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无主梨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课方案教材简析:《不吃无主梨》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文章叙述了宋元期间的有名学者许衡,年青时和几位朋友出行,在特别干渴的状况下,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随意摘人家梨吃的故事。

反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理念,即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随意拿,不可以巧取他人的财物。

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类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的操行,清除外界扰乱和迷惑的自律自爱的精神。

教课目的:1.经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操行的自律自爱的精神。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联合平时生活说说自己的领会。

教课重难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经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质量。

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并联合平时生活说说自己的领会。

理解自律自爱的重要性。

教课准备:许衡的简介及挂图,《好习惯决定数运》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课一共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教课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语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吃梨吗?你们知道相关吃梨的故事吗?从少儿园开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就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了做事要礼让,要敬爱尊长的道理。

这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对于吃梨的小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怀疑理解“无主梨”的意思。

指引学生理解无主指的不是没有主人,而是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许衡是谁?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许衡的一件什么事?2.检查读文状况,纠正字音。

3.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三、认识时代背景,感知战乱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沟通念书领会。

1)故事的人物:许衡和他的朋友们。

2)发生的时间:许衡年青的时候。

(3)时代背景:战乱期间,老百姓纷繁离家流亡。

四、情形交融,领会酷热干渴1.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绘环境与天气的词语。

2.沟通领会天气酷热,人烟稀罕,人们口渴难耐的味道与心情。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讲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品质。

认会6个生字。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品质。

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梨吗?为什么?原来吃梨有这么多好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梨有关的故事——《不吃无主梨》。

一、检查预习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怎么样?1、检查认字(开火车领读词语)词语认识了,那课文朗读的怎么样呢?2、检查读文下面每个人朗读一个自然段对,读课文就要看清楚、读准确。

二、整体感知大家对课文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课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完成下面的填空:课文主要写()在()的情况下()的事。

什么叫“三伏天”?三、精读细化在这样一个干渴的天气,许衡的做法用——画出,他的朋友们的做法用()画出来。

请同学们来汇报。

许衡和他的朋友们的做法真是鲜明的对比。

假如你是许衡,看见这黄澄澄的大梨,你吃还是不吃?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4——12自然段,许衡和几位朋友进行的对话。

1.小组内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找5位同学上台分角色朗读(旁白、许衡、3位朋友)去掉旁白,直接读,这样更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2.小组再上前分角色朗读。

3.齐读4.哪个小组愿意来挑战?喜欢谁的朗读,也给自己鼓鼓掌。

朗读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感悟道理许衡也很干渴,可他却不吃,那是因为:————————。

别人讥讽他,他指指胸口,诚恳地说——————————。

你认为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就是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突出了许衡的可贵品质。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经过自身开展小小辩论会。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经过自身开展小小辩论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梨有关的历史小故事,共同来学习第13课《不吃无主梨》。

(板书课题,生随老师书空课题后,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1:不知道是谁的梨,不能随便吃。

生2:无主就是没有主人,文题的意思是没有主人的梨不能吃。

师:你们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自由读文师: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主人公是谁吗?生:许衡。

师:投影出示许衡图片(课件1),看他就是许衡,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为农历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1209年5月8日,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为农历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年3月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为农历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公元1281年5月9日。

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人,谥文正,封魏国公。

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师:瞧,他多有名气,同时他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许衡年轻时候的一件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师: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老师把同学们圈出的词语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

(幻灯片出示课件2、3)谁能读一下第一行的两个词语,生:(啃梨、肯定)师:那你能告诉同学们这两个“肯”“啃”字的字形有什么不同?生:啃梨的啃有口字旁,肯定的肯没有,师:那在字义上哪?生答师:说的非常好,那谁能准确的读出第二行的两个词语哪?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师:谁能说说这俩个词语是什意思吗?生1:汗流浃背:浃:湿透。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平房区工农小学周彦萍教学内容:课文《不吃无主梨》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文章讲述的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非常干渴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种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养成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质疑引读。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不吃无主梨》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梨我们常见,那什么是无主梨呢,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边读书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圈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读生词,理解词语区分同音字、纠正多音字、理解词语。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研读感悟。

(一)品读描写“天热口渴”的语段。

(第2自然段)1.课文中除了许衡,还有哪些人物?他的朋友们吃梨了吗?为什么?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许衡和他的朋友很渴呢?3.指导朗读过度:天气炎热,饥渴难耐,你想许衡和他的朋友们最需要什么?这样的情况下,前面出现了一棵梨树,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大梨。

你们高兴吗?你们着急吗?你会怎么做?(二)品读“朋友争抢吃梨”的语段。

(第3自然段)1、轻声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许衡和他的朋友都是怎么做的呢?画出他们见到梨后不同表现的词语。

2、谁愿意来读读朋友的做法?你画了哪些词语,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他说一句话么?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了什么?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指两名同学读,评价指导。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不吃无主梨 教科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不吃无主梨 教科版五四制

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质疑引读。

1、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老师带来的这位新朋友。

(出示许衡的图片资料)他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他的名字叫许衡。

这回知道为什么我不再紧张了吧,因为许衡比你们还出名啊!想进一步了解他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幻灯片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13 不吃无主梨,生书空)3、再读质疑。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或者你最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我们应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所以,请同学们拿出你的铅笔,边读书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圈画出你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确的,或者不能理解的词语,然后拿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若有疑问,发动同学帮忙解决。

如果没有,直接进入小测试,引出下一环节)考考你: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炎热扇风宁愿汗流浃背争先恐后撩起衣襟口干舌燥2、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借助课题和文章中的主要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许衡宁愿口干舌燥,也不吃无主梨!)3、讨论:许衡宁愿干渴也不吃无主的梨,你同意他的作法吗?你们说的都有自己道理,通过你们的语言,让老师了解到你们的内心。

可是你们毕竟不是许衡啊。

要想知道许衡是这么想的,我们还得去听一听他都说了些什么!通过人物语言了解人物内心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抓住课文的环境,切入主题。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一、课文说明课文《不吃无主梨》主要讲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

表现了许衡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

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4.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对课文中多次提到的“有主”和“无主”的理解。

2.进行个性化阅读,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黄外衣,点黑豆,尝一口,口水流。

(打一水果)你们真是聪明,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13课《不吃无主梨》了解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齐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相信学文后一个个小问号都会被聪明的你们所解决。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能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对话描写时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句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人物对话,感悟人物遵守公共道德的高尚品质。

2.能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对话描写时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三、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并板书,然后问学生:你觉得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理解的正不正确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2.出示学习目标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谁不吃无主梨?(许衡)教师简介许衡。

(二)初读课文1.进行预习检查:(1)你们小组是否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2)你能否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个小组比赛(一个小组读一半)2.引导学生由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师:谁能根据题目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许衡在()、()、()、()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事。

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从文题入手也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1.师:许衡在什么情况下不吃无主梨?(口渴难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们口渴难耐?(生:三伏天顶着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撩起衣襟)请一名学生读出口渴难耐。

2.师:这时许衡和朋友们最需要什么?(水)几十里都没有一滴水,不过他们发现了一棵高大的梨树,看着都让人馋涎欲滴(出示),发现这棵梨树后许衡和朋友们的反应是大不相同。

3.(出示活动)独学合作展示默读课文的3 16自然段画出表现许衡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再与朋友的表现进行对比,谈谈你的看法,并试着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

预设:1.表示动作的句子:只有许衡找了一片树荫坐了下来。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读“百姓、炎热、愣住、讽刺、啃梨、肯定、汗流浃背、撩起衣襟”等词语,理解“汗流浃背”的意思。

2、学习用“题目扩展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体会提示语在语言描写中的作用,借助提示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学习提示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提示语在语言描写中的作用,借助提示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学习提示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不吃无主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板书课题、齐读)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且标出自然段。

2、各种形式认读词语。

3、从字面上理解“汗流浃背”的意思,并找找近义词。

4、在句子中体会“汗流浃背”,并体会人物的心情。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汗流浃背,嗓子眼儿冒烟”。

6、指导朗读出人物又渴又累的心情。

7、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检查字音。

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8、根据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习“题目扩展法”。

三、精读,体会: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朋友们和许衡又是怎么做的?看看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2、汇报朋友的做法,并抓住重点词语(连喊带叫、争先恐后、一窝蜂等)体会朋友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

4、汇报许衡的做法,抓住许衡的行为描写(撩起衣襟、扇风取凉),与朋友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许衡坚守原则。

5、默读4—15自然段,画一画许衡为什么不吃梨?6、学生汇报。

7、回顾4—15自然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8、介绍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

9、句式对比,看看哪种更好?(去掉提示语)10、结合提示语的作用指导朗读人物对话。

11、多种形式读对话,评价。

四、拓展,升华1、填提示语写话练习。

2、对许衡的做法理解吗?你是怎样看待的?3、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吃无主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文《不吃无主梨》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文章讲述的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非常干渴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种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养成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教学难点:
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出示课件(通过沟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的热情)
页 1 第
一、创设情境初获感受
1、语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对同学们做个调查。

在你们的心中有没有特别敬佩的人?为什么敬佩他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许衡,你们想了解他吗?他身上有没有让人敬佩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许衡的一件什么事?
3、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4、理解“无主梨”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内化初悟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许衡不吃无主梨的这件事做得对不对?
2、生生讨论、汇报。

3、由学生的汇报引出第13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许衡说的这句话。

4、指导朗读13自然段,体会许衡的想法,进而理解他的做法。

三、精读课文情思结合
1、创设情境,境中探究。

(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故事中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能不能做到不吃无主梨。

页 2 第
①读出许衡与朋友外出途中汗流浃背、干渴难耐的感受和心情。

②读出发现梨树后许衡朋友的兴奋状态,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理解发现梨树后的兴奋心情。

完成填空题。

突然,一个同行的朋友( ),( )前( )起来。

原来,在前面不远的路旁,( )着一棵高大的梨树,树上( )满了( )的大梨。

大家( )地( )到树下,( )地摘梨,( )许衡找到了一片树阴坐了下来。

③学生说出此时自己的真实想法。

再对比许衡的做法,体会他的品质。

对比许衡和朋友的不同表现。

朋友:连喊带叫高兴地飞跑一窝蜂赶争先恐后大口大口地啃
许衡:找一片树荫坐下来撩衣襟扇风又热又渴
2、抓住人物语言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①许衡先后和几位朋友对话。

与第一位朋友的对话:
朋友:关心梨好吃不要钱是野梨
许衡:问价钱有主梨
第二次对话:
朋友:兵荒马乱家梨野梨都可吃
页 3 第
许衡:不经主人允许不道德
第三次对话:
朋友:刚打完仗人跑光了不吃白不吃
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劝阻朋友
第四次对话:
朋友:讽刺书呆子
许衡:不生气坚持原则催促朋友上路
②分角色朗读许衡与朋友的对话,更深刻地理解许衡的性格和品质。

3、表演展示,提升情感。

4、讨论:许衡宁愿干渴也不吃无主的梨,你理解他的作法吗?
通过这些对话,你感觉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水果图片场景,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吃哪能种水果。

在什么时候特别想吃。

在什么时候不能吃。

2、学生谈对许衡敬佩的理由。

3、读儿歌,明道理。

4、学生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的做法。

六、总结收获,知情明理
1、学生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补充。

页 4 第
2、教师总结。

页 5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