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债务重组财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佳兆业四面楚歌

佳兆业四面楚歌

42Feb. 2015佳兆业四面楚歌从去年11月佳兆业在深圳的近2000套房源被深圳市政府锁定后,如今已有超过20家金融机构申请查封其位于上海、大连、苏州、杭州、珠海、惠州等多个外地公司项目,四面楚歌的佳兆业将何去何从?文 / 图| NEW ECONOMY 陆一夫在投资者眼中,原本成长性极高的佳兆业,现在如自由落体般迅速坠落。

用“黑天鹅”来形容佳兆业此次事件,一点也不为过。

在出事前,发迹于深圳的佳兆业是不少金融机构理想的合作对象。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去年佳兆业的合约销售总额共约达30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300亿元的任务。

在“2014年百亿房企名单”中,佳兆业排名第19位。

在大本营深圳,佳兆业甚至打败万科取得2014年住宅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年度双料冠军。

如今,掌控佳兆业的郭氏兄弟相继出逃,因财务状况恶化而引发的房源被锁正将其推向深渊,风雨飘摇中的佳兆业前景难料。

大规模房源被锁起源于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的辞任。

根据佳兆业和汇丰的有关协议,郭英成辞任将触发融资协议的强制性提前还款条文。

1月7日,汇丰银行要求佳兆业提前归还借款,佳兆业董事会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未能偿还汇丰融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3Feb. 2015并提醒可能触发有关贷款融资、债券及股本证券的交叉违约,从而对其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让佳兆业一时四面楚歌。

从去年11月佳兆业在深圳的近2000套房源被深圳市政府锁定后,如今已有超过20家金融机构申请查封其位于上海、大连、苏州、杭州、珠海、惠州等多个外地公司项目。

而在同期,佳兆业账面现金、银行存款为110.9亿元,理论上绝对有足够资金应付汇丰这笔债务。

业内人士分析,佳兆业可能并不是没有钱,而是这部分钱遭到冻结。

在广州,佳兆业的楼盘也未能幸免。

作为“深耕广州”的起势之作,佳兆业去年发布了佳兆业城市广场、佳兆业天御、佳兆业天墅以及佳兆业一号四个项目,未来两年在广州的可售面积非常可观。

佳兆业财务困境的摆脱及启示

佳兆业财务困境的摆脱及启示

佳兆业财务困境的摆脱及启示作者:艾馨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年第05期[摘要] 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经营一直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尽管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有所收敛,但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却屡见不鲜。

本文对佳兆业陷入财务困境以及在摆脱财务困境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梳理,发现了其债务重组的特殊点,并针对相关特点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佳兆业;财务困境;对策;启示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5. 003[中图分类号] F275;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5- 0008- 031 案例背景2014年12月2日,佳兆业在深圳的多个楼盘2 000余套房源被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锁定禁售,这对于销售额和销售建筑面积在深圳地区的一手房销售市场位居榜首的佳兆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佳兆业面临着总额达650亿元的债务,截至2015年1月底,佳兆业在全国范围内有65个项目被请求资产保全,其中22个项目已被当地法院因诉前资产保全被禁售或冻结,同时也收到债权人的通知,要求立即偿还人民币280亿元。

这在佳兆业项目被冻结失去造血能力的时候,可谓是雪上加霜。

佳兆业的总现金结余也由2014年中的109.13亿元减少至2015年初的18.97亿元,期内下跌约83%,其中仅有5.66亿元为不受限的现金。

佳兆业在公告中称,公司目前的情况极其严峻,预计将在2015年上半年流动性枯竭。

佳兆业的债务重组迫在眉睫。

至此,佳兆业接近两年困难重重的债务重组拉开帷幕。

2 佳兆业债务重组的特殊性2.1 债务重组的原因国内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大多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或者是市场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净利润为负,试图以债务重组手段来避免退市。

但是佳兆业的债务重组可以说是被动选择,首先是因为政府风险,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企业销售停滞;其次,董事会主席的辞职,触发一系列的交叉违约,从而陷入财务困境。

债务重组纠纷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纠纷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纠纷案例分析标题:债务重组纠纷案例分析案例概述:本案涉及一起发生在2010年的债务重组纠纷。

案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在重组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分歧和争议,最终导致法律纠纷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阐述本案的事件经过、争议焦点以及律师的点评。

案例细节:1.时间背景:2008年至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某国A市经济遭受重创,公司X(债务人)也因金融危机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2. 2009年6月:公司X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并获得法院同意,债务重组程序正式启动。

3. 2010年1月:公司X与代表债权人利益的债权组织AA进行谈判,商讨债务重组方案。

双方对债务分配和偿还时间等问题产生分歧。

4. 2010年3月:由于谈判无法达成一致,公司X及其债权人向法院请求指定一名独立仲裁人协助进行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

5. 2010年4月:法院指定BB律师作为独立仲裁人,负责制定债务重组方案。

6. 2010年6月:BB律师召集公司X及债权人代表开会,听取双方意见并制定债务重组方案。

经过多次会议,双方最终就负债重组比例、偿还时间和信贷条件等问题达成一致。

7. 2010年7月:法院批准了制定的债务重组方案,并要求公司X在30天内履行方案。

8. 2010年8月:公司X未按时执行债务重组方案,未能履行偿还义务,债权人AA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9. 2012年3月:法院审理该案,认定公司X未履行债务重组方案,违约行为严重,判决公司X需立即清偿全部债务。

10.律师点评:本案中,公司X未能按时执行债务重组方案,违反了法院的判决。

公司X应该充分认识到债务重组方案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以免进一步加深与债权人的纠纷。

综上所述,本案的债务重组纠纷源于公司X未能按时执行债务重组方案的违约行为,最终导致与债权人的纠纷。

本案提醒各企业和债务人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务必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并按照法院的判决及时履行相关义务,以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和进一步的损失。

佳兆业债务评估

佳兆业债务评估

佳兆业债务评估分析A.「345新规」三道红线内容房地产融资监管新规在2020年出台了。

要求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增长,并设置了“三道红线”。

红线一: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红线二: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红线三: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挡:红色档:如果三条红线都触碰到了,则不得新增有息负债;橙色档:如果碰到两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黄色档:碰到一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绿色档:三条线都未碰到,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5%。

B.对于佳兆业来说,三条红线的情况如下,总体而言,佳兆业的“三道红线”指标由橙转黄,仅有一条触及预警,当下允许发债,且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

a.红线一,公司净负债率由上年末的144%降至97.9%,安全。

b.红线二,公司现金短债比由上年末的1.1倍提升至1.56倍,安全。

c.红线三,公司剔除预收帐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红线标准,但也由上年末的75.9%下降至70.3%,下降5.6个百分点,维持持续改善的趋势,有望在下半年销售回款后降低到安全水平上。

C.其他积极信号:a.债务结构优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截至2020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为12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

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占比为19%,约231亿元;两年以上到期的债务占比为81%,约984亿元。

长债短债比为4. 25,较2019年的2.7上升1.6,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期内平均融资成本为8. 7%,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b.公司城市更新项目转化即将进入加入释放期公司预计2021年可售货值约为1912亿元,权益合约销售目标1300亿元,较上年1069亿的合约销售金额增长21.61%。

公司预计2021—2022年将有15个左右、近420万平方米的的城市更新项目可供转化,对应货值约2000亿元。

经过多年的耕耘,公司城市更新项目转化即将进入加速释放的收获期,项目主要是广东一二线城市为主,质量高。

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就债务的偿付条件、方式、期限等进行重新协商,以达到减轻债务人负担、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一种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债务重组案例屡见不鲜,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债务重组的案例。

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

为了避免公司的破产,公司与债权人展开了债务重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公司向债权人提出了一份详细的债务重组方案,包括债务减免、债务延期、债务转让等多种方式。

经过双方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以下的债务重组方案:
1. 债务减免,部分债权人同意减免公司的部分债务,减轻公司的还款压力。

2. 债务延期,另一部分债权人同意延长公司的债务还款期限,以便公司有更多
的时间进行经营调整,恢复盈利能力。

3. 债务转让,部分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以更灵活的方式处理债务。

通过以上债务重组方案的实施,公司成功避免了破产清算,保住了企业的发展
机会。

债权人也在债务重组中得到了部分债务的回收和利息的补偿,相对于破产清算而言,债权人的损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债务重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债务重组,既可以保护
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因此,债务重组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债务重组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以上就是对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我们认识到债
务重组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以及债务重组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希望大家
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善加利用债务重组这一工具,化解危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佳兆业集团为例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佳兆业集团为例
福建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会计学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佳兆业集团为例
学生姓名XXX学号3148113145
起迄日期2018年8月 11日至 9月15日
设计(论文)地点福建工程学院
指导教Hale Waihona Puke XXX2018年9月 15 日
不过在该公司债务重组的过程中也存在多种问题影响着该公司的债务重组活动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2文献综述scott2015认为上市公司在会计制度的允许范围内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进行盈余管理运用的方法和手段都是合乎会计准则的当企业有权在多个会计政策中自由选择进行会计选择判断的时候为了追求企业市场利益最大化有最大可能会选择更有利于公司的政策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探讨——以佳兆业集团债务重组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探讨——以佳兆业集团债务重组为例
有 1 亿多人的农民工队伍处于流动状态ꎬ 增加了农村居民养
2017 年ꎬ 中央决定划转 10% 的国资对养老保险基金进
行注资ꎬ 此次划转综合考虑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
老保险覆盖面扩充的难度ꎮ
口测算情况、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以及国有企业
3 应该注意的问题
发展现状ꎮ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收益受到生产经营的影响ꎬ 也
发布了新的债务重组公告ꎬ 为境外债权人提出了三种方案:
照此计算ꎬ 境内债权人的回收率约为 29%ꎮ 而清偿顺序靠后的
境外债权人ꎬ 回收率仅 6%ꎬ 相比于在债务重组下可达 30%的
最大收益ꎬ 破产清算会让境外债权人损失惨重ꎮ
(2) 对社会贡献的考虑ꎮ 佳兆业集团在持续经营的同时ꎬ
还积极纳税ꎬ 为国家财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ꎮ 除此以外ꎬ 佳兆
若实施破产清算ꎬ 不仅会使境外债权人利益受损ꎬ 也会使境内
息以及汇丰豁免了卸任触发的违约事件并确认了债权人资产保
债权人的损失加大ꎮ 由公司 2015 年 3 月 13 日的公告可知ꎬ 佳
日ꎬ 公司发出融创公司有计划将现金收购郭氏持有股份的公告ꎬ
额约为 479 7 亿元ꎬ 但已经裁定的资产保全金额仅 137 6 亿元ꎮ
的原因ꎬ 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ꎬ 化解存在的问题ꎮ 同时在寻
者努力向前ꎮ
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ꎬ 构建起适合我国
32 处理好保险基金入市和风险控制的关系
国情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ꎬ 为全体国民谋福祉ꎮ
保险基金入市的目的是为了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ꎬ 但
市场是有风险的ꎬ 尤其是资本市场竞争尤为激烈ꎮ 早在 20
息将减少及年限将延长ꎮ
(2) 境外债务重组ꎮ 随后ꎬ 佳兆业集团在该年 3 月 8 日

佳兆业置换债务(3篇)

佳兆业置换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佳兆业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房地产开发商,曾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经营策略调整等因素,佳兆业集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为缓解债务压力,佳兆业集团积极探索债务置换策略。

本文将分析佳兆业集团置换债务的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

二、佳兆业集团债务危机的背景1. 市场环境变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后逐渐进入调整期,房价上涨空间受限,市场风险加大。

在此背景下,众多房地产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2. 公司经营策略调整佳兆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曾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涉及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等多个板块。

然而,在市场调整期,公司部分业务板块出现亏损,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压力。

3. 境内外债务规模庞大截至2014年底,佳兆业集团境内外合计总债务金额高达650亿,其中,境外债务占比约60%。

庞大的债务规模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三、佳兆业集团置换债务的历程1. 2015年1月,佳兆业集团触发汇丰银行贷款违约事项,次月开启债务重组。

2. 2016年7月,佳兆业集团完成美金债券的重组,涉及债务规模约40亿美元。

3. 2021年11月,佳兆业集团面临4亿美元债券违约风险,提出债务交换要约。

4. 2023年10月,佳兆业集团发布境外债务重组公告,涉及123亿美元债务。

5. 2024年8月,佳兆业集团与债权人小组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涉及债务分别占佳兆业范围内和瑞景范围内未偿还本金总额的34%以上和36%以上。

四、佳兆业集团置换债务面临的挑战1. 债权人支持力度不足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佳兆业集团面临部分债权人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

部分债权人担心债务置换后的还款风险,对债务重组方案持保留态度。

2.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大。

若市场持续低迷,佳兆业集团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3. 公司经营状况佳兆业集团部分业务板块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债务重组案例分析小组成员:李亚光李析航王传璞沈乐天苏洁靳腾蔓一、案例目标 3二、案例介绍 3(一)公司简介 3(二)公司问题披露 4三、案例分析 4(一)债务重组的作用 4(二)公司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5一、案例目标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将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债务重组这一缔约过程的核心进行剖析。

进而了解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双方如何实现利益均衡、互利共赢的问题。

二、案例介绍(一)公司简介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地产企业,并于2009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638.HK)。

公司成立以来,集团坚持“佳居乐业”的企业理念,秉承“专业、创新、价值、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城市运营,业务领域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酒店管理和物业服务四大板块,产品覆盖普通住宅、别墅、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综合商业及大型城市综合体。

佳兆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无数荣誉,201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价值中资港股TOP 10”、“2010中国蓝筹地产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2010年中国最佳雇主企业”、“2010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地产上市公司” 2005年-2010年,连续六年获得中国华南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2007年-2011年,连续五年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并于2011年3月以卓越的表现荣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30名;2012年跻身全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20强——在“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位列第17名。

(二)公司问题披露2016年12月19日深夜,佳兆业公告发布富事高对于审核其2014年财报的调查报告,此报告由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签发。

富事高以擅长处理财务丑闻、恢复公司声誉为业内所知,如达进东方照明(00515.HK)就曾为复牌而聘请富事高为其独立法证专家进行财务调查。

2015年10月,富事高正式进入佳兆业进行年报审计调查。

此前一个月,时任佳兆业核数师的普华永道曝光了佳兆业“明股实债”及关联交易的6大问题。

调查报告显示,佳兆业的实际债务远远不止其公开的480亿元境内债务和170亿元境外债务,公司涉嫌在过去多个财年中隐瞒负债、粉饰财报、伪造文件、虚构交易。

根据调查报告,富事高发现,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佳兆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订立了41项借款协议,总贷款融资额为352亿元人民币。

至2014年12月31日,佳兆业未偿还负债为308亿人民币。

而此41项借款协议中,目前有两项因未知原因处于失踪状态。

未偿还的308亿债务,在公司2014年财年及过往会计年度中被错误分类,其中138亿元借款被记录为“其他应付款项”、44亿被记录为“权益”,82亿在过往的会计年度被分类到“其他应付款项”,但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又被重新分类到“短期/长期债务”,另外还有44亿元的款项没有入账。

通过虚构文件,佳兆业308亿元未偿还借款中的129亿元,并虚构关联公司收购交易,通过汇款代理最后被调配至不明账户及受益人。

另外,2012年6月-2012年8月期间,佳兆业就11亿元的贷款额与两家非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协议,但在2012财年和2013年财年,该笔未清偿债务被入账为“其他应付款项”,该笔债务涉及三份虚构协议,佳兆业向其中一份支付了7亿元。

截至2014年末,上述两笔借款协议的负债已由佳兆业及两名第三方偿还,但第三方作出的还款并未记录在集团的会计总账中。

综上所述,在富事高披露的2014年及过往财年中,佳兆业通过超过50项借款协议,所隐瞒的负债规模将近400亿元,截止至2014年末,超过300亿元处于未偿还状态。

而已偿还的部分债务中,除了佳兆业外,还涉及未知的第三方。

三、案例分析(一)债务重组的作用当企业陷入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债权人破产,以清偿债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商,采取债务重组方式,作出某些让步,减轻债务人负担,助其渡过难关。

兆佳业集团在发生众多债务缠身之时,重启第一步,披露480亿境内债务重组计划。

但在境内债务重组计划中艰难重重,几经破产边缘又起死回生。

(二)公司债务危机解决方案(1)佳兆业境内重组计划2015年1月初,佳兆业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由于债务违约升级,多个项目被政府“锁定”。

涉及房源2000套,并带来了国内乃至海外大规模债务违约风险。

面临多达650亿元的债务,佳兆业濒临破产重组的边缘。

生命人寿、华侨城、融创等企业均被传出接洽佳兆业, 融创在这佳兆业“复活记”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2月6日,融创宣布将以45.3亿港元收购郭氏家族在佳兆业所持有的49.25%股份。

随着郭英成重新出任佳兆业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双方对于公司管理产生了差异,使得融创收购佳兆业再生变数。

角力3个多月后,融创最终无奈退出。

5月28日8时,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称,已于5月26日同佳兆业签订收购终止协议。

这意味着融创对于佳兆业大股东郭英成的股权收购计划最终失败。

失败原因总结如下:1、若干先决条件未达成由于缺乏项目资金回流,以及受到一众债权人的司法诉讼,佳兆业一度深陷破产危机。

此时,嗅觉敏锐的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宣布以低价收购佳兆业股权。

融创方面表示,由于此前与佳兆业签订的《股份买卖协议》中尚有若干先决条件未达成,并且双方同意并相信不能在最终截止日期或以前达成这些先决条件,因此决定不再继续进行股份购买。

2015年2月6日,融创中国与佳兆业先后发布联合公告,宣布融创已于1月30日与郭氏家族签订股权买卖协议,拟以每股1.80港元的价格(总计约45.5亿港元),收购郭氏家族持有的佳兆业49.25%股权。

当时约定,孙宏斌收购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债务重组能够顺利达成,但这一计划推行一直并不顺利。

另一方面,4月13日,佳兆业公告,前执行董事郭英成重新获任为执行董事。

郭英成的回归使得融创收购交易生变。

5月15日,融创停牌,等待刊发一个与收购佳兆业相关的内幕公告。

这被普遍认为融创将放弃收购。

2、佳兆业年报迟迟未出接近融创的知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佳兆业2014年报迟迟未出,是孙宏斌放手的主要原因。

一日没有审计报告,一日就过不了融创股东大会。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港交所对融创申请股东通函中没有佳兆业2014年审计报告的豁免,其审批过程非常复杂,目前豁免也还没有拿到,后续时间成本很高。

郭英成的回归也使得局面更加复杂。

此前,佳兆业原本计划于3月23日披露的业绩报告至今未出。

佳兆业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计息债务总额约为300亿元,但在该公司今年2月的一则公告中,该数据变为了650亿元,增加额度高达350亿元。

排除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正常的新增贷款,超过200亿元的债务为重新审计暴露出来的。

有财务分析人士表示,佳兆业此前在预收账款等科目上隐藏了大量债务的同时,还凭借评估增值等会计手法虚增利润,导致去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2)佳兆业境外重组计划随着佳兆业债权人批准了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束缚公司一年多的债务问题也即将迎来全面的解决。

5月22日晚,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关于其境外债务重组的协议安排相关会议已于5月20日举行,批准开曼群岛协议安排及香港协议安排的决议案已获协议安排相关债权人的所需多数批准而获正式通过。

根据佳兆业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佳兆业所欠计息债务总额达650.09亿元。

其中境内债务总计479.71亿元,包括124.18亿元的境内银行债务、355.53亿元的非银行财务机构的债务,境外债务总计170.38亿元。

为了解决上述债务,佳兆业方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抛出了多份债务重组方案,进程也可谓一波三折。

去年3月2日,彼时在融创方面的主导下,佳兆业率先公布了其境内债务重组计划,共涉及资金479.71亿元,该计划显示,在不削减债权人本金的情况下,相关债务将削息展期,但利息不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70%,债务剩余期限则将延长到3年—6年。

随后的3月8日,佳兆业又披露了其境外债务重组建议,涉及资金约170亿元。

佳兆业建议,在本金不变的情况下,将其中5笔票据的期限延展五年,原有的票据利息则将降低约50%。

相比于境内债务重组计划,境外的债务重组方案,利息被削减的更多且展期时间整体来看也更长。

因此,对于这份重组计划,海外债权人普遍表示了不满。

很快,首轮债务重组方案便遭到海外债权人否决。

而由于佳兆业与融创方面就公司收购事宜产生了分歧,双方不久后选择了分手。

佳兆业创始人郭英成重回公司,并开始主导新一轮的债务重组方案。

而在新方案的提出上,郭英成明显吸取了融创所提方案失败的教训,虽然总体思路仍是和第一轮重组方案一样的“保本、削息、展期”,但条件已宽松了许多并给予了债权人更多的优惠。

随后的1月10日,佳兆业又对重组方案进行了部分修订,并抛出了一份重组支持协议,希望以同意费的方式,获得超过75%的境外债权人同意。

不过,佳兆业境外债券持有人BFAM Partners及Farallon Capital代表部分债权人反对佳兆业的重组方案,作为华尔街知名的资管公司和对冲基金,BFAM和Farallon于1月14日提出了一份重组计划反提案。

而为了使得公司海外债务问题尽早解决,郭英成选择了部分妥协。

3月17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在与对冲基金Farallon及BFAMPartners为首的一组债权人就重组的经济条款的若干修改作基本磋商后,若干债权人已订立日期为2016年3月17日的支持承诺协议。

3月29日,佳兆业披露公司近期发展状况时表示,约90%境内债务已结付或通过其它方式解决,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也已获得包括Farallon和BFAM在内的相关债权人80.9%赞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