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仪器封存(启用)申请表
仪器设备报废制度

仪器设备报废制度一、报废申请1.部门申请:当仪器设备发生使用寿命到期、功能失效或无法修复的情况时,使用部门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报废申请,明确报废原因、类别和数量,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2.报废申请审查: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查,对报废原因、类别和数量进行评估,确保报废符合相关规定,并形成评估意见。
二、报废审批1.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报废申请的评估意见,进行审批,决定是否批准报废,并填写报废审批表。
对于大型或特殊仪器设备的报废,还需报请有关部门的意见。
2.报废审批备案: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报废审批表备案,并通知相关部门执行报废程序。
三、报废程序1.清理和封存:报废决定后,使用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清理和封存,确保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并将清理和封存情况填写在报废清理表上。
2.财产管理部门处置:报废后的仪器设备应当上报财产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合理安排处置方式,可选择公开竞价、委托代理、转让或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仪器设备,应当按照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财务部门确认:财务部门应当在仪器设备处置后,核实处置金额,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认和结账。
四、报废记录1.档案管理:各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报废档案,将仪器设备报废决定、审批、处置等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2.报废台账:各单位应当建立仪器设备报废台账,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报废原因、类别、数量、清理情况、处置方式、处置金额等,以便日后查询和统计分析。
五、报废审核1.审计机构检查:各单位应当定期邀请内部或外部审计机构对仪器设备报废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规范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2.管理部门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单位的仪器设备报废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促进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报废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于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备(仪表)启用、报停封存、报废管理办法(试行)

机械设备(仪表)启用、报停封存、报废管理办法(试行)二零一二年五月目录第一章设备的启用第二章设备的报停封存第三章设备的报废第四章仪器仪表的启用、封存第五章仪器仪表的报废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管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设备(仪表)的启用、报停封存及报废管理办法。
第一章设备的启用1.1设备的启用适用于下列情况:由于新设计安装;由于设备改造;设备更新;设备封存后重新启用;1.2设备经过入场验收、安装、调试后的启用,由设备管理部组织生产制造部、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等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试运行是否达到工艺技术要求进行验收确认,以达到设计技术指标为准,报请分管领导和总工程审批,以书面形式向生产制造部进行交接使用。
1.4设备交接时应填写好设备启用记录表,签字认可。
1.5交付使用的设备由生产工艺人员进行运行管理。
定期保养维护由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配合进行。
1.6对于设备重新启用前须由设备使用部门填报设备启用申请表,经过审批后,交设备管理部经过检查确认可以使用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填写设备启用记录表备案。
第二章设备的报停封存2.1现用设备因设计、制造或工艺改造等因素需要停止使用的,停止日期在三个月以上的,使用部门应进行填写,报部门技术人员和部门经理签字,再由公司主管领导和总工程师签字。
2.2 由使用部门把报停表交到设备管理部进行入档备案。
2.3设备管理部接到设备报停表后,及时组织设备使用部门和维修人员把报停设备进行封存的各项工作,如上油封堵保压等,把设备从系统中隔离出来。
2.4封存好的设备由使用部门对其进行挂牌标识,并做好隔离措施。
第三章设备的报废3.1设备因设计制造缺陷无法修复或工艺改造取缔设备使用的,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由工艺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确认,报总工程师批准,交设备管理部备案。
3.2经批准报废的设备,从报废之日起属废旧仓库管理的设备,任何个人和部门未经设备管理部同意,不得任意拆走设备的零部件。
3.3报废设备的交库工作,由设备部会同物资部办理报废设备交库手续。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其过程能力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管理。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组织对仪器设备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控制。
3.2检测组主任3.2.1负责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维修及档案管理;3.2.2负责仪器设备维修、降级、封存、报废的审核。
3.3设备管理员3.3.1负责对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3.3.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修理的有关记录及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
3.4设备使用人员3.4.1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成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4.0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购置及验收见《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4.2仪器设备的标识4.2.1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登记建帐、分类编号,该编号应具唯一性,并对该设备粘贴表明其状态的三色标识,以便识别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状态,防止仪器设备的超期超范围使用。
4.2.2标识的分类4.2.2.1合格证(绿色)4.2.2.1.1计量检定合格者;4.2.2.1.2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4.2.2.1.3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4.2.2.2准用证(黄色)4.2.2.2.1多功能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某项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4.2.2.2.2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某项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4.2.2.2.3降级使用者。
4.2.2.3停用证(红色)4.2.2.3.1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4.2.2.3.2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4.2.2.3.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4.2.2.3.4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4.2.2.4对贴有停用证(红色标志)的仪器设备禁止使用,对贴有准用证(黄色)的仪器设备只能使用其正常的功能部分。
对没有使用(6个月以上)的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的设备,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进行封存,并填写《仪器设备封存记录》。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75bd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第一篇: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校准)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相关推荐闲置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2篇)现如今,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闲置设备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篇1(1)凡闲置一年以上的设备规定为闲置设备。
(2)闲置设备在闲置期间,不准露天存放,不准挤压,要每半年进行一次保养,不准有锈蚀、缺件现象。
(3)闲置设备要存放整齐,并悬挂标牌。
(4)闲置设备需要使用时,必须有使用单位填写申请单,报机电科,同意后填写领用通知单,任何单位不经机电设备管理科允许,不得领用。
1.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使设备停用时间达半年及以上,应进行封存,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封存通知单>>,报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财务科同意后,方可就地封存。
封存设备应是完好设备,对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尽油品,将设备擦拭干净,导轨及光滑表面涂油防锈,覆盖防尘罩,悬挂标牌显示,指定专人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随机附件及专用工具均应随同主机清点封存,防锈保管。
2.现场封存设备需启封使用时,使用单位持原封存申请单,先到生产计划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启封手续,会同设备科检查启封。
使用前应检查、清洗、注油、试运行,待正常后方可使用。
因施工任务改变、无施工任务或施工任务严重不足而停用的机械可以申请封存。
一、封存机械必须技术状况良好,附件齐全,否则不予办理封存。
二、封存机械必须涂油、防腐,放尽机内存水,其零部件及附件不得随意挪用、拆换。
三、封存机械必须有专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保养和试运转。
四、封存期未到而需启封使用,需经封存审批部门批准,未经封存审批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启封。
闲置设备管理制度篇21.设备封存的条件及要求1.1凡已停用6个月以上而又估计不为企业所需要的设备,由车间负责填写“设备封存申请单”,报设备科核实,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封存。
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一、设施设备管理:1、厨房设备如:羊肉机、冰箱、蒸饭车、压面机等设备均由专人使用;2、掌握自己所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3、不经过厨师长的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厨房设备;4、定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5、班后厨师长要安排专人对厨房所有设备及电源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方可离开厨房,并锁好厨房门锁;6、发现故障隐患,要及时向厨师长汇报,及时检修;二、工具及出品用具管理:1、厨房工具及出品用具如:菜刀、菜镦、工作台、菜盘、菜筐等所有工具、用具都要定人管理,保证所有工具、用具有人负责,做到物物有人管,人人有物管;2、无论何时都必须确保工具、用具的卫生及完好;3、所有人员都要掌握厨房工具及出品用具的正常使用方法;4、定期对厨房工具、用具进行盘店检查,有缺口或损坏的工具用具,后厨人员要平摊赔偿,或由负责人赔偿;双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积压浪费和损坏丢失,必须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以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工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做到购置有计划,有验收,使用保管有责任制度,购进、发出、报废手续完备清楚。
保证帐、卡记录健全,帐物相符。
2、建立健全保管、维修、校验等技术管理制度,使仪器设备经常保持完整可用状态。
3、仪器设备的范围: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规定执行。
4、仪器设备的购置:由研究室主任会同有关人员,根据研究室发展规模、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按经费指标,提出购置仪器设备计划,经实验室主任审查、汇总平衡后,报设备主管部门。
XXXX大学消防设施、器材申领使用申请表

联系 申请时间
使用事由
申领设施器材名
称、数量、规格
及所在部位
单位消防平安管理
人审核意见
审核人:
(单位公章)
年 月曰
保卫处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 月 日
说明:1、申领消防设施、器材均应填写《消防设施、器材申领使用申请表》, 名称、规格、数量及配置位置等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同种类设施器材不同种 类规格的需要分开填写;2、申领配置的设施、器材应及时配置到所在部位, 保卫处将进行抽查器材、设施配置情况;3、此表一式两份,申请单位审核部 门和保卫处消防(技防)科各存档一份。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篇一」1、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消毒。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每天消毒,每日更换灭菌水。
备用的氧气湿化瓶应每周消毒1-2次。
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微量泵、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仪器,应保持清洁,每周擦拭消毒1-2次,疑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开口器、压舌板、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囊等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雾化器、吸引器、呼吸机等器材管道定期或每次使用结束后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3、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处理、毁形等各环节,应严格按照《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在密闭保存的前提下,可不行毁形及浸泡消毒。
4、有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专用登记本,每次消毒后应及时记录。
一、设备维护保养要实行定机、定人、定期保养与职工维护保养相结合的原则。
操作人员要积极参加设备的维修工作。
二、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做到“三会”,“四懂”,即: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设备应经常保持清洁、润滑、安全、正常。
三、设备小修的间隔为500-600作业小时,中修间隔期为1000-1100作业小时,大修间隔期为20xx-2100小时。
四、电器设备小修间隔期为一年,中修间隔期为五年,大修期间隔期为十年。
五、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检测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执行。
六、加强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其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保持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
七、充装站设备仪器应建立台帐、卡片、档案。
八、设备仪器实行定期检查考评,根据各类设备的完好标准,确保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l00%。
九、设备管理实行双包机制度,每台机组每个阀门每条管线,每块仪表都要指定专人操作,专人维修,并在设备显著位置挂牌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