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糖尿病病例分析0626[1]知识讲解
糖尿病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糖尿病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糖尿病病例分析患者信息:姓名:李华性别:男年龄:50岁病史:有家族史,父亲曾患糖尿病临床表现:李华在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升高,症状轻微,包括口渴、多尿和体重下降。
他在发现这些症状后主动去医院就诊,并且自觉地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和增加了身体活动。
辅助检查:1. 空腹血糖检测:7.8 mmol/L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8.5%诊断:基于李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他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
治疗方案:1. 饮食控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合理安排餐次。
2. 运动治疗: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有氧运动。
3. 药物治疗:根据血糖情况,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
临床路径分析定义:糖尿病临床路径是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和跟踪疗效的一种规范化管理方法。
临床路径原则: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考虑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
2. 多学科合作:由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3. 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连续性,减少治疗误差。
4. 教育患者:重要的一环是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相关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治疗。
临床路径内容:1. 评估与筛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
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3. 随访和监测:定期随访患者,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等。
临床路径效果评价:通过比较不同临床路径下的指标,如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病例分析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病例分析

糖尿病病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针对一个糖尿病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给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病例概述该病例涉及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以及他所经历的糖尿病治疗过程。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频尿、多饮、体重减轻和疲劳感。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得到恢复,但血糖仍未实现良好控制。
对该病例的分析主要围绕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展开。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初步诊断患者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高血糖,在患者血液中检测到的尿糖水平超过了正常范围。
此外,该患者还出现了多饮、多尿以及与高血糖相关的疲劳感。
因此,初步诊断指向了糖尿病。
治疗方案针对该病例,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体质等因素,医生制定出以下治疗方案:1. 调整饮食:医生建议患者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是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条等。
推荐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以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2. 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医生建议患者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3. 药物治疗:医生为患者开具了药物处方,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这些药物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释放。
4. 教育和支持:患者和其家属接受有关糖尿病的教育和支持,以加强对疾病管理的理解和对治疗计划的遵循。
治疗效果评估三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得到恢复,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
根据测试结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仍高于正常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决定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调整。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反应,医生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调整治疗方案:1. 药物调整:根据血糖测试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或种类。
例如,增加胰岛素注射的剂量,或更换一种更适合患者需求的降糖药物。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糖尿病病例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案例分析一、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已婚,工人。
因“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
患者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约5公斤。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二、病例分析1. 症状与体征患者主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体检:血压150/90mmHg,体重70公斤,身高175厘米,BMI22.86kg/m²。
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神经系统无异常。
2. 实验室检查(1)血糖:空腹血糖9.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2mmol/L。
(2)血脂: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mmol/L。
(3)尿常规:尿糖阳性,尿蛋白阴性。
(4)肝功能:ALT 40U/L,AST 30U/L,ALP 100U/L,γGT 50U/L。
(5)肾功能:血肌酐100μmol/L,尿素氮6.5mmol/L。
(6)糖化血红蛋白:8.2%。
3.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脂肪肝,胆囊结石。
4.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三、治疗方案1. 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营养,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
(2)运动: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减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目标是体重减轻510公斤。
2. 药物治疗(1)降糖药物: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选用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
(2)降压药物:继续服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3)降脂药物:根据血脂水平,选用他汀类药物。
3. 并发症治疗(1)脂肪肝: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
糖尿病病例分析范文

糖尿病病例分析范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影响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
该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通常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
本文将对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特点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该病例是一位52岁的男性,称为李先生。
他在近几个月内发现自己频繁地口渴、尿频,并感到疲倦。
李先生有时还会出现心悸和视力模糊的症状。
他的家族中没有糖尿病的病史。
在进行一系列检查后,他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被诊断为糖尿病。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通常发生在中年和老年人身上,由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
与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通常是正常或偏高的。
病因方面,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针对李先生的治疗方案,医生建议他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他的健康状况。
首先,改变生活方式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关键。
李先生被建议改善饮食结构,适度控制饮食总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并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其次,他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度到高强度有氧运动。
此外,他还需要戒烟和限制饮酒,以减少疾病进展的风险。
除了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鉴于李先生的血糖水平较高,医生建议他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最常用的口服药物之一,它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产生、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尽管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
对一些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治疗是必需的。
总结起来,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治疗原则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是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和戒烟。
药物治疗可以是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来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病例分析新版

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 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旳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旳临床综 合征。
诊疗根据:
高血压:1、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2、Bp(血压)160/100mmHg,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
糖尿病病例分析新版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种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验“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种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诊疗
1、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2、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 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 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干确诊。血清胰岛 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病因: 1.生活方式 2.环境原因 3.年龄原因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混 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 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胞) 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13mmol/L,BUN7.0mmol/L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对临床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启示
通过本次病例分析,我们认识到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 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同时,需要重视患者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能力。
建议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们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强以下几 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加强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3.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
05
04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04
治疗与护理方案
治疗策略与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同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降压药、降脂药等。
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过度摄入糖分和脂肪。同时,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配合营养师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病例介绍 • 病例分析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方案 • 讨论与总结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张先生 年龄:52岁
性别:男
患者基本情况
01
职业:退休
02
身高:175cm
03
体重:80kg
04
家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就诊及诊断过程
诊疗服务。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新的治疗方法以及患者自我管理的新方 法等。
糖尿病知识讲解培训课件

糖尿病知识讲解
THANKS
*
糖尿病知识讲解
5
糖尿病诊断说明
*
糖尿病知识讲解
6
预防对策和治疗方法
*
糖尿病知识讲解
1
4
2
3
“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4
糖尿病的危害
*
糖尿病知识讲解
5
糖尿病诊断说明
*
糖尿病知识讲解
诊断说明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葡萄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故患者感到饥饿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故引起多尿;多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引起口渴,因而多饮;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功能,严重时因消耗多,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这就形成了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5
预防对策和治疗方法
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5
*
糖尿病知识讲解
6
治疗
1、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2、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3、用药指导 。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类型,联合用药更应小心谨慎。对胰岛素冶疗的患者应告诉他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糖尿病病例分析

糖尿病病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分析一例糖尿病病例,探讨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体型肥胖,既往有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习惯。
近半年来,患者经常感口渴、多尿、乏力,同时体重逐渐下降。
空腹血糖检测为10.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5.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5%。
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病因分析该患者长期高热量饮食,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加上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也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作用。
诊断依据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
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正常值为4%~6%。
治疗措施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2、运动治疗: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
4、自我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2、适当运动: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题2: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胰岛素误区
会成瘾吗? 最后的选择吗? 2型糖尿病不需要吗? 会变成依赖型吗?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
HbA1c>9% 或 FPG>11.1mmol/L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 每日1-3次注射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 注(CSII)
七驾马车——运动
2
运动能带来什么?
运动能够让你
• 精力更充沛 • 心情更自信、愉快 • 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病友
减少胰岛素或 口服药需要量
改善血脂
促进体重减轻
增加胰岛素敏 感性
平稳控制血糖
2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 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始运 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谢天谢地, 妈妈终于有救了!
9
2010年6月26日
典型案例(二)
神医的糖尿病诊所
时间:2008年6月 主人公:王老太,糖尿病6年
我就上当了,一定要 到正规医院去治疗
陷阱:看街头小广告上说,某“神医”
的诊所有祖传根治糖尿病的秘方
受骗:花了3000元,买了3副药
害人:吃了3副后血糖升高,肾功能受损
1
2010年6月26日
• 运动时间应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做运 动,或是在早餐后做运动,以利于血糖控制稳定
•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 家族史:无。 • 入院查体:T:36.2℃,P:79次/分,R:18次/分,BP:132/83mmHg,身
高178cm,体重80kg,BMI 25.2kg/m2,神清,精神可。口中无烂苹果味; 无深大呼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9次/分,律齐; 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糖尿病,你听说过吗?
几年前,或许认为它只是富人们才会得 的“富贵病”
今天,问问自己的亲戚朋友,我们总能 找到患有糖尿病的朋友
6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 国
•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
• 我国血糖不正常人群多达50%
12.00% 10.00%
11.6%
8.00%
6.00%
5.50%
4.00% 2.00%
2.5%
0.00%
1994
2002
2013
7
我得糖尿病了
典型案例(一)
陈女士的“虫草消渴降糖胶囊”
时间:2004年4月 主人公:陈女士和母亲 陷阱:某网页 “虫草消渴降糖胶囊
降糖效果好,早用早好! ” 受骗:为母亲抢购3个疗程 害人:母亲服用2周,出现昏迷
降低
传统 降糖药
新型 降糖药
磺脲类
TZD 格列奈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 DPP-4抑制剂
1.0-1.5%
1.0-1.5% 0.5-1.5%
0.5% 0.8% 0.4-0.9%
增加
增加 增加 降低 降低 中性
低血糖 无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针对本患者:
• 二甲双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 作为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 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预混胰岛素 每日2-3次注射
• 问题3:针对患者的病情,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加用胰岛素
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
胰岛素促分泌剂
(磺酰脲、非磺酰脲类)
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二甲双胍是最强效的口服降糖药
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去安慰剂效应后)
Hale Waihona Puke 降低HbA1c体重改变
二甲双胍
1.0-1.5%
• 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
•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先予胰岛素(来得时12u+ 诺和锐早10u 中10u 晚8u)强化降糖,后改为口 服降糖药物(达美康30mg qd+阿卡波糖50mg tid+ 二甲双胍0.5g tid)降糖,血糖控制平稳,予院 外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 随访结果:患者出院后2-3个月空腹血糖波动在67mmol/L,餐后2小时波动在7-8mmol/L,尿常规正 常,糖化血红蛋白6.3%。
心理健康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1
七驾马车——饮食
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是整个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 的预防和控制所不可缺少的措施
民以食为天!
2
总量控制 平衡膳食 定时定量 少量多餐
2
糖尿病饮食误区之痛
• “糖尿病人水果、甜食绝对不能吃”; • “糖尿病人应少吃主食,多吃肉食和豆制品”; • “进食量越少对糖尿病控制越有利”; • “糖尿病人花生、瓜子可以随便吃”; • “糖尿病人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 “降糖食品能够降低血糖”; • “糖尿病口渴,喝水越多就越渴”;
• 入院后辅助检查:空腹C肽0.59ng/ml,餐后2小时C肽 2.74ng/ml 空腹胰岛素2.03uIU/ml,餐后2小时胰岛素13.14uIU/ml; 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
体均阴性;糖化血红蛋白:10 mmol/L; 肝、肾功能正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尿白蛋白/尿肌酐正常;尿常规:尿葡萄糖3+,尿酮体1+;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多发板块形成。
• 格列齐特:胰外降糖作用明显,如可迅速激活(提高)脂 肪、肌肉组织的GLUT4的活性(数量)。
• 阿卡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 血糖,并通过对餐后糖负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七架马车
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教育
药物治疗
及时预防并发 症
糖尿病病例分析0626[1]
• 主诉:68岁男性,体育老师,因“口干多饮多食三月,加重一周”入院。 • 病史:患者三月前无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未予重视。
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烦渴、多饮,每日饮水量达3000ml左右,伴明显乏 力;查空腹葡萄糖13.0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0.3mmol/l。近三月明显 体重下降约20斤。
• 问题1: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
1、患者为中年男性,出现口干多饮多食三月,伴明显体重下降 2、查体:身高178cm,体重80kg,BMI 25.2kg/m2; 3、辅助检查:
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0%; 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 抗体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