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舞教学视频分解动作完整版

合集下载

千古一醉折扇舞背面分解教学

千古一醉折扇舞背面分解教学

千古一醉折扇舞背面分解教学嗨,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千古一醉折扇舞的背面分解教学。

这可是个非常炫的舞蹈动作,光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吧?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保准让你学得轻松又有趣!1. 前期准备1.1. 舞蹈环境首先,得找个宽敞的地方。

空间大点儿,动作也能做得更舒展开。

别在小小的客厅里试图表演,否则可容易撞到东西啊。

咱们要的可是那种一挥折扇,气场满满的感觉!1.2. 道具准备折扇是关键哦,得选个合适的。

扇子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找个手感好的最重要。

那种轻盈灵活的折扇最适合配合你优美的舞步。

2. 基本动作分解2.1. 起步姿势动作开始时,咱们要先把折扇握在手里,保持自然的姿势。

双脚自然分开,肩膀放松,不要僵硬。

像是准备好要迎接一场风暴一样,要有那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2.2. 背面挥扇这可是重点。

首先,将折扇从身体一侧慢慢挥向另一侧。

动作要优雅流畅,仿佛在空气中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别着急,慢慢来,重在把握那种流动感。

记得把手腕的力量用得巧妙一点,不要只是手臂在动。

2.3. 转身动作接下来,咱们要学会转身。

起初可以慢慢旋转,确保动作稳定。

转身时,折扇也要随之跟上,像是扇子和你是一体的那种感觉。

身体的重心要平衡好,别一边转身一边摔倒了,那就尴尬了!3. 进阶技巧3.1. 动作连贯性当你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可以尝试把这些动作串联起来。

可以先练习几个动作的衔接,然后再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先从简单的挥扇动作开始,再加上转身,最后融入一些小跳跃,这样舞蹈的效果就更丰富了。

3.2. 情感表达舞蹈不仅是动作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表达。

练习时可以加点自己的风格,比如用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在表演时多加些自己的情感。

让舞蹈不仅仅是动作,更是你心情的体现,这样效果更佳!4. 常见问题与解答4.1. 手腕不灵活怎么办?手腕的灵活性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腕练习来增强,比如做做手腕的拉伸运动,慢慢增加灵活度,动作自然就流畅了。

凤舞舞蹈教材一级教案(一)

凤舞舞蹈教材一级教案(一)

凤舞舞蹈教材一级教案(一)凤舞舞蹈教材一级 - 教学目标•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培养舞蹈的基本技能和表现力•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1.概述:介绍凤舞舞蹈教材一级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基本姿势:–站姿:站直身体、双脚并拢或稍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

–坐姿: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平放、双手放于膝盖上。

–跪姿:膝盖跪地、身体保持挺直、双手放于大腿上。

3.基本动作:–手臂动作:画圆、挥动、抬高、展开等。

–身体动作:转体、弯腰、起身、踢腿等。

–脚步动作:前进、后退、转身、跳跃等。

4.小组合练习:–将基本动作和姿势有机结合,编排简单的舞蹈组合。

–进行小组间互相观摩和分享,提供互相改进的建议。

5.集体合作:–分配角色,组织学生合作编排一套完整的舞蹈。

–强调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轻松的拉伸动作,准备身体活动。

–音乐跳动作,让学生进入舞蹈的氛围。

2.介绍教材:–向学生介绍凤舞舞蹈教材一级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强调学习舞蹈的重要性和好处。

3.示范动作:–教师向学生示范基本姿势和动作。

–学生观察并跟随示范动作,体会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负责指导。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基本姿势和动作。

5.小组合练习:–指导学生将基本动作和姿势组合,创作简单舞蹈片段。

–学生表演自己的舞蹈片段,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点评。

6.集体合作:–指导学生分工合作,编排一套完整的舞蹈。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反复排练,全班共同观摩和点评。

7.总结和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学评估1.观察评估:–观察学生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是否准确。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集体合作中的表现。

2.自我评估:–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表,评价自己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互相评估:–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估,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资源•教学录像或演示视频•学生自评表和互评表•音乐播放设备或音乐播放软件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或公演,展示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适合初学者的古风舞蹈

适合初学者的古风舞蹈

适合初学者的古风舞蹈古风舞蹈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形式,它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比现代舞蹈,古风舞蹈更注重舞者的气质、形态和动作的协调性,从而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古风舞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气质和表现力。

下面是适合初学者的古风舞蹈。

一、《惊鸿舞》《惊鸿舞》是古代皇宫中的一种舞蹈,是以模拟天鹅飞翔为基础的柔美舞蹈。

在这个舞蹈中,舞者需要扬起双臂,将身体转向而不失均衡,飘逸地舞动身体。

这种舞蹈既雅致又华丽,对身体的柔软度要求比较高,同时舞步相对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

《夜舞》是唐代舞蹈表演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古风舞蹈。

这个舞蹈是以群舞为主,舞者们穿着华美的服饰,在轻轻的音乐声中舞动起来。

在这种舞蹈中,舞者需要配合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包括旋转、跳跃、转圈等,这种舞蹈动作比较多,适合已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

三、《女子十二乐坊》《女子十二乐坊》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它不仅需要舞者完成精湛的舞蹈技巧,同时还要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

这种舞蹈源于唐代,“十二乐坊”是指宫廷中的歌舞音乐团,这种舞蹈讲究表现出舞者的内心情感,舞姿柔美,步伐潇洒,因此一般适合女性来学习。

四、《秦淮夜泊》《秦淮夜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城市夜间习俗,相当于古代的花灯游行。

而现代的《秦淮夜泊》舞蹈,则是根据这个主题制作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要求舞者模仿行人在夜景中走动的样子,表现出夜景,同时体现出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

这种舞蹈舞步简单,不用考虑太多技巧层面的要求,适合初学者来学习。

五、《水袖舞》《水袖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中的一大特色,它作为古典文艺表现形式的代表,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

在这种舞蹈中,舞者们需要带着长长的袖子,舞动它们,表现出无限优美的身姿。

这种舞蹈要求舞者身体柔韧度高,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初学者也可以尝试着来学习。

六、《兰花草》《兰花草》是中国民间古典舞蹈的典型代表,它以“兰花草”为主题,采用中国传统的舞蹈元素,展现出民间生活中的一种简单而又优美的感觉。

惊鸿舞励志作文

惊鸿舞励志作文

惊鸿舞励志作文我从小就不是那种能歌善舞的孩子,肢体协调性差得离谱,每次学校的文艺活动,我都只能在台下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惊鸿舞相遇,从此,我的人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那是在一个闷热的暑假,我被妈妈硬拖着去参加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原本满心不情愿的我,在看到一群身着古装的姐姐们在台上跳惊鸿舞的瞬间,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们的身姿轻盈如燕,长袖飘飘,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仙子。

每一个转身,每一次甩袖,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和优雅。

那优美的动作,灵动的眼神,还有那随着音乐起伏的节奏,仿佛有一种魔力,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

我站在台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舞台,心里头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渴望:我也想跳这样的舞!回到家后,我满脑子都是惊鸿舞的画面。

那优美的姿态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像是着了魔一样,决定要学习惊鸿舞。

一开始,真的是困难重重。

我的身体就像一块僵硬的木板,别说做出那些优美的动作了,就连简单的弯腰、伸展都显得十分笨拙。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我这副样子,真的能学会惊鸿舞吗?”但是,一想到舞台上那些姐姐们的风采,我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地起床,在小区的花园里练习基本动作。

压腿的时候,那种疼痛简直让我想哭,感觉自己的腿都要断了。

可我还是一边忍着泪,一边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一下!”练习甩袖的时候,我总是控制不好力度和角度,袖子不是甩得太用力打到自己的脸,就是甩得软绵绵的毫无美感。

邻居们路过看到我这副狼狈的样子,有的会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还会忍不住偷笑。

我心里别提多尴尬了,但还是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继续练习。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舞蹈的节奏和韵律,我每天都会听上几十遍惊鸿舞的音乐。

有时候晚上睡觉,梦里都是那悠扬的旋律。

记得有一次,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望着窗外,心里特别纠结:“这么大的雨,还要不要去练习呢?”犹豫了半天,我最终还是拿起雨伞,冲进了雨中。

中国舞考级5级教材

中国舞考级5级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第五级教材1、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2、寻胡隐君(手位练习)3、花摇篮(胸腰练习)4、波比换牙(肩的练习)5、火鸡(踢腿练习)6、小袋鼠(跳跃练习)7、西班牙蝴蝶(重拍练习)8、小阿哥(苗族)9、上学路上(藏族)一、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腿与腰的柔韧性.2、主要动作及要求a、前压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b、燕式后弯腰:双腿燕式坐于地面,手指尖点地,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呈后弯腰状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跪坐身体前倾,双手在后斜下位,掌心相对,扩指抖手。

准备音乐:(1)1—4 保持准备位姿态5—8 体对8点正步位伸坐第一段:(1)1—2 右手在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3—4 还原,视线收回5—8 重复⑴—1—4反面动作(2)1 右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2 左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3—4 双抖手,视线收回8点5—8 前压腿(3)—(4)重复(1)—(2)动作(5)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

5—8 前压腿(6)重复(5)1-8动作间奏:(7)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5—8 转身向2点燕式后腿第二段:(8)重复(1)1-8动作(9)1—4 重复(2)1—4动作5-8 后弯腰(10)—(11)重复(8)—(9)动作(12)1—4 后背平直向前爬下,双手在后斜下位,扩指抖手,掌心相对5—8 后弯腰(13)重复(12)1-8动作结束:(14)1—4 吸腿呈双跪坐,双手身前交叉向上5—6 双跪立双手旁斜上位展翅7—8 保持舞姿,跪坐转身向1点4、提示a、前压腿后背平直b、燕式后弯腰要经过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尽量做到最大限度5、歌词小鸟小鸟听我说,我们一起来唱歌,一起来唱歌。

我唱多来咪,你唱来咪发,多来咪发嗖啦嘻,嘻啦嗖发咪来多。

几个音符像小鸟,歌儿越唱越快乐。

舞蹈一梦惊鸿舞蹈背面分解

舞蹈一梦惊鸿舞蹈背面分解

"一梦惊鸿"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的舞蹈,以下是对该舞蹈的背面分解。

一、背景及主题“一梦惊鸿”这个舞蹈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旨在展现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美丽梦境。

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蹈语言,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二、舞蹈结构引子:舞蹈开始时,舞者们排成一行,双手合十,身着华丽的舞衣,展现出中国传统舞蹈的优雅气质。

音乐起,舞者们慢慢向前移动,犹如仙女下凡般飘逸迷人。

主题舞段: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舞者们开始展现出复杂的舞步和精湛的舞蹈技巧。

她们时而轻盈跳跃,时而婉约旋转,表现出惊鸿般的轻盈和优美。

情感表达:舞蹈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舞者们在舞动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她们的眼神和动作中充满了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内涵。

结尾:舞蹈在一片梦幻般的氛围中结束,舞者们以优美的姿态定格在舞台中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舞美设计舞台布景:舞台布景设计充满诗意,背景呈现出山水画般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舞台中央有一道巨大的天幕,随着舞蹈的进行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灯光效果:灯光设计非常巧妙,通过不同颜色和角度的灯光渲染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灯光还用来突出舞者们的身姿和舞步,使观众更加关注舞蹈表演。

服装道具:舞者们的服装采用传统的中国舞蹈服饰,华美而富有特色。

她们手持各种道具,如扇子、丝带等,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四、总结评价“一梦惊鸿”这个舞蹈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通过精湛的舞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舞者们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美丽世界,使观众沉浸其中。

这个舞蹈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还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惊鸿舞观后感

惊鸿舞观后感

惊鸿舞观后感《惊鸿舞》是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经典舞蹈演出,通过演员们精湛的舞技和优美的舞姿,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艺术与美感的世界。

作为观众,我深受触动,被这场舞蹈的美妙所感染,下面我将就该演出的观后感进行展开。

演出开始,一曲优美的音乐响起,舞台上的演员们身着精美的舞裙,轻盈地翩翩起舞。

他们的舞姿轻灵而优雅,宛如飞翔的天鹅。

每个舞者的动作都非常协调,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舞蹈《惊鸿舞》在整体布局上非常精密,通过巧妙的编排将不同的舞姿和舞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演员们犹如鸿雁在空中振翅飞翔,舞蹈所表达的美感和力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同时,舞蹈的音乐选取也非常符合舞蹈的氛围,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

舞蹈《惊鸿舞》以其出色的舞姿和编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魔幻而美丽的世界,令人陶醉其中。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非常出色,他们用身体的力量和技巧完美地展现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者们在空中旋转、翻转,展示出极高的舞技造诣。

他们用舞姿传递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演出的主题和内涵。

每个舞者都充满激情和自信,他们的舞姿和肢体语言表达了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惊鸿舞》不仅展示了舞者的技巧,更传递了一种关于自由与追求的内在诉求。

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观众通过舞者的表演感受到了一种向往自由的情感。

《惊鸿舞》告诉我们,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和探索方式,舞台上的每个舞者都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

他们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激情和追求,勇敢地追逐内心的卓越。

观看《惊鸿舞》给人以思考与启示,舞蹈艺术所传递的情感和内涵使人陶醉其中,仿佛能够从中找到一种安宁和力量。

舞蹈艺术虽无声却能让人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洗涤心灵的同时也给予观众以力量与启迪。

在观赏《惊鸿舞》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美感,更被内在的情感所打动。

舞者们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用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惊鸿舞教学反思万能模板

惊鸿舞教学反思万能模板

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活动以《惊鸿舞》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惊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惊鸿舞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 使学生掌握惊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惊鸿舞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惊鸿舞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惊鸿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示范:教师示范惊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惊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惊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舞蹈术语的理解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舞蹈术语的讲解。

3. 学生表现:在课堂练习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自信,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4.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如舞蹈视频,丰富了教学内容。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设备限制无法观看视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5. 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对舞蹈术语的讲解,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舞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鸿舞教学视频分解动作完整版
惊鸿舞是唐代宫廷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

已失传。

不过在《甄嬛传》中孙俪饰演的甄嬛跳的惊鸿舞也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惊鸿舞教学视频分解动作,供大家阅读!
唐代诗人李群玉有诗《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赞曰: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关于惊鸿舞的相关考证据王克芬《梅妃与惊鸿舞》一文考证,《惊鸿舞》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
很不方便。

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

唐代诗人刘禹锡《泰娘歌并引》诗中,描写歌舞伎泰娘云:“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看来《惊鸿舞》在当时广为流传。

唐代人常以“惊鸿”来形容舞态优美轻盈,作为舞蹈美的审美特征。

唐代诗人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云: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耳时流盼,修据欲溯空,唯愁提不住,飞去逐惊鸿。

”由此观之,《惊鸿舞》一定是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的轻盈、飘逸、柔美、自如,人们可以想像而知。

明代裘昌今《太真全史》卷首有幅木刻插图,题为《惊鸿舞》,描绘梅妃身穿长袖舞衣,长裙曳地,肩披长巾,正在做纵身飞舞动作,犹如惊飞的鸿雁,这就是明代画家想象中的《惊鸿舞》。

关于惊鸿舞的影视形象惊鸿舞曾在《甄嬛传》中的第13集出现。

后来在安嫔做冰嬉一舞时,也略有提到。

当时剧中说,惊鸿舞相传为梅妃所作,后经纯元皇后编排,纯元皇后曾经凭借“惊鸿舞”一舞动天下,现为莞贵人甄嬛所舞。

剧中,甄嬛(莞贵人)随着沈眉庄(惠贵人)的琴声,安陵容(安答应)的歌声翩翩起舞,不料却被旁人说成“美则美矣,毫无新意。

”正在甄嬛因“惊鸿舞”而冥思苦想时,允礼(果郡王)悠扬的笛声传来,给甄嬛带来了灵感。

甄嬛随着果郡王的歌声继续跳着,舞曲结束,皇上
龙颜大悦。

后来,甄嬛因为果郡王的死而受伤,甄嬛心凉,再也不能为心爱之人“惊鸿一舞”。

“惊鸿舞”是本剧的一大看点,也是甄嬛与允礼爱情的开端。

惊鸿舞教学视频分解动作完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