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表(2)
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一、本次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如下: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年级七年级1 七年级2考试人数 100 120平均分 65.5 68.2及格率% 80% 85%二、试卷特点和考试总体情况本次试卷总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试题结构包括听力部分、词汇、句型转换、单项选择、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八个部分。
试题内容广泛,以课本为基础,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考查了学生的语法知识和平时积累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共12个单元,其中8-12单元都是在研究一般过去时,期末复也将这一部分作为了重点,但在试卷中所占分值并不大。
本次考试总体情况表明,由于学生基础较差,研究能力一般,试卷完成情况并不理想。
在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
三、试卷内容1、听力部分:听力部分共3部分15道小题,每小题1分。
前11道题较为简单,考查了最基本的交际用语,学生做得比较好。
但12至15题听力内容较长,语速稍快,由于学生基础差,虽然考前也进行了集中训练,但中下等以下的同学得分率较低,这说明这些同学缺少这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因此,我们将在下学期的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课后,鼓励学生多听英文歌曲或看英文原声电影,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
2、词汇部分:共两部分10道小题,每小题1分。
本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许多学生不能根据所给单词及汉语提示正确改变其形式或写出单词。
部分学生一分不得,说明学生对于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很差。
得分的大部分学生英语研究大概也只会“死记硬背”,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单词,没有完成研究任务。
我平时注重词汇的训练和做题方法的讲解,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学生背诵的单词仍不能正确默写。
个别学生连题目要求都看不懂,更别说写了。
因此,我们将注意学生熟记单词,增加朗读和默写次数,提高练量,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一)一、项目分析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主要是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再是选择题分心答案的诱导效用性。
项目分析是对每道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以及选择题的分心答案的诱导效用性分别加以分析。
1、难度分析难度是表示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方法是以学生答对某题的比率来进行的。
依题型及评分方法的不同,可用下面几个公式计算。
<1>当用二值计分法时(只有答对或答错两种情况),可用公式P=R/N计算。
P 表难度,R表答对人数,N表受试总人数或抽样的总样本数。
因受试者有可能凭猜测答对某些试题2、提出了依D值大小,对考试成绩质量进行评价的标准。
D≥0.4,质量非常良好;0.30≤D≤0.39,质量良好;0.20≤D≤0.29,质量尚可,应修改;D≤0.19,质量低劣,应淘汰。
D值越大,区分度越高,则能力强、水平高的受试者得分较高;能力弱、水平低的受试者得低分,这样可把不同程度的受试者鉴别开来。
影响区分度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难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当P=0.5时,D有极大值。
由此可知,改变难度就可调节区分度。
3.选择题分心答案诱导效用性分析选择题在客观性测验与考试中应用最广。
每题都由一个题干和几个备选答案组成。
备选答案中,有对有错,且对与错有一定相关性,这样可使备选答案形成似是而非的状况。
受试者在选择正确答案时,错误的答案会起到分心或迷惑作用,故错误的备选答案常被称作分心答案或诱答。
对受试者来说,只有认真地分析、比较,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那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受试者,常被诱答迷惑住,那么该诱答就失去了应有作用,其效用性就低。
分析诱答的诱导效用性,其方法是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选答每一个诱答的人数。
良好诱答,应促使高分组选答它的人数少于低分组选答它的人数。
设高分组选第i个诱答的人数为H,低分组选其人数为L。
对i诱答,若满足L>H,则该诱答的诱导效用性就高。
若一个选择题的几个诱答都满足上述条件,则该题的质量就高。
六(2)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表

48
13
陈荣静
81
31
吕红志
81
49
14
余洁
94
32
雷青南
94
50
15
蔡依依
87
33
权熙钧
91
51
16
朱文倩
89
34
张琪云
98
52
17
聂小曼
81
35
熊成军
84
53
18
杨景琦
75
36
周俊杰
95
54
应考
人数
实考
人数
总分
人平分
优生率
及格率
低分率
得分率
最高分
最低分
综合指数
阅卷
方式
46
46
3845
83.59
三、反思及改进措施
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概况(优缺点及建议)
纵观整份期中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
期中质量分析表格和课件期中考试分析 (2)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这里需要注意 的是,平时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 算,我们平时只是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计算 器,了解其功能,并不倡导作业中使用。
3、数学课堂也要倡导学 生口头表达能力,加强训 练说数学,有助于增强学 生的信心和分析能力。
期中试卷分析
三、英语学科试卷
1、根据情境选择适当的选项,失分较多。
目录
一 考试成绩分析 二 期中试卷分析 三 暴露出的问题 四 今后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考试成绩分析
——2022年中小学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
考试成绩分析
各班级成绩对比
年级
班级
班级平均分
排名
考试成绩分析
与上学年数据对比分析
班级
本次期中考试
排名
上学年期中考试
排名
涨幅
第二部分
期中试卷分析
——2022年中小学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
3、低年级看图列式一题,平时老师训练不够 到位,学生不能够理解,胡乱列式。三、五年 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较差,部分学生遇到应用 题不去读题、不去审题、分析题,而是提起笔 来胡乱猜,因此导致了学生失分较为严重。
期中试卷分析
建议
1、加强数学理念的教 学,加强生活与数学的 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后教学建议
(三)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下了很大功夫,加班加点,可教学成绩却不尽 人意,这就要提高业务能力,就一定要挤出时间阅读,切不可以任何借口拒绝学习。 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主 要内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要求教师认真听课、深入评课,相互学习、总结经验。
3、解决学困生问题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考试质量情况分析总结(2篇)

学生考试质量情况分析总结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景二、试卷来源及评价本次考试,试卷除了地理、生物由市教育局命题,其一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
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本事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从学校供给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此刻以下两个方面:(1)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就全校平均分来看:政治最高75.73分;最低69.29分,校平均是72.71分:语文最高92.76分,最低81.25分,校平均是86.85分;英语最高63.38分,最低47.81分,校平均是56.24分;数学最高60.60分,最低36.36分,校平均是47.33分;物理最高51.33分,最低33.90分,校平均是41.97分;历史最高55.88分,最低40.26分,校平均是44.55分;地理最高63.94分,最低49.73分,校平均是54.79分;生物最高68.39分,最低56.11分,校平均是63.62分;全校总平均最高513.92分,最低430.07分。
差距不言而喻,期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2)县内各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科目低于县平均。
县内共13所学校参与考评,我校所在全县具体情景如下:我校语文平均86.85分,县平均81.36分,高于县平均5.49分,居全县第二名;我校数学平均47.31分,县平均50.47分,低于县平均3.16分,居全县第八名;我校英语平均56.20分,县平均60.03分,低于县平均3.83分,居全县第十名;我校思想品德平均72.72分,县平均71.16分,高于县平均1.06分,居全县第八名;我校物理平均41.96分,县平均40.31分,高于县平均1.65分,居全县第四名;我校历史平均44.55分,县平均51.69分,低于县平均7.14分,居全县第十二名;总体校平均349.58分,总体县平均355.28分、低于总体县平均15.7分,总体居全县第十名。
年级质量分析表格

一、分数统计
参考生数
优秀生数
优秀率
及格生数
及格率
平均分
年级
任
课
教
师
填写说明:参考生数是指参加考试的每个学生(年级部或任教班级)的总和人数。优秀生是指卷面分值的85%以上(含85%)的考生,及格生是指卷面分值的60%以上(含60%)的考生,优秀率是指优秀生数与参考生数的百分比,及格率是指及格生数与参考生数的百分比,平均分是指参考生数的成绩平均。
10
试卷
的科
学性
5
题干语言表述准确,学生容易理解。答案没有差错。主观性试题能提供多种答案,以便于阅卷。
10
6
命题体现学科特色,没有偏题、怪题,没有编拟一些似是而非的考题。
10
卷面
题型
7
文科能严格控制客观题比例,提高客观题的效度;理科能适当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外语能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查。
10
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失分率超过20%的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抽样班级参考生数
题号
试题类型
失分原因分析
三、试卷评析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分值
得分
课改
精神
1
试题体现时代要求,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
10
2
设计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试题,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10
3
有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10
4
基础知识题能反映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思想和方法。
结构
8
试卷结构简捷,题量适度。
10
试卷
难度
9
容易和比较容易的题目约占70%,真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面向全体学生。
期末小学成绩统计表、试卷质量分析表

中小学学习质量评价小学成绩统计表
中心校(驻城小学):
科
年目
级
语文
数学Leabharlann 人数均分及格率(%)
优秀率
(%)
人数
均分
及格率
(%)
优秀率
(%)
全
中
心
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中
心
小
学
/
驻
城
小
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注:(1)按85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
5
试卷题型灵活多样,各类题型比例恰当(主客观题、探究性、开放性试题)
10
试卷信
度难度
区分度
(15%)
测验与测验目标一致,能考查出学生实际水平
5
试卷难度适中,切合学生实际
5
有适当的区分度
5
合计
评价单位(人):
对试卷的评价与建议:
注:1.此表各完职中、示范初中、驻城初中、小学直接交教研室;其他初中交所属教研片;农村小学交所属中心校。教研片、中心校整理好后上交1份至教研室。
15
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知识分布合理,有正确的导向
15
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考查学生能力
10
试题
(30%)
试题科学、严密
15
试题新颖,不偏不怪,形式活跃,贴近社会与生活
10
参考答案准确、明了,评分标准合理规范
5
试卷
结构
(15%)
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完整

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2021-2021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验题命题计划与试卷分析一、考试目的:1、考查学生在第二章里的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第二章光现象的学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里的要求:①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总传播的特点。
②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③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④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和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⑤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考试目标:(见表3-1)认知行为目标学习内容了解1、什么是光源、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速c=3.0×108m/s、2、光的反射现象、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的形成、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对光的作用、4、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5、太阳光谱、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6、什么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性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简单应用光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红外线有紫外线的应用综合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表3-1四、试题形式:(见表4-1)表4-1五、考试内容:√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六、编题计划:(见表6-1)表6-1七、试卷:附录1: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班别: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A、月亮B、没有点燃的蜡烛C、反光的黑板D、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屏幕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上的书,是因为()A、书本会发光B、书本发生漫反射C、书本发生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光射到书本上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日环食B、手影游戏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4、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也都相等B、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不一定相等C、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一定相等D、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也不一定相等5、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如图,是我们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7、小刚从平面镜看到他身后墙上的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时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2时40分B、8时13分C、4时47分D、9时20分8、潜入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木,他看到的是()A、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B、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C、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D、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9、当一个人逐渐走近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基本色光是()A、红、黄、绿B、红、青、黄C、蓝、红、绿D、蓝、红、黄11、下列物品中,主要应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C、手电筒D、无绳12、对于紫外线,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陈述的观点如下:甲:我们学校的食堂里有一盏紫外线灯,它能发出淡蓝色的光,因此,我认为紫外线是可以看得见的淡蓝色的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乐平市2014--2015学年度中学考试质量分析表
学校:科目:填表时间:
年级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最高分
最低分
规定目标达成情况
学
生
质
量
评
价
及
分
析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试
题
评
价
及
建
议
八年级
九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印
刷
质
量
评
价
及建议六年级 Nhomakorabea江西省乐平市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年级
实考人数
语文数学双科
总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分人数
优分率
差分人数
差分率
总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分人数
优分率
差分人数
差分率
及格人数
均及格率
均优分人数
均优分率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说明:1、此表内只填数字,请不要填“%”。此表必须于2014年9月10日前通过办公平台上报区教科所。
七年级
八年级
填表说明:1、各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填一张;
2、评价及建议应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