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

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性疾病,其特征是出现皮肤紫斑和瘀点,常常伴有关节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该疾病主要由过敏原引起,但具体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抗组织胺药能够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皮肤紫斑和瘀点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快速减轻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不过,使用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手段。
首先,患者需要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这可能需要通过改变饮食、环境和生活习惯来实现。
其次,冷敷可以减轻皮肤瘙痒和疼痛,同时也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紫斑和瘀点的出血。
此外,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对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一些辅助疗法也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
例如,中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缓解过敏反应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灸和推拿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 meridian 来增强体内的能量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总的来说,治疗过敏性紫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缓解症状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接触、冷敷、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另外,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也可以作为辅助疗法来促进康复。
但无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过敏性紫癜通用课件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 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调整饮 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
避免过敏原
了解并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 过敏的物质和环境,以降低病
情复发的风险。
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情可以得到控 制并逐渐康复。
过敏性紫癜通用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过敏性紫癜概述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与护理 • 过敏性紫癜的康复与预后 • 过敏性紫癜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过敏性紫癜概述
定义与症状
总结词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皮 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
详细描述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 关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 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及 特殊检查如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进行综合判断 。
常见问题三
过敏性紫癜如何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血浆置换等。一般治疗包括休 息、饮食控制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过敏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血浆置 换可用于重症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定。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需要长 期关注和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需要加强治疗和管理。
复发与再次发病的预防
坚持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 可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和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 免疫力,降低感染和复发的风 险。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过敏性紫癜英文名称:Henoch-Schonlein purpura;anaphylactoid purpura 其他名称:自限性急性出血症定义:由于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原因,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而引起血管炎。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超敏反应(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症状: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
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等及糖皮质激素等。
该病患者常见皮肤出血点,故心理较紧张,应安慰病人,介绍康复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应注意生活调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因活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缓解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应积极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开一切过敏原,防治该病的诱发因素。
饮食调节也很重要。
过敏性紫癜又称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多发生于男性儿童,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关节症状。
临床表现1、症状及体征1)前驱期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的表现(1) 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于四肢臀部,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损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小型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2) 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性游走性关节肿痛或关节炎,有时局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关节腔可有渗液,但不留后遗症。
过敏性紫癜ppt(共35张PPT)

涉及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 、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内皮细 胞损伤等多个环节。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01
儿童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4:1。
发病季节
02
春秋季节高发。
地域分布
03
无明显地域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关节表现
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累及 膝、踝、肘等大关节。
肾脏表现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 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心理支持重要性
减轻焦虑
过敏性紫癜患者常常因病情反复、皮肤症状明显而感到焦虑、烦 躁,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压力。
增强信心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促进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和支持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皮肤表现
双下肢对称性紫癜、荨麻疹样 皮疹、出血性水疱等。
胃肠道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 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 。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的皮肤紫癜、关节症状、胃 肠道症状和肾脏受累情况,结合实验 室检查,可作出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诊断流程
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损害
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如头痛、抽搐等,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 质,如某些食物、药物、化学物
质等。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和均 衡的饮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过敏性紫癜ppt课件

西医治疗方案及优缺点分析
常用药物
抗组胺药、激素、免疫抑 制剂等。
优点
快速缓解症状,如疼痛、 肿胀、瘙痒等。
缺点
易复发,长期使用可能出 现副作用,如免疫力下降 、肝肾损伤等。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介绍
辨证分型
风热袭表型、血热妄行型、气血两虚型等。
治则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血等。
常用方剂
银翘散、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等。
皮肤表现
典型的皮肤表现为四肢伸侧对称性分布的瘀点、 瘀斑、丘疹及荨麻疹样皮疹,压之不褪色,可伴 瘙痒或疼痛。
胃肠道表现
胃肠道受累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肠套叠、肠穿孔等并发症。
关节表现
关节受累时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 多累及膝、踝、肘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多发性 关节炎。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执行情况有待加强 ,需提高随访率。
免疫调节治疗
部分患者可接受免疫调节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执行情况较好,但 需关注药物副作用。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肾损害处理
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恢 复肾功能。效果评价较好,但需关注药物副作用和复发情 况。
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发病率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较高,好 发于儿童,尤其是5-14岁的
儿童。
性别差异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季节分布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无明显的季 节性,但春秋季节可能相对高
发。
地域分布
过敏性紫癜在全球范围内均有 发病,但发病率可能因地域、
种族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案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案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癜、斑丘疹等症状。
治疗过敏性紫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可以采取避免过敏原接触的方法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发作与过敏原的接触密切相关,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尘螨、食物过敏原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避免紫外线的照射,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皮肤清洁,以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作。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抗组胺药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瘙痒、发红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和黏膜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中医治疗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气血失调、肝肾不足、湿热内蕴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中药调理气血、滋补肝肾、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白术、黄芪、黄连等,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最后,对于严重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还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输注免疫球蛋白或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作。
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严重的皮肤溃烂、坏死等情况,进行手术清创和修复。
综上所述,治疗过敏性紫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过敏性紫癜的名词解释

过敏性紫癜的名词解释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变态反应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斑和瘀点。
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通常是由于身体对某种外界刺激物产生了过敏反应而引起的。
紫癜是一种皮肤疾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和斑块,这是由于微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所致。
而过敏性紫癜则是紫癜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与免疫系统过敏反应紊乱有密切关系。
过敏性紫癜通常由于免疫系统对某种刺激物产生了过敏反应而引起。
这种刺激物可以是药物、食物、环境污染物等。
当身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发出异常反应,产生抗体和其他炎症因子。
这些物质可以导致血管壁的炎症和损伤,使血管脆弱并容易破裂,从而引起皮肤上的出血现象。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多样化,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上出现紫色的瘀点和斑块。
这些瘀点和斑块通常不会消失或变淡,而且可能会不断扩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痛、关节肿胀、腹痛、呕吐等症状,这取决于紫癜的严重程度和累及的部位。
过敏性紫癜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等都可能参与其中。
家族史中有患者的人更容易发展为过敏性紫癜。
此外,环境中的一些刺激物和药物也可能触发该疾病。
诊断过敏性紫癜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例如,血液检查可以显示出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标志物等。
治疗过敏性紫癜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防止反复发作。
对症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等。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变态反应性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紫色的瘀点和斑块。
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通常是由于身体对某种外界刺激物产生了过敏反应而引起的。
过敏性紫癜

诊断:诊断要点:①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 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②典型 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 ③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正常; 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及紫癜。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遗传 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②单纯性紫癜;③原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④风湿性关节炎;⑤ 肾小球肾炎;⑥系统性红斑狼疮;⑦外科急 腹症等。
(3)关节型 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 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
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节,反复发作, 呈游走性,一般在数月内消退,不留后遗症。
(4)肾型 多在紫癜发生后1周出现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
多数病人在3~4周内恢复,也可反复 发作。
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 征,伴高血压、全身浮肿,甚至发生 尿毒症。
主要是动物异体蛋白引起机体过敏所致,如鱼、虾、蟹、 蛋、鸡肉、牛奶等。
(三)药物 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2.解热镇痛药 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奎宁类等。 3.其他药物如磺胺类、阿托品、异烟肼及噻嗪类利尿药等。 4.其他 如花粉、尘埃、疫苗接种、虫咬及寒冷刺激等。
【发病机制】
教 学 查 房
过
贰
敏 性
紫
癜
定义:
过敏性紫癜又称Schönlein-Henoch 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
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 质产生变态发应,导致毛细血管脆 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 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
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 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病因】
致病因素甚多,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感染 1.细菌主要为β-溶血性链球菌,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2.病毒多见于发疹性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风疹等。 3.其他寄生虫感染,以蛔虫感染多见。 (二)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表现
(1)初起常为红斑、斑疹或荨麻疹风团,后融合并发展为典型的瘀斑、瘀点和可触及的紫癜。
(2)紫癜特征:直径2~10mm高出皮肤,常融合,常左右对称分布;主要位于受压或受力处,如臀部和下肢,不能行走的儿童常见于面部、躯干和上肢。
约1/4儿童首发症状不是典型皮疹。
2. 胃肠道症状
(1)多数存在胃肠道黏膜不同程度损伤,其中1/2~2/3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短暂麻痹性肠梗阻。
(2)腹痛较为严重者,常误诊为急腹症,甚至进行急诊手术探查。
(3)部分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肠缺血和坏死、肠套叠和肠穿孔。
3. 关节症状
多为一过性或游走性、少关节型(1~4个关节),一般不会造成任何慢性损伤或后遗症。
(1)84%患儿出现关节痛,其中约15%为首发症状,可先于紫癜1~2天出现。
(2)常累及下肢大关节(髋、膝和踝),上肢(肘、腕和手)较少受累。
(3)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和压痛,但常无关节积液、红斑或发热,可有明显疼痛和活动受限。
4. 肾脏损害
20%~54%儿童肾脏受累,可发生在该病任何阶段,以病程2~4周出现最多。
(1)血尿或轻度蛋白尿最常见。
(2)少数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明显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升高和(或)高血压。
(3)肾活检发现类似于IgA肾病。
5. 其他
少数出现睾丸和(或)阴囊疼痛、肿胀;头痛、惊厥发作、共济失调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紧急情况评估】
1. 是否为严重持续或进行性加重的腹痛,疼痛评分7分以上。
2. 疼痛是否伴有明显面色苍白、血便。
3. 疼痛是否伴有腹胀、呕吐、肠鸣音改变。
【重点病史询问】
1. 皮疹出现的时间,最初的部位及其进展情况,是否有痒感。
2. 如有关节痛,具体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和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比较。
3. 腹痛部位、程度,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和大便性状改变。
4. 发病后就诊及用药情况。
5. 既往有无类似症状。
6. 有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紧急处理】
1. 疼痛管理
(1)持续性或阵发性严重腹痛的患儿,应适当镇痛治疗,证据显示镇痛药物并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2)腹部患儿疼痛评分7分以上属于急诊Ⅰ级,可请麻醉科干预处理;4分及以上的疼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2. 糖皮质激素
疼痛严重,诊断明确者及早使用,可选择甲泼尼龙5~10mg/(kg·d) iv,如肠系膜血管炎便血明显者,可考虑冲击治疗,15~30mg/(kg·d)(最大<1.0g/d),连用3天,必要时1~2周后重复冲击;或地塞米松0.3mg/(kg·d) iv。
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2mg/(kg·d)。
3. 消化道出血处理
上述激素治疗的同时可静滴西咪替丁20~40mg/(kg·d);急性失血Hb<70g/L,可考虑输注红细胞。
4. 可疑急腹症
立即行床边腹部X线、B超声检查,请外科急会诊。
【其他处理】
目前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 一般治疗
(1)饮食控制:腹痛不重伴大便潜血阳性,可用流质饮食;腹痛严重或消化道出血时予禁食。
(2)注意液量、营养和维持电解质平衡。
2. 抗过敏治疗
(1)抗组胺药:可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20~40mg/(kg·d),分两次,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2周改口服。
(2)其他药物:使用抗组胺药(如赛庚啶)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治疗,但效果未得到大样本证据支持。
3. 病因治疗
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
4. 对症处理
高血压时酌情口服降压药,阴囊水肿外用硫酸镁湿敷,腹痛适当选择解痉药。
5. 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肾受累者,硫唑嘌呤2~3mg/(kg·d)或环磷酰胺2~3mg/(kg·d),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血象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