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齿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系

iab
a b
na nb
角标a和b分别表示输入和输出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包括计算其传动比 的大小和确定输出轴的转向两个内容。
第一节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i12
n1 n2
z2, z1
i2/3
n2/ n3
z3 z2/
n z n z i n z i n z 34
3
4
4,
3
4/5
4/
5
空间轮系 齿轮系中各齿轮的轴线不互相平行。
2.按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位置相对于 机架是否固定可分为:
定轴轮系 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保持固定的轮系。
齿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
行星轮系 线绕另一齿轮的几何轴线回转的轮系 。 混合轮系 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行星轮系,或包含有
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的复杂轮系。
5
4/
则
n n n n z z z z i i i i n n n n z z z z 12
2/3
3/4
45
/
1 2/ 3 4 n1
n 2 3 4 5
5
2345 /
2 1 / 3 4
n n /
2
2
n n /
4
4
n z z z z 1 i i i i i 15 n z z z z 5
(1)求传动比i17和i1 10
i17
n1 n7
z2 z4 z5 z7 z1 z3 z4 z6
25 20 14 30 15 14 20 20
2.5
i110
n1 n10
z2 z4 z5 z7 z8 z10 z1 z3 z4 z6 z7 z9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最新PPT课件

k
k
k 同侧齿廓弧长
法向齿距
(周节) -
p
n
=
p
b
基圆- d 、r
bb
齿顶圆- d 、r
aa
齿根圆- d 、r
齿宽- B f f
B p
k
s k
e k
pn
r
f
r
a
O
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名称及几何尺寸参数
5.4.1 齿轮各部分名称
分度圆-
人为规定的计算基准圆
表示符号: d、r、s、e, h
a
s=e,p= s+e
在啮合传动时,齿廓之间将产生相对滑动。相 对滑动是任何齿廓曲线齿轮都具有的特性。齿廓间 的滑动将引起啮合时的摩擦效率损失和齿廓的磨损。
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名称及几何尺寸参数
5.4.1 齿轮各部分名称 齿数-z
齿槽宽- e
k 弧长
齿厚- s 齿距 (周节) k 任意圆上的弧长
- p = s +e
第五章 齿轮传动
5.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5.2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5.3 渐开线齿廓 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名称及几何尺寸参数 5.5 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条件 5.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 5.7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5.8 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5.9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5.10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5.11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5.12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5.13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中的主要问题
③ 不适宜用于两轴间距离较大的传动。
5.2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5.2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一对齿轮传动,是依靠主动齿轮的齿廓依次推动从动齿轮的 齿廓来实现的,齿轮的齿廓曲线与传动比有密切的关系。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安全系数
在强度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以保证齿轮 在极端工况下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疲劳寿命概念
齿轮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 数的应力循环后发生疲劳破坏的寿命。
影响因素
齿轮的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润滑条件和使 用环境等。
预测方法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结合齿轮的 受力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试验或数 值模拟等方法预测齿轮的疲劳寿命。
确定合理的齿轮参数
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等, 以满足传动比、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 性等要求。
保证齿轮的精度和强度
通过合理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确 保齿轮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强度,以承 受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和冲击。
考虑润滑和冷却
为齿轮传动装置提供适当的润滑和冷 却,以减少磨损、降低温度和防止腐 蚀。
典型齿轮传动装置实例分析
齿轮热处理工艺选择及优化
退火
消除齿轮内部应力,降低硬度,便 于加工。
正火
提高齿轮硬度和强度,改善切削性 能。
淬火
使齿轮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提 高齿轮使用寿命。
回火
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稳定齿轮 尺寸,提高韧性。
齿轮制造工艺流程简介
01
02
齿轮毛坯加工
包括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 获得齿轮的基本形状。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 优点。同时,齿轮传动也具有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等缺 点。
齿轮传动分类及应用
分类
根据齿轮的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可分为平行轴齿轮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和交错轴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齿形,齿轮传 动又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圆弧齿等。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1.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一种基本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
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分类、设计方法和应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副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
齿轮副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其中主动齿轮通过旋转驱动从动齿轮,从而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
齿轮副的啮合是通过齿轮齿廓的接触来实现的,齿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齿轮传动的性能和精度。
3.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形状和布置方式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精度高等优点。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噪声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高速和重载的传动场合。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适用于空间狭小和角度传动的场合。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大传动比、自锁性和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传动场合。
4.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齿轮传动的设计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设计、强度设计和精度设计。
齿轮的几何设计是根据传动比、工作条件、材料等因素确定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
强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主要包括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
精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运动平稳性,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控制。
5.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能源领域,齿轮传动用于传递高速旋转的动力,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在、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领域,齿轮传动用于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动力传递,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齿轮传动

由渐开线特性可知,线段B2K等于基圆齿距pb,比值B1B2/pb称为重合度,用 ε表示。于是连续传动条件是:ε≥1 ε越大,表示同时啮合的轮齿对数越多,齿轮传动越平稳。
§6-6 齿轮的材料与制造
一、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齿面硬度高、齿芯韧性好。 常用的齿轮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等。 一般采用锻件和轧制钢材。当齿轮较大(直径大于400~600mm)而轮坯不易 锻造时,可采用铸钢;低速传动可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有时可代替铸钢,非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且能减轻动载和降低噪声,适用于高速轻载、精度要 求不高的场合,常用的有夹木胶布、尼龙、工程塑料等。见表6-3。 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渗氮。 调质和正火处理后的齿面硬度较低(HB ≤350),为软齿面;其他三种 (HB>350)为硬齿面。 软齿面的工艺过程较简单,适用于一般传动。当大小齿轮都是软齿面时, 考虑到小齿轮齿根较薄,受载次数较多,故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时,一般使小 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20~50HB。硬齿面齿轮的承载能力较高,但生产 成本高。当大小齿轮都是硬齿面,小齿轮的硬度可与大齿轮相等。
上式表明:一对传动齿轮的瞬时角速度与其连心 线O1O2被啮合齿廓接触点公法线所分割的两线段成 反比。这一定律为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欲使两齿轮瞬时角速度比恒定不变,必须使C点 为连心线上的固定点。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机械中常用的齿廓曲线有渐开线、圆弧和摆线等, 过节点C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称为节圆。一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可以看作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渐开线齿廓。 一对节圆作纯滚动。一对外啮合齿轮的中心距等于其节圆半径之和。
n1 1 r2 rb 2 i12 n2 2 r1 rb1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系

13.5 轮系的应用
若输入转速为n5,两车轮外径相等,轮距为2L,两轮转速分别为n1和n3, r为汽车行驶半径。当汽车绕图示P点向左转弯时,两轮行驶的距离不相等,其
转速比为:
n1 r L n3 r L
差速器中齿轮4、5组成定轴系,行星架H与齿轮4固联在一起,1-2-3-H
组成差动齿轮系。对于差动齿轮系1-2-3-H,因z1= z2= z3,有:
H 5
3 3'
13.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对于定轴轮系
i3'5
3' 5
z5 z3'
88 22
4
对于周转轮系
i1H3
1H 3H
1 H 3 H
(1)1
z2 z3 z1z2'
45100 6 30 25
联立各式,得
i15
1 5
31
i15 为正值,说明齿轮1与齿轮5(卷筒)转向相同。
根据齿轮系运转时各齿轮的轴
否则称为空间轮系。
线位置相对于机架是否固定,又可
将轮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定轴轮系
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 轴线保持固定的轮系,称为 定轴轮系。
13.1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又分为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轴轮系两种。
13.1 轮系的分类
二、周转轮系
在齿轮运转时,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的几何轴线 运动的齿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z2 )
m 2
(z3
z2 )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因此: z1 z2 z3 z2
z3 z1 2z2 25 2 25 75
同理: z5 z3' 2z4 25 2 25 75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齿轮系作业含答案

第12章齿轮系传动。
已知轮1的转速n 1=1 000 r/min ,试求轮4的转速及转动方向。
学号:班级: 姓名:1、写出题图1中⑷[严3,⑷H 之间的关系,设已知各个齿轮的齿数。
(a)rTr1 3尸22、如图2所示的轮系中,设已知Z 1= 16,Z 2= 32,Z 2'=20, Z 3=4O , Z 3' = 2,Z 4=4O ,均为标准齿轮 n 13.图3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z i =100,Z 2=101,Z 2' = 100,Z 3=99,均为标准齿轮传动。
试求i Hi。
4.图10-6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Z 1= 40, Z 2=40, Z 3= 40,均为标准齿轮传动。
试求I -H 13。
27100) 2(101)€1_H 1岡11# J 3\Z實1图45.在图5所示的齿轮系中, 已知 z i =20, Z 2= 40, Z 2'= 20, z 3= 30, Z 4=60,均为标准齿轮传动。
6.图6示为锥齿轮组成的周转轮系。
已知Z 1=Z 2=17,Z 2, =3O ,Z 3=45,若1轮转速n 1=200r/min , 试求系杆转速n H 。
-1 ・3t L_2 f■ !(1-2)T (2-3)T (3 -4)(2)传动比:(3)根据已知条件计算:n 4=n i /i= 1000/80=12.5 r/min轮4的转向如图所示应该逆时针转动。
(1_2)T (2,-3)因为:其■”号表示轮1与轮3在反转机构中的转向相反。
由图可知该轮系为一平行轴定轴轮系与简单行星轮系组成的组合轮系,其中 行星轮系:2’— 一 4- H1.解: (a )、・Hi13«1 -«3(b )、 ・Hi13牡一叭 =(-1)2(C )、・H113时1 -时32. 解: (1)传递路线为:Z 3乙Z 3乙乙'Z 3 乙Z 2齿轮系答案乙'定轴轮系: 1-2ijnZ 2 Z 3 Z 4 n 4Z i Z 2 Z 316x20x23. 解: (1)传递路线为:H.Hn 1 in 1 — ri H Z 2Z 3 Hn 3n 3 -n HZ 1 Z 2所以:n 1- nHZ 2Z 3 i 1H i H1-nHZ 1Z 2 n 1 n H n Hn 1i 1HZ 2Z 3=10000101 X 99 100X10010000・Hi13Hn 1 n 1 -n H Z 2 Z 3 Z 3 H n 3n 3 -n H乙Z 2Z 15.解:(1 )分析轮系(2)分析轮系中各轮之间的内在关系,由图中可知: n4=0. n2=n2' (3)分别计算各轮系传动比定轴齿轮系:由式(10-1 )得i i 2 亠(-2n2 Zi(1)n i =-2n2 行星齿轮系・HI24式(1 )、Z4Z3Hn4 “4 -n H Z3 Z2 *一60 —320(2) (2)联立求解联立(1 )、(2)式,代入n4=0, n2=n2 得n2 T H C=-3n1=-2n2所以i1H =n H -2n2n2=—86.解:(1 )•判定轮系类型,确定传动比计算式轮系类型一因在一轮系运转时,齿轮2和2'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不固定,且齿轮固定不转动,故为行星轮系;传动比公式一系杆转速n H须通过行星轮系的转化轮系(假想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求得。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课件主题10 齿轮传动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1、轮齿折断 轮齿就好像一个悬臂梁,在外载荷作用下,在其轮齿根部产生的 弯曲应力最大。同时,在齿根部位过渡尺寸发生急剧变化,以及加工时 沿齿宽方向留下加工刀痕而造成应力集中的作用,当轮齿重复受载,在 脉动循环或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弯曲应力超过弯曲疲劳极限时,在齿 轮根部会产生疲劳裂纹,如图(a)所示。随着裂纹的逐步扩展,最终 引起断裂,如图(b)所示。
轮齿折断都是其弯曲应力超过了材料相应的极限应力,是最危险 的一种失效形式。一旦发生断齿,传动立即失效。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2、齿面点蚀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材料在交变接触应力 作用下,因为接触疲劳产生贝壳形状凹坑(麻点)的破坏形式称为点 蚀。点蚀也是常见的一种齿面破坏形式。齿面上最初出现的点蚀随材 料不同而不同,一般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如图所示,最初为 细小的尖状麻点。当齿面硬度较低、材料塑性良好,齿面经跑合后, 接触应力趋于均匀,麻点不再继续扩展,这是一种收敛性点蚀,不会 导致传动失效。但当齿面硬度较高、材料塑性较差时,点蚀就会不断 扩大,这是一种破坏性点蚀,是一种危险的失效形式。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3、齿面胶合 对于某些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如航空发动机的主传动齿轮), 齿面间的压力大,瞬时温度高,油变稀而降低了润滑效果,导致摩擦增 大,齿面温度升高,将会使某些齿面上接触的点熔合,焊在一起,在两 齿面间相对滑动时,焊在一起的地方又被撕开。于是,在齿面上沿相对 滑动的方向形成伤痕,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胶合。
机械设计基础
主题10 齿轮传动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单元4 单元5 单元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 轮系的应用
四、实现换向传动
在主动轴转向不变的情
况下,利用惰轮可以改变
从动轴的转向。 如图所示车床上走刀丝 杆的三星轮换向机构,扳
动手柄可实现两种传动方
案。
13.5 轮系的应用
五、实现变速传动
在主动轴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轮系可使从动轴获得多种工作转速。
13.5 轮系的应用
六、用于对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
i
1K
n n
1 K
( 1)
m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m—轮系中齿轮外啮合次数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三、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传动比的大小: 仍可用上式来计算传动比
n i n
1K
1 K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积
i
14
z 2 z3 z 4 z1 z 2 z 3
Z3 Z1
1
故
n 3 2 n H n1
13.5 轮系的应用
2.在差动齿轮系中,当给定一个基本构件的运动后,可根据附加 条件按所需比例将该运动分解成另外两个基本构件的运动。
如图所示的汽车后桥差速器即为分解运动的齿轮系。在汽车转弯时它 可将发动机传到齿轮5的运动以不同的速度分别传递给左右两个车轮,以 维持车轮与地面间的纯滚动,避免车轮与地面间的滑动磨擦导致车轮过度 磨损。
i
H 13
n1 n H n3 n H
z3 z1
32 32
1
将 n1=100r/min,nH=-5r/min代入
n1 n H n3 n H 100 ( 5) n3 ( 5) 1 得 n3 110 r / min
n3为负,说明轮3与轮1转向相反。
' '
2. 转向关系:
用在图上画箭头的方法,如图所示 。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题] 在如图所示的齿轮系中,已知
z1 z 2 z 3 z 4 25
'
,齿轮1、3、3’
和5同轴线,各齿轮均为标准齿轮。若已知轮1的转速n1=1440r/min, 求轮5的转速 [解] 该齿轮系为一平面定轴齿轮系,齿轮 2和4为惰轮,齿轮系中有两对外啮合齿 轮,根据公式可得
i
15
n1 n5
( 1)
2
z3 z5 z1 z 3
'
因齿轮1、2、3的模数相等,故它们之间 的中心距关系为
m 2
( z1 z 2 )
m 2
( z3 z2 )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因此: z 1 z 2 z 3 z 2
z 3 z1 2 z 2 25 2 25 75
2
(e)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二、平面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大小为其齿数的反 比。若考虑转向关系,外啮合时,两轮转 向相反,传动比取“-”号;内啮合时,两 轮转向相同,传动比取“+”号;则该齿轮 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
12
1 2
z z
3 ' 2
2 1
i
2 '3
第13章 齿轮系
§13.1 轮系的分类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3.3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3.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13.5 轮系的应用
§13.6 其他类型行星传动简介
§13.7 减速器
13.1 轮系的分类
齿轮系: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如果轮系中各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则称为平面轮系, 否则称为空间轮系。 根据齿轮系运转时各齿轮的轴 线位臵相对于机架是否固定,又可 将轮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 3 4
' 1 2 3' 4
( 1)
5
3
z2 z3 z4 z5 z1 z 2 z 3 z 4
z2 z3 z4 z5 z1 z 2 z 3 z 4
' '
'
'
i i
12
2 '3
i 3 ' 4 i 45
2 3 4
( 1)
5
3
推广后的平面定轴齿轮系传动比公式为:
13.5 轮系的应用
三、实现分路传动
利用齿轮系可使一个主动轴带动 若干从动轴同时转动,将运动从不同 的传动路线传动给执行机构的特点可 实现机构的分路传动。 如图所示为滚齿机上滚刀与轮坯 之间作展成运动的传动简图。滚齿加 工要求滚刀的转速与轮坯的转速需满 足确定的传动比关系。主动轴I通过锥 齿轮1轮齿轮2将运动传给滚刀;同时 主动轴又通过直齿轮3轮经齿轮4—5、 6、7—8传至蜗轮9,带动被加工的轮 坯转动,以满足滚刀与轮坯的传动比 要求。
H 5
3 3'
13.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对于定轴轮系
i3 '5
3' 5
z5 z3 '
88 22
4
对于周转轮系
i
H 13
1H
H 3
1 H 3 H
6
( 1)
1
z 2 z3 z1 z 2
'
联立各式,得
45 100 30 25
可求出混合轮系中两轮之间的传动比。
例题13.5图 2 2' 3
H
OH
1
4
13.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13.6] 在如图所示的齿轮系中,已知
z 3 22
'
z1 30
z 2 45
z 2 25
'
z 3 100
z 4 33
z 5 88
。求传动比 i15
[解]
轮系分析
该复合齿轮系由两个基本齿轮系构成。 齿轮1、2、2’、3、系杆H组成差动轮系; 齿轮3’、4、5(卷筒)组成定轴齿轮系, 齿轮5和系杆H做成一体,其中:
i15
1 5
31
i15 为正值,说明齿轮1与齿轮5(卷筒)转向相同。
13.5 轮系的应用
一、 获得大的传动比
1. 采用多对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只要适当选择 齿轮系中各对啮合齿轮的齿数,即可得到所要求的传动比。 2. 在周转轮系中,用较少的齿轮即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二、实现较远距离传动
' 2
z
Z
3
i
3'4
' 3 z4 / 4 Z3
i
45
4 5
z z
5 4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由于 2 2'
' 3 3 以上各式连乘可得:
i12 i 2 ' 3 i 3 ' 4 i 45
所以
' 1 2 3' 4
一、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转化轮系)
转化机构法: 现假想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与 行星架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的公共角速度 H 。 则行星架H变为静止,而各构件 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变化。齿轮1、2、 3则成为绕定轴转动的齿轮,因此, 原周转轮系便转化为假想的定轴齿轮 系。 该假想的定轴齿轮系称为原周转 轮系的转化机构(转化轮系)。转化 机构中,各构件的转速如右表所示:
同理: z 5 z 3 2 z 4 25 2 25 75
'
所以: n 5 n1 ( 1) 2
1440
z1 z 3 z3 z5 r / min 160 r / min
'
25 25 75 75
n 5 为正值,说明齿轮5与齿轮1转向相同。
1动齿轮系,可将两个输入运动合成为一个输出运动 如图所示为滚齿机中的差动 齿轮系。滚切斜齿轮时,由齿轮4 传递来的运动传给中心轮1,转速 为n1;由蜗轮5传递来的运动传给 H,使其转速为nH。这两个运动 经齿轮系合成后变成齿轮3的转速 n3输出。 因 Z1 Z 3 则 i13
H
n1 n H n3 n H
13.1 轮系的分类
1
3
H
5
OH
H'
2
H
2
2'
4 (1)
4 6 (2)
3 1
13.1 轮系的分类
各种齿轮系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一、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比大小及方向的确定
大小
i 12
1 2
z2 z1
1
方向
1
1
2 (a) 2 (b)
2 (c)
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1
2
(d) 1
13.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13.3:已知图13.6所示轮系, z1=100,z2=101,z2’=100, z3=99,
试求传动比iH1。 解:
Z2
i
H 13
n n
H 1 H 3
n1 n H n3 n H
( 1)
2
2
z 2 z3 z1 z 2
H Z1
Z’2
n1 n H 0 nH i1 H 1
一、定轴轮系
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
轴线保持固定的轮系,称为 定轴轮系。
13.1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又分为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轴轮系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