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分析与写作1分析共82页

合集下载

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歌曲的分析与创作

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歌曲的分析与创作

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歌曲的分析与创作作者:谭雯心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4期摘要: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在歌曲分析与写作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之一,而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重要性却很容易被忽略,是三部曲式歌曲分析与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创作之一。

因此,本文主要从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创作方法做简要的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创作一、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结构的重要性单三部曲式结构在整个歌曲分析与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单三部曲式结构由于涉及面很广、内容清晰、题材宽泛、结构规整、易于传唱等特点,成为人们创作歌曲中首选的曲式结构之一。

并且,因为单三部曲式结构自身严禁的结构体系,有非常独立并且完整性的结构表达,可以涉及到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对比与联系,整首歌的副歌部分也非常易于听便与分析,可以涉及到歌曲创作中的各种题材和风格,并且还可以作为大型曲式结构中的一部分而被非常广泛的运用。

因此,熟练的掌握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在情感表达以及与大型曲式结构关系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的音乐特点(一)整体结构完满性的音乐特点。

整体结构完满性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三部性曲式结构原则中。

由呈示部乐段、展开性乐段以及再现部乐段组成。

三个部分在规模上不相上下,并且各个部分之间有着比较明确的对比,分为对比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和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而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典型。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见谱例)(二)呈示部单一性的音乐特点。

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呈示部在主题呈示方面有着比较典型的独立乐段方正、规则、完满终止等收拢性结构特征。

如肖邦《D大调玛祖卡》(op.33 No.2)这是一个16小节的呈示部,由两个8+8小节的主题所构成,音乐情绪稳定并且贯穿整个呈示部,在15和16小节用了一个完全终止,主题结构方正规则,没有多余的扩充结构或者转调设计,非常清晰的表现出呈示部单一性的音乐特点。

歌曲结构分析

歌曲结构分析

歌曲结构分析
歌曲作为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歌曲结构分析正是理解歌曲的重要准则。

歌曲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感染力。

歌曲结构分析是歌曲建构的一种方式,它通常会将歌曲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包括歌曲的开头(intro)、主歌(verse)、副歌(chorus)、桥段(bridge)、结束(outro)等。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开头(intro)通常包括歌曲的主题,它会以一种流畅的方式建立起整个歌曲的氛围。

它的任务是引起听众的注意,使他们有机会进入歌曲的世界。

其次,主歌(verse)则是歌曲的核心部分。

它会通过歌声来塑造歌曲的故事,表达歌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通常会以四句歌词来把握故事的主线,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情节。

第三,副歌(chorus)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部分,它会以一种突出的方式提出歌曲的主题,并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来补充情感上的空缺。

它往往是一句短小而简单的歌词,但却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歌手的意图。

接下来,桥段(bridge)充当了引出歌曲主题的角色。

它会帮助歌词和音乐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歌曲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结束(outro)旨在帮助收尾歌曲,使整首歌曲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将歌曲主题进行深度的概括和回归,并且会闭幕式地表达
出诗人的期望和祝愿。

歌曲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意义,并使歌曲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

在分析歌曲结构的同时,人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感染力。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绪论》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绪论》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绪论》首先,多声部音乐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注意声部的数量和类型。

多声部音乐通常由两到四个独立的声部组成,包括高音、中音、低音和次中音等。

其次,要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旋律线,并且彼此之间会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和声关系。

同时,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对位和对比。

声部之间的对位是指不同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对比则是指不同声部之间的音乐元素的对比,如音色、节奏和动态等。

最后,还需要分析多声部音乐的整体结构和发展。

多声部音乐通常由不同的节段和主题组成,通过反复、变化和发展不断推动整个作品的进展。

接下来,多声部音乐的写作技巧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和均衡。

不同声部之间应该有适当的对位和平衡,避免一些声部过于突出或受到忽视。

其次,要注重声部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换和连接应该流畅自然,不会给听众带来突兀感。

同时,要关注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

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应该和谐、稳定,充分利用不同声部的音程和和弦关系,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最后,要注重整体结构和发展。

多声部音乐的写作应该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发展线索,通过反复、变化和发展来增强音乐的逻辑性和吸引力。

总而言之,多声部音乐是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音乐形式,需要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写作技巧来理解和创作。

通过对声部的数量和类型,旋律和和声结构,对位和对比,整体结构和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多声部音乐。

同时,在创作多声部音乐时,要注意声部的平衡和均衡,流畅性和自然性,以及和声关系和整体结构的建立。

希望本文对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与写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帮助。

歌曲 ppt课件

歌曲 ppt课件

01
02
03
04
节奏感强
旋律应当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
旋律优美
旋律应当优美动听,能够让听 众留下深入的印象。
变化丰富
旋律应当有丰富的变化,避免 单调和平淡。
与歌词和谐
旋律应当与歌词和谐,使歌词 更容易转达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和声与编曲
和声丰富
使用丰富的和声,为歌曲添加 更多的色彩和层次感。
音乐风格鉴赏
总结词
辨认和了解音乐风格的特点
详细描写
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如节奏、节拍、乐器使用等,辨认和了解音乐风格的特点,如爵士、摇滚、流 行等。
05 歌曲文化与社会影响
地域文化与歌曲
总结词
地域文化对歌曲的影响深远,不同地区 的歌曲风格、旋律和歌词都反应了当地 的文化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VS详细描写中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各地的民歌、 山歌、小调等都独具特点,如陕北民歌的 高亢激昂、四川民歌的婉转婉转。这些歌 曲不仅转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传承了 民族文化的精髓。
与观众互动
通过眼神交流、问候和互动等与观众 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使演唱更加生 动有趣。
04 歌曲鉴赏
歌词鉴赏
总结词
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和主题
详细描写
分析歌词的语言特点,包括修辞手法、意象表达等,深入理解歌词所转达的情 感和主题。
旋律鉴赏
总结词
感受旋律的节奏和韵律
详细描写
分析歌曲的旋律线条,包括音程、调式、和声等,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节奏感,理 解旋律与歌词的相互关系。
02 歌曲创作
创作流程
创作构思
根据灵感,进行歌曲的整体构 思,包括歌曲的主题、情感、 风格等。

曲式分析完整

曲式分析完整

绪论关于曲式与作品分析:1、定义:曲——即乐曲;式——即样式、形式。

曲式就是指音乐作品的样式,也可以说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2、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MFA。

3、目的: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曲式与作品分析”,学习这门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学习曲式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各种范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最终能从曲式入手,通过分析,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各自专业的促进(表演者能从中获得诠释音乐的依据,理论专业者能从中把握评研音乐的标准,作曲专业者能从中学习创作手法)。

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材料——音乐语言正像诗歌用语言文字,图画用线条、色彩,建筑用砖头、石块等构成一样,音乐的构成,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材料,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也被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旋律线;②节奏;③节拍;④和声、复调、调式调性⑤速度;⑥力度;⑦音区、音域;⑧音色;⑨演唱(奏)法;⑩织体等。

音乐语言构成了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旋律摘要:(旋律的重要性及定义,旋律的分析要点主要包括旋律的外形、隐伏骨架和高潮。

)一、有关旋律1、从旋律的重要性来说,它是“音乐的灵魂”;从它总是横向的流动这一特性来说,它是“乐音运动的轨迹”;从它与纵向音高的相互关系出发,它是“它是和声的表层”,从欣赏的角度入眼,它是“音乐作品的外观轮廓”或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

所以,旋律非常重要。

2、定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

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

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二、旋律分析的要点1、旋律的外形广义的旋律是一个有机体,包含有音高、节奏、调式、调性、音域、音区等多种要素,但是为了分析的目的,单从旋律的外形来看,我们必须把旋律中的其它要素抛开,仅从旋律自身运动的价值——音高运动的相互关系予以透视。

曲式与作品分析-图文

曲式与作品分析-图文

曲式与作品分析-图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1、《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的分析角度,将侧重在“作曲技术理论范畴”。

而在作曲技术理论的各学科中,本教程又更集中于“音乐结构技术理论”。

所以该课虽然不要求全面、系统地分析作品的和声、复调或配器技术,但要求学生具备以上学识,以便将有关内容作为音乐语言要素进行综合观察,并根据其在具体作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作出重点分析。

2、曲式学虽然对历史上的音乐结构法则进行过系统化的规范,但世界上却没有绝对统一的方法、模式。

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对利用和发挥各音乐要素的偏好各不相同,所以也没有绝对格式化的分析方法,我们只能是根据具体作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音乐分析应从宏观入手,逐步深入到细节。

音乐语言要素中(在音乐构成的“各种要素”中),曲式是支撑骨骼,调性布局和和声功能布局是宏观环节,其他要素在一般情况下,多属于微观分析。

宏观和微观是互为表里的综合体。

分析与综合相辅而成。

第二节本课程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语言)音乐语言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2、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包括重复、再现、模进、迭奏、变奏、宽放、紧收、演化、对比等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音乐发展手法。

3、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包括乐段及其扩展形式、模进结构、连句结构、自由结构等一系列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形式。

4、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曲式结构主要学习规范化曲式,以不同的曲式结构原则(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循环原则、奏鸣原则、变奏原则和套曲原则)为基础,重点讲述曲式结构的类型。

第二章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第一节关于旋律(M)1、定义:旋律是指音乐的一切横向音高关系,是由音程的大小和音程的方向两种属性构成。

也就是说,它是由乐音的连续横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曲式欣赏与分析【范本模板】

曲式欣赏与分析【范本模板】

乐曲欣赏分析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信息1班姓名:康佳伟学号:2012210432一、单三部曲式举例:《长江之歌》作曲:王世光作词:胡宏伟分析:A段为前8小节,即前两句歌词.在A段中除了第二句末端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第一句的重复。

B段为中间8小节,即中间两句歌词。

乐句起头改用更高的音符,很明显地从上一段进入下一段,前两节提高了三度。

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A’段为末尾前8小节,即重复段前两句歌词.除了第二句末端与A段略有不同,其他完全与A段一致.从以上分析来看《长江之歌》完全符合单三部曲式的特点,充分再现了A段主题乐思,使整首乐曲的形象和结构以及内容保持统一。

二、复三部曲式举例:《G大调小步舞曲》作曲:贝多芬分析:首先为该乐曲的完整图示结构。

A B Aa b c d a b第一部分(A)独立构成单二部曲式,包括前四行,为不带再现的二段体.主题典雅端庄.第二部分(B)也是单二部曲式,包括后四行.主题轻盈活泼,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符合复三部曲式的特点。

第三部分(A)完全再现第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准确再现。

中间部分与两端形成鲜明对比,符合复三部曲式的特点.三、回旋曲式举例:《献给爱丽丝》作曲:贝多芬分析:《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主部: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

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第一插部:B段转到F大调上,出现一个新的曲调,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

主部: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第二插部: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

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

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

表现热烈的情感。

主部: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

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其结构为ABABC,所以为回旋曲式。

四、奏鸣曲式举例:《贝多芬第十奏鸣曲》作曲:贝多芬分析:呈示部:由弱起的节奏引出8小节的乐句,伴奏在G大调持续上升。

歌曲写作

歌曲写作

①单纯整齐的节奏,常与单纯的情绪和单一的感情 相联系。 ②悠长的节奏常与宽广博大、肃穆、安静、深沉的 情绪相联系。 ③短促的节奏,一般与轻巧灵活、活泼欢快的情绪 相联系。 ④切分节奏:由于改变了节拍的基本强弱规律,不 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给旋律增添了变化和活力, 并能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往往可以表现坚毅、 勇猛、活泼、愉快等多种情绪。
歌曲写作
前言
提高歌曲写作能力要注意: 1、广泛地接触、哼唱和背诵歌曲。 2、分析、揣摩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歌曲写作的规律技巧
第一章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指对歌词仔细研读后,对全曲的 情绪要求,音乐风格,歌曲体裁,演唱形 式,速度节拍与演唱风格类型,以及全曲的 曲式结构安排和演唱对象的整体思考与构想。 1、歌曲的情绪 轻快或沉重,舒展或急促,锐进或缓慢,明 朗或朦胧,宏大或细腻,柔和或高亢
二、队列歌曲 进行曲特征的歌曲。(结构规整、短小, 旋律易唱,节奏简明有力,速度适合队列行 进的步伐。) 如:《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等
三、歌舞歌曲 具有优美、舒展、载歌载舞的特点。(有 欢快的,也有缓慢的,有的是为舞蹈伴唱 而用的歌曲,也有具有舞曲性质的,可供 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 如:(《新疆好》、《军民团结一家亲》、 《金梭和银梭》等等)
2、歌曲的风格 (1)创作因素较多,属于广义民族风格范围 的音乐风格 (2)民族特色比较突出,属于狭义民族风格 范围的音乐风格 (3)为某一特定民族、地区所特有的风格
3、歌曲的体裁 常见体裁:抒情歌曲、队列歌曲、歌舞歌曲、 叙事歌曲、幽默诙谐歌曲、劳动 歌曲、戏歌
一、抒情歌曲 是以徐缓、稳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韵律, 舒展悠长的曲调,细腻的力度抒发人们的情 怀,歌唱性很强的一类歌曲。(艺术抒情歌 曲、通俗性艺术抒情歌曲、民族歌谣体抒情 歌曲、通俗抒情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