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馒头发霉了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3馒头发霉了》优秀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3馒头发霉了》优秀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我们来看几幅图片。
这是什么东西呢?
这是霉,这是显微镜下的霉。 同学们,你对霉了解多少呢?
回忆交流
(1)你在哪里见过霉 (2)是什么物体发霉了... (3)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总结:在食物、衣服上、衣柜里.....见过霉。物 体容易在天气潮湿、温热的时候发霉....放在暖气片上 温度:温暖 水分:潮湿 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温度:寒冷
水分:干燥 水分:潮湿
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水分:干燥
温度:温暖 温度:寒冷
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还有其他的实验方法吗?
提示:要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单 一变量哦!
布置任务
(1)请同学们分小组分别选择一个条件不同,另外一个条 件相同的方式组合进行实验。
(2)持续观察一个星期,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馒头发霉的情况 实验记录
假设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汇报
假设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总结:(1)霉是一种微生物。 (2)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等,形状 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霉有生命吗?怎么证明?
霉是有生命的,因为霉能够生长繁殖,不 断的扩大。
实验探究 馒头发霉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活动准备: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等。
这节课我学会了....
1、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 下最容易发霉。 2、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生存条件”章节,详细内容为“馒头发霉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

2. 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发霉的原因及生物生存条件。

重点:观察食物发霉的现象,分析发霉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霉的馒头、显微镜、实物投影仪、白纸、记号笔等。

学具:放大镜、镊子、白纸、记号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1 展示一个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馒头的变化。

1.2 提问:为什么馒头会发霉?引导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

2. 例题讲解2.1 讲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生存条件。

2.2 分析馒头发霉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 随堂练习3.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食物,找出可能发霉的食物并分析原因。

3.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食物发霉,保持食物新鲜。

4.2 拓展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生物生存条件有关?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生存条件1.1 食物1.2 水分1.3 温度1.4 氧气2. 馒头发霉的原因2.1 食物含有水分2.2 食物储存温度适宜2.3 空气中有霉菌孢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食物储存情况,分析可能发霉的食物,并提出预防措施。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食物发霉的原因,如储存环境不当、食物本身含有水分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生物生存条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的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生物现象,如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理解食物发霉原因和生物生存条件的要求。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食物发霉原因及生物生存条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以及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的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对于馒头发霉的原因和细菌真菌的作用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并理解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并理解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

3.讲解: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实践: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细菌真菌的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知道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发思考。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馒头发霉的样本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馒头发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腐败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简要介绍食品腐败的原因,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馒头发霉了?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讨论食品腐败的原因,总结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食品腐败,提出建议,如:保持食品干燥、清洁,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板书(5分钟)–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作用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品腐败的原因,知道了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以及食物腐败的原因。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对于馒头发霉的微观原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生活中现象的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已经发霉的馒头,以及一些未发霉的馒头。

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馒头发霉的现象?那么,你们知道馒头发霉的原因吗?”2.呈现(10分钟)展示已经发霉的馒头和未发霉的馒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馒头发霉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馒头发霉的微观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馒头发霉的原因。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1)
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大胆进行假设。
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设计实验方案。
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物品、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发霉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回忆见过的发霉现象,包括发霉的物品、发霉的部位、发霉的时间、环境特点、霉的样子。
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请同学们回忆见过的发霉现象,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自主活动】
观察霉的样子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内容】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知道霉菌对人类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馒头发霉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馒头发霉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构建高 效课堂。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呢?
一.抓好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准备。 三.激活学生活跃状态。 四.抓好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建。 五.抓好学生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 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颠覆与重构,虽然与 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 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 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 标,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科学
教学课例名《馒头发霉了》 Nhomakorabea称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 1 单元《显
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 3 课。本课涉及的知识内容是课
标中生命世界领域下多样的生物中的常见的其它生物。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
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
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
分。第一部分,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通过用肉
眼、实物投影仪、显微镜进行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
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画图进行描述,使学生充分 教材分析
认识霉的表象;第二部分,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霉菌
的生长繁殖一般要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两方
面的因素可分为四个条件,对四个条件进行组合,选择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
霉的条件。
教学目标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生活中微生物》中,探索第三节《馒头发霉》。

我们将详细学习馒头发霉原因,认识微生物生活需要,解食品保存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馒头发霉原因,掌握食品保存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馒头发霉原因及食品保存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品保存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馒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霉馒头,提问学生:“为什馒头会发霉?如何防止馒头发霉?”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发霉馒头,提出问题:“馒头发霉原因是什?”(2)讲解微生物生活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是如何导致馒头发霉?”(3)介绍食品保存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如何通过食品保存方法,防止馒头发霉?”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止馒头发霉。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情况。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馒头发霉原因2. 微生物生活需要3. 食品保存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馒头发霉原因。

(2)列举三种食品保存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馒头发霉原因是微生物生长繁殖。

(2)食品保存方法:①低温保存:通过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②高温灭菌:通过高温杀死微生物,达到保存食品目。

③干燥保存:通过减少食品中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解馒头发霉原因及食品保存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不同食品保存方法,观察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霉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 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霉的功与过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来的 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 霉素。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不但生产出能治病 的青霉素,还利用其他的霉生产处治疗细菌性疾 病的多种抗生素。 青霉素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吗? 只能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
课堂总结
1.霉是一种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生物。霉的种 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 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 2.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阴暗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3.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需要保证每组实验只能有一个 条件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中发现了能杀死一些细 菌的青霉素,人们还利用其他的霉生产处治疗细菌性 疾病的多种抗生素。
一个放在潮湿的地方,一个放在干燥的地方 两个馒头的温度、光照等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
实验结论: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 暖潮湿阴暗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根据我们刚才学习到的内容,说说怎样做可以防止 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为什么这么做?
低温保存
太阳曝晒
防干燥剂
真空包装
霉的功与过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 发酵饲料等
第一单元第3课
馒头发霉了
XXXXXXX学校 XXX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霉?
霉的形状和颜色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 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 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 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 霉有生命吗?怎么证明? 霉能够生长
霉的繁殖条件
你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温暖或寒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湿或干燥、阴暗或曝晒
假设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温暖
寒冷
湿度、光 照等其他 任何条件
放在室内 橱柜中
发霉
放在冰箱
未发霉
设计实验
如果两个馒头没有控制其他条件不变,会怎样?
不能确定是哪种条件让馒头发霉的。
要探究湿度对馒头发霉情况的影响,要改变两个馒 头的什么条件?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