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实操步骤

合集下载

超声检测的实施步骤

超声检测的实施步骤

超声检测的实施步骤1. 检测准备•确定检测目标及区域,包括检测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准备所需的超声检测设备和器材,包括超声探头、超声耦合剂等。

•准备检测记录表格和文档,用于记录检测结果。

2. 检测区域准备•清洁检测区域,将杂物、污垢等物体清除,确保检测区域干净。

•在检测区域涂抹合适的超声耦合剂,以提高超声传播效果。

3. 超声设备设置•将超声探头连接到超声检测设备上,确保连接稳固。

•打开超声检测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设置。

•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如增益、频率等。

4. 进行超声检测•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检测区域上,并保持稳定。

•启动超声检测设备,开始进行超声波检测。

•沿着检测区域以一定的步长或路径进行扫描,确保覆盖全面。

5. 针对异常信号的处理•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根据异常信号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改变超声探头的工作模式、调整参数等。

•需要特别关注异常信号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有需要时可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6. 检测结果记录和分析•根据超声检测设备显示的数据,记录检测结果到预先准备好的记录表格中。

•分析检测结果,根据异常信号的特点进行分类和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和分析,判断目标物体或结构的状态,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7. 报告撰写和提交•根据检测记录和分析结果,编写超声检测报告。

•报告中需要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设备、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仔细校对报告,确保信息准确、清晰。

•将超声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客户。

8. 检测设备维护和保养•检测结束后,及时清洁超声探头和检测设备,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进行超声探头的校准和保养,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发现探头或设备有损坏或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9. 持续监测和跟踪•对于需要持续监测的目标物体或结构,定期进行超声检测,并记录结果。

•对于有异常信号的目标物体,建立跟踪系统,定期进行复检和评估。

焊缝超声波检测实操基本步骤

焊缝超声波检测实操基本步骤

入射点. 2.2 测 折 射 角 ( 大 多 用
2.3 测折射角.输入折射角参 CSK-IB 的φ 50 反射波). 数
3.调整仪器横坐标
3.调整仪器横坐标
3.1 根据母材厚度调整探测 3.1 根据母材厚度调整探测
范围
范围(在 CSK-IB 的 R100 和
R50 处调节) 4.调整仪器纵坐标(探测灵 4. 调整仪器纵坐标(探测灵
行标记
行标记
6.评 价 探 伤 (用评 定 线灵 敏 6.评 价 探 伤 (用评 定 线灵 敏
度)
度)
6.1 对标记的缺陷部位进行 6.1 对标记的缺陷部位进行
检测
检测
6.2 确认标记部位是否是缺 6.2 确认标记部位是否是缺
陷.对确认的缺陷找出最高 陷.对确认的缺陷找出最高
回波
回波
6.3 测试和记录缺陷最高回 6.3 测试和记录缺陷最高回
波时的 5 参数:⑴SL±dB;⑵ 波时的 5 参数:⑴SL±dB;⑵
波幅区域;⑶缺陷深度 h;⑷ 波幅区域;⑶缺陷深度 h;⑷
Aq 或 Bq;⑸S3
Aq 或 Bq;⑸S3
6.4 测试和记录缺陷的指示 6.4 测试和记录缺陷的指示
长 l、S1、S2
长 l、S1、S2
6.5 其他缺陷重复 6.1∽6.4 6.5.其他缺陷重复 规定的对比试块 4.1 在标准规定的对比试块 上制作距离—波幅曲线.(曲 上制作距离—波幅曲线.
线制作完成时输入三条线之 4.2 将制作的距离—波幅曲
间的 dB 值)
线变成评定线(指画一条线)
4.2 将距离—波幅曲线的评 4.3 如果评定线的最低点小
定线最低点提高至合适幅度 于满屏的 20%,要按标准要

焊缝超声检测实操讲解

焊缝超声检测实操讲解
弧面,平行移动探头,找到最高回波,这时试块 上R100mm圆心正对的楔块底面上的点就是入射 点,用尺量出试块最前端到探头前端的距离,用 100减掉此距离得到的差值即为探头前沿。读数 精确到0.5mm。
二.仪器的调整
3)探头前沿校准
M l0
R100
二.仪器的调整
3)探头前沿校准 校准时反射波不仅在圆弧面产生,在两个棱
数字式超声仪测试完一组不同深度的横孔 后,可输入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与基准线 的差值,自动生成距离-波幅曲线。
二.仪器的调整
(3)制作距离-波幅曲线
二.仪器的调整
(4)确定检测范围
调节仪器检测范围,将检测的最大距离 调整到屏幕横坐标的80%左右。
二.仪器的调整
(5)确定探伤灵敏度
探伤时以评定线灵敏度作为扫查灵敏度。 探测的最大距离处的评定线调至满屏20% , 探伤灵敏度调整完毕。
①将检测范围调整到检测使用的最大检测范 围,并调整好时基线扫描比例; ②根据工件厚度选择试块,选取试块上孔深 不小于检测深度的横孔为第一基准孔,将探 头置于试块探伤面声束指向该孔,调节探头 位置找到横孔的最高反射波;
二.仪器的调整
(3)制作距离-波幅曲线
③调节“增益”使该反射波幅为荧光屏上某一 高度(例如满幅的60%)该波高即为“基准波 高”,此时,探伤系统的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 小于10dB; ④调节增益,依次探测其它横孔,并找到最大 反射波,分别记录各反射波的相对波幅值( dB);
一.检测准备
⑶检测设备与材料: 仪器型号、探头规格参 数、试块种类、耦合剂等; ⑷检测工艺参数: 检测方法、仪器时基线比 例、检测灵敏度、检测面、表面补偿等; ⑸检测环境: 安全、检测空间、亮度等。
二.仪器的调整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无损伤的医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以下是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1. 检查前准备:- 将超声仪器调节到适当的设置,如频率、深度、增益等。

- 安装并检查超声探头,确保其完好无损。

- 要求患者解除相应部位的衣物,保持舒适。

2. 患者体位:- 根据不同检查部位,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俯卧、侧卧等。

3. 准确选择检查方法和探头:- 根据临床要求和异常体征,确定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如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等。

- 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如线阵探头、凸阵探头、微凸阵探头等。

4. 准确定位:- 根据临床病史和体征,确定检查部位和探头位置。

- 用适量的乳胶或冰冻凝胶作为耦合剂,将探头放置于患者的皮肤表面。

5. 优化图像质量:- 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如增益、深度、焦点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增加必要的颜色增强和滤波,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能力。

6. 开始扫描:- 将探头缓慢移动,扫描感兴趣的区域。

- 根据需要,可进行不同方向的扫描,如横断面、纵断面、斜切面等。

7. 观察和记录:- 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检查器官结构、血管径路、血流速度、异常包块等。

- 及时记录检查所见,包括位置、大小、形状、回声特征、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8. 术后处理:- 移除耦合剂,清洁探头和仪器。

-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解读和报告撰写。

如发现异常结果,可进一步评估或进行其他检查。

9. 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介绍检查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 当需要患者合作调整体位或呼气时,进行耐心的引导和交流。

10. 安全和卫生:- 保持超声仪器和探头的清洁和消毒。

- 严格遵守超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总之,常规超声检查操作规程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正确的选择检查方法和探头、优化图像质量、准确定位、仔细观察和记录、术后处理、与患者沟通以及保障安全和卫生。

只有按照规程操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超声波测量实验的操作指南与数据处理

超声波测量实验的操作指南与数据处理

超声波测量实验的操作指南与数据处理引言: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方面,超声波测量技术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超声波测量实验的操作指南和数据处理方法,帮助您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

一、实验前准备:1.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安静,以减少外界干扰。

2. 检查超声波测量设备的状态,如传感器、发射器和接收器是否正常工作,探头是否清洁。

3.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超声波测量仪器和参数设置。

二、实验操作步骤:1. 将传感器与超声波仪器连接,并固定在待测物体上。

确保传感器与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

2. 打开超声波测量仪器,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适当的频率、功率等参数。

3. 将超声波发射器放置在测量区域的一侧,将接收器放置在另一侧,使其正对待测物体。

4. 启动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

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或储存器。

5. 根据实验需求,可进行多组测量,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滤波、降噪等预处理工作。

可以采用数字滤波器、中值滤波器等方法,提取有效信号。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

如计算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系数等。

3. 数据可视化: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图表或曲线。

通过观察图表或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实验结果。

4. 数据比对与验证:将实验测得的数据与已知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对某材料的密度进行测量,可与已知密度进行对比。

5. 数据修正与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修正或优化。

可以采用拟合算法等方法,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6. 数据报告与解释: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合理解释。

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他人理解和参考。

结论:超声波测量实验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测量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工业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超声检测实操步骤

超声检测实操步骤

考试程序步骤一、锻件(直探头2.5Pφ14K2)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校: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调校)(显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射波,并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

记下此时增益Δ1dB,然后计算出150/φ3与225/φ2的回波分贝差Δ2dB,在Δ1dB基础上,调节增益旋钮增至(Δ1+Δ2)dB。

4、锻件检测:将直探头放在225mm,锻件上,全面扫查,找到200mm处缺陷波,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200mm处的反射波,使其最高波达到80%,记下此时Δ3dB.5、计算当量:则200mm处缺陷波比225/φ2波高高Δ=(Δ1+Δ2-Δ3)dB。

由公式计算出缺陷当量。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最简单做法:锻件: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戏: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调校)(显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射波,并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

记下此时面板的读数Δ1dB。

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操作程序

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操作程序

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操作程序超声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超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实际操作考试,以评估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的操作程序。

1. 考试前准备在进行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首先,确定考试地点,并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检查超声探头和耦合剂的状态,确保其无损坏或者污染。

同时,检查超声仪表的校准情况,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最后,准备好考试所需的标准样品和工件,以供考生进行检测。

2. 考试流程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普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任务介绍在开始考试之前,考官会向考生介绍考试任务的要求和目标。

包括要检测的材料、缺陷类型和位置等信息。

考生需要子细听取并理解考试任务的描述,确保对任务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2.2. 检测准备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考生需要进行检测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耦合剂,并根据任务要求设置超声仪表的参数。

考生还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洁和表面处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实际操作在开始实际操作之前,考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超声探头和检测模式,以及确定适当的检测角度和扫查路径。

考生需要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超声探头的放置和挪移,确保对工件进行全面和有效的检测。

2.4. 缺陷评估在完成实际操作后,考生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任务要求,考生需要判断工件中是否存在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和分类。

考生还需要评估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并确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5. 报告编写最后,考生需要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检测任务的描述、操作过程的记录、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以及任何苦要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实际操作的情况,并符合标准要求。

3. 考试评估超声检测实际操作考试的评估主要基于考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常规检查操作规程

超声常规检查操作规程

超声常规检查操作规程超声常规检查操作规程超声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无创检查手段。

下面是超声常规检查的操作规程。

1. 检查准备在进行超声常规检查之前,需要将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需要准备好超声探头、透明凝胶、消毒液、纸巾等物品。

2. 患者准备2.1. 解释目的和检查过程。

向患者解释超声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同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关注可能的风险因素。

2.2. 让患者保持平静和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侧卧或半卧位。

2.3. 根据所检查部位,要求患者暴露相应的皮肤部位,如腹部、颈部等。

2.4. 在必要的情况下,向患者进行饭前饭后和排尿等特殊处理,以充分显示相关器官或结构。

3. 检查步骤3.1. 消毒准备。

将透明凝胶涂于超声探头表面,以促进声波传递,并减少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摩擦。

3.2. 贴棒法。

长时间的横向ヽ扫描使用这一法。

探头的连接孔旋律探头漏水防护盖,端面涂附透明凝胶,将探头舒适地贴置在体表,沿被检体器官相应方向轻斜地滑动。

探头斜面与体表成45°-60°角。

贴棒法一般适用于经皮周围器官的扫描。

扫描过程中要维持探头与体视皮肤接触,并坚持一定的手眼协调性,以掌握探头扫描的方向和节奏。

3.3. 扫描定位。

使用超声图像仪在探头下产生实时的图像,通过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将待检查部位的影像调整到最佳显示状态。

3.4. 开始扫描。

将探头轻轻地放在待检查部位,并应用适量的压力进行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使所检查的结构或器官的影像完整显示,并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

3.5. 扫描标准。

在超声常规检查中,需要根据不同部位和器官的解剖特点,选择恰当的扫描方式和参数,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3.6. 观察和记录。

扫描过程中需要对所检查的结构或器官进行仔细观察,并根据所得到的影像,记录有关的数量和信息。

4. 结束检查4.1. 撤离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检测实操步骤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考试程序步骤一、锻件(直探头2.5Pφ14K2)
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校: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
调校)(显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
射波,并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

记下此时增益Δ1dB,然后计算出150/φ3与225/φ2的回波分贝差Δ2dB,在Δ1dB基础上,调节增益旋钮增至(Δ1+Δ2)dB。

4、锻件检测:将直探头放在225mm,锻件上,全面扫查,找到200mm处缺陷波,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200mm处的反射波,使其最高波达到80%,记下此时Δ3dB.
5、计算当量:则200mm处缺陷波比225/φ2波高高Δ=(Δ1+Δ2-Δ3)dB。

由公式
计算出缺陷当量。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最简单做法:
锻件:
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戏: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
调校)(显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
射波,并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

记下此时面板的读数Δ1dB。

4、锻件检测:将直探头放在225mm,锻件上,全面扫查,找到200mm处缺陷波,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200mm处的反射波,使其最高波达到80%,记下此时面板右上角的读数Δ2dB.
5、计算当量:则200/φx缺陷波比150/φ3波高高Δ=(Δ2-Δ1)dB。

由公式
计算出缺陷当量。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二、钢板(直探头2.5Pφ14K2;试块CB-Ⅱ试块φ5;耦合补偿4dB)
1、探完锻件后,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
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校: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
(入射点调校)(显示更改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20mm;
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B-Ⅱ试块完好处,找到底波,稳定后
按确定键。

3、调整灵敏度:直探头对准CB-Ⅱ试块φ5平底孔,使用波门键对准
φ5孔的波位置,增益至反射波的80%——按“选项”键(选择表面补偿为4dB)。

4、钢板的检测:将直探头放在钢板上全面扫查,找到缺陷波一点
处,由此点向四周做“米”字形扫查,使其各个方向的缺陷波高降低至
40%处作为边缘标记。

完成各方向后,确定其缺陷形状。

分别测出其缺
陷最左端至钢板最左端的距离L1;缺陷最下端至钢板最下端的距离
L2;及其对角线(或圆的直径)L3;计算出缺陷面积。

5、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三、焊缝(斜探头2.5P13×13K2;制作DAC曲线)
1、按通道键切换通道——按功能键(初始化)——按1(当前通
道)——确定键——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斜探头入射
点调校(显示调节为,波速323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
2、测前沿:将斜探头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R100处圆弧,找到
其最高反射波,按确定键,用尺子量出探头前端到试块边缘的距离(大
约86-88mm),在仪器中输入所测数值再按确定键。

3、测K值:再按零点调校键——进入“2”测量入射角(目标反射体直
径50mm;反射体中心深30mm;折射角63.4°/2)——斜探头对准φ50
孔(外侧)找到其最大反射波按下确定键——显示出所测K值(1.9-
2.1)。

4、制作DAC曲线:再按下零点调校键——“3”制作DAC曲线——将
斜探头对准CSK-ⅢA试块10mm处φ1孔处找到其最高反射回波(大约为满屏80%)此时按下“+”键再按“确定”键;(需要记下此时面板上的dB 值,需要用120减去它后填入表格内)——再找到30mm处φ1孔的最高反射回波(大约为满屏36%)此时按下“+”键再按“确定”键;——再找到50mm处φ1孔的最高反射回波
此时按下“+”键再按“确定”键——确定键——输入表面补偿(4dB);测焊缝的厚度(实测数值)——确定键——即可出现DAC曲线。

5、焊缝检测:在此灵敏度下对焊缝进行单面单侧的锯齿形扫查,探
头移动区大于等于2KT,以防漏检。

扫查发现缺陷时,找到其缺陷最高波。

读出其高出SL(定量线)的ΔdB及所在区域。

在焊缝上做出标记(读出深度;量出焊缝最左端距离此时探头中心的距离S3;读出水平距离,量出探头前端距离焊缝中心的距离,根据水平距离,算出缺陷至焊缝中心的距离。

由此波高最高点分别向左右移动探头使其波高降至到与EL线重合的位置,做出标记,分别量出S1、S2。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注1:如缺陷高出屏幕,需要连同DAC曲线及缺陷波同时降到屏幕内,否则读出的
SL+ΔdB不准确。

注2:探伤过程中,假如发现一次波和二次波都能发现缺陷,要以哪一个波发现的S3最高的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