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被动语态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be + 过去分词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动作的执行者不是主语。
3. 被动语态的时态和语态变化: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构成和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被动语态的时态和语态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出被动语态的概念。
2. 讲解:(1)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be + 过去分词。
(2)讲解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动作的执行者不是主语。
(3)讲解被动语态的时态和语态变化: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构成和用法。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用被动语态编写对话或短文,相互交流并进行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6.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被动语态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但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28•【字号】葫政办发[2009]37号•【施行日期】2009.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葫政办发〔2009〕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规划局制定的《葫芦岛市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葫芦岛市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实施方案按照省政府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和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切实做好我市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2009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确定编制80个村庄的整治规划,其中兴城市14个、绥中县21个、建昌县28个、连山区15个,南票区2个(名单附后)。
三、编制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规划编制要切合实际,与村庄的实际状况相适应。
2、坚持科学规划,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编制整治规划的原则。
对建设项目不多,环境较差的村庄重点编制整治规划。
3、坚持规划编制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相一致的原则。
4、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将市直有关部门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和共建的村庄、葫芦岛市“三点一线”地区重点发展的村庄尽量纳入整治规划。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定义和构成。
2. 被动语态的常用时态和形式。
3. 被动语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流和表达。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被动语态的兴趣,如:"Who is being seen?"。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定义、构成和常用形式,如:am/is/are being + 过去分词;was/were being + 过去分词等。
3. 示例:通过具体例句展示被动语态的用法,如:"The cake was baked someone.","The window was broken him."。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被动语态,如:互相描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
5. 应用:设计一个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被动语态,如:警察询问目击者。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被动语态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一天的经历。
2. 找出课文中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进行标注和理解。
3. 复习被动语态的知识点,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练习和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他们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扩展1. 对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分析两种语态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被动语态的特点。
2. 被动语态的特殊情况:讲解一些特殊的被动语态结构,如:"something is being done" 和"someone is being seen" 等。
初中英语教案 学习被动语态

初中英语教案学习被动语态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句子的转换。
2.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并且能够发现和运用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
3. 学生能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并且能够理解和应用被动语态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教学重点:1. 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2. 能够正确转换和使用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3. 练习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教学难点:1. 理解和区别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2. 不同语境下如何正确运用被动语态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英语教材(包含被动语态的相关内容)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包含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句子,引发学生对于主动和被动的概念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我们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有什么特点?Step 2: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定义:在句子中,动作的接受者变成了主语,而动作的执行者则成了介词“by”后面的宾语。
2. 通过多个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Step 3:转换和运用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1. 教师通过多个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的构成。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动手转换和运用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巩固所学知识。
Step 4: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的被动语态运用1.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提供一些情景,要求学生利用被动语态进行对话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对话表达并相互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5: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并互相批改、讨论答案。
Step 6: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被动语态的概念与基本结构1.1 被动语态的定义解释被动语态的概念,强调它是英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形式。
强调被动语态在表达动作的承受者的重要性。
1.2 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介绍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助动词be + 过去分词强调主语和宾语在被动语态中的位置变化。
第二章: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2.1 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解释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结构:am/is/are + 过去分词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2.2 过去时的被动语态解释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was/were + 过去分词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2.3 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解释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结构:will be + 过去分词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第三章:被动语态的使用场合3.1 动作的承受者是重点强调被动语态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这种情况下的被动语态。
3.2 无主句的被动语态解释无主句的被动语态结构,强调没有明确主语的情况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无主句的被动语态。
第四章:被动语态的转换4.1 主动语态转为被动语态解释如何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这种转换。
4.2 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解释如何将被动语态句子转换为主动语态句子提供例句,让学生理解并练习这种转换。
第五章:被动语态的练习与巩固5.1 填空练习提供一些填空题,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适当的被动语态形式。
5.2 改写句子练习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将其改写为被动语态形式。
5.3 角色扮演练习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用被动语态进行对话练习。
第六章:passive voice in different contexts6.1 Using passive voice in narrativesExpln how to use passive voice in narratives to focus on the actions rather than the doers.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narratives usingpassive voice.6.2 Using passive 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passive 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 to mntn objectivity.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academic paragraphs using passive voice.第七章:passive voice and modal verbs7.1 Using modal verbs with passive voiceIntroduce the use of modal verbs with passive voice to express possibility, necessity, and obligation.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using modal verbs with passive voice in sentences.7.2 Using passive voice with reporting clausesExpln how to use passive voice with reporting clauses to introduce a speaker or a writer's point of view.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using passive voice with reporting clauses.第八章:passive voice and word order8.1 Subject-verb-object word order in passive voice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ntning the subject-verb-object word order in passive voice sentences.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passive voice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 order.8.2 Using passive voice with adjectives and adverbsDiscuss how to use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ith passive voice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using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ith passive voice.第九章:passive voice in real-life situations9.1 Reading and listening activitiesProvide reading and listening activities focusing on passive voice in real-life situations.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the use of passive voice in these activities.9.2 Using passive voi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passive voi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real-life situations.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use of passive voice.第十章: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understanding of passive voice10.1 Quizzes and exercisesCreate quizzes and exercises to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assive voice.Provide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to help students correct theirmistakes.10.2 Group discussions and peer assessmentConduct group discussions and peer assessment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engage in evalua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assive voice.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usage of passive voice.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被动语态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使用使用被动语态进行叙述时,重点在于动作本身而非执行者,这有助于增加叙述的客观性和流畅性。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态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be + 过去分词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3. 被动语态的转换: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难点: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实践被动语态。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被动语态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进行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练习。
4. 任务:分组完成被动语态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故事编写等。
5. 展示:各组展示任务成果,互相评价。
6. 总结:教师点评,强调被动语态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检查被动语态的运用是否准确。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被动语态的运用是否正确,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对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分析两种语态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 被动语态的实际应用:介绍passive voice 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语态的敏感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堂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课后作业1. 练习题:完成相关被动语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任务:与同学合作,用被动语态编写一个小故事或进行角色扮演。
初中被动语态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 能够正确区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构成:助动词be + 过去分词。
2. 被动语态的用法: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3. 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复习主动语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1)被动语态的定义和构成: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 和过去分词构成。
(2)被动语态的用法:被动语态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3)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通过助动词be的变化来体现。
3. 练习:(1)让学生用主动语态改写一些句子,然后改为被动语态,体会两种语态的区别。
(2)进行一些被动语态的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被动语态编写一些句子,并进行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四、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被动语态。
2.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被动语态。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运用被动语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
2. 练习题:准备一些被动语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多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运用被动语态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被动语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适时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

初中被动语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被动语态的概念和用法。
2. 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转换。
3.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动语态的概念:被动语态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句子的主语,动作的执行者是句子的宾语。
2. 被动语态的构成:助动词be加上过去分词。
3. 被动语态的转换:将主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调换位置,将动词变为被动形式。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主动语态句子,引导学生思考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
2. 讲解:讲解被动语态的概念、构成和转换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
4. 应用:让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被动语态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3. 下次课堂: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被动语态的概念、构成和转换方法。
2. 练习题:提供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被动语态的知识。
3. 写作模板:提供一份被动语态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被动语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场景。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被动语态描述动作。
七、教学拓展:1. 比较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和表达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更合适。
八、教学难点:1. 被动语态的构成和转换。
2.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分和运用。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和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一、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介绍被动语态的常用句型和结构。
2. 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第六单元语法被动语态
一、语态概述
英语的语态是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英语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巧记为:主动、主动、主去动。
例如: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谓语:speak的动作是由主语many people来执行的。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巧记为:被动、被动、主被动。
例如: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主语English是动词speak的承受者。
判断:看我上面举的例子,你来判断哪个是主动哪个是被动?
He opened the door.他开了门。
(主动句)
The door was opened.门被开了。
(被动句)
说明:好了,现在我们对被动语态的句子形式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但英语句子是千变万化的,这时就需要你有“火眼金睛”了。
下面老师就来具体讲一讲被动语态的构成。
二、被动语态的构成
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是通过be 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现以teach为例说明被动语态在各种时态中的构成。
说明:别看英语中一会儿主动被动一会儿现在时一会儿过去时啥的,好像看得咱们眼花缭乱啦。
其实呢,这么一堆东西归纳起来,就两点:时态和语态。
一般现在时:am/is/are+taught
一般过去时:was/were+taught
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be+taught
现在进行时:am/is/are being+taught
过去进行时:have/has been+taught
现在完成时:have/has been+taught
歌诀是:被动语态be字变,过去分词跟后面。
说明:那么,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呢?简单的说,凡是汉语中带“被”的句子,都能转换成英语的被动语态。
三、被动语态的用法
(1)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
例如:
Some new computers were stolen last night.
一些新电脑在昨晚被盗了。
(不知道电脑是谁偷的)
This book was published in 1981.这本书出版于1981年。
(2)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Mike.窗户是迈克打破的。
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这本书是他写的。
Eight hours per day for sleep must be guaranteed.每天8小时睡眠必须得到保证。
歌诀:谁做的动作不知道,说出谁做的没有必要;
动作承受者需强调,被动语态运用到。
主动态和被动态指的是动词形式,是词法概念;而主动句和被动句则指的是句子结构,从而是句法概念。
所谓主动句就是由主动态动词(词组)作谓语动词的句子,而被动句则是由被动态动词(词组)作谓语动词的句子。
补充内容:
四、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的方法
(1)把主动语态的宾语变为被动语态的主语。
(2)把谓语变成被动结构(be+过去分词)
(根据被动语态句子里的主语的人称和数,以及原来主动语态句子中动词的时态来决定be的形式)。
(3)把主动语态中的主语放在介词by之后作宾语,将主格改为宾格。
例如:
All the people laughed at him.
He was laughed at by all people.
They make the bikes in the factory.
The bikes are made by them in the factory.
歌诀是:宾变主,主变宾,by短语后面跟。
谓语动词变被动,be后“过分”来使用。
五、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含有情态动词的主动句变成被动句时,由“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原来带to 的情态动词变成被动语态后“to”仍要保留。
歌诀是:情态动词变动,情态加be加“过分”,原来带to要保留。
例如:
We can repair this watch in two days.
This watch can be repaired in two days.
You ought to take it away.
It ought to be taken away.
They should do it at once.
It should be done at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