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频率选择性的方法
浅析超短波通信技术的常见干扰及处理措施

浅析超短波通信技术的常见干扰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从超短波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和常见的干扰对通信技术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电磁干扰、多径传播干扰、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随机噪声干扰对超短波通信技术的影响。
针对这些干扰,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采用天线技术、多径传播估计和校正技术、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结论部分探讨了超短波通信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以及干扰处理在提高通信质量中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超短波通信技术中常见的干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短波通信技术、干扰、电磁干扰、多径传播干扰、频率选择性衰落、随机噪声干扰、处理措施、通信质量、干扰处理、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超短波通信技术的重要性超短波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波长短、频率高,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高密度的通信连接,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场景。
在今天的智能手机、移动通信设备等设备中,大多采用超短波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快速可靠的通信连接。
超短波通信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超短波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信号传输和接收,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支持。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超短波通信技术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保障了战场上的通信指挥和作战部署。
超短波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短波通信技术将会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常见的干扰对通信技术的影响常见的干扰对通信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信质量的下降与通信稳定性的降低。
电磁干扰会导致接收信号强度减弱,信噪比降低,从而影响通信质量,甚至导致通信中断。
多径传播干扰会造成接收端收到多个经过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导致信号叠加混淆,难以正确解码。
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导致特定频率处的信号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通信质量波动。
抗交叉干扰能力分析及抗干扰接收机改进方案讨论

抗交叉干扰能力分析及抗干扰接收机改进方案讨论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日常使用无线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干扰问题,其中交叉干扰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类型。
本文将针对抗交叉干扰能力进行分析,并讨论抗干扰接收机的改进方案。
第一部分:抗交叉干扰能力分析1. 交叉干扰的定义与特点交叉干扰是指在无线通信中,由于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之间频率分配不合理或工作方式冲突等原因,导致频道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
交叉干扰的主要特点包括频谱重叠、干扰严重程度与干扰源之间的距离和发射功率有关等。
2. 影响抗交叉干扰能力的因素通过分析交叉干扰的特点,可以得出影响抗交叉干扰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信号频率、信号功率、距离和调制方式等。
3. 抗交叉干扰能力的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无线通信设备的抗交叉干扰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法:信噪比测试、频谱分析、误码率测试等。
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部分:抗干扰接收机改进方案讨论1. 微波干扰抗干扰接收机方案微波干扰是交叉干扰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为了改善抗干扰接收机的表现,可以考虑以下方案:引入抗干扰滤波器、优化接收机前置放大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2. 频率选择性干扰抗干扰接收机方案对于频率选择性干扰,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方案:引入频率滤波器、优化接收机的频偏补偿技术、采用自适应均衡算法等。
3. 抗多路径干扰接收机方案多路径干扰是由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反射、散射、折射等导致的,针对该类型干扰,可以考虑以下方案:引入自适应阵列天线、采用空时编码技术、优化接收机的自相关算法等。
第三部分:讨论与总结1. 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比较每种改进方案都有其优缺点,例如引入滤波器可以有效抑制干扰,但也会降低信号的带宽;采用自适应均衡算法可以减小信号失真,但需要较大的计算开销。
因此,在选择改进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水声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技术研究

水声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技术研究在当今的通信领域,水声通信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方式,在海洋探索、水下监测、军事应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声信道的复杂性给通信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理解频率选择性衰落,首先得明白水声信道的特点。
与陆地无线通信信道相比,水声信道具有传播速度慢、多径传播严重、环境噪声大等显著特点。
声音在水中传播时,会由于海面、海底的反射以及水体中的不均匀性,产生多条传播路径。
这些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和强度各不相同,导致接收信号出现时延扩展。
当时延扩展超过了发送信号的符号周期时,就会引发频率选择性衰落。
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对水声通信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它会导致信号失真、误码率上升,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和方法。
其中,均衡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
均衡器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校正器”,它能够对接收信号中的失真进行补偿,减小多径传播带来的影响。
自适应均衡器通过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参数,以适应信道的变化,能够在复杂的水声环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最小均方误差(LMS)均衡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LS)均衡算法,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另一种重要的技术是分集技术。
分集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发送或接收多个独立的信号副本,来降低衰落对通信的影响。
常见的分集方式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
在水声通信中,由于空间受限,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应用得更为广泛。
通过在不同的频率或不同的时间发送相同的信息,即使部分信号受到衰落影响,只要还有其他未受严重影响的副本,就能够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水声通信中也逐渐受到关注。
MIMO 系统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信道容量和通信可靠性。
在水声环境中,合理布置多个收发换能器,可以增加通信的自由度,减轻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通信工程师:数字微波通信考点巩固(三)

通信工程师:数字微波通信考点巩固(三)1、单选由微波介质稳频振荡产生的微波其频率稳定度可达()A、10-4级B、10-5 级C、10-6级正确答案:B2、单选工作频率一定时,天线口径越大,其半功率角()A、越小(江南博哥)B、越大C、不变正确答案:A3、单选能消除噪声积累的中继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C4、单选镜像干扰通常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B5、单选关于数字微波通信的站距,叙述正确的是:().A.发射机功率越大,站距越长B.射频工作频率越高,站距越长•C.传播环境条件越好,距离越长正确答案:C6、单选再生中继站所用的中继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C7、单选数字微波的频谱有效调制技术中,对传输系统的线性和群时特性要求严格的是().A.PSKB.QAMC.QPR正确答案:B8、单选波长在5cm—10cm时,微波中继平均站距应在50km左右,丘陵线路站距可以()A、加长B、缩短C、不变正确答案:A9、单选数字微波通信波道切换,从目前设备使用情况看,大多是在()进行.A、视频B、中频C、基带正确答案:C10、单选下面属外差中继的微波中继方式是()A、射频转接B、中频转接C、再生中继正确答案:B11、单选微波通信中,电平衰落服从()A、正态分布B、瑞利分布C、随机分布正确答案:B12、单选分集技术中,主要用于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技术是().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B13、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站距通常采用()A.30kmB.50kmC.80km正确答案:B14、单选微波通信中,采用脉冲抽样锁相振荡源的本振源频率稳定度可达()A、10-4级B、10-5级C、10-6级正确答案:C15、单选微波中继通信中继方式中,适于不需要上下话路的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A16、单选我国使用的140Mbps国外数字微波系统如下,其中使用16QAM,工作于6GHZ上频段的是()A、NEC—500SB、GTE—CTR186C、RD—6B正确答案:B17、单选微波通信接力段地形剖面分三类,最适于微波传输的是().A.山区、城市建设物上空、中间无较大河流或湖泊B.丘陵地区,无明显反射地形条件,无较大河流C.平地,水网多的地带正确答案:A18、单选下面能产生微波的吸收衰耗的是().A.氧分子B.小水滴C.大气的不均匀正确答案:A19、单选所谓不可用时间是指至少在一个传输方向上,只要下述两种情况有一种持续出现()秒,就认为该近道不可用时间开始,①数码信号阻断②秒平均误码率大于1×10-3.A、5秒B、10秒C、15秒正确答案:B20、单选关于微波传播的大气效应,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工作频率小于12Ghz时,大气吸收衰耗可忽略B.工作频率在10Ghz以下频段,散射衰耗不严重C.一般情况下,•折射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正确答案:C21、单选因传输质量最好而成为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中继方式的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C22、单选与短波信道对流层散射信道相比,视距信道的外界干扰()B、小C、相差无几正确答案:B23、单选水蒸气对电磁波的最大吸收将一般在频率为()时A、10GHZB、23GHZC、60GHZ正确答案:B24、单选关于天线的寄生耦合,前后比是指:().A.对两个相互靠背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发射能量以近区场耦合方式进入后面的耦合量B.对于两并排安装且同一指向的接收和发射天线,发射能量耦合到接收机的耦合量.C.指天线接收从正前方来的电波能力与接收从后方来的电波能力之比.正确答案:C25、单选目前,微波通信在()以下频段都非常拥挤A、60MHZB、60GHZC、200GHZ正确答案:B26、单选下面属直接中继的微波中继方式是()A、射频转接B、中频转接C、再生中继正确答案:A27、单选目前在研究和应用的是()以上的微波通信系统A、2GHZB、10GHZC、100GHZ正确答案:B28、单选下面抗衰落技术用于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是().A.备用波导切换方法B.自动增益控制电路C.分集技术正确答案:C29、单选微波通信中,对本振源的频率稳定度要求最高的是()A、ASKC、PSK正确答案:C30、单选?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A.心力贮备B.心输出量C.心指数D.射血分数E.每搏输出量正确答案:C31、单选省去了调制与解调过程且设备简单而常用的中继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B32、单选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耗在()比较严重A、10GHZ以下B、5G以下C、10G以上正确答案:C33、单选把接收的微波信号用微波放大器直接放大而无需变频过程的中继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A34、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波道切换一般不在()上进行.A.射频B.中频C.基带正确答案:A35、单选自由空间条件下,当费涅尔余隙与一阶费涅尔半径之比为()损耗在0dB左右A、大于0.5B、小于0.5C、等于0.5正确答案:A36、单选关于微波通信中路由的选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微波通信线路一般走向成直线,以使线路上中继站最少和传输距离最近B.线路走向应有利于电波的传播,尽量选择平坦地形C.线路要尽量减少分支,当必须分支时,要根据线路和设备采用适当的分支角正确答案:C37、单选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中,当两路信号来自空间不同位置时,称为()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A38、单选我国使用的140Mbps国外数字微波设备如下,其中使用64QAM,6GHZ 下频段工作的是()A、NEC—500SB、GTE—CTR186C、RD—6B正确答案:C39、单选提高平衰落储备可用()A、提高发射功率的方法B、采用空间分集技术C、采用频率分集技术正确答案:A40、单选对于数字微波中而言,分集接收技术最经济、效果又好的是()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A41、单选我国使用的几种140Mbps国外数字微波系统如下,都有8个波道,并采用法:1无损伤倒换,其中适于长距离干线通信的是()A、NEC—500SB、GTE—CTR186C、RD—6B正确答案:C42、单选把接收的微波信号经混频变为中频进行放大,再上变频发到下一站的中继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B43、单选在分集技术中,效果最差,不怎么使用的是:().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C44、单选在数字微波的频谱有效调制技术中,()最常用A、PSKB、QAMC、QPR正确答案:A45、单选分集技术中,主要用于克服电平衰落的技术是().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A46、单选微波通集分集接收技术中,当两路信号来自不同极化方式时,称为()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C47、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2nQAM是()调制方式A、频移键控B、相移键控C、正交正确答案:C48、单选在数字微波通信中,相邻波道间隔一般表示为()A、△f波道B、△f收发C、△f保护正确答案:A49、单选频率选择性衰落对数字微波的影响,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数字调制信号占用较宽工作频带,容易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B.数字调制信号对信道滤波特性要求严格,传输信道总滤波特性若畸变,码间干扰就严重C.频率选择性衰落对数字微波通信的影响可等效为信号收信电平的降低正确答案:C50、单选微波的频率范围是().A.3MHZ-30MHZB.30MHZ-300MHZC.3000MHZ-300GHZ正确答案:C51、单选微波通信中,多经衰落是由微波的()造成的.A、散射B、折射C、反射正确答案:C52、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调制技术,目前已达到()A、64和128QAMB、256和512QAMC、1024和2048QAM正确答案:B53、单选下面技术是提高数字微波频谱利用率的是()A、分集技术B、收发微波射频单频制技术C、干扰信号抵消技术正确答案:B54、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频域自适应均衡器其均衡是在()上进行的.A、射频B、中频C、基带正确答案:B55、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时域自适应均衡是在()上进行的.A、射频B、中频C、基带正确答案:B56、单选目前,世界各国的长途通信网有()是用微波电路沟通的.A、50%—70%B、70%—80%C、80%—90%正确答案:A57、单选关于波道切换,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数字微波通信常用1:1或n:1信道保护方式B.•波道切换可在中频或基带上进行C.只要不发生漏码就可以进行波道的无损伤切换.正确答案:C58、单选数字微波通信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一般为()A、几十毫瓦至1瓦B、几瓦至几十瓦C、几十瓦至100瓦正确答案:A59、单选氧对电磁波的最大吸收峰在频率为()时A、10GHZB、23GHZC、60GHZ正确答案:C60、单选在实际使用中,数字微波检收信机的噪声系数一般由()A.3.5dBB.3.5dB-7dBC.7dB以上正确答案:B61、单选微波通信高级和中级假想参政电路的年可用性指标为()A.99.7%B.90.7%C.98.7%正确答案:A62、单选目前我国微波通信基本使用2 、4、6、8、11GHZ频段,其中电波传播较稳定而用于干线微波通信的是().A.7、8、11GHZB.2、4、6GHZC.4、6、7GHZ正确答案:B63、单选在数字微波通信中,相邻收、发信频带之间的间隔一般表示为()A、△f波道B、△f收发C、△f保护正确答案:B64、单选平衰落储备概念对()适用A、小容量系统B、中容量系统C、大容量系统正确答案:A65、单选微波中继通信中继方式中,适于上下话路的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正确答案:C66、单选关于QPQ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QPQ技术在一个或多个数字符的区间有意引入一定的码间串扰,使频谱加宽了.B、QPR因使用了相关编码技术,故有一定检错能力C、QPP把数字编码和调制直接结合起来,使设备及技术很复杂,使得整个传输系统结构庞杂正确答案:B67、单选天线驻波比等于1时,反射系数()A、最大B、最小C、适中正确答案:B68、单选关于微波地面效应叙述正确的是().A.当障碍峰顶在收发天线连线以上时信号将全被挡住造成通信中断B.当障碍峰顶在收发天线连线以下时,不会对微波信号产生衰耗C.地面越光滑,对微波信号衰耗越大正确答案:C69、单选在微波通信误码率性能中统计时间较长的是()A、严重恶化分B、严重恶化秒C、残余误码率正确答案:C70、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2nPSK是()调制方式A、频移键控B、相移键控C、正交正确答案:B71、单选数字微波通信容量划分中,()属大容量系统.A、150MbpsB、8MbpsC、200Mbps正确答案:C72、单选下面属基带中继的微波中继方式是()A、射频转接B、中频转接C、再生中继正确答案:C73、单选数字微波通信在有时延时切换会导致()A、重码B、漏码C、误码正确答案:C74、单选能产生微波的散射衰耗的是()A.氧分子B.雨雾C.不均匀的大气正确答案:B75、单选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中,当两路信号中来自不同频率时,称为()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正确答案:B76、单选天线口径一定时,工作频率越高,天线的半功率角()A、越小B、越大C、不变正确答案:A77、单选大气的折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A、增加B、减少C、不变正确答案:B78、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波道切换在要()无时延差时进行.A、主备波道之间B、主备两路PCM数据流之间C、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信号正确答案:B79、单选数字微波通信容量划分中,()属中容量系统A.10Mbps以下B.10Mbps-100MbpsC.100bps以上正确答案:B80、单选在要求同样的通信质量时,数字微波比模拟微波系统的发射和输出功率()A、要大B、要小C、相差无几正确答案:B81、单选数字微波系统中,电平衰落等效为()A、收信电平的降低B、信噪比的降低C、系统选择能力的下降正确答案:A82、单选数字微波系统中,频率选择性衰落等效为()A、收信电平的降低B、信噪比的降低C、系统选择能力的下降正确答案:B83、单选对微波通信中收信机的选择性是用增益一频率特性表示的,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通频带内增益越大越好B.通频带外衰减越大越好C.通带与阻带间过流区越窄越好正确答案:A84、单选有效衰落储备是在平衰落储备的概念上,考虑了()时,而提出的概念A、热噪声B、电平衰落C、频率选择性衰落正确答案:C85、单选大容量的数字微波系统常采用()保护方式.A.1:1B.1:nC.n:1正确答案:C86、单选信号本身具有检错能力且把数字编码和调制直接接合的调制技术是().A.PSKB.QAMC.QPR正确答案:C87、单选对中容量系统、数字微波通信一般在()进行调制.A、7MHZB、140MHZC、70MHZ正确答案:C88、单选波长在15cm-18cm时,微波中继最大站距可达()A.80kmB.60kmC.50km正确答案:B89、单选微波通信中,闪烁衰落是由微波的()造成的.A、散射B、折射C、反射正确答案:A90、单选关于视距传播信道的衰落特性,叙述错误的是().A.闪烁衰落持续时间短,影响也小B.加大衰落储备对改善多经衰落误码性能很有效C.电平衰落对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收信电平降低正确答案:B91、单选费涅尔半径和余隙是研究()时用到的.A、大气的折射B、地面阻挡物造成的阻挡衰耗C、地面对电波的反射正确答案:B92、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与模拟微波通信相比,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干扰性强B.保密性强C.技术更复杂,上下话络比较困难正确答案:C93、单选分析表明,只要保证极化鉴别率XPD在()以上,就可以采用交叉极化方式来提高数字微波通信的频谱利用率.A.15.dBB.10dBC.25dB正确答案:C94、判断题对高危孕妇可做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DNA检查进行21-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性技术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性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其中,频率选择性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通信质量、增加系统容量和提升频谱利用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理解频率选择性技术,首先得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播特性说起。
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多种衰落现象,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等。
多径衰落是导致频率选择性的主要原因。
当发射信号经过多条不同长度的路径到达接收端时,由于各路径的长度不同,信号到达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从而产生时延扩展。
这种时延扩展会使得接收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衰落情况不同,即频率选择性衰落。
频率选择性技术的核心目标就是应对这种频率选择性衰落,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中,一种常见的技术是均衡技术。
均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补偿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失真,从而使得接收信号尽可能地接近发送信号。
例如,线性均衡器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线性滤波来消除码间干扰,但它在处理严重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时效果可能不太理想。
相比之下,非线性均衡器,如判决反馈均衡器(DFE),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信道条件,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另一种重要的频率选择性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OFDM 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多个低速的子数据流,并分别调制到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进行传输。
由于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使得它们在频域上相互分隔,大大减少了子载波之间的干扰。
而且,OFDM 系统可以通过在每个子载波上进行简单的均衡或者甚至不需要均衡,就能够有效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这是因为 OFDM 将宽带信道划分成了多个窄带平坦衰落的子信道,降低了信道均衡的复杂度。
除了均衡和 OFDM 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在应对频率选择性衰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MIMO 系统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利用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等技术来提高系统性能。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49e5f104b73f242326c5f1e.png)
技术: --如何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如何合并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本质: --对同一信号在不同空间/频率/极化/时间的过 取样
6
4.1 分集接收
分集的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是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 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接收机将收 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 影响。
(2,1,4)卷积编码。 卷积码在CDMA/IS-95系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 在前向和反向信道,系统都使用了约束长 度K=9的编码器。
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性产生多 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的调整 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
形成方向图在不同的方向上给 予不同的增益,可以提高接收 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系统 的容量
可以将频率相近但空间可分离 的信号分离开
15
分集技术
4.1 分集接收
智能天线
提高SINR改善通信质量 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用户数量 提高频谱利用率 扩大通信覆盖区域 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自动跟踪用户信号位置定位 减小用户发射功率提高电池寿命
最大信噪比准则等。
21
4.1 分集接收
从分集信号中以什么方式作为输出?
M
S(t) msm (t) m1
选择式合并:选择最好的支路作为输出, 其它支路丢弃。
等增益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进行等增益相加。
最大比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按照各个支路的信噪比数值进 行加权相加。
如果S=0,则R是一个码字;若S 0,则传输一定有错。
由于 S RHT (C e)HT CHT eHT eHT
可见伴随式仅与错误图样有关,与发送的具体码字 无关;(n , k)线性码对接收码字的译码步骤如下: ① 计算伴随式 ST=HRT ; ② 根据伴随式捡出错误图样e; ③ 计算发送码字的估值 Cˆ R e
通信技术中的干扰排除方法

通信技术中的干扰排除方法在现代社会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往往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
干扰是指任何能够扰乱或削弱通信信号的外部因素。
为了确保通信的顺利进行,工程师们研发了各种干扰排除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信技术中的干扰排除方法。
首先,一种常见的干扰排除方法是频率选择性排除技术。
该技术利用了信号的频率特性来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一般来说,干扰信号会选择特定的频率进行传输,而有用信号则会有自己独特的频率特征。
通过设置合适的带宽和滤波器,可以选择性地滤除干扰信号,从而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频率选择性排除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
其次,另一种常用的干扰排除方法是时域反馈技术。
该技术利用反馈回路来检测和补偿干扰对通信信号的影响。
当干扰信号对于通信信号产生负面影响时,反馈电路会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消除或减弱干扰。
时域反馈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等领域,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质量。
此外,频谱扩展是一种常见的干扰排除方法,特别适用于抵抗窄带干扰。
频谱扩展技术利用复杂的码型和扩频序列将通信信号扩展到更大的频带宽度上,使得干扰信号在频谱上被均匀分散和平滑。
这样一来,即使干扰信号的功率较大,其对扩展后的信号的影响也会被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频谱扩展技术广泛应用于CDMA、LTE等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通信质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干扰排除方法值得一提。
差分编码、差分解调是一种常见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排除方法。
它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引入编码和解码步骤来减轻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差分编码和差分解调技术在降低误码率和提高信号抗干扰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天线设计和部署也对干扰排除起到关键作用。
适当选择天线的类型、位置和朝向,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总之,通信技术中的干扰排除方法是确保通信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电磁干扰解决方法

电磁干扰解决方法电磁干扰指的是在通信、无线电频谱以及电子设备中,由电磁场的相互干扰引起的问题。
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数据传输错误、设备故障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1.屏蔽和隔离屏蔽和隔离是最常见的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
通过使用金属或导电材料制作屏蔽罩、屏蔽丝等,将电磁信号隔离在设备内部或将干扰源和受干扰设备分隔开来,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2.滤波器滤波器可以在特定频带上阻隔或衰减电磁干扰信号,从而降低其对设备的影响。
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3.接地和屏蔽接地接地是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将电磁波通过地线排放到地面上,降低其对设备的影响。
屏蔽接地则是将设备外壳与地面或其他屏蔽体连接,形成一个有效的屏蔽环境,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4.频率选择性频率选择性是通过选择特定频段的通信方式,使得设备只接收特定频段的信号,从而减少其他频段的电磁干扰。
5.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合理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可以减少因电磁场相互干扰而引起的问题。
避免设备之间距离过近,采用合适的排列方式,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
6.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对于设备本身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情况,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使用抗干扰器件、优化电路布局和接线方式、改进设备屏蔽等。
7.信号调理技术信号调理技术可以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抑制或消除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使用均衡器、滤波器、放大器、编码和解码技术等。
8.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合理的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符合要求,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和影响。
总之,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
通过采取适当的屏蔽和隔离措施、滤波器、接地和屏蔽接地、频率选择性、合理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信号调理技术以及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sume h(t)=1, w(t)=0 (ideal channel), then Y(k) becomes
1 Y k T
2015/5/25
X p exp j 2pft exp j 2kft
0 p 0
18
T N 1
Using FFT and IFFT for carrier modulation/demodulation In practice, such parallel data modulation and coherent demodulation can be simply done by usin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er (IFFT) and fast Fourier transfer (FFT) The basic orthogonal function is
OFDM系统性能 1.频带利用率
2.抗脉冲干扰
比单载波系统强。
2015/5/25
3.抗多径干扰
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性能优于单载波系统, 并具有较强的抗瑞利衰落能力。
13
无码间串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余弦滚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015/5/25
14
2015/5/25
15
Comparison with FDMA
(1kHz) Time
•Available bandwidth is divided into N subband •Each symbol occupies a narrow band but longer time period For each subcarriers Bandwidth f=B/N Symbol duration T=N/B
2015/5/25
22
分析
采用了升余弦窗函数之后,可以显著提高OFDM符 号功率谱带外部分的下降速度。例如,对于64个 子载波的OFDM符号,加入β=0.025的升余弦窗, 此时滚降区域虽然仅占符号间隔的2.5%,但却可 以使-40 dB带宽减小为未加窗时的一半。需要注 意的是,β值的选择要适当,选择大的β值虽然 可以大大改善OFDM符号的频带效率,但同时也会 降低OFDM符号对时延扩展的容忍程度。
2015/5/25
9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条件)
OFDM调制器
2015/5/25
Ts
0
cos i t cos j t 0 , i j
n , n 1, 2 , f f j i 2Ts f f m , m 1, 2 , i j 2Ts
T (1ms)
2015/5/25
6
Multi-Carriers
e
j 2 f0 t
e e
j 2 fk t
-
j 2 fN 1t
e
-
j 2 f0 t
-
e
j 2 fk t
Baseband model of an OFDM For the uniform subcarrier spacing
1 0.8 0.6 Spectra
ch1
ch2
ch3
0.4 0.2 0 -0.2 -0.4
Frequency guard
0
1
2 3 Subcarrier Num
2015/5/25
16
System Description(1)
Assume the information data sequence be X(k), k=0,1…N-1, then the transmitted signal s(t) can be expressed as
r 1 N 1
1 e 1 e
j 2 ( f Di T k K ) 2 j ( f Di T k K ) N
e
j
2ti K N
21
降低带外泄漏-时域加窗技术
功率谱的带外衰减速度不够快。虽然随着子载波 数量的增加,OFDM信号功率谱的带外衰减速度会 加快,但是即使在256个子载波的情况中,其-40 dB带宽仍然是-3 dB带宽的4倍。 为了加快OFDM信号功率谱带外部分的下降速度, 可以对每个OFDM符号进行加窗处理,使符号周期 边缘的幅度值逐渐过渡到零。
N b(t ) sinc t T
24Biblioteka OFDM参数选择(1)确定保护间隔 根据经验,我们一般选择保护间隔的时间长度 为时延扩展均方根值的2到4倍。 (2)选择符号周期 考虑到保护间隔所带来的信息传输效率的损失 和系统的实现复杂度以及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等因素,在实际系统中,一般选择符号周期长度 是保护间隔长度的5倍。 (3)确定子载波的数量 子载波数可直接利用-3 dB带宽除以子载波间隔 (即去掉保护间隔之后的符号周期的倒数)得到。 或者可以利用所要求的比特速率除以每个子信道 中的比特速率来确定子载波的数量。
Frequency f (MHz)
10
Channel gain
1
0.1
0.0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Frequency f (MHz) 2015/5/25 4
Single Carrier System
Frequency
Bandwidth = B Symbol Duration T=1/B
2015/5/25
System Description(2)
x(n) IDFT { X (k )} X (k )e
k 0
N 1
j 2 kn / N
n 0,1,..., N 1.
x( N n), n N g ,N g 1,....,1 xg (n) { x(n), n 0,1,.....,N 1
Y (k ) X (k ) H (k ) I (k ) W (k )
H ( k ) hi e
i 0
r 1
jf Di T
sin(f Di T )
f D T
i
e
j
2ti k N
1 I (k ) N
2015/5/25
h X ( K )
i 0 K 0 K k i
k
=e j 2 fct IFFT ( X k )
2015/5/25
11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续
OFDM信号的频谱结构
当fi=fc+iRb/N (i=1,2,…N)时可基于快速离散傅 立叶变换实现调制和解调
BOFDM
( N 1) Rb N log 2 M
2015/5/25
12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续
10
x(t ) X k (t )e j 2 ( fc k f ) t e j 2 fct X k (t )e j 2 k ft
k k
当f=1/ T 令t=nT/N
=e j 2 fct X k (t )e j 2 kt / T
k
=e j 2 fct X k (t )e j 2 kn / N
r t s t * ht wt
2015/5/25
h(t):Channel response; w(t):AWGN signal
17
The received on subcarrier k0 is
1 Y k T
r t exp j 2kft dt
After inserting guard interval, the signal becomes x’(n) with length N+G Assume the lowpass filter has rectangular shape
N T ; f N 2T or, B f 0; f N 2015/5/25 2T
When _max>T
B (1MHz)
Tim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T=1/B (1s)
Equalizer is needed to reduce ISI
2015/5/25
5
OFDM Systems (N subcarriers)
Frequency
B f
-5 -10
User
-15 -20 -25 -30 0 5 25 30 35 40 45 5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10
15
20
Time 2015/5/25
0
Time 3
10
Channel gain
1
0.1
0.0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h( n ) hi e
i 0
2015/5/25
r 1
j 2f Di T
n ( t I ) N
y g ( n ) x g ( n ) h ( n ) w( n )
20
Cont..
(ICI的引入)
1 N 1 Y (k ) DFT { y(n)} y(n)e j 2 kn / N n 0,1,..., N 1. N k 0
2 g (k ) exp j kn , k 0,1,...N 1, n 0,1,...N 1 N N 1 2 2
exp j N pn exp j N kn N , k p n 0 N 1 2 2 exp pn exp j kn 0, k p 19 j N N 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