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与林黛玉人物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红楼梦之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贾探春的比较解析

红楼梦之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贾探春的比较解析

红楼梦之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贾探春的比较解析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和贾探春是《红楼梦》中四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她们在情感、性格、命运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分别对她们进行比较和解析。

一、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才女,她与贾宝玉是表亲关系,但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林黛玉具有敏感、忧郁的性格,她对于人生、世态炎凉等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

她天性深情,对待感情坦诚而执著,但内心也有着多疑和多愁善感的一面。

她有时候过于悲观,对自己的命运失望,甚至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

贾宝玉是林黛玉最重要的亲人和朋友,他们之间的感情复杂而丰富。

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是有着非凡才情、善良且富有情趣的人。

贾宝玉也对林黛玉有着深深的情感,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他的世俗身份,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最终的满足。

林黛玉因此离世,给贾宝玉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悔恨。

二、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是一个温柔贤良的女子。

她与贾宝玉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薛宝钗具有坚强、聪明的性格,她对待自己的命运有着积极的态度,尽力迎合家族的期望,努力做到完美。

她是一个理性和懂事的女性,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困境。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感情并没有发展成爱情,她并没有采取主动的行动来追求贾宝玉。

她虽然喜欢贾宝玉,但出于家族的禁忌和自我约束,她选择了忍耐和妥协。

薛宝钗为了顺应家族的善良形象,最终成为了贾探春的妻子。

三、贾探春贾探春是贾宝玉的表妹,她是一个聪明、独立思考的女性。

贾探春对于社会现实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独到见解,她与其他角色相比更加关注社会道德和伦理。

她深明大义,对于家族的命运和人世间的冷暖有着清醒的认识。

贾探春与薛宝钗是好朋友,她并不在乎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她对感情问题持有一种超然和客观的态度,看淡人生中的痛苦和诱惑。

她最终成为薛宝钗的妻子,展示了她的懂事和妥协。

综上所述,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和贾探春是《红楼梦》中四位重要的女性角色。

她们在性格、命运和对待感情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态度。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塑造了众多深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其中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两者在性格、家庭背景、才艺特长以及命运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剧烈的冲突和变化。

下面将通过对两位主要人物的分析,来探讨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差异和共性。

首先,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上有着显著的对比。

林黛玉性格奔放多情,自由散漫,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她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陷入忧郁和消沉之中。

相比之下,薛宝钗则是一个沉稳冷静的女孩,性格温和,胸怀宽广。

她善于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周全全面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两者性格的不同也导致了她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的不同表现,林黛玉对待珍贵的人际关系敏感多疑,在爱情上非常专注和执着,而薛宝钗则更为理智和圆融,对待友情和爱情都能够持平常心。

其次,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家庭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

林黛玉出生于荣府,是贾母的外孙女,与宝玉是亲兄妹关系。

她在家族里地位特殊,家财万贯,但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出家,而她的身世伤感复杂,常常感到孤独和无望。

薛宝钗则出生于贵妃府,娇嫩玲珑,温文尔雅,家庭富裕,地位显赫。

她虽然在家族里与其他女性一样有限制和约束,但是她的出身和家底让她享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她的性格也因此更为沉着淡定。

再次,两位女子在才艺特长上也有所异同。

林黛玉具有超凡的文才和诗艺,擅长写作和表达情感,她的才能给她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情趣。

而薛宝钗则以聪明才智、机智敏锐而闻名,她的精明和灵活的头脑帮助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纷争。

尽管两者的才艺特长不同,但都展现了她们卓越的智慧和个人魅力。

最后,在命运的安排和结局上,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林黛玉是小说中最为伤感和悲剧性的人物,她的一生注定是悲情的,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和满足。

而薛宝钗则是最为幸运的人物之一,她以她的美丽和贞短,成功地嫁给了贾家名门正派的人物,过上了幸福而体面的生活。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一)林黛玉:林黛玉因为自身得生活经历与教育环境得原因造就了她奇高得天分,极强得自尊心,特别敏感(甚至过度敏感),特别孤傲,如春花般得嫩弱特质,使她有强烈得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某种讽刺性甚至幼稚得攻击性。

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难遇、婚姻无人做主、爱情未有保障得处境,又强化了她得以上性格特征与个性表现。

但她得这种性格,就是多向得、动态得、发展变化得。

黛玉得尖刻,既有姐妹之间、姑嫂之间得喜谑,如她与湘云之间得口角之争。

而这类刁钻,令人只觉其伶俐可爱。

同时又有针对脾性不合、品性相左得人,才显现出得真正得孤傲与讥锋。

譬如对于“阴微鄙贱”、搞“魇魔法”害人,向贾政告密挑唆得赵姨娘,“林丫头把我们娘俩儿正眼也不瞧”。

这恰恰包含着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得为人品格。

而对宝钗、宝玉,则就是大量得、主要得,但属于爱情纠葛。

前34回中黛玉三天两头得跟宝玉呕气吵闹,跟宝钗斗心眼儿,作者描写了黛玉得大小十几次争吵斗嘴:因宝玉在宝钗处“比通灵”,“喝冷酒”而“半含酸”;为夜访怡红院叫门不开而大吵;为不放心湘云得金麒麟而最后一次吵,等等。

而这些主要就是宝黛爱情正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情因相爱及相伤”。

同时也就是出于对金玉之说得戒备。

这种争吵得最根本原因,还就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得对立与争斗!而另一方面,这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得少女,对于意趣相投、情性相合得姐妹、诗友乃至丫头、婆子,又就是那样地谦与、尊重、友好、宽厚。

妙玉嘲笑她“竟就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她也不反唇相讥,反而尊称妙玉为“诗仙”,虚心真诚地请教她改正自己得诗作。

尤其就是紫鹃,她就是黛玉得贴身丫头,却可以批评她跟宝玉吵架“太浮躁了些”,“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宝玉”;也可以直面建议她“趁早坐定了大事要紧”,不要“耽误了时光”。

晴雯这位俏丫头在宝黛之间,实际不自觉得充当了红娘,宝玉得那两条定情手帕,就就是专让晴雯递送得。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之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宝钗宁和黛玉自强不息的形象。

林黛玉是贾府中的贵女,才情出众,而薛宝钗则是贾府中的另一位贵女,深受贾母的宠爱。

两位女主角的性格截然不同,也因此在人物性格、才情和人生观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比。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感性、敏感而多愁善感的女子。

她天生有一种艺术家般的敏感和眼光,对于美的追求异常执着。

她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对于爱情和友情都有着很深的执着。

然而,她的敏感和多愁善感也让她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和打击。

与此相反,薛宝钗则是一个理性、坚强的女性。

她对待事物和情感都较为淡漠,总能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明确的目标。

她的性格使她能够在遭遇困境时坚定地面对和应对,不会被外界的情绪所左右。

其次,从才情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文艺才女。

她擅长诗词,且有艺术家般的眼光和创造力。

她的诗作和才华常常给人以启迪和震撼,可见她的才气之高。

而薛宝钗则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琴棋书画,而且还擅长经管家务,深得贾母的喜爱。

她的才情使得她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示了她的聪明才智。

最后,从人生观上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

林黛玉对于人生有着一种浪漫而矛盾的看法,她深信世间万象皆苦,对于名利权势等传统的价值观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她渴望自由和真实的爱情,却又被现实的桎梏所束缚。

而薛宝钗则是一个传统和务实的女子,她将家族利益和个人利益视作重要的生活追求。

她谨守礼仪和传统,努力维持家族的声誉和地位。

她的人生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要顺应社会和家族的规范。

总结起来,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位鲜明的女主角。

林黛玉感性、敏感,追求自由和真实的爱情,而薛宝钗理性、坚强,追求家族和个人的荣耀。

两位女主角在性格、才情和人生观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比,彰显出不同性格女性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也展示了世俗和理想的冲突。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

在小说中,她们两个既是表妹,也是亲姐妹。

她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截然不同,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和人生观。

下面将对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分析和对比。

首先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有着非常出众的才情和文艺修养。

她娇弱美丽,自幼聪明伶俐,被称为“林妹妹”。

然而,她却具有明显的忧郁和敏感的性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她对于红楼的环境充满了怨念和不满,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患得患失,常常把自己的感情与世俗的利益相混淆。

尤其是对于贾宝玉的感情,她常常表现出距离感和矛盾心态。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她的独立自主,毅然决然,不随波逐流,同时也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她崇尚自由和追求真实,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她深知自己的价值,并且不愿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于嫁人生子的角色。

她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自己明确的想法和追求,她渴望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追求真爱和真正的幸福。

然而,她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一种对于世俗声名和地位的渴望,对于红楼的荣华富贵也有一定的向往。

她的人生观与现实社会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冲突,她在这个冲突中表现出了矛盾和痛苦的一面。

而薛宝钗则展现出了与林黛玉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

她是贾宝玉的亲姐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她婉约美丽,文静贤淑,通情达理,非常懂得处事处理人际关系。

她为人谦逊,人缘好,深得贾母宠爱。

她对待生活有着平和的态度,不求富贵,只求安宁。

她对于感情和家庭有着执著的追求,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都非常珍惜。

她为了家族和她所在的环境付出了很多,但却并不后悔或者抱怨。

她是一个明理和有智慧的女性,她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

总之,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

她们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点,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和人生观。

薛宝钗与林黛玉人物比较研究

薛宝钗与林黛玉人物比较研究

握现实功利与追求艺术 境界的两个 面象 , 就 完全与现世积极 的企 图无关 , 这 纯粹 描写 自己的 情 。木石之缘是儿女 情缘 , 金玉之缘是 富贵姻 要看个 人如何取舍。

身世与心境。

身 世 不 同
2 . 言谈方 面——识大体与语言苛刻
其实 即指 儿女 真情 , 纯朴 的儿 宝钗 是一位很识大体 的女 性 , 她可以说是 话 故事 的内涵 , 只 不 这与贾 、 、 三姓 齐名 的“ 陵一 霸” 史 王 金 的薛 家 《 红楼梦》 中第 一个生活技术 家。 元妃省亲 回来 女 真情是超 乎功利 的 , 知奉献 爱心 , 论是 否结果 。《 枉凝眉 》 曲子唱道 : 说没奇缘 , “ 若 今 原是 “ 领着 内帑钱 粮 , 办杂料 ” 皇商 ” 要姊妹们做诗 , 现 采 的“ ; 她看见宝玉写 了“ 绿玉春犹卷 ” 换言之 , 就是 当时一个支用 国库而营商 的大 官 的句子 , 指点他元妃不喜欢“ 便 红香 绿玉 ” 的字 生 偏又遇 着他 ;若说有 奇缘 ,如何 心事 终虚 所谓“ 丰年好大雪( , 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 是有情缘而不能结成姻 缘 , 因此黛玉敢爱 兼资本家 。 因此 , 薛宝钗家世 的第一种特质 , 即 样 , 教他把 “ 绿玉” 改为“ 绿腊 ” 贾府喜欢热闹 , 话 ?” 。 敢恨 。封建 时代的婚姻须得长 辈说定 , 公子小 是商业气质重 。第二 , 宝钗 的母 亲是王夫人 的 看戏 的时候宝钗 就专 点《 西游 记》 这一类 的闹 姐 自有私 情不仅 被人 耻笑 ,而且 可能失 去 良 亲姐妹 , 王熙凤 的亲姑母 , 她们 在贾府 有外 戚 戏。王熙凤病了 , 探春代管家务 , 王夫人派宝钗 缘 。宝钗 自知“ 玉 良缘” 金 之说 , 就不 得不格外 的优势 ; 同时薛 家虽住 在荣府 , 却并非 经济 上 参加 , 当然是个 难题 , 这 可是她 能 以消极 应付 小 心 ,尽 量压抑 收敛她 对宝玉 的爱 ,装 愚守 “ 依赖别人 ; 进退分合 , 留有 余裕 的 , 是 因此 , 他 的本质取积极协助 的姿态 , 出使 一家都满意 做 拙 ” 以待结缘 。依薛 、 二家富贵 , , 贾 亲上加 亲 , 们在贾府 占有优越的地位。 . 的事来 。 探春决定了把大观园中的花果生产交 当然远 胜林木孤女 。但是为 了功利的姻缘 , 宝 林黛玉则 出生 于“ 书香 门第” 其父 亲林 如 给几个老婆子掌管 , , 宝钗就接着 提出一种调剂 钗 失去 了真正 的儿女 情缘 。金玉姻 缘 富贵不 海虽也是侯 门后裔 , 已降落到做一个扬州 的 性 的主张 : 但 凡经 管生产 收入 , 除供 应头 油香粉 俗, 宝玉欲弃 之却无 法摆 脱 , 象征着 传统 的禁 盐政官 , 他膝下无儿 , 而黛玉又聪 明绝顶 , 姑且 外 , 其盈余 不必 再行交 到账 房 , 为经 管人 的 作 锢; 木石之缘 清高 而孤 , 玉誓从 之却无 力挽 宝 把她 当个男 孩子来教养 ;因此黛玉博 览诗书 , 贴补 ,而且应 当也分些 给其 他的婆子媳妇们 , 救, 象征着叛逆 的艰难 。木石情是天 然的儿女 生活充满 文艺情趣 , 醉于《 心 西厢记》 牡丹亭》 这样公 家虽然省 了钱 , 不显得 太啬刻 , 《 却 其他 情缘, 是志 同道合 为知 己的生死 缘 , 是无 须任 这种浪漫传奇 。 黛玉先丧母后丧父 , 孤苦伶仃 , 未经手 的人们得到利益 , 也便 不致 抱怨或暗 中 何 人牵线的 自由缘 , 是带有象征 意义与神话色 只好长期依靠外祖母 家 , 在贾 府家 中是 寄人 破坏别人 。于是各方 面都欢喜 感服 , 她 她这一措 彩的人生奇缘 。金玉 良缘也 是奇缘 , 不免带 却 篱下 的无依苦状。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女主角,虽然性格迥异,但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简要判词:
1. 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敏感的人物,她具有灵性和才情,善于诗词和绘画。

她对于生活的感知力极高,对美的追求和崇尚非常强烈。

她敏感而多疑,容易受伤,但同时也有坚强的一面,敢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她的才情、艺术天赋和独特的个性使她成为众多人的宠爱和关注焦点。

2. 薛宝钗:
薛宝钗是一个智慧、睿智而温和的女子,她虽然不如林黛玉那样充满热情和情感,但她却深得众人喜爱。

她性格温和,处事圆融,深知世事沉浮,以宽容和和解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折磨。

她婉约的美丽和温柔的性格使她成为众多人信赖与依靠的对象,也是红楼梦中的贤淑代表。

总的来说,林黛玉和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形象,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但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首先,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的女子。

她忧郁敏感,在感情上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忍受伤害。

她对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得非常直接,常常用泪水和诗词来宣泄内心的郁闷。

她独立自主,拒绝受制于人,对爱情也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

与之相比,薛宝钗则是一个温柔善良、乐观豁达的女子。

她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都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

她性格开朗,圆滑巧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人喜欢她。

其次,从才华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有着出色才华的女子。

她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擅长诗词和曲艺,并精通琴棋书画。

她的声音婉转动听,琴棋书画无一不是出类拔萃。

凭借着她的才华,她赢得了众人的赞赏与喜欢。

薛宝钗则是一个才情平平的女子。

她没有林黛玉那种高超的才华,但她却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坚韧与智慧。

她勤学好问,做事勤勉踏实,对待琐碎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因此,在整个贾府中她的地位也非常高。

最后,从人际关系上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林黛玉与人相处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敏感脆弱的一面。

她容易受到伤害,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与他人陷入矛盾甚至冲突。

她是一个比较孤独的存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她,因此她常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和悲伤。

而薛宝钗则与人相处时,总是保持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

她稳重文雅、性格平和,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与众人和睦相处。

她的真诚与善良也使得她与众人关系非常融洽。

综上所述,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形象特点的女性角色。

她们在性格、才华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分别代表了敏感脆弱和温柔豁达的两种性格特点。

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和个性,丰富了整部作品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宝钗与林黛玉人物比较研究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王龙
《红楼梦》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女性,这两个女性个性不同,于是历史上出现了“拥薛”、“拥林”的两派。

注重现实生活的人们,不妨去喜爱薛宝钗;倾向性灵生活的人,不妨去爱慕林黛玉。

其实人类中间永远存在着把握现实功利与追求艺术境界的两个面象,看个人如何取舍。

一、身世不同
所谓“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与贾、史、王三姓齐名的“金陵一霸”的薛家原是“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的“皇商”;换言之,就是当时一个支用国库而营商的大官兼资本家。

因此,薛宝钗家世的第一种特质,即是商业气质重。

第二,宝钗的母亲是王夫人的亲姐妹,王熙凤的亲姑母,她们在贾府有外戚的优势;同时薛家虽住在荣府,却并非经济上依赖别人;进退分合,是留有余裕的,因此,他们在贾府占有优越的地位。

林黛玉则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林如海虽也是侯门后裔,但已降落到做一个扬州的盐政官,他膝下无儿,而黛玉又聪明绝顶,姑且当她个男孩子来教养;因此黛玉博览诗书,生活充满文艺情趣,心醉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种浪漫传奇。

黛玉先丧母后丧父,孤苦伶仃,只好长期依靠外祖母家,她在贾府家中是寄人篱下的无依苦状。

二、个性不同
1、对现世积极的企图与否
宝钗是一位候选入宫的少女,当时皇帝“征采才能…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报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因此对她而言,求知是为了学以致用,她的行为当然要适合于正统的标准,另一方面,皇商世家无形中赋予宝钗以计较利害的性格,善于把握现实利益的人必须是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她永远以平静的态度,精细的方法处理着一切。

她对一般人认为飘零无据的柳絮做了出人意外的诠释:“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何等的现世功利主义!对她而言,她所憧憬的“青云”到底是什么?她并没有真的被选入宫,贾元春的地位自是不可幸得的,因此她只有全力以赴的争取宝玉夫人的地位。

林黛玉是个完全没有现世企图的才女,她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与人群隔绝,体验自然。

她向外的人世圈子越缩小,内心的发展越抽象、越深细,她一直生活
在自己的诗画天地。

当别人唱起“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便感动得落泪。

她的《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慰秋心?”她的《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这些诗句主观地寄托出黛玉自己的身世之感,宝钗的《柳絮词》所寄寓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林黛玉所写的却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既不失柳絮本题,也完全与现世积极的企图无关,纯粹描写自己的身世与心境。

2言谈方面-识大体与语言苛刻
宝钗是一位很识大体的女性,她可以说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生活技术家。

元妃省亲回来要姊妹们做诗,她看见宝玉写了“绿玉春犹卷”的句子,便指点他元妃不喜欢“红香绿玉”的字样,教他把“绿玉”改为“绿腊”。

贾府喜欢热闹,看戏的时候宝钗就专点《西游记》这一类的闹戏。

王熙凤病了,探春代管家务,王夫人派宝钗参加,这当然是个难题;可是她能以消极应付的本质取积极协助的姿态,做出使一家都满意的事来,探春决定了把大观园中的花果生产交给几个老婆子掌管,宝钗就接着提出一种调济性的主张:凡经管生产收入,除供应头油香粉外,其盈余不必再行交到账房,作为经管人的贴补,而且应当也分些给其它的婆子媳妇们;这样公家虽然省了钱,却不显得太啬刻;其它未经手的人们得到利益,也便不致抱怨或暗中破坏别人。

于是各方面都欢喜感服,她这一措置是“小惠全大体”。

林黛玉的口才犀利,以至于湘云说她:“专挑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

对于那又蠢又聪明的刘老老,大家都苦于无以名之,黛玉叫她做“母蝗虫”;第八回中,宝玉前去黎香院探病,黛玉前来,宝玉因多喝点酒遭李嬷嬷拦阻,李嬷嬷叫黛玉也帮忙劝酒,黛玉便道:“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料也不妨事。

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

”宝钗听了直说:“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小红说她:“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袭人说:“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浑说!”可见她口才所换得的不过是别人深重的反感,她随口撕裂了别人的脸色,也撕裂了别人和自己的关系。

3处世方面-城府深与无心计
“宝钗扑蝶”最能看出宝钗城府深。

且说大观园中的众女孩都在芒种节(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准备祭饯花神,与花神告别,宝钗因不见黛玉,遂往潇湘馆来寻。

途中忽见一双蝴蝶迎风飞舞,宝钗遂取出扇子扑耍,结果就在滴翠亭旁听见两个丫头(小红与坠儿)的秘密,原来小红的手帕丢了,正好为贾芸所拾,托坠儿转交小红,但须谢礼(信物)回报。

两个丫头在交谈中,怕有人偷听,遂将窗槅子推开,此时宝钗势必无所遁藏,情急中,宝钗遂假意唤出:”颦儿(黛玉),我看妳往那里藏!”且反问二人是否见了黛玉,唬得两个丫头真以为是黛玉听了去,大叹不妙。

“宝钗扑蝶”可看出她的城府深,会嫁祸于人。

黛玉对人都不设防,有一次她当众引用了《西厢记》、《牡丹亭》的词句,被宝钗抓住了机会。

由此情节,最能看出黛玉对人的无心计。

三、与宝玉的恋情
宝钗与宝玉是金玉缘,黛玉与宝玉是木石情。

木石之缘是儿女情缘,金玉之缘是富贵姻缘。

神瑛一番有情甘露的灌溉,博得绛珠一腔缠绵之泪的还报,故“造历幻缘”。

透视这一神话故事的内涵,其实即指儿女真情,纯朴的儿女真情是超乎功利的,只知奉献爱心,不论是否结果。

《枉凝眉》曲子唱道:“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是有情缘而不能结成姻缘,因此黛玉敢爱敢恨。

封建时代的婚姻须得长辈说定,公子小姐自有私情不仅被人耻笑,而且可能失去良缘。

宝钗自知“金玉良缘”之说,就不得不格外小心,尽量压抑收敛她对宝玉的爱,“装愚守拙”,以待结缘。

依薛、贾二家富贵,亲上加亲,当然远胜林木孤女。

但是为了功利的姻缘,宝钗失去了真正的儿女情缘。

金玉姻缘富贵不俗,宝玉欲弃之却无法摆脱,象征着传统的禁锢;木石之缘清高而孤,宝玉誓从之却无力挽救,象征着叛逆的艰难。

木石情是天然的儿女情缘,是志同道合为知己的生死缘,是无须任何人牵线的自由缘,是带有象征意义与神话色彩的人生奇缘。

金玉良缘也是奇缘,却不免带有富贵气,人为性与功利目的。

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宝钗是美貌、端庄、和平、多才,是一般男子最感到“受用”的贤妻。

如果你富贵时,她可以尊重你的地位,陪伴你的享受;如果你是中产阶级,她会维持你合理的生活,减少你许多的烦恼。

因此很多的中国人还有“娶妻当如薛宝钗”之想。

但有些人认为她虚伪、阴险,奸诈,把她谴责诬蔑到极点。

林黛玉被视为小心眼、言语苛刻,但她热爱文学、没有心机,是个可以与你吟诗唱和的才女。

黛玉多愁善感,她从入贾府直到香消玉殒,大半的时光都在潇湘馆度过,连跟随黛玉多年的鹦鹉,耳濡目染,不仅学会许多人话,还会仿黛玉声息念出《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的清高绝俗,可以让你远离庸俗的生活,还给你一片轻灵脱俗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