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下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2给蚕宝宝记日记表格式教案附教学反思

班 级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重 点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 具实践 活动四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 课时2.2 给蚕宝宝记日记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能够较长时间感触、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讨论交流 有关蚕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完成活动记录“养蚕日记”检 查 板 书2.2 给蚕宝宝记日记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卵、幼虫、蛹、成虫设 计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一、导入新课 蚕宝宝出生已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了蚕宝宝的哪些 变化? 二、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描述其他新发现。
4、观察蚕宝宝换外衣。
交流蚕宝宝的 变化学生活动设计(1)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蚕宝宝蜕皮的。
(2)说说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的过程。
蜕皮前后的蚕宝宝是什么样 的?蚕宝宝蜕皮要用多长时间?你的蚕宝宝蜕了几次皮? (3)记录蚕的这些变化情况。
观看蚕宝宝蜕皮过程的录像片。
(4)讨论: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将要蜕皮的蚕宝宝是怎样的?我 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差别?蚕宝宝慢慢长大 了,谁来给它换新衣服? 5、观察身肥体壮的蚕宝宝。
(1)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2)蚕宝宝怎样吃食物? (3)蚕宝宝怎样运动? (4)讨论: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有什么用。
(5)量一量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6)称一称蚕宝宝有多重,比比谁的蚕宝宝大。
(7)把你的蚕宝宝画下来。
6、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
(1)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前身体是什么样的,它会做些什么? (2)你能帮蚕宝宝盖新房做些什么? (3)观察蚕宝宝是怎样为自己盖新房的。
(4)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你有什么发现? 7、产卵 (1)师生交流活动,雌雄蚕蛾是如何交配的?什么样的蛾产卵 (2)数一数自己的蚕蛾产下了多少卵,观察交配的蛾和没交配的蛾 产的卵有什么区别。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2. 给蚕宝宝记日记》教案2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态度。
这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两人用桑叶喂养,两人用饲料喂养。
第二时段(蛹期前)
讲解:现在我们的蚕已经发育到最后一个龄期。有的蚕现在已经逐渐停止进食了,它们的身体逐渐由青白色转为蜡黄色,变得半透明了,这时的蚕叫:“熟蚕”。它们马上就要吐丝结茧了。
教学目标:
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
重点难点:
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准备:
桑叶、人工饲料、莴苣叶、蒲公英等植物的叶子、蜕皮的蚕、吐丝的蚕、蚕茧、剪刀、录象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第一时段(幼虫期)
引导学生交流、比较。
介绍:蚕宝宝的饲养方法。让学生明确这个阶段的观察要点:蚕的外形变化、吃食情况、眠起、蜕皮的过程。
帮助学生确定这一时段的观察任务。
交流:蚕宝宝有什么新变化?长大了多少?
比较:比一比谁的日记记得最认真。
确定这一时段的探究任务:1、定期测量蚕宝宝的体长。2、保留蚕蜕下的皮3、会区分蚕的雌雄
《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案
课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要活动,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本课是按照蚕的发育过程编写的。伴随着蚕每一阶段的成长,教材中都安排了丰富的观察与思考内容,还提供了日记范例。
本课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将亲手饲养蚕宝宝,亲眼目睹并记录它一生的成长变化,还要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来研究有关蚕宝宝的一些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给蚕宝宝记日记》优秀教案

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学目标】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教学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能够较长时间的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时段(蚕宝宝出生了)教学时间:40分钟一、引导学生观察蚕卵和蚁蚕:1.谈话: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养蚕活动,今天就要开始了。
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在视频投影仪上出示蚕卵。
2.学生观察。
3.谈话: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从蚕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方面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4.学生汇报交流。
5.谈话:今天,我们看到的蚁蚕是从淘宝买的,由于“五·一”节后,内地天气热,在路途上已有大部分蚁蚕出卵。
那么蚕卵到底是怎样孵化出蚕宝宝的?刚出壳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呢?6.教师:展示蚁蚕破壳而出的资料。
7.学生观察:蚁蚕。
8.提问:谁能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子?9.学生汇报交流。
10.谈话:为了能充分展示出蚕宝宝的生长全过程,培养大家长期观察和记录的科学习惯,从今天开始,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就要为它们记录成长的变化过程。
我们把这个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板书课题)11.谈话:现在将你们观察到的蚕卵和蚁蚕的样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在P67活动记录上。
12.学生汇报活动记录。
13.讨论:你是怎样给蚕宝宝记日记的?14.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16页,了解观察日记的样式。
15.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完善自己写的日记?16.小结:(略)二、感受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1.谈话:蚕宝宝会不断成长,你知道蚕宝宝吃什么?(要注意桑叶的干净和新鲜。
)2.讨论:在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谁能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和你想研究的问题吗?3.引导学生说出:蚕宝宝一天天在长大,蚕宝宝只吃桑叶吗?蚕宝宝还吃哪些植物的叶?用榆树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喂榆树叶的蚕和喂桑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4.如果研究:喂榆树叶的蚕和喂桑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该怎样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养蚕?(注意:最初喂的是什么,就一直坚持喂到最后,中途不能改。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的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给蚕宝宝记日记》教案2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单元《养蚕》第2课《给蚕宝宝记日志》过程与方法1. 学会养蚕;2.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 能够展望、比较和谈论蚕的整个生长久的外观变化;4. 能经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5. 能够自主地研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知识与技术1.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品、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需条件;教课目标 2.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3.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品也不再长大;4.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领会生命的奇特与伟大;2. 更为关注生命、亲密生命、爱惜生命;3. 保重在整个养蚕时期采集的科学信息;4.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究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 2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同上教课准备:教课过程:教课时间:目标教课过程(教与学)二备与反思一、指引学第二时段(蚕宝宝蜕皮了)生认识蚕宝1、发言:蚕宝宝生长四天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宝蜕皮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请认识的学生介绍:蚕宝宝是怎么蜕皮的?,从哪里开始蜕皮?一世蜕皮几次?3、发问:蚕宝宝为何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4、展望:蚕宝宝一世中要蜕几次皮?5、借助教课资源光碟,用电脑播放蚕宝宝蜕皮的过程。
6、发言:同学们,关于蚕宝宝观察重点,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7、指引学生明确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重点(即蚕的外形变化、吃食状况、眠起、蜕皮的过程)。
8、教师:将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在P67 活动记录上。
比一比谁的日志记得最详细、最仔细。
9、学生报告交流。
发问:还有哪些动物也会蜕皮?10、小结:(略)第三时段(蚕宝宝开始吐丝了)二、指引学1、师生交流活动。
生认识蚕宝( 1)、发言:同学们,读一读,你写的观察日志,能宝吐丝说一说你养的蚕宝宝有什么新的变化,蚕宝宝长大了多少?( 2)、学生报告、交流观察日志。
四年级下册科学-给蚕宝宝写日记优秀课件苏教版

给蚕宝宝记日记3
(观察日记)
蚕宝宝开始吐丝
蚕宝宝越来越大,蜕了四次 皮,身长有六厘米了。
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它不 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 透明。它开始摇头晃脑地练习吐 丝啦!
给蚕宝宝记日记4
(观察日记)
蚕宝宝结茧 蚕开始吐丝结茧,越吐越 多,把自己完全包在里面。 蚕茧里面到底蚕变成什么样 子呢?于是剪开一只蚕茧,看到 蚕茧中的蚕形成了蛹,
给蚕宝宝记日记5
(观察日记)
蚕宝宝破茧化蝶
蚕茧破了,一只蚕蛾破茧而出 ,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蚕蛾从蛹里羽化出来后,不再 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 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蚕在生长过程中会有一 些不同的变化。让我们通过 为它们记成长日记,来了解 它的一生。
给蚕宝宝记日记
观察研究蚕宝宝
认识蚕的变态
给蚕宝宝记日记1
(观察日记)
蚕宝宝出生
蚕卵是壳,样子 像蚂蚁,有两三毫米长。
给蚕宝宝记日记2
(观察日记)
蚕宝宝蜕皮
我的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越 来越浅。
观察研究蚕宝宝
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蚕宝宝从出生 到破茧而出变成蚕蛾,整个过程中,蚕的形 态变化最大。
思考: (1)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2)蚕没有手,它是怎么蜕皮的呢? (3)剪开的蚕茧还能活么? (4)蚕蛾是什么样子的?
认识蚕的变态
大的家一从生这形个态图变里化可有以多看大出蚕 我排蚕(有在((排蚕在蚕蚕雌(蚕(我雌我我我它在 雌蚕(让蚕(在 蚕我蚕蚕蚕让在(蚕 (有排我蚕排 我它的完蛾3一养31完卵养开蛾雄3开1的雄的的的开养雄茧3我开2养蛾的2茧开开我养3蛾4蛾一完的卵完的开)))))))))蚕 最 从 天 蚕 最 是 蚕 始 从 蚕 始 蚕 蚕 蚕 蚕 蚕 始 蚕蚕 里 们 始 蚕从 蚕 破 始 始 们 从从 天 最 蚕 是 最蚕 始剪剪蚕剪蚕剪蚕剪蚕宝后蛹,的后椭的吐蛹蛾吐宝蛾宝宝宝摇的 蛾面通吐的 蛹宝了吐吐通的蛹 蛹,后宝椭后 宝摇开开宝开宝开没没开蛾宝一里它过一圆过丝里交丝宝交宝宝宝头过 交到过丝过 里宝,丝丝过过里 里它一宝圆一 宝头的的宝的宝的有有的是越次羽不程次形程结羽尾结越尾越越越晃程 尾底为结程 羽越一结结为程羽 羽不次越形次 越晃蚕蚕为蚕为蚕手手蚕什来粪化吃中粪的中茧化后茧来后来来来脑中 后蚕它茧中 化来只茧茧它中化 化吃粪来的粪 来脑茧茧什茧什茧,,茧么越便出也,便,,,出,,越,越越越地, ,变们,, 出越蚕,们,出 出也便越,便 越地还还么还么还它它还样大后来不我后呈我越来雌越大雌大大大练我 雌成记越我 来大蛾越越记我来 来不后大呈后 大练能能要能要能是是能子,,后动们,淡们吐后蚕吐,蚕,,,习们 蚕什成吐们 后,破吐吐成们后 后动,,淡, ,习活 活 蜕 活 蜕 活 怎 怎 活 的颜它,了发它灰发越,蛾越颜蛾颜颜颜吐发蛾么长越发,颜茧越越长发,,了它颜灰它颜吐么么皮么皮么么么么?色不不,现不色现多不产多色产色色色丝现 产样日多现 不色而多多日现不 不,不色色不 色丝??????蜕蜕?越吃再我蚕吃,蚕,再卵,越卵越越越啦蚕 卵子记,蚕 再越出,,记蚕再 再我吃越,吃 越啦皮皮来桑吃以宝桑中宝把吃,把来,来来来!宝 ,呢,把宝 吃来,把把,宝吃 吃以桑来中桑 来!的的越叶食为宝叶间宝自食卵自越卵越越越宝 卵?来自宝 食越蚕自自来宝食 食为叶越间叶 越呢呢浅了物它从了有从己物孵己浅孵浅浅浅从 孵于了己从 物浅蛾己己了从物 物它浅有了 浅??。,也死出,些出完也化完。化。。。出 化是解完出 也。是完完解出也 也死,。些, 。身不了生身凹生全不出全出生 出剪它全生 不从全全它生不 不了身凹身体再呢到体下到包再下包下到 下开的包到 再蚕包包的到再 再呢体下体变长。破变去破在长一在一破 一一一在破 长蛹在在一破长 长。变去变得大茧得。茧里大代里代茧 代只生里茧 大里里里生茧大 大得。得洁。而洁而面。幼面幼而 幼蚕。面而 。羽面面。而。 。洁洁白出白出。虫。虫出 虫茧。出 化。。出白白,变,变。。变 。,变 出变,,有成有成成 看成 来成有有些蚕些蚕蚕 到蚕 的蚕些些透蛾透蛾蛾 蚕蛾 。蛾透透明,明,, 茧, ,明明。整。整整 中整 整。。个个个 的个 个过过过 蚕过 过程程程 形程 程中中中 成中 中,,, 了, ,蚕蚕蚕 蛹蚕 蚕的的的 ,的 的形形形 形 形态态态 态 态变变变 变 变化化化 化 化最最最 最 最大大大 大 大。 。 。。。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养蚕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一、说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养蚕的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这一课应该是建立在养蚕的基础之上,在学生养蚕后,认真观察蚕的生活状况,然后记下这些日记,但事实上,一般学生养蚕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伴随着蚕每一阶段的成长,教材中都安排了丰富的观察与思考内容,还提供了日记范例。
本课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将亲手饲养蚕宝宝,目睹并记录它一生的成长变化,还要通过观察和对比试验来研究有关蚕宝宝的一些问题。
本课在指出记养蚕日记的价值后,分段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及记载的内容。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试验活动。
二、说学情蚕的生长周期短,且蚕的幼虫形态可爱,饲养过程无危险,特别适合小学生的饲养,亲历了养蚕活动后,学生的感官已经不能满足观察要求,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因而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成为重中之重,整个探究活动经历的时间较长,怎样使学生长期保持观察兴趣,怎样保持对蚕的整个生长变化阶段的认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学会养蚕,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4.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5.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能够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五、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苏教版科学四下《给蚕宝宝记日记》课件

饲养环境与设备
饲养环境
选择通风良好、光线适中的房间作为蚕宝宝的饲养场所,确保环境安静、无污染 。
饲养设备
准备适合蚕宝宝大小的纸盒或塑料盒作为饲养盒,配备柔软的桑叶、温度计、湿 度计等必要的饲养工具。
饲养方法与技巧
饲料管理
选择新鲜、无农药残留的桑叶, 保持桑叶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 换新鲜的桑叶,畏和热爱 ,增强环保意识。
内容
蚕宝宝的生命周期、饲养方法 、观察与记录、实验探究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实践操作。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 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
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更换新鲜桑叶、使用抗菌药物 等,同时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
了解常见蚕宝宝疾病的特征和症状,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4
《给蚕宝宝记日记》课程 设计
课程目标与内容
知识目标
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生长 过程和饲养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实验的 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蚕宝宝的经济价值
蚕丝的生产
蚕宝宝结茧后,可以产出优质的蚕丝,用于制作高档的丝绸制品,如服装、床 上用品等。
农业经济
养蚕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收入,同时带动了相关 产业的发展,如桑树种植、丝绸加工等。
02
蚕宝宝的一生
蚕宝宝的生长阶段
01
02
03
04
卵
蚕宝宝最初的状态,呈圆形, 颜色为黑色或深褐色。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2《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2《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给蚕宝宝记日记》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和记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给蚕宝宝记日记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
但是,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关爱动物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观察和记录方法,给蚕宝宝记日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给蚕宝宝记日记,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责任心和耐心,关爱动物,懂得珍惜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给蚕宝宝记日记,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做到观察细致、记录准确,以及如何培养责任心和耐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蚕宝宝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蚕宝宝的方法,如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3.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文字和图片记录蚕宝宝的生活,注意观察细节,做到准确、生动。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日记,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
腰而营子小学
王健
《给蚕宝宝记日记》说课稿
腰而营子小学王健
一、说教材
⑴教材地位和作用:《给蚕宝宝记日记》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第二课。
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构建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方面的受益。
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喂养蚕。
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2、技能目标: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情感目标: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⑶教学重难点: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二、说教法:本单元遵循蚕的发育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即动员与饲养、观察与测量、收获与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乐意养蚕,把蚕养好,在养蚕中锻炼成长,在养蚕中了解生命,增长相关知识,发挥饲养活动的育人价值。
本课主要分三个阶段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及记载的内容,充分利用电教资源,
指引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三、说教学准备:
⑴在上本课之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养蚕的资料,有条件的最好在一个月之前养一些蚕,让家长支持、帮助、指导学生养蚕并监督他们做好养蚕记录。
⑵制作教学课件。
由于真正养蚕是一项有一定实施难度的任务,不可能所有同学都有条件养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大量运用了课件展示,便于学生观察总结养蚕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为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归纳总结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导入
①复习上节课知识,提出几个相关问题:蚕卵和蚁蚕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观察日记进行回答。
再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从蚕卵变化成蚁蚕的视频。
②归纳小结上一课并提出几个新的问题:蚕一生分几个阶段?什么时候的蚕叫蚕宝宝?在视频中找寻答案。
这样导入简单明了,把上一节课和这节课的知识自然衔接起来,让学生知道卵变成蚁蚕是蚕的第一个变态过程,而我们这节课的蚕宝宝指的是蚕的幼虫期。
(二)、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我将分成三个阶段来讲。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蚕的第一个阶段———卵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蚕的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
蚕的第二阶段--幼虫期: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
做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这个实验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四人一组,两人用桑叶养,两人用莴笋叶养。
注意的是最初喂什么就一直坚持到最后,中途不要改。
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它能让学生在两个实验的对比下,得出一个科学结论,那就是:蚕宝宝吃桑叶比吃莴笋叶长的好。
(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教师提问:“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幻灯片上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观看视频影片。
①.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
②.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这样设计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而且观看视频影片能加深印象,让学生直观记录蚕的蜕皮过程。
蚕的第三阶段——蛹期之前
(1)了解蚕吐丝结茧
①吐丝之前的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让学生在仔细观
察之后自己总结出来,它是蚕的一个重要时期,叫“熟蚕”。
观察后记录下蚕的样子。
然后拓展两个问题:
②蚕吃的桑叶怎么变成蚕丝的?最长的丝多长?
③蚕多久能吐完丝呢?这些问题也可以在影片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
(2)观察蚕茧和蛹
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
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让学生用直接观察和亲自测量的方式来认识蚕茧,并做好观察记录。
接下来小组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讨论后小组汇报结果。
(以讨论的形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阶段——成虫期
教师提出问题: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了解蚕蛾是怎样从茧里出来的。
让学生介绍蚕蛾的特点及产卵的过程。
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这也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之一,各小组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多,哪些同学回答的好,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回答问题: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把它的一生用简笔画画下来。
用这种有趣的形式把蚕的一生的各个形态形象的表达出来。
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
板书设计:
2、给蚕宝宝记日记
卵——蚕——蛹——蚕蛾(幼虫)(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