了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组织近百名专家论证和审查,可行性报告几经修改,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将可行性报告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代会通过了可行性报告,决定修建三峡工程。

1992年国务院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建委批准了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决定于1993年开工。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的三斗坪,在宜昌上游约40km。

大坝高约180m,长约2km,中间是溢洪、泄洪坝,左右两侧为水电站厂房,左岸设永久船闸,还有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效益:防洪上,保证下游荆江河段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来千年一遇洪水时,加用长江中游分洪区,仍可保证荆江大堤安全;发电上,装机1820万kW,年发电量847亿kW?h,枯水季调峰,丰水季担负基荷;航运上,万吨船队通过永久船闸,每年半年以上可直达重庆,单向通航量5000万t,3000t客轮快速通过升船机;供水上,增加下游可用水量。

工期17年,投资以1993年物价计为900.9亿元。

以下论述国内外关注的若干问题。

1 泥沙问题长江宜昌站年输沙量5.3亿t,将淤塞三峡水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1 宜昌站
采用宜昌断面资料分析 低水 ( 水位 4 6m 以 下 ) 断 面的特征值对比情况, 见表 1 。由 表 1可 见, 宜昌站低 0 0 2~ 2 0 0 3年 有 较 明 水断面平均水 深 及 断 面 面 积 在 2 显的减小, 而2 0 0 4年汛前较 2 0 0 3年增加较明显, 之后 每年的低水断面平均 水 深 和 断 面 面 积 变 化 较 小, 因为 受葛洲坝工程 多 年 影 响, 断 面 基 本 稳 定。 2 0 0 2~2 0 1 0 年宜昌站大断面见图 1 。
而三峡水 库 蓄 水 后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线 在 低 水 段 明 显 降 0 0 5年 后 降 低 最 为 明 显。 2 0 0 2~2 0 1 0年 低, 尤其是 2 低水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见 图 5 。同时将 2 0 0 2~2 0 1 0年 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分 年 拟 定 综 合 线, 将相同流量下水 。 由 表 3可 见, 同流量级水位随年份 位变化 列 于 表 3 增加而降低, 降低值因流量级不同而不同。

枝城站( 控制水位 4 4m)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2 0 0 2-0 4-1 2 2 0 0 3-0 4-2 6 2 0 0 4-0 4-1 9 2 0 0 5-0 3-3 0 2 0 0 6-0 4-0 6 2 0 0 7-0 3-1 3 2 0 0 8-0 4-1 7 2 0 0 9-0 4-0 3 2 0 1 0-0 3-1 8 2 0 1 0-0 7-2 1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0 . 6 1 1 1 . 4 2 1 1 . 5 2 1 2 . 0 6 1 2 . 7 7 1 2 . 6 8 1 3 . 0 5 1 3 . 8 1 4 . 4 0 1 4 . 6 6 断面面积 / m2 1 37 3 4 1 46 7 2 1 47 7 7 1 54 8 0 1 64 3 1 1 62 7 5 1 68 1 5 1 77 0 3 1 88 6 3 1 90 1 0
7 6
人 民 长 江
2 0 1 1年
2 0 0 2~ 2 0 1 0年沙 市 站 低 水 断 面 平 均 水 深 与 断 面 面 积 不断扩大,其中 2 0 0 6年汛前较 2 0 0 2年低水断面平均
2 水深增加 0 . 3 1m 左右, 断面面积扩大 9 7 3m , 2 0 0 9年
图2 枝城站 2 0 0 2~ 2 0 1 0年大断面对比
2 缩小 15 5 0m 。由表 2可见,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 监利
第 6期
李玉荣, 等: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河段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7 7
站低水断面变化不明显, 2 0 0 2~ 2 0 1 0年 断 面 变 化 情 况 见图 4 。由图 4可以看出, 监利站断面从起点距 1 4 0m 开始到 12 2 0m 断面变化剧烈、 中 泓摆 动明 显, 但分 析 数据表明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和断面面积变化不大。分 析其原因可能是监利 站 不 仅 受 上 游 来 水 影 响, 也受洞 庭湖来水影响, 多重 因 素 影 响 下 使 得 监 利 站 断 面 摆 动 2 0 1 0年 汛 剧烈但低水平均水深及断 面 面 积 变 化 不 大, 前、 汛中断面平均水深及面 积 的 较 大 变 化 可 能 与 2 0 1 0 年两湖及上游较大来水有关。
图1 宜昌站 2 0 0 2~ 2 0 1 0年大断面对比
4 5 6 7 8 9
长江宜昌、 枝城站低水断面特征对比情况 表1
6m) 宜昌站( 控制水位 4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 2 0 0 2-0 3-0 5 2 0 0 3-0 2-1 5 2 0 0 4-0 3-1 6 2 0 0 5-0 2-2 0 2 0 0 6-0 2-2 1 2 0 0 7-0 4-1 1 2 0 0 8-0 3-2 6 2 0 0 9-0 4-1 5 2 0 1 0-0 3-3 0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6 . 4 3 1 5 . 5 5 1 6 . 1 4 1 5 . 9 8 1 6 . 2 3 1 6 . 2 9 1 6 . 3 5 1 6 . 2 7 1 6 . 2 7 1 6 . 2 9 断面面积 / m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李 玉 荣, 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松 华, 储 蓓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文气象预报处,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0 )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后, 由于库区泥沙淤积, 清 水 下 泄, 下 游 河 道 必 然 受 到 影 响。通 过 对 三 峡 水 库 建 库 前后荆江河段主要水文测站多年的 实 测 资 料 对 比, 分 析 了 水 库 建 库 前 后 荆 江 河 段 主 要 控 制 站 宜 昌、 枝 城、 沙 市、 监利的断面面积及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受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影响, 荆江河段尤其是 枝城、 沙市站断面下切较大, 低水水位流量关系线下移, 同 流 量 级 下 水 位 降 低; 宜昌站由于前期受葛洲坝工程 影响, 断面已基本稳定, 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不大。 关 键 词: 低水河段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三峡水库;荆江河段 中图法分类号:P 3 3 9 文献标志码:A
表2 长江沙市、 监利站低水断面特征对比情况
沙市站( 控制水位 3 9m) 序号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 1 2 3 2 0 0 2-0 1-2 8 2 0 0 3-0 4-0 4 2 0 0 4-0 1-0 6 2 0 0 5-0 1-0 4 2 0 0 6-0 2-1 1 2 0 0 7-0 1-3 0 2 0 0 8-0 4-0 8 2 0 0 9-0 3-2 5 2 0 1 0-0 3-1 2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2 . 9 6 1 2 . 7 5 1 3 . 2 8 1 2 . 9 8 1 3 . 2 7 1 3 . 6 1 1 4 . 4 5 1 4 . 1 8 1 3 . 8 2 断面面积 / m2 1 41 6 7 1 43 7 2 1 50 2 2 1 47 5 7 1 51 4 0 1 55 3 1 1 65 9 0 1 62 7 9 1 58 6 5 监利站( 控制水位 3 4m)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2 0 0 2-0 5-0 7 2 0 0 3-0 1-2 1 2 0 0 4-0 1-1 3 2 0 0 5-0 3-0 3 2 0 0 6-0 3-1 5 2 0 0 7-0 2-1 0 2 0 0 8-0 2-0 2 2 0 0 9-0 3-0 5 2 0 1 0-0 3-1 1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3 . 0 4 1 2 . 7 9 1 3 . 0 1 1 3 . 0 8 1 3 . 0 7 1 3 . 2 1 1 2 . 8 3 1 2 . 9 3 1 3 . 0 3 断面面积 / m2 1 61 0 5 1 57 9 6 1 60 4 1 1 60 8 9 1 60 4 7 1 62 3 5 1 58 0 7 1 57 9 0 1 60 4 8
汛前年较 2 0 0 6年 汛 前 相 比, 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增加
2 0 . 9 1m 左右, 断面面积 扩 大 11 3 9m , 2 0 0 9年 到 2 0 1 0
年间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和断面面积略有减少。由此可 见, 三峡水库蓄水以 来, 受 清 水 下 泄 影 响, 低水断面平 0 0 2~ 均水深逐步增 加, 断 面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沙市站 2 。由 图 3可 以 看 出, 沙市 2 0 1 0年 断 面 变 化 情 况 见 图 3 站断面从起点距 8 0m 开始到 11 8 0m 断 面变化剧烈、 中泓摆动明显, 低水 断 面 基 本 呈 现 随 着 年 份 增 加 而 不 断下切的特征。
2 控制断面变化特性
利用 2 0 0 2年以来宜昌、 枝城、 沙市、 监利 4站大 断 面资料, 分别分析 控 制 站 低 水 断 面 冲 淤 变 化 情 况。 为 0 1 0年 选 用 汛 前 统一 起 见, 选 取 每 年 汛 前 断 面, 其中 2 及汛中两次断面同时对比 2 0 1 0年的断面变化情况。
表3 宜昌站蓄水前后同流量下水位对比
量级 / ( m3 · s-1 ) 50 0 0 1 00 0 0 1 40 0 0 2 0 0 2年 m 水位 / 3 9 . 4 0 4 2 . 3 0 4 4 . 6 7 2 0 0 5年 m 水位 / 3 9 . 3 0 4 2 . 1 2 4 4 . 4 3 2 0 0 8年 m 水位 / 3 9 . 3 3 4 1 . 7 8 4 3 . 9 2 2 0 0 9~2 0 1 0 年水位 / m 3 9 . 1 7 4 1 . 7 1 4 3 . 8 2 2 0 0 5与 2 0 1 0与 2 0 0 2 2 0 0 2 差值 / m -0 . 1 0 -0 . 1 8 -0 . 2 4 差值 / m -0 . 2 3 -0 . 5 9 -0 . 8 5
2 . 3 沙市站
采用沙市站资料分析低 水( 水位 3 9m 以 下) 断面 冲淤情况, 低水断面特征值 对 比 见 表 2 。由 表 2可 见,
收稿日期: 2 0 1 1- 0 1- 2 0 作者简介: 李玉荣, 女, 高级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长江流域水情预报工作。 E-m a i l : l i y r @c j h . c o m . c n
1 概 述
荆江河段上起湖 北 枝 城 附 近, 下迄湖南洞庭湖口 的城陵矶, 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 下荆江。上荆江河段 为微弯分汊河段, 干 流 有 枝 城、 沙 市 控 制 站, 下荆江河 段为蜿蜒性河段, 有石首、 监利控制站。荆江河段北岸 为荆江大堤, 南岸为荆南长江干堤及岳阳长江干堤, 河 段南岸有松滋口、 太平口、 藕池口及调弦口( 于1 9 5 8年 建闸)分长江水入洞庭湖。 三峡工 程 于 2 0 0 3年 完 成 1 3 5m 蓄 水, 2 0 0 6年 1 0 月蓄水至 1 5 6m ,2 0 0 8年 9月下旬开 始 1 7 5m 试验 性 蓄水, 2 0 1 0年 1 0月 2 6日 正 式 蓄 至 1 7 5m 。三峡工程 蓄水运用后, 清水下 泄 对 下 游 尤 其 是 荆 江 河 段 河 道 水 力条件有较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断面下切、 水位流量关 系偏移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