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中考真题新概念型问题

新概念型问题考点一:定义一种新数1.记n S =n a a a +++ 21,令12nn S S S T n+++=,称n T 为1a ,2a ,……,n a 这列数的“理想数”。
已知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 ( ) A .2004 B .2006 C .2008 D .2010 【答案】C2.定义[,,a b c ]为函数2y ax bx c =++的特征数,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 [2m ,1 – m , –1– m ]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① 当m = – 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1,38); ② 当m > 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23; ③ 当m < 0时,函数在x >4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④ 当m ≠ 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 【答案】B考点二:定义一种新的运算1、阅读下列材料,寻找共同存在的规律:有一个运算程序n b a =⊕,可以使:c n b c a +=⊕⊕)(,c n c b a 2)(-=+⊕,如果211=⊕,那么=⊕20102010【答案】20072、符号“f ”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 ,3,2,1,0)4()3()2()1(====f f f f (2) ,5,4,3,251413121====⎪⎭⎫ ⎝⎛⎪⎭⎫ ⎝⎛⎪⎭⎫ ⎝⎛⎪⎭⎫ ⎝⎛f f f f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2010(20101f f【答案】1考点三:定义一种新的法则1、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出两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62323=⨯=A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 个的排列数记作m n A))(1()3)(2)(1(n m m n n n n n A m n ≤+----=例: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3个元素排成一排的排列数为:6034535=⨯⨯=A 。
中考数学分类(含答案)新概念型问题

.
重庆江津)我们定义 a b ad bc ,例如 cd
律性.若把一个三角形数记为 a1 ,第二个三角形数记为 a2 , ,第 n 个三角形数记
为 an ,计算 a2 a1 ,
, a100
【答案】100,5050 三、解答题
.
a3 a2 , a4 a3 , ,由此推算, a100 a99
1.(2010 安徽蚌埠)定义:在平面内,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平面向量。平
面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
的方向。其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第3页共9页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专题02 新定义阅读型问题-中考数学专题拓展提高讲练(教师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讲座

专题二:新定义阅读型问题(学生版)★考点一:规律题型中的新定义◆典例一:定义: 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的差倒数是= .已知a1=-,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a2009=.◆典例二: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第100个三角形数是__5_050__.★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定义◆典例一: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a*b= (a+b>0),如: 3*2==,那么6*(5*4)= 1◆典例二:对于任意实数m,n,定义一种运算m※n=mn-m-n+3,等式的右边是通常的加减和乘法运算.例如:3※5=3×5-3-5+3=10.请根据上述定义解决问题:若a<2※x<7,且解集中有两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4≤a<5__.★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定义◆典例一:设a,b是任意两个实数,用max{a,b}表示a,b两数中较大者,例如:max{-1,-1}=-1,max{1,2}=2,max{4,3}=4,参照上面的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max{5,2}=__5__,max{0,3}=__3__;(2)若max{3x+1,-x+1}=-x+1,求x的取值范围;(3)求函数y=x2-2x-4与y=-x+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函数y=x2-2x-4的图象如图1-1-2所示,请你在图中作出函数y=-x+2的图象,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max{-x+2,x2-2x+4}的最小值.◆典例二: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它们的夹角是直角的凸四边形叫做等腰直角四边形.如图①,等腰直角四边形ABCD ,AB =BC ,∠ABC =90°. ①若AB =CD =1,AB ∥CD ,求对角线BD 的长. ②若AC ⊥BD ,求证:AD =CD .针对训练1.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 *y =x +2y x ,如:3*1=3+2×13=53,则(2*3)*2=____.2. 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 ) A .1,2,3 B .1,1, 2 C .1,1, 3D .1,2, 33. 我们定义:当m ,n 是正实数,且满足m +n =mn 时,就称P ⎝⎛⎭⎫m ,mn 为“完美点”,已知点A (0,5)与点B 都在直线y =-x +b 上,且B 是“完美点”,若C 也是“完美点”且BC =2,则点C 的坐标可以是( )A .(1,2)B .(2,1)C .(3,4)D .(2,4)4.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以下关于倍根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①方程x 2-x -2=0是倍根方程;②若(x -2)(mx +n )=0是倍根方程,则4m 2+5m n +n 2=0;③若点(p ,q )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则关于x 的方程px 2+3x +q =0是倍根方程;④若方程ax 2+bx +c =0是倍根方程,且相异两点M (1+t ,s ),N (4-t ,s )都在抛物线y =ax 2+bx +c 上,则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为54.5. 若抛物线L :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bc ≠0)与直线l 都经过y 轴上的一点P ,且抛物线L 的顶点Q 在直线l 上,则称此直线l 与该抛物线L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此时,直线l 叫做抛物线L 的“带线”,抛物线L 叫做直线l 的“路线”.(1)若直线y =mx +1与抛物线y =x 2-2x +n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求m ,n 的值;(2)若某“路线”L 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上,它的“带线”l 的表达式为y =2x -4,求此“路线”L 的表达式;(3)当常数k 满足12≤k ≤2时,求抛物线L :y =ax 2+(3k 2-2k +1)x +k 的“带线”l 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取值范围.1.考点解析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2.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与定理一般考点二次函数结合高中二次函数的内容冷门考点圆圆,曲线的新定义【方法点拨】“新定义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一、中考题型分析“新定义”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分类(含答案)新概念型问题

中考数学分类(含答案)新概念形一、选择题1.(2010安徽蚌埠)记n S =n a a a +++ 21,令12nn S S S T n+++=,称n T 为1a ,2a ,……,n a 这列数的“理想数”。
已知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A .2004B .2006C .2008D .2010 【答案】C2.(2010浙江杭州)定义[,,a b c ]为函数2y ax bx c =++的特征数,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2m ,1 – m , –1– m ]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① 当m = – 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1,38); ② 当m > 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23; ③ 当m < 0时,函数在x >4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④ 当m ≠ 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 【答案】B 3.(2010浙江宁波)《几何原本》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严密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它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 它是下列哪位数学家的著作(A)欧几里得 (B)杨辉 (C)笛卡尔 (D)刘徽 【答案】A 4.(2010 山东东营)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甲).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乙)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答案】B5.(2010鄂尔多斯)定义新运算: a ⊕b=⎪⎩⎪⎨⎧≠>-≤-)0()(1b b a ba b a a 且,则函数y=3⊕x 的图象大致是【答案】B6.(2010四川达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 ),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f m n m n =-,如(2,1)(2,1)f =-; ②(,)(,)g m n m n =-- ,如(2,1)(2,1)g =--.按照以上变换有:()()()3,43,43,4f g f =--=-⎡⎤⎣⎦,那么()3,2g f -⎡⎤⎣⎦等于 A.(3,2) B.(3,-2) C.(-3,2) D.(-3,-2) 【答案】A二、填空题1.(2010安徽蚌埠)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3322,3-=⎥⎦⎤⎢⎣⎡-=π等),则=⎥⎦⎤⎢⎣⎡⨯-++⎥⎦⎤⎢⎣⎡⨯-+⎥⎦⎤⎢⎣⎡⨯-200120002001132312121 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分类(含答案)新概念型问题

中考数学分类(含答案)新概念形一、选择题1.(2010安徽蚌埠)记n S =n a a a +++ 21,令12nn S S S T n+++=,称n T 为1a ,2a ,……,n a 这列数的“理想数”。
已知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 A .2004 B .2006 C .2008 D .2010 【答案】C2.(2010浙江杭州)定义[,,a b c ]为函数2y ax bx c =++的特征数,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 [2m ,1 – m ,–1– m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① 当m = – 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1,38); ② 当m > 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23; ③ 当m < 0时,函数在x >4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④ 当m ≠ 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 【答案】B 3.(2010浙江宁波)《几何原本》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严密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它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 它是下列哪位数学家的著作(A)欧几里得 (B)杨辉 (C)笛卡尔 (D)刘徽 【答案】A 4.(2010 山东东营)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甲).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乙)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答案】B5.(2010鄂尔多斯)定义新运算: a ⊕b=⎪⎩⎪⎨⎧≠>-≤-)0()(1b b a ba b a a 且,则函数y=3⊕x 的图象大致是【答案】B6.(2010四川达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 ),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m n m n =-,如(2,1)(2,1)f =-; ②(,)(,)g m n m n =-- ,如(2,1)(2,1)g =--.按照以上变换有:()()()3,43,43,4f g f =--=-⎡⎤⎣⎦,那么()3,2g f -⎡⎤⎣⎦等于 A.(3,2) B.(3,-2) C.(-3,2) D.(-3,-2) 【答案】A二、填空题1.(2010安徽蚌埠)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3322,3-=⎥⎦⎤⎢⎣⎡-=π等),则=⎥⎦⎤⎢⎣⎡⨯-++⎥⎦⎤⎢⎣⎡⨯-+⎥⎦⎤⎢⎣⎡⨯-200120002001132312121 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所谓“新概念”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概念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概念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概念”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新概念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三、中考典例剖析考点一:规律题型中的新概念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概念整理得:x2+2x+1-(1-2x+x2)-8=0,即4x=8,解得:x=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概念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对应训练2.(株洲)若(x1,y1)•(x2,y2)=x1x2+y1y2,则(4,5)•(6,8)=.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概念例3(南京)如图,A、B是⊙O上的两个定点,P是⊙O上的动点(P不与A、B重合)、我们称∠APB是⊙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1)已知∠APB是⊙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①若AB是⊙O的直径,则∠APB=°;②若⊙O的半径是1,AB=,求∠APB的度数;(2)已知O2是⊙O1外一点,以O2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1相交于A、B两点,∠APB是⊙O1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直线PA、PB分别交⊙O2于M、N(点M与点A、点N与点B均不重合),连接AN,试探索∠APB与∠MAN、∠ANB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路分析:(1)①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即可求解;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再分点P在优弧上;点P在劣弧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2)根据点P在⊙O1上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得到∠APB与∠MAN、∠ANB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①若AB是⊙O的直径,则∠APB=90.②如图,连接AB、OA、OB.在△AOB中,∵OA=OB=1.AB=,∴OA2+OB2=AB2.∴∠AOB=90°.当点P在优弧上时,∠AP1B=∠AOB=45°;当点P在劣弧上时,∠AP2B=(360°﹣∠AOB)=135°…6分(2)根据点P在⊙O1上的位置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①∵∠MAN=∠APB+∠ANB,∴∠APB=∠MAN﹣∠ANB;第二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N在点P与点B之间,如图②.∵∠MAN=∠APB+∠ANP=∠APB+(180°﹣∠ANB),∴∠APB=∠MAN+∠ANB﹣180°;第三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M在点P与点A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③.∵∠APB+∠ANB+∠MAN=180°,∴∠APB=180°﹣∠MAN﹣∠ANB,第四种情况:点P在⊙O2内,如图④,∠APB=∠MAN+∠ANB.点评: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题难度较大,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对应训练3.(陕西)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四:开放题型中的新概念考点五: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概念四、中考真题演练一、选择题1.(六盘水)概念:f(a,b)=(b,a),g(m,n)=(-m,-n).例如f(2,3)=(3,2),g(-1,-4)=(1,4).则g[f(-5,6)]等于()A.(-6,5)B.(-5,-6)C.(6,-5)D.(-5,6)A.5B.6C.7D.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根据题意得出输出数的式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丽水)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A.2010B.2012C.2014D.2016二、填空题4.(常德)规定用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3.14]=3.按此规定[]的值为.5.(随州)概念:平面内的直线1l与2l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1l、2l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概念,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三、解答题410.(无锡)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到直线y=ax+b11.(厦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解:∵(x1,y1)•(x2,y2)=x1x2+y1y2,∴(4,5)•(6,8)=4×6+5×8=64,故答案为64.四、中考真题演练一、选择题1.A2.B.3.D解:∵3,6,9,12,…称为三角形数,∴三角数都是3的倍数,∵4,8,12,16,…称为正方形数,∴正方形数都是4的倍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12的倍数,∵2010÷12=167…6,2012÷12=167…8,2014÷12=167…10,2016÷12=168,∴2016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故选D.二、填空题4.4解:∵3<<4,∴3+1<+1<4+1,∴4<+1<5,∴[+1]=4,故答案为:4.5.C解:如图所示,所求的点有4个,三、解答题22,。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一:选择题解题方法(含答案)+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考点三: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 从选择支入手, 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 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 “答案唯 一” ,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例 3 (2012• 东营)方程(k-1)x-2 1 − k x+
2 的图象上,∴S 阴影=2; x
2 的图象上,∴S 阴影=2; x 1 1 ×2+ 2 2
C、 如图所示, 分别过点 MN 作 MA⊥x 轴, NB ⊥x 轴, 则 S 阴影=S△OAM+S 阴影梯形 ABNM-S△OBN = (2+1)×1-
1 3 ×2= ; 2 2
D、∵M 、N 两点均在反比例函数 y= ∵
A.﹣1
B.1
C.2
D.﹣2
考点七:动手操作法 与剪、 折操作有关或者有些关于图形变换的试题是各地中考热点题型, 只凭想象不好确定, 处理时要根据剪、折顺序动手实践操作一下,动手可以直观得到答案,往往能达到快速求解 的目的. 例 7 ( 2012• 西宁)折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也是每一个人从小就经历的事,它是一种 培养手指灵活性、协调能力的游戏,更是培养智力的一种手段.在折纸中,蕴含许多数学知 识,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纸验证数学猜想,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照图 ①~④的过程折叠后 展开,请选择所得到的数学结论( )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3. (2012• 安徽)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 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a,则阴影 部分的面积为( )
XXXX中考数学复习: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XXXX中考数学复习: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专题讲座二:新概念问题参考答案的相应培训3。
解决方案:(1)如图所示;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抛物线的顶点a必须在o和b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OA=AB,即“抛物线三角形”必须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填写:等腰。
(2)∫抛物线y =-x+bx (b > 0)“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bb2∴抛物线的顶点(,24 ∴b = 2.bb2)满足吗?(b > 0)。
24 (3)存在。
如图所示,如果△OCD和△OAB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那么四边形ABCD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当OA=OB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一个矩形,而ao = ab,∴△OAB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和AE ⊥OB一样,垂直的脚是e,∴= 3e。
= B2 ∴43?b?(0)。
2 ∴b’ = 2 ∴a (∴c (-3.3,3),b (23,0.3,-3),d (-23,0)。
2如果点o,c,d的抛物线是y=mx+nx,那么-1-??12米?23n?0,???3m?3n??3??m?成功了吗?。
??n?因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 = x+223 x . 8 .(1)1;(2)12或3 4或34解决方案:(1)还有另一条类似的线。
如图1所示,如果交叉点p是L3∑BC交流与q交流,则△apq∑ABC;所以答案是:1。
(2)将P(lx)切割的三角形面积设为S,S=如图2所示,有4条相似线:14S△ABC,则相似率为1: 2。
bp1 = ba2bp1 ②文章2l,其中p是斜边AB的中点,l∑AC,8756;= ba2①文章1l1,其中p是斜边AB的中点,L1∑AC,8756;22;;(3)第3条l3,其中BP和BC为对应侧,BP1=BC2AP1=AC2,bpb3cos30?= = BABC4(4)第4条l4,其中AP和AC是相应的一方,以及∴APAP1的∴?sin30??ABAC4BP3=BA4..因此,答案是:12或34或3.4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
一、中考专题诠释
所谓“新概念”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概念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概念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概念”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新概念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概念
整理得:x2+2x+1-(1-2x+x2)-8=0,即4x=8,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概念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2.(2012•株洲)若(x1,y1)•(x2,y2)=x1x2+y1y2,则(4,5)•(6,8)=.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3 (2012•南京)如图,A、B是⊙O上的两个定点,P是⊙O上的动点(P不与A、B重合)、我们称∠APB是⊙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
(1)已知∠APB是⊙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
①若AB是⊙O的直径,则∠APB=°;
②若⊙O的半径是1,AB=,求∠APB的度数;
(2)已知O2是⊙O1外一点,以O2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1相交于A、B两点,∠APB是⊙O1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直线PA、PB分别交⊙O2于M、N(点M与点A、点N与点B 均不重合),连接AN,试探索∠APB与∠MAN、∠ANB之间的数量关系.
思路分析:(1)①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即可求解;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再分点P在优弧上;点P在劣弧上两种情况
讨论求解;
(2)根据点P在⊙O1上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得到∠APB与∠MAN、∠ANB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①若AB是⊙O的直径,则∠APB=90.
②如图,连接AB、OA、OB.
在△AOB中,
∵OA=OB=1.AB=,
∴OA2+OB2=AB2.
∴∠AOB=90°.
当点P在优弧上时,∠AP1B=∠AOB=45°;
当点P在劣弧上时,∠AP2B=(360°﹣∠AOB)=135°…6分
(2)根据点P在⊙O1上的位置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①∵∠MAN=∠APB+∠ANB,
∴∠APB=∠MAN﹣∠ANB;
第二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A在点P与点M之间,点N在点P与点B之间,如图②.
∵∠MAN=∠APB+∠ANP=∠APB+(180°﹣∠ANB),
∴∠APB=∠MAN+∠ANB﹣180°;
第三种情况:点P在⊙O2外,且点M在点P与点A之间,点B在点P与点N之间,如图③.∵∠APB+∠ANB+∠MAN=180°,
∴∠APB=180°﹣∠MAN﹣∠ANB,
第四种情况:点P在⊙O2内,如图④,
∠APB=∠MAN+∠ANB.
点评: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题难度较大,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对应训练
3.(2012•陕西)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
(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四:开放题型中的新概念
解:(1)①如图所示:
A.(7,6)B.(7,-6)C.(-7,6)D.(-7,-6)
四、中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2•六盘水)概念:f(a,b)=(b,a),g(m,n)=(-m,-n).例如f(2,3)=(3,2),g(-1,-4)=(1,4).则g[f(-5,6)]等于()
A.(-6,5)B.(-5,-6)C.(6,-5)D.(-5,6)
A .5
B .6
C .7
D .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根据题意得出输出数的式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2012•丽水)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 .2010
B .2012
C .2014
D .2016
二、填空题 4.(2012•常德)规定用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 的整数部分,例如:[]=0,[3.14]=3.按此规定[]的值为 .
5.(2012•随州)概念:平面内的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实数对(a ,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概念,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4三、解答题
2.64
解:∵(x1,y1)•(x2,y2)=x1x2+y1y2,∴(4,5)•(6,8)=4×6+5×8=64,
故答案为64.
四、中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A
2.B.
3.D
解:∵3,6,9,12,…称为三角形数,
∴三角数都是3的倍数,
∵4,8,12,16,…称为正方形数,
∴正方形数都是4的倍数,
∴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12的倍数,∵2010÷12=167…6,
2012÷12=167…8,
2014÷12=167…10,
2016÷12=168,
∴2016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
故选D.
二、填空题
4.4
解:∵3<<4,
∴3+1<+1<4+1,
∴4<+1<5,
∴[+1]=4,
故答案为:4.
5.C
解:如图所示,所求的点有4个,
cos30=
3 4 1
30
4
=,三、解答题
,,
(3)①依题意画出图形,点M的运动轨迹如答图3中粗体实线所示:
由图可见,封闭图形由上下两段长度为8的线段,以及左右两侧半径为2的半圆所组成,其周长为:2×8+2×π×2=16+4π,
∴点M随线段BC运动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为:16+4π.
②结论:存在.
∵m≥0,n≥0,∴点M位于第一象限.
∵A(4,0),D(0,2),∴OA=2OD.
如图4所示,相似三角形有三种情形:
(I)△AM1H1,此时点M纵坐标为2,点H在A点左侧.
如图,OH1=m+2,M1H1=2,AH1=OA-OH1=2-m,
由相似关系可知,M1H1=2AH1,即2=2(2-m),
∴m=1;
(II)△AM2H2,此时点M纵坐标为2,点H在A点右侧.
如图,OH2=m+2,M2H2=2,AH2=OH2-OA=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