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人与地球和谐共生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主题: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人与地球和谐共生摘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
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时无刻都在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变化着。
但从第四纪开始诞生了人类之后,人类就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加以干扰。
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酸雨、生态系统失调、全球变暖等诸多问题已经让我们的“母亲”满目疮痍。
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各国都意识到要共同治理地球环境。
本文首先对地球的形成与主要概况做一介绍,以此引出人与地球的关系,并从人类到国家,再到个人,从大的概念到到小的概念详细介绍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自然环境变化;环境污染;地球观;共同治理;可持续发展;资源安全战略;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正文一、地球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做自己的母亲。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
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
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
母亲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
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的确,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
地球不仅以它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息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地探索着地球的奥秘。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总结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涉及地球各个领域的广泛学科,探索地球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逐渐了解并深入学习了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对于地球的综合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分析视角。
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首先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起源。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独特的星球,它由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内部由外核、内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组成。
地球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恒星宇宙起源理论和行星积聚理论等。
通过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起源,我对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学习了地球表面和地球系统。
地球表面是地球的外部覆盖层,由地球表壳、水域、大气和生物系统等组成。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和沙丘等。
地球系统是地球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圈和生物圈等。
通过学习地球表面和地球系统,我对地球的外部环境和系统动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还学习了地质学和地球历史。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材料、结构、变形和演化等方面的学科。
地球历史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过程的学科。
通过学习地质学和地球历史,我了解了地球的演化和变化,包括地球表面的构造变化、地质剧变和生物演化等。
这些知识将对我的未来研究和理解地球的过程和现象提供重要的基础。
另外,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学习了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
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以维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我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实验。
通过实践和实验活动,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球科学中的理论知识,并且学会了如何使用地球科学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地球概论结课论文:日食的观测

目录第一章日食的概念第一节日食的定义第二节日食的种类第二章日食的过程第三章日食的原因第一节日食的原因第二节日食的条件第四章日食的观测第一节食限和食季第二节我过对日食的观测第三节日食前观测的准备第四节日食的安全观测第五节观测日食的意义第一章日食的概念第一节日食的定义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
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第二节日食的种类日食是相当罕见的现象,日食分为四种,包括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及全环食。
日全食:太阳比月球宽400倍,但离地球也是400倍远。
[3]由于对称的缘故,月球的暗影,也就是落在地球表面的阴影,宽度正好可以遮住整个太阳。
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
然而,也只有在日全食发生时才可能用肉眼观测到模糊的日冕。
日全食只在月球位于近地点时发生,此时月球的本影锥长度较月地之间距离长,本影锥才能扫到地球表面。
由于太阳的实际体积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块非常小的区域见到,因为月亮的本影对太阳来说只是一个小点。
日偏食:中国史书上称“日有食之,不尽如勾”,造成日偏食的原因是因为观测者落在月球的半影区中,观测者会看见一部分的太阳被月球的阴影遮盖,但另一部分仍继续发光。
太阳和月球只有部分重合,依据两者中心的视距离远近(太阳被月球遮盖的最大直径)来衡量食的大小。
通常日偏食是伴随着其他食相发生,如日全食或日环食或日全环食。
但某些日食只可能是日偏食(不伴随其他食相),因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太远,只有半影碰到地球表面。
日环食:当月球处于远地点时,月球的本影锥不能到达地球;到达地球的是由本影锥延长出的伪本影锥。
此时月球的视直径略小于太阳。
因此,这时太阳边缘的光球仍可见,形成一环绕在月球阴影周围的亮环。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读书报告前言:结束了本学期“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我感觉收益良多,因为这门课程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起来感觉很轻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地质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次学修课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我结合自己在课堂所学和专业课知识对自己所学做一个总结。
正文:个人觉得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述性的学科,其将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等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概述。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总结:一,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以及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其研究内容广泛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特殊。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二,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
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号:********姓名:***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017年5月23日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及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摘要: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转动。
地球与月亮为地月系,月亮每月绕地球转动一周。
地球上存在丰富的生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生在地球上。
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相互依存,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环境主要内容:1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2星系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2.1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2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一千四百亿倍。
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
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年。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在学习地球科学与概论之后,我们深知地球上许许多多的自然景象是十分的美好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湖泊,每一个生物,一块岩石,石油等等都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变而来。
然而我们做为受益者,作为利用者,要时刻谨记我们在用的同时,还要保护,珍惜。
不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然而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因此,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但是我们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非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要有节约之心,并且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
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2的631亿吨。
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
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
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认识地球(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认识地球——关于地球资源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行动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地球是宇宙中闪烁着蓝色光芒的一颗星球,除了蓝天白云,河流山川,飞禽走兽,潮汐激光,风雨雷电……她是如此美丽壮观。
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她的无私奉献,因为地球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几部电影,比如《后天》,《机器人总动员》,《生化危机》等,在被影片感动或震惊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想到了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如何造成了如此的灾难?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是不是要行动起来?地球的基本资料: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
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地球赤道半径6,378.2KM ,赤道周长40075.7Km。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诞生于45.4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2

生物群落之漫谈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物种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周围其他生物中之间共居。
而所谓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彼此在发展中有密切联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生物群体,叫做生物群落。
通俗一点讲就是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生物。
比如一个水塘内的所有生物,一个花园里的所有生物,一座高山上的所有生物等等。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而群落则是种群的集合体,是比种群更高一级更复杂的生命组织层次。
在群落中,植物起着主导作用,动物、为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二、划分方式主要是按气候条件划分的生物带,也就是冻原、夏季绿林、热带雨林、稀树干草原等划分范围内的生物的群落单位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首先分为陆地群落和水生群落两大类。
它们之间尽管基本规律有相似的表现,但存在本质的差别。
这些差别基本上是由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的。
三、群落结构1、空间结构(垂直和水平)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如,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再下是苔藓地衣。
而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容度也有并别。
2、时间组配组成群落的生物种在时间上也常表现出“分化”,即在时间上相互“补充”,如在温带具有不同温度和水分需要的种组合在一起:一部分生长于较冷季节(春秋),一部分出现在炎热季节(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缓解了工农业及民用缺水的威胁。
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
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等
各方面的活动
关系极为密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短期和中、长期的气象预
报,可以加强各种农事活动
的计划性,如播种、移栽、收割等;为了保护农
作物,避免或减轻一些不良天气现象,如
理条件加以综合考虑,从区域
规划、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出发,择优选
取。如农业区划、工业布局、交通建设、环
保、城市规划、 旅游等多方面都 有地理学的应用问题。 其中主要是自然资源和条件的评价,
人类影响地理环 境所引起的变化预测,环境的合理地域组织,区域经济结构的优选等方面
的 应用。
地球科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说其古老, 是因为有关地球科 学知识的萌芽与
此外,一些突发性的
地质事件往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这时,人们可以根
据它们产生的机理和发展规律,预测、预报或采取有效的
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
有关自然环境的利用、 改造和管理的研究, 首先必须进行定性评价, 地 理学是这类定性
评价的主要依据。要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必须对全部地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曾发生过许多重要的自然事件,诸如海陆变迁、
山脉形成、生
物进化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多数是极其缓慢的,往往要
经过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
才能完成。短暂的人生很难目睹这些事件的全过
程,而只能观察到事件完成后留下来的结
果以及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某一阶段 的情况。
( 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 地球演化至今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其
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
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
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 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地球科学。也就形成了我们地球科学概论这一课程。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
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 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 体(大气圈) 、地球表面的水体
(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 ,由于其研究
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 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
的研究范畴。
其次,人类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
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
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
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
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 合性学科体系。 由于地球科学以庞大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 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
用性, 所以它的
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门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它既要借助于
——结课论文
的地位将会更加提高。因此,一些科学家大胆预言“
21 世纪将是地球科学的世纪” 。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实践和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
应用意义。 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更因该好好学习
地球科学,以便更好的服务祖国。
《地球科学概论》
学院: 姓名: 学号: 编号: 教师: 日期:
再次,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自然资源主要
包括
能源资源、矿产资料、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
于首要位置,而现
阶段的能源资源还主要是依靠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这些
都必须从地下寻找和开采;发展
工业需要充足的矿产资源作为原料保证,发
展农业所需要的磷、钾等肥料的原料也是来自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
天文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
性。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其研究对象的特
点有关,地球作为其研究对象主
要有以下特点:
( 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物体其周长超过 4 万 km,表面积超过 5
亿 km2。因此,无论是研究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固体地球,其空间都是十分广大的这
中既有物理变
化,也有化学变化;既有地表常温、常压状态下的作用过程,
也有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状
态下的作用过程。此外,各种自然过程还会受地
区性条件的影响而具有地区的差异性。所
以,自然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而且 这种过程由于其漫长性和不可逆性,依靠人类的力量很
难完全重塑和再现其 过程,因而更增添了地球科学研究工作的艰巨性。
学好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
大一下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兴趣使然,我选择了这门地球科学概论,因为我一
向对地球地理感兴趣, 也想学。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 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
觉得学好地球科学概论意义非凡。
首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
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 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 要了解地球上的自
军事、 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
响有些是直接(如污染问题) 、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 ,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的自
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
初步 发展阶段( 17~19 世纪)、地球科学的革命与全面发展阶段( 20 世纪至今) 。 现今地
球科学正处在一个革故鼎新的关键时期,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 地球科学将进入一个全新
的、更成熟的发展新阶段。
现在和未来
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科学。 地球科学的前景是光明的, 它在社会发展中和在自然科学中
样一个巨大的空间及物体本身是由不同尺度或规模的空间和物质体所组成的。
因此, 要研究
庞大的地球, 就必须研究不同尺度或规模的空间及其物质体, 特别是要注重研究微观的空间
和物质特征,只有把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
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
和规律性的认识。
( 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整个地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
积累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已开始;说其年轻,是因为地球
科学的主要学科的真正创立只
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并且迄今为止,地球
科学虽已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但
其中仍存在许多重大基础理论问 题未获解决。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古代地球科学 知识的萌芽与积累阶段( 17 世纪以前) 、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创立与
锑、锌、镁、石膏、石墨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铜、锰、铝、铅、锡、钼、金、
汞等矿产的探明储量也 位居世界前列;一批大型油田的相继发现与开发,摘掉了我国贫油
的帽子;在世界上有许多被认为是稀有金属(如铌、钽、钛、钒等)的矿产,经勘探查明在
我国并不稀有。 地质及水文工作者还在西北、 华北的干旱、 半干旱地带探明了大量地下水资
于地下矿产资源;水资源对人 类社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无论工业、农业、以及民用
都离不开水,而 地下水是目前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需要用地球科学的理论寻找和开发。
建国以后的 60 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以自己的艰苦劳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大贡
献。世界上已知的 162 种矿产在我国均已发现, 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产达 148 种,其中钨、
港口、水坝、核电站等,为了确保这些工程在建成后能安全
运转,就必须事先应用地质学
的研究进行详细的地基选址与场地稳定性评价, 弄清场地的地质条件, 尽量避开各种不利的
因素。 有些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常给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后果,
如水土流失、 沙漠
化等, 这时,人类可以运用地球科学知识来设法保护和治理自然环境。
在空间上地球的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都表现为连续的整体性; 而且地球的各 内部圈层之间、
内部与外部圈层之间、各外部圈层之间都是互相作用、互相
影响、相互渗透的,某一个圈
层或某一个部分的运动与变化,都会不同程度
地影响其它部分甚至其它圈层的变化,这也
充分表现了它们的有机整体性。
(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 据科学测算,地球的年龄长达 46 亿年。
霜冻、干旱、大风、暴雨等的危害,
必须洞悉这些天气现象的发展规律。同样,对于航空
工作也随时都需要气象 情报来保证飞行安全;航海工作也要避免恶劣天气的危险;强烈的
暴雨、风、 雪会影响陆上的交通安全;此外,水利、城市建设、林业乃至人类生活的一
举
一动都无不与气象或天气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在发展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修建一些大型的工程设施,如公路、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