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总结与思考
植物学期末总结

植物学期末总结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多种多样的适应环境的特征等。
本学期,在植物学课程中,我系统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验课上进行了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并对于我在植物学方面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
首先,在本学期中,我学习了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学家通过比较研究植物的形态、生命史、细胞学等特征,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植物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
植物分类的三大标准是形态学、生物学和进化学。
通过这些标准,植物被划分为不同的种、属、科、目等。
了解这些分类信息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植物的性质和特征非常重要。
其次,在植物学的学习中,我深入研究了植物的结构和器官。
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等。
这些结构和器官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实验课上,我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和组织,更深入地理解了植物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比如,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承担着导管组织的运输和支持植物体的功能,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花是植物繁殖的部分。
通过了解植物结构及其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方式。
另外,我还学习了植物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植物的生理和生化过程涉及到植物的代谢、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呼吸等。
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植物的培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植物学的学习中,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进行植物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的知识。
在本学期的实验课中,我参与了植物切片制作、观察植物组织结构,以及进行水分蒸腾实验等。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培养了我观察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中,植物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植物的水分生理1、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鲜重的 70% 90%。
它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理过程。
水还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从而使生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吸水。
3、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毛区的根毛数量众多,增大了吸收面积。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蒸腾拉力和根压。
蒸腾拉力是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的拉力,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根压则是由于根部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的压力,使根部能向地上部分输送水分。
4、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于降低植物体温,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 14 种,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
2、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根部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
载体蛋白和能量是主动运输所必需的。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有些元素(如氮、磷、钾)可以被多次利用,而有些元素(如钙、铁)在植物体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不能被再次利用。
三、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由外膜、内膜、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和基质组成。
植物学心得体会(三篇)

植物学心得体会作为一个热爱植物学的学生,我已经学习了多年的植物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知道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生态学、生理学、进化学以及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充满奇迹和美丽的世界。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要分享。
首先,植物学教会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有机物质,提供了其他生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植物的存在对于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植物。
植物的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植物的生命,积极参与保护植物的行动。
其次,植物学让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植物的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从微小的细菌到高大的树木,从生活在寒冷极地到炎热沙漠中的植物,它们都以各种形式存在。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例如,高山植物的形态矮小,叶片小而厚,可以抵御寒冷和高原缺氧的环境;沙漠植物的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
这些多样性和适应性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和辛勤适应能力充满敬畏之情。
此外,植物学还让我意识到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和纤维材料等重要资源。
从古代的农业文明到现代的工业社会,人类一直依赖植物生存和发展。
植物的独特化学成分也被应用于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
植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舒适。
植物也是我们心灵安慰和联系自然的桥梁。
最后,植物学让我深入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和无穷的探索空间。
植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在植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追问问题,探索未知的领域。
例如,植物进化和系统分类研究揭示了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探讨了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机制;植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为基因改良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基础。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形态、解剖、胚胎部分1.种子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以蓖麻和小麦的种子为例详细说明。
答:种子的基本结构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2.为什么说胚是新植物体的原始体?答:胚是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又能发育成种子,有生命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胚是植物的新个体。
或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原始体,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
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裸子植物有 2~多片子叶);胚轴是连接胚芽、胚根、子叶的部分,可分为上胚轴(子叶着生处以上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段)和下胚轴(子叶以下至胚根的一段)。
种子萌发后,胚根长成主根,胚芽长成茎叶,胚轴长成根茎的过渡区,子叶出土或留土,最后消失。
3.种子萌发需要那些条件?在通常条件下,种子萌发时是那部分先突破种皮生长?有什么意义?答: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少数植物种子的萌发还受光照调节。
种子萌发时培根先突破种皮。
意义:既能争取吸收更多的水分以适应胚的各部分的日渐长大,又利于将种子固定在土壤里,以利于胚芽顶土而出。
4.根据什么结构把种子分为哪两个类型?水稻、小麦、玉米、蓖麻、花生、豌豆、菜豆的种子各属什么类型?答:(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①有胚乳种子,如小麦、水稻、蓖麻。
②无胚乳种子,如菜豆、花生。
(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①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小麦、水稻、玉米。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菜豆、花生、蓖麻等。
一般地,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双子叶植物中无胚乳。
5.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籽实是种子还是果实?为什么?答:小麦、玉米、水稻的籽粒,也常被称为“种子”,实际上是果实,称为颖果。
因为它们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真正的种子被包在果皮之内,特别是禾本科作物的果实,其果皮与种皮相愈合不易分离。
6.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时,为什么有的植物的子叶出土?有的植物的子叶不出土?答:子叶出土于子叶留土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形成的特征,这一特征作为播种深浅的科学依据,子叶留土的植物则适宜深播,子叶出土的植物则适宜浅播。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命特征、结构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作为大一生物学课程的一部分,植物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植物世界的机会。
以下是对大一植物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动物细胞不同,它们具有一些特有的结构。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质膜、质网、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特征,它为植物细胞提供了机械支持和形态稳定性。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发生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包括光能捕获和利用、光化学反应和碳固定三个阶段。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氧气生成的重要过程。
三、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包括细胞分裂、细胞扩张、细胞分化以及器官形成。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的。
其中,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四、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结构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主要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生成新的个体,如克隆、扦插、离体培养等;有性繁殖则涉及雌雄配子的结合,如花粉传播、花粉萌发和受精过程。
种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包括胚、种皮和胚乳。
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植物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植物通过一系列生理、形态和生态学上的策略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以及土壤养分等。
这些适应性特征可以帮助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六、植物与生物多样性植物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提供氧气、食物和栖息地等资源,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提供人类需要的食物、药物和建材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大一植物生物学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结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植物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植物学心得体会样本(3篇)

植物学心得体会样本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分类、生命周期、生理生态特性、生物化学特性、遗传和进化特性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植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食物,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植物也是地球上唯一能够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的生物,对于调节地球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其次,我意识到植物拥有丰富的生态适应性。
植物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从极地到沙漠,从高海拔山脉到海洋沿岸,都能找到适应的植物物种。
这得益于植物的生理和解剖特性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通过对于植物的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来进行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基础,通过分类可以将植物按照形态、结构和进化关系进行归类。
学习植物分类让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从微小的细菌到高大的树木,从简单的单细胞植物到复杂的多细胞植物,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特征。
通过分类,我能够更好地识别和了解不同的植物物种,进一步认识植物世界的奥秘。
此外,我还了解到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很多神奇之处。
例如,植物的生殖过程既包括有性生殖也包括无性生殖,有些植物物种能够实现自花授粉,而有些植物物种则需要依靠外部媒介如风或昆虫传播花粉。
通过学习植物的繁殖过程,我对植物的繁衍能力和进化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我来说,学习植物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与自然联系的方式。
在大自然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不仅仅能够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也能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植物资源。
通过参观植物园和植物展览,我收获了很多关于植物的实际知识和经验,也拍摄了许多美丽的植物照片。
综上所述,学习植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植物学实习报告总结三篇

【导语】通过实习,我建议加强植物保护区的管理,在各中⼩学加⼤保护植物的教育宣传⼒度,深⼊农村对村民进⾏保护⼤⾃然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开发的科学发展观,使开发利⽤应有序化,避免出现经济效益⽽破坏⽣态效益的情况。
为⼤家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总结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实习⽬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常⽤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类群以及种⼦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植物科、属、种,扩⼤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科学的⽅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河的壮丽,培养热爱⾃然,保护⽣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锻炼和提⾼。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创新思维和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 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公园,岱王⼭),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
在⽼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
现在我将⾃⼰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得 在这短短的⼏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块试⾦⽯;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让我们产⽣了对⼤⾃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植物生物学思考题(091028)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 简述什么是植物生物学及其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了解植物科学的发展历史。
!3.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五界系统)。
!4. 掌握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物种概念。
!!5. 了解种、亚种、变种、变型各分类等级的一般划分标准。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原生质和原生质体;质膜和膜系统;胞间连丝;质体;液泡;微管束;组织;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单文孔和具缘文孔;后含物;原核细胞;复合组织;成熟组织;木质部;韧皮部二、简答题1.试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2.简述液泡的结构及其功能。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其功能。
4.什么是组织?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5.简述植物分生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6.简述输导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7.简述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思考题1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特点在科研上和生产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2 .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休眠的原因?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
!!!3.了解双子叶植物根和茎次生结构特点。
!4.试述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结构的差异?!!(单子叶一般无次生结构)5.简述单叶的枝条和复叶的叶轴区分的方法?(腋芽有无)6.侧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生的位置?7.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三、思考题1.什么是枝条?通常茎有哪些分技的形成?了解分枝的形式对农业或园艺整枝修剪工作上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2.根、茎、叶都有哪些变态?哪些变态的营养器官主要具有储藏的作用?它们在实用上的价值如何?试举例说明。
!3.C3和C4植物叶的结构分别有什么特点?结合光合作用说明这些特点的意义。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一、名词解释蒸腾速率;伤流;拮抗作用;单盐毒害;二思考题1.请解释“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物学总结
与复习思考题
生命科学系
图表总结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外皮层:皮层最外一层,表皮脱落后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皮层薄壁组织:由多层富有细胞间隙的薄壁细胞组成,
皮层常含淀粉粒。
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具卡氏带(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
呈带状局部加厚)。
中柱鞘:常由一或二层薄壁细胞组成,可形成侧根、不定根、
不定芽及一部分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初生原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簿壁细
韧皮部胞组成,但原生韧皮部常缺少伴胞。
后生韧皮部
维管柱原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水纤维、木薄壁细胞组
初生成、原生木质部由环纹、螺纹导管和管
木质部胞组成
后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由梯纹、网纹、孔纹导管和管
胞组成。
髓:多数无
2 、双子叶植物根生构造。
表皮和皮层破坏脱落。
木栓层:细胞壁栓质化、不透水、不透气。
木栓形成层:第一次产生于中柱鞘、以膈在次生
周皮韧皮部发生。
栓内层:一、二层簿壁细胞,内切向壁呈弧形。
初生韧皮部:由于维管形成层分裂活动,维管柱不断扩大,
最后被挤压破坏。
筛管
次生韧皮部伴胞
韧皮簿壁组织
韧皮纤维
维管柱维管形成层
次生维管导管
组织次生木质部管胞
木簿壁组织
木纤维
韧皮射线(次生韧皮部内)横向
维管射线木质射线(次生木质部内)系统
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表皮: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有气孔器和表皮毛,通常外壁角质化,具
有角质层。
皮层:由厚角组织和簿壁组织组成,有时还有纤维或石细胞。
皮
层最内一层,一般不存在内皮层或具有淀粉鞘。
初生韧皮部原生韧皮部分化顺序
后生韧皮部为外始式
初生形成层(束内形成层)
初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分化顺序
维管柱原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髓射线:介于两个维管束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的簿壁组
织。
髓:位于茎的中央,由簿壁细胞组成。
有的具髓腔或环髓带。
轴向维管
纺锤状原始细组织系统
4 、维管形胞(长梭形细胞
成层的
活动与侧横未缩
其衍生向向端扩大
的次生分分一形成
组织裂裂整短始层周
体胞径
径向分裂
射线原始细胞
射线原始细胞韧皮射线(在横向
(近等直径次生韧皮部内)组织
细胞)系统
(和茎轴
切向分裂垂直)
木质射线(在
木质部内)
木栓
周皮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后均至次生
韧皮部)
5 、双子栓内层
叶植皮层(尚存或破坏)
物茎初生韧皮部
次生次生韧皮部(其中具韧皮射线)
结构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其中具木质射线)
维管柱初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髓射线
髓
6
花柄-→果柄
花托-→果柄的顶部或果实的一部分(假果)
花萼-→缩存或凋落
花冠-→凋落
生殖核精子
雄蕊花药→花粉囊→花粉粒→雄配精子
花花丝(凋落)子体营养核
柱头(凋落)
花柱(凋落)
珠柄→种柄
珠脊→种脊
珠孔→种孔果实雌蕊玻被→种皮
胚珠珠心→消失或外胚乳
胚芽种子
细→合子→胚胚轴
胞胚根
子房胚囊子叶
极核→胚乳
助细胞→消失
外果皮
子房壁中果皮果皮
内果皮
7、被子植物生活史图解
©
母细胞
囊胚珠被
花粉囊
8、根和茎的比较
9、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结构比较表
10、双子叶(木本)植物茎与裸子植物茎结构比较表
11、单双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的比较
12、苔纲和藓纲的主要特征
1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种子来源比较
1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区别
15、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
复习思考题
1、有哪些生物分界,他们分别把生物分成那几界,各有哪些特点?
2、试解释和比较原生质体、原生质、和细胞质;纹孔和初生纹孔场;中胶层、
初生壁;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表皮和周皮;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内分泌结构和外分泌结构等,同时掌握它们各自的形态特征。
3、组成植物体的细胞既有活细胞,也有死细胞,列出死细胞的类型、
分布和功能。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与组成分析,为什麽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
级?
5、常言道“树怕剥皮”,然而药用树杜仲(Eucommia ulmoides)却可剥
皮不死,分别阐述其原因。
6、如何区别一片大形复叶和一个幼嫩枝条?
7、百年古树若茎干中空了,还能存活吗?
8、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别:早材与晚材;边材与心材;周皮与树皮
9、松叶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有何适应意义?
10、若将短日植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时,其花期会出现怎样的变
化?
11、试述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2、菊花一般在秋季开花,你用什麽方法可使之提前开花?
13、从结构与功能上说明:等面叶,两面叶,运动细胞,C3 植物,C4
植物
14、解释和比较单叶和复叶;真果和假果;种皮和假种皮;胚乳和外胚乳;
孤雌生殖和单性结实,伞形花序和伞房花序,瘦果和颖果,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和多体雄蕊,二强雄蕊和四强雄蕊。
15、试解释和比较内起源和外起源;内始式和外始式;早材和晚材;维管射
线和髓射线;原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枝剌和叶剌;硬树皮和软树皮;
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16、一个成熟的果实,你如何判断它是真果还是假果?
17、什么叫种,种的命名法规是怎样?植物界的进化规律是怎样。
18、藻类植物有何主要特征?共分几门?分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9、兰藻门有何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比较原始的藻类?
20、地衣有什么特征,分布在哪些地方?根据其外形可分几类?
21、为什么从苔藓植物起属于高等植物?
22、苔藓植物有何主要特征?苔藓植物如何适应陆生生活?
23、蕨类植物有何主要特征?它们与苔藓植物的特征有何异同?
24、裸子植物有何主要特点?共分几纲?各纲举一代表植物。
25、银杏何以有活化石之称?在科学上及经济意义如何?我国还有哪些活化
石?
26、裸子植物如何适应陆生生活?
27、试述被子植物对环境的种种适应方式。
28、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有何特点和意义?
29、被子植物分类有哪些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
30、什么叫个体发育?什么叫系统发育,两者有何相互关系?
31、你认为被子植物占据当今植物界绝对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32、说明植物激素的基本特性。
3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4、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5、种子植物非常适应现代的地球环境,为优势植物,结合形态和结构
等方面特征,举例说明它们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36、为什么木兰目和毛茛目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37、为什么菊科是双子叶植物、兰科是单子叶植物最进化的类群?
38、植物界演化过程中,有些植物特征被不断强化,而有些则被简化,
为什么?
39、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被子植物各主要类群的系统关系。
40、试分析遗传变异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