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课第八章

合集下载

《大学写作训练》-大纲、习题答案等 0写作教学大纲

《大学写作训练》-大纲、习题答案等 0写作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基础写作课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基础写作课是高等师范教育文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1999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写作课被确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见西北师大《本科教学计划》)。

本课对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的高师基础写作课教学目的有四条:一是传授写作知识,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三是培养写作素质,四是学会写作教学。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写作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常用文体的知识,提高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及相应的写作文化素质,并在“学会写”的同时,“学会教写”,掌握中学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分理论部分和文体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材料采集、主题提炼、结构安排、语言使用、思路拓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文体部分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杂文、演讲稿、学术论文、广告与说明书、调查报告、计划与总结、行政公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四)教学时数本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阶段开设。

经调整后的写作课为90课时,第一学期讲授教材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学期讲授文体常识部分。

(五)教学方式1、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写作能力为中心;2、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加强操练环节,每学期的习作操练以3—8次为宜(单项训练可灵活穿插);3、根据写作能力提高的逻辑程序,采取分阶段、分目标、分项、分格的教学和训练方法;4、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实践,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提高实际的写作能力。

5、习作评改可采用教师全收全改、教师就有代表性的作文重点批改与讲评、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相互评改等多种形式。

(六)考试目的与考试要求考试目的:1、检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掌握情况;2、检测学生实际的书面写作能力;3、促使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为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和社会工作打好基础。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Tian Guisen, and Duan Xiaoying.Writing Graduation Thesis.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06.
Zhou Kaixin.A Handbook of Academic Research Paper Writing for English Major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6)通过论文写作的训练,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模拟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学时分配:
章节安排
主要内容
总学时
第一章导论
从论文架构视角讲解论文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定位。
2
第二章如何选题
选题原则、选题来源、题目的设计
1
第三章如何撰写摘要
王嘉陵.《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Thesis Writing and Oral Defense).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二、培养目标
1.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框架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创新的学习方式。
2.了解期刊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写作、论文资料收集与应用、项目申报书撰写等内容,掌握基本写作方法,并能够辨识论文的优劣。
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期刊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中级写作课程教案

现代大学英语中级写作课程教案

现代大学英语中级写作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之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英语文章的基本结构,运用恰当的写作策略,并且能够写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的英语文章。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英语文章的各类体裁,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课程内容将包括写作技巧的讲解、写作实践、同伴评审和自我修正等环节。

1.3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课程将分为10周进行,每周安排3课时。

第二章:英语文章结构2.1 导言部分讲解导言部分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何清晰地提出文章的主题等。

2.2 主体部分讲解主体部分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组织论点,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和支持等。

2.3 结尾部分讲解结尾部分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何给出结论等。

第三章:写作策略与技巧3.1 写作策略3.2 语言表达技巧讲解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如何进行句子的连接和过渡等。

3.3 修辞手法讲解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第四章:同伴评审与自我修正4.1 同伴评审讲解如何进行同伴评审,包括如何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如何从同伴的作文中学习等。

4.2 自我修正讲解如何进行自我修正,包括如何识别和改正自己的写作错误,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第五章:写作实践与案例分析5.1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2 案例分析选取优秀的作文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写作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六章:叙述文写作6.1 叙述文特点讲解叙述文的基本特点,包括时间顺序、人物、情节等。

6.2 叙述文写作技巧讲解如何构建吸引人的叙述文,包括如何创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何设置紧张的情节等。

6.3 案例分析与写作实践分析优秀叙述文案例,学习其写作技巧。

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写作的特点
实践性 “写”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读—看—写—读—看—写的循环。
综合性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影响写作的因素很多,从素养上看有:
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以及天赋等;从能力上看:涉及观察、 感受、想象、理解、表现等;从知识上看: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 学、语言学、逻辑学、写作学等都应接触;
作品分析讨论(一)
由于校园太大,又是第一次来,刚走了几步就不知道东南 西北了。正在此时,我看到了几个戴红帽子的学长在给新生指路。 我赶忙上前寻找可以询问的对象,在人群中我看到一个斜戴红帽 的男生,他四处张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着可以帮助的人。我 立刻夹起包裹挤进了人群,好不容易才挤到了他跟前,刚要开口, 就看到他露出了和蔼的笑容,笑着说:“需要什么帮助吗?”我 也回应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请问学生宿舍该走哪里啊?” 他抬头冥思了一下说:“算了,我刚好要回去,我带你走吧。” 我本来就对这儿不熟悉,就算他说了,我也未必能找到,如今有 个人要带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路上,他向我介绍了走过 的各个教学楼和校园设施。他的语言中总是带着一点温柔,让人 有种邻家大哥哥的感觉。因为他,让我对这陌生的学校又多了一 份好感。



所 有
谈青
侵 权 必 究 ◆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第六章 新闻文体 第七章 文学文体 第八章 理论文体
第一章 绪 论
• 我们为什么需要写作
写作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一种方式。写作总 是与一定的个人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戈赟浩
作品分析讨论(二)

应用文写作-规章制度PPT课件

应用文写作-规章制度PPT课件
▲章程是适用于某个组织或团体制定的根本性的规章制度,是某个组织 或团体的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工作、行为准则,对全体成员有组织约 束力。 如:
中国共产党章程
×× 省建筑工程学会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章程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一般不使用章程这一文件。
.
10
第八章 事务文书 (第三节 规章制度)
目前,不少机关、单位出现了滥用误用“章程”的现象 。请说明下列“章程”属于滥用误用的原因。
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
▲ “办法”的稳定性不如条例、规定,因此常以“暂行办法 ”、“试行办法”的形式出现 ,并不断修改完善。
.
7
第八章 事务文书 (第三节 规章制度)
(四)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为具体执行、实施有关法令、法
规和行政规章而制定的一种解释性、操作性和规 定性的文书。
▲实施细则的用途主要是:
由上述文件可知:能制定“条例”的机关仅限于:
党的中央机关,国务院,全国人大,省级人大机关。
目前,超越权限滥用条例的现象严重,呈现“法出多门” 的混乱状况,有损国家法制的统一,需加以纠正!
如:
.
4
第八章 事务文书 (第三节 规章制度)
• 北京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 (2006年4月4日第606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一是根据授权,对有关法令、法规、行政规章作出具 体解释和补充;
二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有关法令、法规和行政规章 提出执行和实施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上海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
8
第八章 事务文书 (第三节 规章制度)
(五)规 则
在一定范围内对某项工作、活动提出行为规 范和约束的文书。和规定。

大学英语写作课讲义(一)

大学英语写作课讲义(一)

大学英语写作课讲义(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许峰Step One Writing Correct Sentences1.The Simple Sentence (简单句)A simple sentence contains but one subject and one predicate. (一个简单句仅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e.g. John loves Mary.The subject may consist of two or more nouns, and the predicate may consist of two or more verbs. The former is called a compound subject; the latter is called a compound predicate, Thus, a simple sentence may have many nouns or many verbs; or it may have many words or phrases modifying the subject or predicate; but it has only one subject and one predicate.(主语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名词,谓语可包含两个或多个动词,分别称为复合主语和复合谓语。

这样,一个简单名子中可有多个名词或动词,也可有修饰语,但它仅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 e.g.John and Henry love Mary.John and Henry love Mary and her sister.John and Henry love Mary and her sister and give them money.2.The Compound Sentence (并列复合句)A Compound sentence is made up of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clauses connected by a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such as and , or ,nor ,but , for, yet. Each clause in a compound sentence must have a subject and a verb, is of equal importance, and can stand alone. (并列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分句组成,由并列连接词如and, or ,nor ,but , for ,yet等连接。

论文写作 (8)

论文写作 (8)
(1)开题报告中的学位论文题目 题目是学位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1)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高度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 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研究的基本要求,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2)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5个汉字。
8.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THANKS
《论文写作》——第八章 学位论文开题与写作
授课教师:杜永红
2019年9月4日星期三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2 课题申报书与学位论文开题 报告的联系和区别
3 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撰写
目 录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要点与要求,又介绍了学位论 文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及写作内容,这两部分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8.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要求 1.开题报告撰写要点
(1)准确表明对研究对象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要清晰、具体地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这个选题到底要解 决什么问题?这个选题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怎么理解这些核心要素?题 目研究重点是什么,在什么领域和范围内展开研究,研究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说明对选题的认识和理解就 比较到位了,也有利于后面研究目标的确定与研究内容的设计。
研究类型 究
D. 工程/项目管理 E. 调研报告
姓名 研 究性 别 生
入学年月
出生年月 民 族 汉 联系电话
学号
指 导师姓名 导 教 师 企业导师姓名
职称 高级会 职 称 计师 工作单位
研究内容、意义和预期结果(摘要限 400 字内)
8.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2.开题报告内容撰写要求 二、选题依据: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能够: 1.掌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要求 2.掌握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及写作内容

大学写作考试重点

大学写作考试重点

第一章写作的主题第一节主题的含义及其生成一、写作与主题二、主题的定义主题是写作者在说明问题、阐述道理、表现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或核心思想。

三、主题的生成从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中追溯第二节主题的要求一、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及作用主题的地位:有了主题,才能确定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式,才能选择和剪裁文章的材料,才有可能形成趋向完整的写作思路,才有可能将意化的思维转化为物化的作品。

主题的作用:决定着作品的确立与深化,决定着作品的精神品格的层次。

二、主题的基本要求:正确、深刻、集中1、立意要正确2、提炼主题要深刻3、反映主题要集中第三节主题的确立一、限制主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二、深化主题:挖掘其思想和理论深度第二章写作的材料第一节材料的含义和作用一、材料的概念广义:指大量的直接来源于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以及来源于书本的一些理论和知识狭义:指经作者选择而写进文章中的那部分现象和事理。

二、材料与素材和题材的关系广义的写作材料分为素材与题材。

题材来源于素材,与素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题材又不同于素材,与素材有着质的区别。

素材:未加工整理题材:对素材进行加工改造三、文学作品的材料和实用性文章的材料的不同特点1、要求的真实性不同2、所处的地位不同3、选材的范围不同4、情感性与实录性的不同四、材料的作用1、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2、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手段3、材料可充实文章的内容第二节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搜集材料的方法1、观察和感受2、调查和采访3、阅读和查找4、上网检索二、怎样整理材料1、鉴别真伪、分辨优劣2、分门别类、科学管理第三节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一、材料的选择(原则)1、真实2、典型3、新颖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步骤)1、材料的剪裁2、材料的聚合第三章文章的结构第一节文章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一、结构的双重含义宏观结构:指文章的总体构思和框架,包括各个部分、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总的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即时性与警示性的统一 鲁迅先生说:“现在是多么迫切的 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 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 攻守的手足……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 未来。”
◆《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个论、深度等栏目
(三)事件性与非事件性的统一 事情性:一事一议”、“一理一评”。
非事情性:针对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或思想、情绪立论。
按研究的学科分:
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分:
基础研究论文;应用研究论文
按写作目的分:
传播性论文;水平检测性论文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
(一)创见性 创见性具有这样一些涵义:发现别人没有涉及 过的问题称为新说的创立;纠正前人错误的观点称 为通说的纠正;补充前人观点的不足称为前说的补 充;综合别人的认识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称为异说 的辩正。凡具有这种种因素,并能以充分确凿的材 料加以论证的文章,都可称为有创见的学术论文。
《现代写作教程》第八章
现代写作教学 课题组
第八章 理论文体 第一节 社会评论 第二节 文艺评论
第三节 学术评论
第一节
社会评论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
四、社会评论的写作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
◆社会评论:是指以社会现实为基点,以激浊
扬清、推动社会前进为主旨,针对现实生活中 突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进行评 论的理论文体。
——《人民日报》 社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
(二)讨论型社会评论 讨论型社会评论意在对于引起全社会关注 的问题发表不同看法。这种讨论可以是大是大 非的激烈论辩,也可以是一时一事的不同态度。 可以“拨乱反正”,也可以“延伸补充”。
(二)讨论型社会评论
“许霆案”:
2007年年底,外来工许霆利用ATM机的故障非 法获取17.5万元,被广州一家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此事公布之后,见诸媒体的意见截然对立: 媒体与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定判决过重,而 一些法学专家、律师则强调判决并无不当。激烈 的讨论导致该案的重新审理,也由此引起了人们 呼吁司法机关判案要注重“人性化”因素。
◆大多时候是两者的统一:由单一事件论及普遍现象
(四)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
《南方都市报》2006年1月23日 的评论《春节回家路漫漫》,仔细 领会其中的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 这一特点。
四、社会评论的写作
(一)选材的切口
1952年普利策最佳社论奖的文章《公民 道德的滑坡》
◆ 切口要小,开掘要深
(二)对比与联想 “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荒淫和无 耻”——对比与联想是构思和创作社会 评论时最常用的方法。 ◆在选取评论事例的时候往往要求“相同 人物”、“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或 “相同背景”。而联想则需要紧扣论题, 展开联想,阐发主题。
(五)点评式
又称评点式,它是中国独特的、传统的 评论样式,即在被评作品的开头以“序言”、 “读法”或“总论”的方式对评论对象作总 体的简洁评说,在作品正文中则以经济的笔 墨作“夹批”、“眉批”。这种文艺评论样 式主要流行于明清时代。
(六)对话式 又称问答式。即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就 文艺现象进行评价和判断。它的特点是在不断 揭露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观 点。如陈超的《试答周涛的“十三问”》。
二、学术论文的类别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学术论文的界说
学术论文,是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的一种理论体文章。在各 门学科中,凡专门讨论与研究学科领域中具有 学术价值的问题,写出富有创造性见解的文章 都称为学术论文,或简称论文。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学术论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二、文艺评论的分类
(一)论文式 这是按一般理论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来 撰写的文艺评论文章。它具有准确严密、 内容翔实、理论色彩浓、逻辑性强等特点。 如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
(二)随笔式
即杂谈随感,包括漫谈、漫评、赏
析、短论等。它具有笔调洒脱、行文自
由、语言生动、个性突出等特点。如公
刘的《且慢经典》。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 1.选题 首先,敢于怀疑。在科学史上,凡有 建树的人,都具有这种精神。 其次,善于继承。 第三,郑重选题。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
2.集材 具体方法:
A、细心体察。 B、广泛阅读。 C 、整理归纳。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表达——论文写作的关键
(三)书信式
这是运用书信体写成的文艺评论。它 具有内容具体、探讨性强,行文自然。态度 诚恳,富有情感,结构章法不拘一格等特点。 如唐晓渡的《致谢有顺君的公开信》。
(四)诗体式
这是用诗或词的形式撰写的一种文艺
评论。它具有情理交融,诗味浓郁,简括
凝练等特点,如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等。
(四)褒奖型社会评论
褒奖型社会评论的实质在于宣扬正气, 把握导向,宣传正面典型。此类评论意在 利用社会评论支持利国利民的新观点或新 事物,赞扬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老百 姓切身利益的举措。
《新京报》发表评论《5瓣公章体现权力 的制度制衡》,把此举上升到“民主的形 式归根到底是由实践着民主的人们创造出 来”的高度褒奖。
(二) 科学认识与美学批评的结合
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文艺评论的 基本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它是在审美感 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辨,对文艺现象 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思考、评判,去 探究个别中蕴含的一般、现象中显示出的 规律。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
(一)简介文艺作品的作者与内容
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出发,评论作品, 首先要“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社会存在结 构与自我结构。 简介文艺作品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对 文艺作品内容放入复述。 文艺评论正是通过复述为其写作提供具体 的论据。
(四)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式的评论人是以当事人的姿 态进行评论,给人一种广播电视评论的现场 感。 *现身说法类的评论大多是“讲故事”、 “拉家常”的语气,似乎不知道自己在做着 新闻评论的工作。 *结论的淡化 。
(四)现身说法
例如:
《南方都市报》“街谈”的评论:
《贺年明信片把古诗印错,丢人》
(五)摘录与引用 新闻事件、具体数据、他人观点等皆可摘录与引用 ◆ 刘洪波《你为何感动》
(三)答疑型社会评论 答疑型社会评论的立足点在于及时解释社 会生活中的疑问和困惑。疑问需要解答,谣言 止于公开,社会需要透明。由于行业越来越多, 分工越来越细,言路越来越广,社会评论的答 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馒头风波”
◆ 2008年1月2日,中国国 家粮食局立即表示,规定了馒 头形状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
第二节
文艺评论
一、文艺评论的界说
二、文艺评论的类别
三、文艺评论的特征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
一、文艺评论的界说
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的文艺样式, 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探讨、评价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它 具有自身独有的思辨之美、理性之 美、表述之美,这种表述之美应该 考虑到大众接受的可能与接受的乐 趣。
(四)论析文艺作品的艺术形式
文艺作品的艺术形式由作品结构、表现手法、
语言创造、创作技巧、创作风格、意境营造、
作品体裁等因素构成。在文艺评论的写作中,
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抓住其中的一、两点进
行分析,以便分析得透彻、深入。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
案例分析:
试析白居易《长恨歌》的意境
第三节
学术评论
一、学术论文的界说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
(二)阐释文艺作品蕴含的思想性
文艺评论应认真分析研究作品的形 象体系、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细节描 写等,以便把握作品深层的意蕴。
(三)评述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
1.在矛盾冲突中剖析人物的行动、语言、
心理。
2.人物分析要抓住主要性格特征。
3.在表述方式上,可先作具体分析,然后
归纳概括,反之亦然。
(五)指斥型社会评论
指斥型社会评论是社会评论的重头戏之 一,主要是针对社会的病态、丑态、腐败现 象、不合理现象等作出政治的、法律的、道 德的批评。
《福建日报》社论: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除了上述按照其功能、作用分类的五种社 会评论类别,我们还可以从传媒方式的角度把社 会评论分为报刊言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 络言论等等。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社会经纬”、 “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 ◆《光明日报》的“论坛”、南方周末的“方 舟评论”等。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
(一)引导型社会评论
(二)讨论型社会评论
(三)答疑型社会评论
(四)褒奖型社会评论
(五)指斥型社会评论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
(一)引导型社会评论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
(一)政论色彩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二)即时性与警示性的统一 (三)事件性与非事件性的统一 (四)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
(一)政论色彩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1911年7月26 日,武昌起义前夕,武 汉《大江报》特约撰述员黄侃发表了该 报第一篇亦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新闻评 论文章:《大乱者救国之妙药也》。
1.论文提纲的编写
1

题目
(一) (二)
2

三形式的展开
序论 本论 结论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案例分析: 题目:论沈从文《边城》的悲剧意蕴
从民族悲剧 、爱情悲剧 、人 物命运悲剧 三个层面来探讨《边 城》的悲剧意蕴 。
LOGO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 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 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 维需要“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 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 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观点,创立 新形象。简单地讲就是从相反的角度 去思考论题、作出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