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原理

合集下载

缩孔与缩松

缩孔与缩松

缩松形成过程
• 合金的凝固温度间隔比较宽,有时型壳的散热又比较慢,使凝固时合 金中两相区较宽,这就使铸件产生缩松,如上图 。a浇注后的某一时刻, 铸件截面上的三个区域分布。b随着温度的降低,铸件中的纯液相不存 在,成为固态和液态共存的凝固区域。枝晶间的通道变窄,阻碍较大, 合金的流动性变差,铸件中心的液态不易对较远的细小空洞进行补缩, 而且枝晶之间互相搭接,甚至形成与中心液态相隔绝的微小孔洞,根本 无法补缩。c合金凝固完毕,在铸件上就形成了很多分散而细小的缩松。
概述
• 缩孔和缩松是熔模铸件常见缺陷之一。熔 模铸件的生产特点是当灼热的钢液浇注到 高温的型壳中,铸件从冷却凝固直到冷至 室温,将产生三种收缩,即液态收缩、凝 固收缩和固态收缩。这是合金重要的铸造 性能之一。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决定了 铸件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产生缩孔和缩松的 大小与分布,固态收缩使铸件产生残余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可能引起变形,甚至裂纹。
缩孔 的孔洞。
一 是什么?
• 定义: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形成
• 特征:分布特征为集中缩孔,缩孔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产生在铸件热节和最后凝固部位,常 伴有粗大树枝晶、夹杂物、气孔、裂纹、偏析等 缺陷。
• 鉴别方法:铸件内部的缩孔,一般采用超声探
伤或射线探伤法进行检验。敞露在铸件表面的缩 孔用肉眼即可确定。表面有缩陷、胀型、缩沉等 缺陷的铸件,内部往往有缩孔缺陷。
缩松
是什么
• 定义:缩松是指铸件最后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
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
• 特征:常分散在铸件壁厚的轴线区域、厚大部位、
冒口根部和内浇口附近。当缩松与缩孔容积相同 时,缩松的分布面积要比缩孔大得多。缩松隐藏 于铸件的内部,外观上不易被发现。

缩孔和缩松及其控制方法

缩孔和缩松及其控制方法

缩孔和缩松及其控制方法缩孔和缩松是在材料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别介绍缩孔和缩松的概念、原因以及控制方法。

一、缩孔缩孔指的是材料加工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孔洞或空隙,一般是由于材料内部气体无法完全排除或者材料收缩不均匀而引起的。

缩孔问题会导致产品的力学性能下降、密封性能降低以及外观质量不佳等问题。

造成缩孔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本身的问题:一些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或物理性质,容易产生气泡或者孔洞。

这些材料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缩孔问题。

2. 加工工艺的问题:加工过程中,如果温度、压力或者速度等参数控制不当,都有可能导致缩孔问题的发生。

例如,如果温度过高或者加热速度过快,就容易在材料内部产生气泡或者孔洞。

3. 设备的问题:加工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也会影响材料的缩孔情况。

如果设备的密封性不好或者加工条件不能满足要求,就有可能导致缩孔问题。

针对缩孔问题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缩孔问题的控制非常重要。

一些具有较低缩孔倾向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缩孔问题的发生。

2. 加工工艺优化:通过合理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可以减少缩孔问题的发生。

例如,采用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可以降低材料内部气泡的产生。

3. 设备改进:改进加工设备的密封性能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缩孔问题。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也是很重要的。

二、缩松缩松是指在材料加工或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收缩不均匀而导致的形状尺寸偏差。

缩松问题会导致产品的尺寸不准确,甚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造成缩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本身的问题:一些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缩松问题的发生。

2. 加工工艺的问题:加工过程中,如果温度、压力或者速度等参数控制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材料收缩不均匀,出现缩松问题。

缩孔与缩松

缩孔与缩松

缩孔与缩松杨群收汇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称为缩孔。

容积大而集中的孔称为集中缩孔,或简称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称为分散性缩孔,简称缩松,缩松的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可以看到发达的树枝晶末梢,有时呈氧化现象发青,可以和气孔区别开来。

在铸件中存在任何形态的缩孔都会由它们而减少受力的有效面积,以及在缩孔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使铸件的机械性能显著降低。

因此,缩孔是铸件的重要缺陷之一,必须设法防止。

一、产生缩孔缩松的因素缩孔形成的因素和过程是很复杂的,各种合金产生缩孔的过程及缩孔量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必须说明铸件的缩孔体积和合金的总的收缩(即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之和)并不是同等的概念,但是这三个阶段的收缩对缩孔却能产生影响。

要研究如何解决缩孔问题,必须了解两个问题,一、合金的凝固特性和凝固收缩过程。

以铸铁为例,其凝固特性逐层凝固,其总的收缩过程即液态收缩、凝固态收缩(与石墨膨胀共存)和固态收缩。

二、决定铸铁收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浇注温度,石墨析出量(化学成分及冷却方法)和铸型刚度(型壁移动)。

对以上专业词语,结合图形作简单通俗说明,从理论概念上知道一些。

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到开始结晶。

(冒口起补缩作用)凝固态收缩:从开始结晶到完全成固态,在这个阶段里存在液态,枝晶状亚固态,石墨生成。

(工艺措施及压力起补偿作用)以上两个阶段是合金的体收缩阶段,在这两个阶段里要防止铸件的缩孔,主要靠冒口,冒口高度,浇注方法及工艺上的措施。

固态收缩:从完全凝固成固态,到室温阶段的收缩,在这个阶段的收缩是线收缩(靠制作模型时放的缩尺,来弥补线收缩时铸件几何尺寸的减少)。

固态收缩对铸件的缩孔一般影响不大,但是在降温线收缩过程中,往四周拉扯的应力也可使缩孔增大些。

铸铁的缩孔量也可以下式表示:缩孔量(%)=液态收缩+凝固态收缩+固态收缩-石墨膨胀对于缩孔的形成,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态收缩远大于固态收缩。

焊接缩孔与缩松的机理及因素及防止措施

焊接缩孔与缩松的机理及因素及防止措施
固态收缩阶段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温度 /℃ 温度 温度 m = ( 100 % n ( T ) L S ) V( LS) 0 L S V 液 V 液 浇 V 凝 S 固 V ( L V 固 /℃ /℃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a)明缩孔
b)凹角缩孔
c)芯面缩孔
d)内部缩孔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缩 孔 特 点
常出现于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 较窄的以层状凝固方式凝固的铸造合金中; 多集中在铸件的上部和最后凝固的部位;铸件厚 壁处、两壁相交处及内浇口附近等凝固较晚或凝 固缓慢的部位(称为热节),也常出现缩孔; 缩孔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所产生的体收缩为液
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之和,即:
εV总=εV液+εV凝+εV固
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
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而固相收缩对应力、变形
与裂纹影响较大。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二、缩孔与缩松的分类及特征 缩孔 缩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一)影响缩孔与缩松的因素
金属的性质 铸型的冷却能力 (收缩系数α大) (蓄热系数b小)
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 (高,快) 铸件尺寸 补缩能力 (大) (弱)
例:铸铁的缩孔、缩松倾向

【材料成型原理--铸造】第14章 缩孔与缩松

【材料成型原理--铸造】第14章  缩孔与缩松
V V (T0 T1 ) 100 % L L (T0 T1 ) 100 %
4/28
收缩三个阶段
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常温,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收缩阶段:
• 1.液态收缩: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液相线温度发生的体收缩。
• 2.凝固收缩:金属从液相线温度到固相线温度间产生的体收缩。
对于纯金属和共晶合金,凝固期间的体收缩是由于状态的改变, 与温度无关,具有一定的数值。
6/28
铸铁的收缩 1液态收缩 2凝固收缩:白口铁参考铸钢(两部分)
灰口铁有石墨膨胀 3固态收缩:
珠光体转变前收缩 共析转变膨胀(铁素体膨胀+渗碳体收缩、石墨 膨胀) 珠光体转变后收缩
7/28
第二节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1、缩孔:铸造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 收缩的产生,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洞,称 为缩孔,把尺寸较大而且集中的孔洞称为集中缩孔,简 称缩孔。
• 2、条件: 铸件由表及里逐层凝固。
11/28
二、缩松的形成
当某种成分下的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较宽时, 通常按体积凝固的方式凝固。凝固区域宽,晶 体容易发展成为树枝发达的粗大等轴晶,当固 相约占70%(体积分数)时,尚未凝固的液体被 分割为一个个互不相通的小熔池。
随温度降低,同样要发生液态收缩、凝 固收缩和固态收缩,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 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出现的细小孔洞得不到 外部合金液的补充而形成分散性的细小缩孔, 即缩松。
20/28
21/28
• 由于按照体积凝固方式凝固,铸件表面在 凝固后期没有形成坚固的外壳,如果铸型刚度 不够,膨胀力将迫使型壁外移。尺寸精度变差。 • 随着石墨球的长大,共晶团之间的间隙逐 步扩大,使得铸件普遍膨胀。共晶团之间的间 隙就是球墨铸铁的显微缩松,并布满铸件整个 断面,所以球墨铸铁铸件产生缩松的倾向性很 大。 • 如果铸件厚大,球墨铸铁铸件这种较大的 缩前膨胀也会导致铸件产生缩孔。 • 如果铸型刚度足够大,石墨化的膨胀力能 够将缩松挤合。在这种情况下,球墨铸铁也可 看作是具有“自补缩”能力。

金属凝固理论 第12章 缩孔与缩松

金属凝固理论 第12章 缩孔与缩松

4/51
二、收缩的三个阶段
1.液态收缩: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液相 线温度发生的体收缩称为液态收缩。
2.凝固收缩:金属从液相线温度到固相线温度 间产生的体收缩称为凝固收缩。
3.固态收缩:金属在固相线以下发生的体收缩 称为固态收缩。
2020/10/15
5/51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严重,缩孔越大; 固态收缩越大,缩孔越小。
2020/10/15
10/51
五、铸铁的收缩
1、液态收缩
铸铁的液态体收缩系数v液随碳含 量的提高而增大。
根据状态图,随铸铁的碳含量增加, 其液相线温度下降,温差也增大。
所以,当浇注温度一定时, v液随 碳量的增加而增大。
2、凝固收缩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凝固收缩和碳钢 相似,是状态改变和温度降低共同 作用的结果。
3)机械阻力 当铸件由于本身结构具有突出部分或内腔部分有型芯, 在收缩时会受到铸型和型芯的阻力,而不能自由收缩, 这种阻力称为机械阻力。与造型材料的强度和退让性、 铸型和型芯的紧实度、箱档和芯骨的位置、及铸件本 身的厚度和长度有关。
2020/10/15
第十二章 缩孔与缩松
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
2020/10/15
1/5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收缩 第二节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 影响缩孔与缩松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2020/10/15
2/51
第一节 收缩
一、收缩的基本概念 1、金属收缩现象 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发生的收缩: ① 液态金属冷却,随着温度下降,空穴数量减
碳钢的凝固收缩率如下表所示。
Wc%
v凝%
0.10 0.25 0.35 0.45 0.70 2.0 2.5 3.0 4.3 5.3

哪些因素影响缩孔、缩松形成,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止,举例说明合金成分对形成缩孔和缩松的影响。

哪些因素影响缩孔、缩松形成,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止,举例说明合金成分对形成缩孔和缩松的影响。
9
➢铸件内应力的预防措施
✓铸件产生铸造内应力的主要原因是合金的固态收缩。 ✓为了减小铸造内应力,在铸造工艺上可采取同时凝 固原则。所谓同时凝固原则,就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 铸件结构上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各 部分同时凝固。 ✓此外,还可以采取去应力退火或自然时效等方法, 将残余应力消除。
6
➢合金成分对形成缩孔和缩松的影响
举例:微量B和C对TiAl合金铸锭缩孔缩松的影响 对铸锭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
镜对铸锭的铸造收缩缺陷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Ti-47Al-2Cr-2Nb合金铸锭有很强的柱状晶生长趋势,在
轴线附近区域形成分散的缩松;加入0.8% B 后,铸锭的组织 得到细化,并削弱了柱状晶生长趋势,收缩缺陷分布集中以大 缩孔方式存在,显微缩松的密度和尺寸均降低。
4
➢缩孔、缩松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一. 形成原因
2. 工艺设计的原因 ✓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浇注系统设计与铸件的凝固原则相矛盾时,可能 会导致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主要表现为浇注位置不合适,不利于顺序凝 固,内浇口的位置及尺寸不正确。 ✓冒口设计不合理:冒口位置、数量、尺寸及冒口颈尺寸未能促进铸件顺 序凝固,都可能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如果在暗冒口顶部未放置出气 冒口,或冷铁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 ✓浇注方面的原因: 浇注速度越快,缩孔体积越大。浇注温度太高,使液 态金属的液态收缩量增加;太低时,又会降低冒口的补缩能力,特别是采 用底注式浇注系统时更明显,铸件往往在下部产生缩孔和缩松。当冒口没 有浇满或对大中型铸件没有用金属液对明冒口进行补浇时,这将降低冒口 的补缩能力,引起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
材料工艺基础
作业一
姓名:XXX 学号:309010XXX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第三节 缩孔与缩松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第三节 缩孔与缩松

缩孔的形成机理
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窄 的合金,在一般铸造条件下按由表及里逐层凝固
的方式凝固。由于金属或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从而在铸
件最后凝固部位形成尺寸较大的集中缩孔。
铸件中缩孔形成过程示意图
缩松的形成机理
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一般按照体积凝固的方式凝固, 凝固区内的小晶体很容易发展成为发达的树枝晶。当固相达到一 定数量形成晶体骨架时,尚未凝固的液态金属便被分割成一个个 互不相通的小熔池。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小熔池内的液体将发 生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已凝固的金属则发生固态收缩。由于熔 池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之和大于其固态收缩,两者之差引 起的细小孔洞又得不到外部液体的补充,便在相应部位形成了分 散性的细小缩孔,即缩松。
4.0
23..13 -41..65
灰白铸口铁铸的铁缩的前收膨缩胀率具高有,自产补生缩作 用裂,纹缩、孔缩与孔缩、松缩的松倾的向倾较向小大。。
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共晶石墨长大示意图
C C
C C
缩松的特点
缩松多出现于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中; 显微缩松一般出现在枝晶间和分枝之间; 常分布在缩孔附近或铸件厚壁的中心部位;
体?积凝凝固固 层?状凝凝固固
A
B
m
n
体树缩积枝松凝晶固 TL
G TS
层胞缩状孔凝晶固
TL TS G
铸件热节处的缩孔与缩松
三、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缩孔的形成 缩松的形成
表表1111--42 亚亚共共晶晶铸铸铁铁的的凝液固态体收收缩缩率率εεVV液凝
碳碳的的质质量量分分数数 wC/wC%/ %2.0 2.02.5 2.53.03.0 3.35.5 ε凝V固液(收T缩浇-率TL=白1口00铸℃铁)/%5.1 1.54.6 1.74.21.8 3.27.0 ε εV液V(凝 T/浇%=140灰0℃铸)铁/% 4.3 0.62.8 1.41.42.3 -03..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危害: 机械性能、 气密性、耐蚀性、锻造裂纹 危害: 机械性能、 气密性、耐蚀性、
铸件中缩孔的形成示意图
Al-4.5%Cu合金中的显微缩松 合金中的显微缩松 a.含气量高的显微缩松与球形孔洞;b.树枝间的显微缩松 含气量高的显微缩松与球形孔洞; 树枝间的显微缩松 含气量高的显微缩松与球形孔洞
图 铸铁共晶石墨长大特点示意图 灰铸铁——“自补缩能力” “自补缩能力” 灰铸铁 球墨铸铁——膨胀力大 膨胀力大——若铸型移动 若铸型移动——缩松倾向大 球墨铸铁 膨胀力大 若铸型移动 缩松倾向大 若铸型刚性大——自补缩 若铸型刚性大 自补缩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 容积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 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洞 。容积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 洞称为缩松 1 缩孔(Shrinkage hole) 缩孔( ) 热节:铸件厚壁处、 热节:铸件厚壁处、两壁相交处及内浇口附近等凝固较晚或凝固缓慢的部位 特征: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特征: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枝晶脉络状凸起 分类: 分类:内缩孔和外缩孔
3、铸铁的收缩 、
(1)液态收缩 液态收缩
ε v液 = (90 + 30C ) ×10 −6
(2)凝固收缩: )凝固收缩: 状态改变+温度降低 状态改变+ 图 铸铁的收缩过程曲线 1-白口铸铁;2-灰铸铁 -白口铸铁; - 析出1%石墨,体积增大 % 析出 %石墨,体积增大2%
ε v凝 = ε v ( L → S ) + α v ( L → S ) (T浇 − TL )
防止措施 成分选择 浇冒口设计(缩孔)-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 浇冒口设计(缩孔)-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 )- 高压下浇注与凝固(缩松) 高压下浇注与凝固(缩松) 急冷—减少糊状(缩松),如冷铁 急冷 减少糊状(缩松),如冷铁 减少糊状 ),
定向凝固方式示意图 均匀壁厚铸件定向凝固过程
图 扩展角对补缩困难区的影响
图 灰铁与球铁在湿砂型中浇注的膨胀曲线 灰铸铁——“自补缩能力” “自补缩能力” 灰铸铁 球墨铸铁——膨胀力大 膨胀力大——若铸型移动 若铸型移动——缩松倾向大 球墨铸铁 膨胀力大 若铸型移动 缩松倾向大 若铸型刚性大——自补缩 若铸型刚性大 自补缩
10.3.3 影响缩孔与缩松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产生缩孔、缩松因素与控制: 产生缩孔、缩松因素与控制: 因素与控制 收缩必然性→缩孔或缩松 取决于凝固方式 收缩必然性 缩孔或缩松→取决于凝固方式(层、糊) 缩孔或缩松 取决于凝固方式( 影响凝固方式因素: 成分、温度梯度 影响凝固方式因素: 成分、 影响缩孔和缩松大小的因素: 影响缩孔和缩松大小的因素: 金属的性质;铸型条件(激冷能力 激冷能力) 金属的性质;铸型条件 激冷能力 浇注条件; 浇注条件;铸件尺寸 缩孔防止: 缩孔于浇冒口中。 缩孔防止:合理设计浇冒口系统 → 缩孔于浇冒口中。 缩松防止:无法通过浇冒口消除。 枝晶发达→ 缩松 缩松↑ 缩松防止:无法通过浇冒口消除。△T↑ 枝晶发达
1、液态收缩: ε v液 = α v液 (T浇 − TL ) ×100% 、液态收缩: 2、凝固收缩: 、凝固收缩: 3、固态收缩: ε v固 = α v固 (TS − T室 ) × 100% 、固态收缩:
ε L = α L (TS − T室 ) ×100%
2、铸钢的收缩 、
(1)液态 ) (2)凝固 )
V1 = V0 [1 − α v (T0 − T1 )]
线收缩——金属在固态时从高温到常温(室温)的线尺 金属在固态时从高温到常温(室温) 线收缩 金属在固态时从高温到常温 寸改变量 L1 = L0 [1 − α L (T0 − T1 )] 体收缩率: 体收缩率: 线收缩率: 线收缩率:
ε v = (V0 − V1 ) / V0 ×100% = α v (T0 − T1 ) ×100% ε L = ( L0 − L1 ) / L0 ×100% = α L (T0 − T1 ) ×100%

灰铸铁凝固收缩与碳当量的关系 灰铸铁凝固收缩与碳当量的关系 凝固收缩
(3)铸铁的固体收缩 )铸铁的固体收缩 曲线
图 Fe-C合金的自由线收缩曲线 合金的自由线收缩曲线 1-碳钢;2-白口铁;3-灰铸铁;4-球墨铸铁 -碳钢; -白口铁; -灰铸铁; -
10.3.2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缩孔与缩松的分类及特征 缩孔与缩松的分类及特征
第10章 10章
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与控制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原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原
§1nkage porosity
10.3.1 金属的收缩 • 1、收缩的基本概念 、
• ——铸件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体积 铸件在液态、 铸件在液态 减少。 减少。 体收缩——金属从液态到常温(室温)的体积改变量 金属从液态到常温(室温) 体收缩 金属从液态到常温
铸件热节处的缩孔与缩松
10.3.2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①缩孔:凝固体积收缩,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 →逐层凝 缩孔:凝固体积收缩, 逐层凝
固时→ 通过液态金属的流动使收缩集中于铸件最后凝固 固时 部位形成集中缩孔。 集中缩孔 部位形成集中缩孔。 糊状区、 液体流动困难→ ②缩松:糊状凝固 糊状区、液固共存 液体流动困难 缩松:糊状凝固→糊状区 液固共存—液体流动困难 晶间树枝间得不到补充 →分散的小缩孔 分散的小缩孔
a) 明缩孔 b) 凹角缩孔 c) 芯面缩孔 d) 内部缩孔
2 缩松(Porosity) 缩松( )
分类:宏观缩松(简称缩松)和微观缩松(显微缩松) 分类:宏观缩松(简称缩松)和微观缩松(显微缩松) 分布:多出现于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中, 分布:多出现于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中,常分布在铸件壁的轴线 区域、缩孔附近或铸件厚壁的中心部位。 区域、缩孔附近或铸件厚壁的中心部位。
冷铁对缩孔位置的影响 (顺序凝固) 顺序凝固)
冷铁造成同时凝固方式示意图 冷铁造成同时凝固方式示意图 同时凝固
(四)加压补缩——压力下凝固 加压补缩 压力下凝固 (压力釜,挤压铸造,高压铸造) 压力釜,挤压铸造,高压铸造)
图 碳钢的比容与温度和含碳量的关系 1-0.35%C;2-0.25%C;3-0.8%C - % ; - ; -
(3)固态收缩 ) a.珠光体转变前收缩 珠光体转变前收缩 b.共析转变期的膨胀 共析转变期的膨胀 c.珠光体转变后收缩 珠光体转变后收缩
ε v固 = ε v珠前-ε Vγ →α + ε v珠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