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辩证法的认识

对辩证法的认识
对辩证法的认识

对辩证法的认识

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二、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两边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两边的必然结果,第三、两边和值便是相互渗透的。两边和值便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会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印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辨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说明,按其本质来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的革命精神。正是基于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内

在的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食物采取妥协的态度,反对把自己的学说当成僵死的教条;坚持主持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总之,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照辨证论办事”,就能达到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浅谈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浅谈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的一本尚未完成的传世巨作~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恩格斯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通过对《自然辩证法》这一课程的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首先~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就开始了人化的特征~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巨大能力和潜力~也标志着人的活动作为一支力量介入到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这不仅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建立~才 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从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也才有贝尔纳所说的对社会的科学改造。 其次~恩格斯说过~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我们要使自然界更好更久远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正确地协调人与自然的

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三者的关系.doc

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三者的关系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罗先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般又分为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个部分。学习哲学常识,不仅要明确这三个部分各自的知识范围,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三个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来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统一的,即都是客观世界,只不过二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怎么样”,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它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充满着矛盾的统一整体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它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在解释客观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础上的。它把辩证法的规律首先看作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规律看作是外部世界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它认为辩证法不外是人们从客观物质世界中高度抽象出来的、能从根本上反映事物固有的内在和本

质联系的方法,而不是人的头脑臆想的产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内容、作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路线,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坚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也就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坚持并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科学正确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质与规律,为人们提供了探索真理的正确途径。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最科学、最本质、最抽象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这种正确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且也必然要服从认识的发展规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是实践,才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实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上升为最完整、最科学、最全面、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所说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所说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三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缺少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损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与感悟

题目我对辩证法的认识与感悟 专业与班级: 工学1104 姓名: 张音 学号: 98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与感悟 对辩证法的认知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开始的,当然以前也有听到过,不过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单纯的以为辩证法就是“在物质世界里,对的就是错的,错的就是对的。”现在想起,实在是好笑。不过与哲学有关的东西向

来是从难开始,一开始依旧会觉得生涩难懂,但是逐渐深入后,也开始渐渐理解,辩证法是人们理解认知世界的方法,它就存在于人们身边点点滴滴。所以,从身边的小事去看待辩证法,反而会更简单,也更容易理解些。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与身边的各色事物建立起多种多样的联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等。“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又如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看待问题要有大局观念,否则会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果。 辩证法中一大规律是对立统一,只看这四个字,实在无法体会期中意味。不过看王籍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钟山绝句》中也有“鸟鸣山更幽”。正是采用了对立统一的思想,从而使诗句意境高远,富含哲理。又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是强调事物的两个方面,强调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从而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理性的对待失败,才能真正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以前听过《饥汉吃饼》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顶事,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于是再买再吃,一连吃了6个。感觉还不多饱,又买了一个,当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自责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6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饿汉为什么会觉得前六个烧饼是浪费呢?若没有前六个烧饼,饿汉会吃饱吗?显然,没有前六个烧饼,饿汉定不会吃饱。恶汉之所以会认为前六个烧饼是浪费,是因为他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规律。饥饿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是经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变的。正是因为有前六个烧饼的量,才会有吃下第七个烧饼变饱的质!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饥汉没有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量变,就不会发生吃第七个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都对文学家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我不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研究文学的人,如果让我读一本政治书,我更乐意去计算一个方程。或许是人们总是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抱有浓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吧,在上完《自然辩证法》之后,我发现这门课并不只是想我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涵盖万千,是很多文人墨客以及各领域大家集成的产物,它的很多内容可以适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解决一些我认为和它毫不相干的问题,这也让我对理论的知识更加重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去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教材。 课程中老师讲述的《自然辩证法》,其广义的定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有197个组成部分,后来,前苏联在整理出版这些手稿的过程中,删去了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之后留下了181个组成部分,包括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和2个计划草案。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在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书籍后,我认为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分为两个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从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自然科学提供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自然辩证法是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紧密相连的。其创立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哲学和科学技术,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同样,自然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对所有理论的研究我们都不能脱离现实,在基本问题上都必须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不能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问题。 从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来说,自然辩证法包括并涉及很广泛的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和看法

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世界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上课、做作业、吃饭、打水,以及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认识,这些事情的想法,以及从这些微小的事情所折射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看法都离不开五个字——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十分注意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就拿我自己做个活生生的例子吧,我的身材在男生中算是比较瘦的,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比较强壮,我通过刻意加大每次饭量来达到目的,并且体育锻炼,但是一周两周过去了,我发现自己的身材还是跟原来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仅仅做到了量变,并没有做到质的变化。但是等到几个月后,我的身材变得强壮了,因为这已经引起了质的变化,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毛主席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以矛盾规律为例,它包括两方面,矛盾普遍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后者为例,我们经常说有时候兄弟打架甚至动刀动枪,比和外人干仗还不如,这时候兄弟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如果外人欺负哥哥,那么弟弟绝不会袖手旁观,这时候与外人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兄弟之间的矛盾就成了次要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是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片面看问题的表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启示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启示 2 德庆白珍 经过八周十六课时的自然辩证法学习,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且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验中发展壮大,并随时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对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展和研究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自然,学习科学,锻炼思维。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一、对《自然辩证法的》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1873-1886年。包括十篇论文、一百六十九段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共一百八十一个部分。是恩格斯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随着恩格斯这部著作中译本于1929年的出版,逐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它在广大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得到更广泛的学习和传播。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也就是说自然辩证 法是关于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活动的一般性质、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的 哲学学说。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 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在自然观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 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 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 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大自然 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如何看待人 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探寻的问题。19世纪以来,随着马 克思原理的发展,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建立在现代科 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 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 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对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唯物辩证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与原理,即正确的认识和科学把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坚持用动态的、联系的眼光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正确的把握质变与量变的原理。 关键词: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坚持用动态的联系的眼光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正文:唯物辩证法则是安邦治国,创业兴家,执政育人的法宝,也是治学、做人,做事,提升生活品位的法宝。 要正确的认识和科学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涉及国家集体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虽然每个层面所含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承认物质是基础,是第一性的前提下,必须重视精神的能动作用。不能把物质与精神人为的隔离开来或对立起来;不能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否定另一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要力图使物质与精神形成促互动的良性制约关系,而不是相么。要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物质财富,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另外,物质成果的享用或支配方向,需要人的精神品位来把握和调控。否则就会产生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负面效应,达不到物质财富的科学利用和再生产,更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皆如此。这应引起世人的关注。后代及至亲好友应在坚持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他人的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去提升处理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水平。一.坚持用动态的联系的眼光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评价现实社会、评价他人和自身都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能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健身、学习、创业、治家和奉献社会。尤其是一分为二看自己的重要。只有看清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扬长克短,保持清醒、冷静、明智的头脑,以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生活观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顺境中谨慎从事,不忘乎所以,逆境中不悲观、不动摇、不失去生活信心,而是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世间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应该用此观点去观察人和事。切忌好就是永远的好,坏就是永远的坏,这不符合辩证法则。对自身来说也应好此来审视。对事物要善于纵比和横比,要以科学的观点进步比较,从比较中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前进还是后退,是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自觉地战胜自我,自觉地在自身进行“吐故纳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办事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由“自然人”向自觉人、自为人、自识、自明、自律人的转变,才能由弱者变为事业与生活的强者,实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谋幸福之人生目标 二.正确的把握质变与量变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做事过头。“实践出真知”,是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髓。其实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实践活动,从事生产实践、

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这些原理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顺利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教育价值是指研究生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对个体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的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哲学修养,进而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哲学修养,使其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加强研究生求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求真是科学的本质,科学实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的活动,它以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标。“求真”是指在科学中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是充分利用 科技史资源,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科技史也是一部人物的创新历史,科学家们在独特的领域独立思考,为了科学成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对后人都是一种激励和感召,二是凸现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科学创新的一个必备条件,只有在立足于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只有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成果,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科技的创新;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研究生技术创新的工具。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论,是立足于科学发展事实上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所以,它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使研究生的求真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自然辩证法学习的道德教育价值是指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认识的培养、高尚道德信念的形成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发育而产生的积极影响。道德是由道德认识到道德信念再到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遵循着由非政治倾向性的道德到带有政治倾向性的道德发展过程。 自然辩证法将伦理道德赋予了真理的基础,把人文关怀作为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自然

认识论.辩证法联系.发展

认识论.辩证法联系.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一、填空 1、实践是人,是动。 注意:(1)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和。(2)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二是。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但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 二、重点问题复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2、真理的原理? 3、认识发展的原理方法论? 4、实践的含义及特征? 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真理的含义? 9、真理的特征有哪些? 10、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分析以下材料蕴含的哲理: 1.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2.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3. “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 4.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5.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7.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8.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唯物辩证法(第七课联系的观点) 一、填空 1、联系的含义注意: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和。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和的关系。 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和 二、重点问题复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原理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4、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5、系统优化原理及方法论 6、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 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区别:二者的含义?地位和功能?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三、分析以下材料蕴含的哲理:

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唯物辩证法所要研究的,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规律。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唯物辩证法来看问题。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观点和方法。看来,唯物辩证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老子,他的思想里包含了用唯物辩证法看事物。《老子》:“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译成白话文就是:“到达虚静的境界,才能深入探究终极的奥秘;注意观察事物变化情况,才能全面了解外表的内容。万物在四周发作,我静寂地观察着它们的反复变化。这些万物就如同飞扬的云彩一样匆匆而过,又各自回归到 了生命诞生的根部。 随着先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而这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

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方法。科学发展的全部成就驳斥了形而上学,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和守恒定律揭示了各种物质状态、运动状态之间的普遍联系。细胞的发现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揭示了生物界内部普遍联系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联系。门德列夫的周期表揭示了曾经被认为互不联系、互不依赖的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揭示了各个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社会和自然的联系。但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哲学家们不顾科学发展已经获得的积极成果,力图推翻普遍联系的观点。存在主义者断言:“现象间的任何有规律的联系都是不存在的,可以谈的只是历史 事实的偶然性和荒谬性。”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所以,唯物辩证法无所不在的,并且我们需要它的存在,行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长河中的我们,需要它!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实践作用 哲学是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对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对科学与社会关系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来研究自然科学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发展和作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总体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三大并列的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哲学(辩证思维逻辑)。自然辩证法居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在总体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其内容植根于自然科学,但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它通过吸取和概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着。它准确地勾画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以哲学面目出现的自然辩证法成为真正的科学哲学;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大量的促进了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的发展,而且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的发展;它以建立在人类社会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启迪着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加快了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二、科学技术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从起源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骨针、石器到造纸、火药,从“奇技淫巧”到生产机器,从机械化大生产到飞行、航天等等,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批体现生产力的具体技术,无不体现了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实现对社会调节的手段,是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加快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辩证发展而形成了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网络结合。可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为各种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包括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数学哲学、系统论等;第二层次是相互并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科学;第三层次是各类应用基础理论把基础科学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的学科群,第四层次是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施的方法。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收获与体会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收获与体会 学习马原以经有半个多学期了,现在对唯物辩证法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就简单地说一下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所得到的一些收获与体会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具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它的两大总特征。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种联系是辩证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它和发展与运动、变化属同一序列概念,但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以及现象和本质。这些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补充和具体体现。这些逻辑范畴是对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反映,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因果关系,以把握事物规律性;在必然中把握偶然,利用偶然;从可能到现实,并立足现实,把握可能;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透过现象以揭示本质。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 例如:春天生机勃勃,百花盛开,但是庄稼不能结出果实:秋天万物凋零.枯萎,却也能有收获的果实: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春天或秋天。又如盖房子的先有地基,才能往上盖,没有地基的房屋是没有的,就算有也是不稳定的。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以及“蝴蝶效应”理论都充分说明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同时,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的作用,就比如说一块木板并不能盛水,但要是多块木板构成一个木桶,那么整体的作用便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所学的系统优化的原理。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摘要: 本文主要是自己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认识,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一些初步的理解。同时,结合物理和数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来阐释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自己课后的一些思考,并且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数学危机感想建议 引言: 经过一学期系统而又认真的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哲学观念以及辨证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最后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一点建议。 ~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最初,《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1]。在书中,恩格斯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在研究过程中,恩格斯从自然界中进行着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以与人相联系的最复杂的运动结束,并且始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批判性。 后来,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

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在高校课堂上,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2.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 作为数学系的一名研究生,我更关心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数学,物理,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17,18世纪,在数学和物理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正是由于他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描述,思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他们的内在逻辑。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的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做出巨大的成就。下面,我就举数学和物理中的两个典型例子,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 自然辩证法与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发表著名的相对论以前,洛伦兹和庞加莱就已经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洛伦兹存在绝对静止以太的观念出发,考虑物体运动发生收缩的物质过程得出洛伦兹变换。在洛伦兹的理论中,变换所引入的量只看作是数学上的辅助手段,并不包含相对论的时空观。庞加莱作为数学家,反而没有拘泥于数学公式,而是从哲学角度,运用辩证思想,看到了普遍的真理。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而是将前两位的工作和思想合二为一。,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立足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着眼于修改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重新导出洛伦兹变换,并赋予洛伦兹变换崭新的物理内容。在狭义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最基本的关系式,狭义相对论的运动学结论和时空性质,如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延缓、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等都可以从洛伦兹变换中直接得出。 因此,在晚年,对于前面两位科学家之于狭义相对论的贡献,爱因斯坦这样

辩证法与认识论

专题十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认识论 【解题思路】 1.实践的观点与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3.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4.感性认识的丰富性、直接现实性与理性认识抽象概括性; 5.认识的主体性及其非理性因素; 6.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7.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认识运动总规律及其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再认识”的方法。 【答案要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上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同时,更重要的是,尊重实践就要尊重群众,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在方法沦上就是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反对狭隘经验论。首先,理论可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

谈谈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而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他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另外,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综上三点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习哲学则不可不知辩证法。只有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对辩证法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哲学。 辩证法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些对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影响颇深。辩证法对现实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谈谈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教会人们如何巧妙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为人处世。事物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而正确认识事物改造客观世界则是主观性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这里,唯物辩证法包括了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了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从活生生的现实具体事务出发,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反映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概念和范畴。“在通晓概念的本性上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的艺术。”列宁如是说。我们对事物进行概念性的把握。通过这些概念构成对事物系统的认识。在这系统的认识中,我们可以根据概念的运动和转化来全面、近似地把握对象。

这与马克思提到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因此,灵活地运用辩证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概念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对象的一个方式,应该灵活运用,不然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和绝对主义,思想僵化。 比如,处理问题时,就应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正确认识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在实际中,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变化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法本身就具有反思的特质,而非一成不变的知识,我们应该灵活运用。 以上两段讲的是灵活运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除此外,辩证法亦指出事物具有具有共性,因此区别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科学合理地运用事物的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就要求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既要有策略的灵活性,更要有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学习与生活中实践固然重要,然而没有理论联系实践,则实践易出大方向上的错误。因此学习中定要认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现实生活中,我们于不自觉间自觉应用辩证法指导生活,内化辩证法于学习生活之中,则可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勇于开拓、勇于创新。而非墨守成规,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觉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才能灵活运用辩证法恰当解决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对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质量变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认识。 最后,从大处来说,正确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