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进展论文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合成实验的改进

1.1 主 要原料
乙酸乙烯酯(化学 纯)、聚乙烯醇 (工业 品)、辛基酚聚氧 乙 烯 醚(oP—lO)(分析纯 )、十 二烷基硫 酸钠 (分 析纯 )、过 硫酸 铵 (分析 纯 )、碳 酸氢 钠 (分 析 纯 )、邻 苯二 甲酸二 丁 酯 (分 析 纯 )。
1.2 实 验步 骤
向装有 机械搅拌器 ,回流冷凝 管 ,滴液 漏斗和 温度计 的 四 口烧瓶 中加入 6 g保 护胶体 、o.5 g乳 化剂 和 78 mL的蒸馏 水 , 水浴加 热 ,缓慢升 温至 9O℃ ,不 断搅 拌 ,使 其充 分溶 解 而成 透明状。将 1 g过硫 酸铵溶解于 5 mL蒸馏水 中配成溶液 ,取一 半 加入到烧瓶 中,再加入 20 g乙酸乙烯酯。控制反应 在一定温
Key w ords: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improvem ent of experim ent; stability
乳 液聚合具有反 应速 度快 ,反应过 程安 全环 保 等优 点… 。 聚醋酸乙烯 酯乳 液 采用 乳 液 聚合方 法 合成 ,此法 原 料 价廉 易 得 、操 作简单安全 L2 J,故在精细化工 实验及高分 子合成实 验教 学 中经常被选用 。在一些相关实验 书 中所 提到 的实 验步骤 经常 被各 学校采用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 精细化 工实验教 学工作 的经 验 ,学 生按照此方 法合 成 出的乳液 稳定 性 比较 差 ,粘性 较 小 , 使用效 果不理想 ,会使学生完成实验后 的成就感大打折扣 。
对此 ,笔者通过多次实验 ,调整 了实验 中选用 的保护 胶体 和乳化剂种类 ,并优化 了实验参 数 ,从而使 实验更 容易获 得性 能 良好 的合成树脂乳液产 品。
1 实验 部 分
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的改性研究

剪 2条 宽 为 2 l的帆 布 条 , 5mi l 在每 条 的 一 个 面 均 匀 涂 上
胶粘剂 , 晾置 1 i 再涂一 遍 , 5r n a 静置 1 m m, 2面粘 合 , 5 i 将 压
维普资讯
聚 醋 酸 乙烯 酯 共 聚 乳 液的 改性 研 究
Z A JE 2 0 ,8 6 H N I 0 7 2 ( )
聚 醋 酸 乙烯 共 乳 液 的 改 性 研 究 酯 聚
袁毅桦 丁 建平 李建 宗 , ,
( . 山科学技术学院 . 1佛 广东 佛 山 580 ; 20 0 2 湖北大学 , 湖北 武 汉 40 6 ) 30 2
时 不 会 污 染 环 境 , 且 节 能 , 用 方 便 , 环 保 产 品 。但 是 , 而 使 属 作 为一 种 水 基 胶 粘 剂 , 聚 醋 酸 乙 烯 酯 乳 液 也 存 在 一 些 缺 纯
~
9 ℃ 使其 完 全溶 解 。 然 后 加 入 小 苏 打 、 泡 剂 和 乳 化 剂 。 0 消
工实验厂 ; 烯酸丁酯( A , 学 纯 , 东汕头西 陇化工 厂 ; 丙 B )化 广 过硫酸铵 , 析纯 , 州新成精细化工厂。 分 广 1 2 制 备 工 艺 .
制 得 一 种 用 于 木 器 粘接 的无 污染 水基 胶 , 有 优 异 的 耐 水 性 具 和耐 寒 性 , 同时 也 有 较 高 的 粘 接 强 度 。本 文 用 丙 烯 酸 和 丙 烯
平行测量 3次取其平均值 。 将按 1 中方法粘好 的帆布 条置于水中 ( 温) ) 室 浸泡 2h ,
在 温 室 下 自然 晾 干 ( 1 ) 再 测 剥 离 强 度 。 测 量 3次 取 其 约 0h ,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共聚改性及性能研究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共聚改性及性能研究张春燕;罗建新;魏亚南;陈敏鹃;张涛【摘要】为了克服均聚PVAc乳液的耐水性、抗冻性、贮存稳定性及成膜的抗蠕性差等缺点,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叔碳酸乙烯酯为改性单体,对醋酸乙烯酯乳液进行共聚改性.研究表明,3种单体共同改性效果相对较好.研究了乳化剂、保护胶体和引发剂用量对共聚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乙烯酯用量(质量份,下同)为9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4份、丙烯酸丁酯用量为2份、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4份、OP-10用量为4份、PVA用量为10份、APS用量为0.5份时,共聚改性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耐水性相对较好.【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年(卷),期】2016(043)004【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种子乳液聚合【作者】张春燕;罗建新;魏亚南;陈敏鹃;张涛【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1.4;TU58+1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乳液)俗称白乳胶,是以醋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单体的一种重要的乳液胶粘剂,以其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初期粘接强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木材、纺织物粘接、纸品加工、包装材料诸多领域,是目前市场上产销量最大的品种之一[1-2]。
但是由于PVAc乳液的耐水性、耐寒性差,在低温下易破乳,粘合力不够强,在长时间的静载荷作用下胶层易发生滑移[3]。
国内外对PVAc乳液进行了许多改性研究[4],而复合改性是提升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5]。
丙烯酸丁酯(BA)软单体的引入可改善PVAc乳液成胶后的耐水性和最低成膜温度[6];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硬单体的引入可改善PVAc乳液成胶后的硬度[7-8];而碳酸乙烯酯是一种多支链一元饱和羟酸乙烯酯,其烷基形成的空间位阻和它的非极性以及对紫外光的不敏感性,使其表现出优异的耐紫外线性能和极强的疏水性能,并且可有效提高共聚乳液的低温成膜性和抗开裂性[9]。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2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方法 2. 1 共聚改性
为了提高 PVAc乳液的粘接性能 、防水性 、抗冻性和固含 量 ,选取有官能团的单体与乙酸乙烯共聚或交联是个有效的 方法 ,这些单体可以是丙烯酸及其酯类 ,甲基丙烯酸及其酯 类 、甲苯二异氰酸酯 、不饱和二酸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 改性单体的用量一般为乙酸乙烯酯的 8% ~15%。
引发剂用量多少直接影响到乙酸乙烯酯聚合反应的速 率和聚合物的聚合度 (分子质量 )的大小 。
引发剂用量过多时 ,初级游离基也产生得多 ,从而加速 聚合反应 。而引发剂用量多 ,也同时增加了链终止的机会 (链游离基与初级游离基碰撞而使链终止 ) 。这 2 种作用都 会使分子质量降低 。因此在保证一定的聚合速率的前提下 , 减少引发剂用量 ,可以提高产品的聚合度 。
保护胶体在黏性的聚合物表面形成保护层 ,以防其合并 及凝聚 。常用的保护胶体有动物胶 、明胶 、聚乙烯醇 、甲基纤 维素 、羟甲基纤维素 、阿拉伯胶 、聚丙烯酸钠等 。在实际生产 中 ,这些物质和乳化剂复合使用 ,以控制乳胶粒尺寸 、粒度分 布以醇 ,聚乙
收稿日期 : 2005 - 07 - 14 作者简介 :杜官本 ( 1963 - ) ,男 ,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 : 木材胶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研究

聚醋酸 乙烯酯乳液改性研 究
胡显 宁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 1 0 1 0 1
摘要: 首先对保护胶体聚乙烯醇进行改性, 合成黏度适当、 游离甲 醛含量低的聚乙烯醇缩甲 醛, 然后分别采用预缩醛、 后缩醛、 聚合过程缩醛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提高了 乳液的耐水性和稳定性。 经比较后发现, 采用预缩醛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操作 简单, 反应更平稳, 更易于控制。
,
c o n t e n t o f p o l y v i n y l f o r ma 1 . Th e nt hee mu l s i o n s we r et r e a t e db yme ho t d so f hep t r e — a c e t li a z a i f o n , p o s t - a c e ml i z a i f o na n da c e t li a z a i f o no f
,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 P V A c ) 胶黏剂具有无毒无害 、
1 材黻
仪器设备
剪切强度高 、使用方便 、无需添加固化剂等优点 ,大量
1 )主要试验材料 :醋酸乙烯 酯 ( V A c ),沈 阳东
用于人造板贴 面、家具制造等方面 ,但聚醋酸 乙烯酯乳 陵精细化学公司 ,分析纯 ;聚乙烯醇 ( 1 7 8 8 型 ,聚合度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预缩醛; 改性; 耐水性
中图分类号: T 0 4 3 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5 0 6 4 ( 2 0 1 4 ) 1 0 — 0 0 1 9 — 0 4
S t I l d y o n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P o l y v i n y l Ac e t a t e E mu l s i o n
新型聚醋酸乙烯乳液的研究进展

物 理 共 混 改 性 可 以 较 好 地 改 进 乳 液 的 耐 水 、耐 热、耐候等性能, 但要解决各种共混料之间相容性的 问题, 并且物理共混改性只能在小范围内来改善耐 寒性, 难以满足较高的要求。 2.2 化学共聚改性
化学共聚改性就是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共聚单 体, 使之与醋酸乙烯共聚, 得到具有大分子网状结构 的热固性共聚物, 从而改善乳液的耐水性、耐寒性和 抗热蠕变性。目前比较热门的化学共聚改性方法有 两种: 有机硅共聚改性和丙烯酸类单体共聚改性。 2.2.1 有机硅共聚改性
第 10 期
曹新鑫等: 新型聚醋酸乙烯乳液的研究进展
·35·
耐寒性和初粘力。但由于丙烯酸上带有大量的亲水 性羟基, 以及受共聚单体竞聚率的影响, 各种改性剂 的用量受到限制, 改性后的乳液性能也受到限制。
利用化学共聚改性, 能够提高乳液的耐水性、耐 寒性, 以及抗热蠕变性, 但是受竞聚率以及各共聚单 体本身性质的影响, 乳液性能很难得到全面的足够 大的改善。用有机硅改善胶膜的吸水率也只能降至 10.44%, 抗冻性只能降至- 8~- 5 ℃不冻结。 2.3 其他改性方法
另外, 由于 PVAc 均聚物乳液一般是在 PVA 水 溶液中聚合得到的, 而 PVA 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 基, 而且缺少空间障碍, 分子间的羟基有很强的氢键 作用, 随着温度的降低, 分子间相互缠绕而出现凝胶 化, 也影响乳液的稳定性和抗冻性。 1.3 抗热蠕变性差[12]
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工艺及改性研究进展

第3 7卷第 4期NT & CO I AI AT NGS I NDUS RY T
Vo . 7 No. 13 4 Ap . 0 r 2 07
聚 醋 酸 乙 烯 乳 液 聚 合 工 艺 及 改 性 研 究 进 展
而 成 , 得 乳 液 俗 称 白 乳 胶 。 其 固 含 量 约 5 % , 胶 粒 径 较 所 0 乳
() 2 辐射乳液聚合依靠辐射源引发聚合反 应 , 聚合 反应活 化能大为降低 , 反应 在较 低的温度下进行 , 避免 了升温反 应可 能带来 的系统不稳定及副反应 的产生 , 加聚合物 的规整性 , 增 反应聚合物质量稳定 。 () 3 可通过调节辐射强度控制 自由基生成 速度 , 反应在 使 最佳温度下进行 。开始 以较大强 度辐照 , 加速 引发期 , 有利于 系统多成核 , 使体系乳胶粒子数 目变 多 , 度变细 ; 粒 成核 以后 , 适 当降低辐射强度 , 辐射强度降低对 反应速度影 响不大 , 而对 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大有好处 。 () 4 在特定条件下体 系一经辐射 引发 , 以实现无辐射乳 可 液 聚合 。可 以获得 超高相 对分 子质量 , 并具 有窄 相对分 子质
r ssa c n o d e d r n e Th a e tr s a c r g e s fpoy i y e itn e a d c l n u a c . e lts e e r h p o r s e o lv n l—a e ae e lin,i l d n t c tt mu so ncu i g is poy rz to r c se a d i dfc to t o s,i e c b d bre y i h a e . lme a in p o e s n t mo i ain meh d i s i sd s r e i f n t e p p r i l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改性研究

维普资讯
第 t卷第 1 1 期
中 国 胶 粘 剂
2 结 果 与讨论
2 l 丙烯酸 丁酯 的影 响 丙烯 酸 丁酯 是 一种 软 单 体 , 聚物 的玻 璃 化温 均 度为 5 ℃ , 醋酸 乙烯 的 玻璃 化 温度 为 3 %。根 5 而 0 据玻璃 化 温度 的计算 公式 Fx o 公式 :
l 实
验
1 l 原 料及 组成 原料名称
V Ac
规格
工业品
比例 ( 质量 %)
2 5—3 O
外 观 固含量/ %) (
乳 白色 均匀乳 液
4 ±2 0 2 ~5 0 0 4~6 ≥】 皿 P VA N A ar
分 析纯
针对 P A V c的缺 点 , 研 和 生 产 技 术 人 员 对 其 科 进行 _ 方面 的改 性 , 中起 来 可 归 纳为共 混和 共 『 多 集 聚两类 共混 的方 法是 向 P _ 乳 液 中加 人 另外 一 Vc A 种树 脂 , 脲醛 树脂 、 如 异氰 酸酯 树脂 、 丁苯胶 乳等 , 使 混合 体 系同时兼有 两种 聚 合物 的优 点。共 聚的方 法 是在 聚 醋酸 乙烯 酯乳 液台 成 的过 程 中加人 其它 的烯 类单体 . 成 共 聚物 , 向聚 台 物 主 链 引 人 官 能单 生 如 体, 使其 具有 一定 的反应 能 力 , 而改善 乳液 某方面 进 的性 能… 本 文采 用 共 聚 的 方法 , 合成 了不 同组 成 的共 聚乳 液 , 其 进 行 了物 理 及 力 学 性能 检 测 结 对
底 单体 和总量 13~14的 引发剂 。继 续搅拌升 温 。 / /
当温 度 升至 7 ℃左 右 , O 开始 产生 大量 的 回流 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摘要:简述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作用和合成原理,介绍目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主要改性方法:共聚改性、保护胶体的改性、共混改性、复合乳液改性、乳化体系改性,分析不同改性方法,指出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今后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presents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role and synthetic principle, introduces main modified methods of the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modification of protective colloid, blending modification, composite emulsion modification, emulsion system modification, analyzes different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future of the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耐水性key words: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modified;water resistance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81-020 引言聚醋酸乙烯乳液(简称pvac乳液)在1929年问世,1937年在德国产业化,特别是法本公司w.starck和fredeberg发明pva作保护胶体进行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方法大大推动pvac乳液工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研制pvac乳液,70年代pvac乳液工业发展迅速。
pvac乳液以乙酸乙烯为单体在水中经乳液聚合制得,粘接强度高,以水为介质无毒无害,安全环保,成本低廉,节约资源,因此已成为用途广泛的通用胶粘剂。
在胶粘剂的生产中居第二位,目前年产量早已远远超过100万吨以上。
pvac乳液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纺织,家具组装、包装印刷、家庭装潢、建筑、生物医学等领域。
聚醋酸乙烯乳液是用亲水性聚乙烯醇作保护胶体,耐水性、耐寒性较差。
成膜的抗蠕变性差[1],胶层易滑动,贮存稳定性差。
pvac乳液是热塑性水型胶,耐热性差,这就限制其推广和使用。
为满足市场要求,克服不足,必须开发胶粘剂的新品种和新用途。
目前改性研究工作大都采用交联方法,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耐热性和耐水性均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方法有共聚改性、保护胶体改姓、共混改性等[2-6]。
1 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原理聚乙酸乙烯酯是乙酸乙烯酯与多种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复杂。
现以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为例,说明聚乙酸乙烯酯合成反应[7]。
1.1 链引发引发剂过硫酸铵分解,形成初级游离基so4-·,然后再与乙酸乙烯单体加成,形成单体游离基。
a2→2a·a·+b→b·1.2 链增长单体游离基又和单体结合,形成新的链游离基,如此不断反应单体游离基继续与其他单体加聚就进入链增长阶段。
使链游离基不断增长。
b·+a·→b·+ a1.3 链终止链游离基之间相互作用,或者链自由基与引发剂的游离基相碰,形成稳定分子结构,链自由基失去活性中心,聚合反应终止。
bx·+by·→bx+by(bxby)1.4 链转移链游离基将活性点转移给其他分子失去活性中心,使其他分子形成自由基,聚合反应继续。
bx·+by→bx+by·说明:a2和a·表示(nh4)2s2o8及引发剂游离基so4-·,b表示醋酸乙烯酯单体,bx·、by·表示增长的链游离基,bx、by和bxby 表示生成的不带活性的聚合物。
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醋酸根发生水解,造成乳液的耐水性差;又因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有很强氢键作用,所以随着乳液放置时间延长或温度降低,分子间相互缠绕,影响乳液的稳定性[8]。
2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的改性研究进展2.1 共聚改性 pvac乳液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差,对于陶瓷、塑料及金属类材料粘接性能差。
将醋酸乙烯酯单体和另一种或多种单体进行共聚研究,如与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羧基或多官能团的单体共聚[9-10],可改善其性能,降低成本。
采用能与醋酸乙烯共聚交联的单体,通过引入疏水性基团,增加聚合物空间位阻以提高乳液耐水性。
醋酸乙烯酯与有机硅氧烷共聚是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此外共聚单体还有丙烯酸、丙烯酸酯类、乙烯类、叔碳酸乙烯酯类。
青晨[11]等以醋酸乙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合成稳定固含量30%左右乳液。
姜喜文引入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与醋酸乙烯共聚,合成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2]。
该乳液能满足喷胶棉制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尤其适用于羊(绒)毛制品粘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铁军等采用多元共聚,醋酸乙烯酯与少量烯类单体乳液共聚,研制出耐水性、耐热性和抗冻性较好的环保型水性胶黏剂[13]。
李爱阳等人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加入少量丙烯酸进行共聚改性[14]。
研制出一种乳液型铝箔纸复合胶黏剂,该胶具有优良胶接力、良好烘干、抗冻性。
吴伟剑等人通过疏水单体和交联单体与醋酸乙烯共聚,合成了耐水性能优良的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15]。
2.2 保护胶体的改性 pvac乳液常用pva作保护胶体和乳化剂。
保护胶体吸附在乳胶粒的表面,形成具有空间位阻效应的保护层,防止合并凝聚增大乳液稳定性。
为提高pvac乳液胶粘剂的性能,有人对保护胶体进行改性研究[16-17]。
俞才林采用一定温度下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方法减少羟基的数量,同时加入整链剂,减少支链程度,制备出抗冻保护胶体,提高抗冻性能[18]阎立梅等用聚乙烯醇缩甲醛为保护胶体制备出冻融稳定性优良的pvac乳液 [19]。
2.3 共混改性孟令辉等[20]用改性的pvac乳液与异氰酸酯共混,实现了集成材的粘接,各种指标达到要求,研制胶已达到进口胶的水平。
张明珠等采用甲壳胺、三聚氰胺树脂、tdi对pvac乳液进行改性,促进化学交联的产生,对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胶接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1]。
2.4 复合乳液近年研究表明,制备核-壳聚合物乳液可以有效改进聚合物乳液的性能。
叶兆铃等的研究是乳液的基本性能保持不变,使得乳液成为了以无机物为核、聚醋酸乙烯酯为壳的复合粒子,并制备出了无机物-有机物的核-壳结构的聚醋酸乙烯酯复合乳液,突破了通常乳液粒子单纯由醋酸乙烯组成的局限。
这样制备出的乳液的耐水性和稳定性比通用的pvac乳液要好很多[22]。
2.5 乳化体系改性当前,开发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和具有反应活性的乳化体系是目前乳化剂改性的集中点。
作为一种含有双键的表面活性剂,反应性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和单体一起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并和乳胶粒聚合物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是共价键的方式。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聚合得到的乳液和利用一般的乳化剂聚合所得的乳液相比,拥有更好的耐水性和稳定性。
donescu等采用乙氧基化壬基酚单酯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vac在均相体系中的共聚反应,讨论聚合过程中的动力学。
3 结束语3.1 总结通过上述方法对pvac乳液改性,克服了自身一些不足,改善了性能,但pvac仍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如通过聚乙烯醇缩醛化改性pva,对于改善胶粘剂的冻融性和稳定性很有利,但是缩醛化程度很难控制,但是这种做法工序复杂,由于甲醛污染环境,比较难以去除,因此,产品中仍存有残余的甲醛很容易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改性方法是共聚改性,通过合适单体与vac共聚,制备出pvac乳液,这种乳液性能优良,而且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
pvac乳液的改性方法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的研究创新,开发出新的乳液,并在研究中开发新的应用范围。
3.2 趋势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dbp最常用增塑剂。
它对肝脏和肾脏有伤害,甚至可能致癌,对生态系统也有显著影响。
欧盟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reach 法规。
reach法规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有一定法规加以限制。
dbp 被列为欧盟高关注物质,为致癌性、诱变性和生物毒性物质。
所以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增塑剂很向环保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今后,聚醋酸乙烯酯乳液随着科技发展,必将向着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低毒甚至无毒及高抗湿热方向持续发展,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1]黄光佛,李盛彪等.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6,10(1):44~46.[2]王玉华,黄智敏等.三元共聚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3):4.[3]孙付霞,章悦庭.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最新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02,5(3):256.[4]杨宝武,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进展[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4):21.[5]许国强,潘学渊.应用新的乳化体系合成聚醋酸乙烯酯乳液[j].化学与粘合,1997(3):138.[6]刘德峥.新型耐水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制备[j].粘接,2001,22(4):11.[7]顾继友.胶粘剂与涂料[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唐星华.木材用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7~148.[9]刘景民,黄志强等.vac/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1999,17(1):6.[10]陈元武.低粘度高固含量醋酸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5,(6):24.[11]青晨,蔡佩英等.醋酸乙烯-丙烯酸无皂乳液共聚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5,14(10):6~10.[12]姜喜文.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0,(3):146~147.[13]刘铁军,徐馨予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共聚改性研究[j].广东化工,2005(1):42~44.[14]李爱阳,唐友根.丙烯酸共聚改性胶黏剂的研制,化学与黏合[j].2006,28(2):85~87.[15]吴伟剑,顾继友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j].2006,15(9):35~37.[16]张瑜,韦亚兵.无皂核壳丙烯酸醋乳液合成与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1,31(12):31~33.[17]朱爱萍,周永科.以硅氧烷溶胶为种子的vac无皂乳液聚合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5):35~37.[18]俞才林,采用聚乙烯醇(1799型)制备抗冻白胶水[j].化学与粘合,1994,(1):50.[19]阎立梅,刘晓辉,王致禄.聚醋酸乙烯乳液冻融稳定性改性的机理[j].应用化学,2001,182:120.[20]孟令辉,邢玉清,张宝山.集成材用胶粘剂的研制[j].化学与黏合,1996(3):144~146.[21]张明珠,文志红等.聚醋酸乙烯乳液德改性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2,(4):157.[22]叶兆拴,谢志兰等.无机物一醋酸乙烯复合乳液粒子结构及主要性能[j].中国胶粘剂,1992,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