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被动语态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和用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

3.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定义和构成。

2. 被动语态的常用句型和结构。

3. 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

4. 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实践被动语态的运用。

2. 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被动语态。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英语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主动语态,引出被动语态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定义、构成和用法。

3. 示例:用示例句展示被动语态的常用句型和结构。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被动语态的替换练习和句子编写。

5. 拓展:讲解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和注意事项。

6. 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

8.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10.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完成任务。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和练习的完成质量,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

3. 口语表达:在课堂互动和情景模拟中,评估学生使用被动语态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英语教材,提供被动语态的相关知识点。

2.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被动语态的用法。

3. 练习题库:准备丰富的练习题,包括替换练习、填空练习、句子编写等。

4. 情景模拟:设计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被动语态。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运用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be + 过去分词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3. 被动语态的常见场景: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被动语态的运用和转换。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实践被动语态。

2. 交际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被动语态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被动语态的兴趣:“谁在做这件事?事情是谁做的?”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被动语态的用法。

4. 交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被动语态的用法。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被动语态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交流中使用被动语态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七、拓展活动:1. 编写故事:让学生用被动语态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2. 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海报,用被动语态描述海报主题,如:“被动语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关于被动语态的问题,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2. 小组竞赛:设置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练习中使用被动语态最准确、最流畅。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英语被动语态课程设计

英语被动语态课程设计

英语被动语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用法和意义,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掌握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了解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意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句子构造,能够正确使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被动语态,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y don’tyou write him a letter?”为例,主要内容包括:1.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be + 过去分词2.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意义: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动作的执行者不是主语。

3.被动语态的句子构造:使用被动语态进行句子构造,注意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被动语态的概念。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被动语态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并理解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意义。

3.练习法:学生进行被动语态的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

2.多媒体资料: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被动语态的例句和练习。

3.实验设备:无需实验设备。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在被动语态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被动语态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被动语态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定义和构成。

2. 被动语态的常用时态和形式。

3. 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流和表达。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被动语态的兴趣,如:"Who is being seen?"。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定义、构成和常用形式,如:am/is/are being + 过去分词;was/were being + 过去分词等。

3. 示例:通过具体例句展示被动语态的用法,如:"The cake was baked someone.","The window was broken him."。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被动语态,如:互相描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

5. 应用:设计一个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被动语态,如:警察询问目击者。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被动语态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一天的经历。

2. 找出课文中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进行标注和理解。

3. 复习被动语态的知识点,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练习和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他们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扩展1. 对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分析两种语态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被动语态的特点。

2. 被动语态的特殊情况:讲解一些特殊的被动语态结构,如:"something is being done" 和"someone is being seen" 等。

被动语态教案

被动语态教案

被动语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和构成。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各种时态下的句子。

3、学生能够区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并在实际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态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及不同时态下的被动语态形式。

被动语态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难点各种时态下被动语态的构成和变化规则。

理解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被动语态的概念、构成和用法。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被动语态的掌握。

3、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被动语态。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主动语态的句子,如:“The boy kicks the ball” 然后将其改为被动语态:“The ball is kicked by the boy” 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出被动语态的概念。

2、知识讲解解释被动语态的定义: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

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be +过去分词”,其中 be 动词根据时态和主语的人称、数进行变化。

详细讲解不同时态下的被动语态形式:一般现在时:am/is/are +过去分词一般过去时:was/were +过去分词一般将来时:will be +过去分词现在进行时:am/is/are being +过去分词过去进行时:was/were being +过去分词现在完成时:have/has been +过去分词过去完成时:had been +过去分词3、示例练习给出一些主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将其改为被动语态,并进行全班交流和纠正。

例如:“They clean the room every day” 改为“The room is cleaned by them every day”4、语境运用创设一些实际的语言情境,如描述学校的日常活动、家庭中的事情等,让学生用被动语态进行描述。

例如:“The books are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by the students”5、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am/is/are + 过去分词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3. 被动语态的常见场景:介绍事物、讲述故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被动语态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实践被动语态。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主动语态,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完成一组练习题,巩固被动语态。

4. 情境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被动语态的重要性和用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被动语态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对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2. 介绍被动语态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如科学文章、新闻报道等。

3. 引导学生关注被动语态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被动语态的掌握情况。

2. 听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在被动语态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邀请英语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技巧。

2. 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教学教案模板

被动语态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

- 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被动语态,区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 学生能够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运用被动语态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

- 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的方法。

2. 难点:- 被动语态的时态、语态和语气变化。

- 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被动语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展示与被动语态相关的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被动语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回顾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为学习被动语态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 被动语态的定义:-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 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2. 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 一般现在时:be + 过去分词- 一般过去时:was/were + 过去分词- 一般将来时:will be + 过去分词- 现在完成时:have/has been + 过去分词- 过去完成时:had been + 过去分词3. 被动语态的用法:-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 避免提及动作的执行者。

- 表达谦虚、客观的态度。

(三)练习巩固1. 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

2. 完成练习题,巩固被动语态的用法。

(四)实际应用1. 让学生根据生活情境,用被动语态造句。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句子。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动语态的特点和用法。

2. 强调被动语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be + 过去分词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3. 被动语态的转换: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实践被动语态。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被动语态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进行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练习。

4. 任务:分组完成被动语态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故事编写等。

5. 展示:各组展示任务成果,互相评价。

6. 总结:教师点评,强调被动语态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检查被动语态的运用是否准确。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被动语态的运用是否正确,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对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分析两种语态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 被动语态的实际应用:介绍passive voice 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语态的敏感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堂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课后作业1. 练习题:完成相关被动语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任务:与同学合作,用被动语态编写一个小故事或进行角色扮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语态教学设计
设计者:吴贤文
教学班级:九年级
教学内容:被动语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进一步学习语法被动语态,让学生明确被动语态所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听、说、练等手段,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并
能准确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被动语态练习的过程,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被动语态的构成以及用法。

教学难点:被动语态的用法。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搜集书中的句子以及印发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应用已学的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句子导入。

二、归纳:
1. 先请同学们讨论,对被动语态进行归纳总结:被动语态
(一)主语与动词的关系:主动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主
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二)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be + done(动词的过去分词)
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结构:am /is /are + done
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结构:was /were + done
一般将来时态的别动结构:will be + done
情态动词的被动结构:情态动词+ be + done
(要求学生一定要记住这些结构)
(三)被动语态的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没有必
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时,或者只需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要用被动
语态。

三、例题解析:(结合习题,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分析并解决问题)
1. They use a recorder in class。

(变成被动语态)→
A recorder is used by them in class.
2. His mother told him a story yesterday.(变成被动语态)(双宾语)
He was told a story by his mother yesterday.
四、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先个体完成,然后同座核对检查,最
后教师讲解)
1. He writes some letters to his classmate.
2.We must plant more trees next year.
3.Everyone loves him.
4.The teacher gave them some good books.
5.People can’t see the stars in the daytime.
6.Some people often see him read English in the morning.
五.拓展练习:
1.They are going to have an evening party tomorrow.
2.Some workers are painting the rooms now.
3.They are holding a sports meeting now. Slide 20
4.We have made twenty more keys.
5.Workers have built the house since two years ago.
6.We had received many letters by the end of last week.
7.They have been cleaned the street.
8.They will finish the work in ten days.
9.They would have a party the next day.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