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方法

合集下载

牙根炎症状与治疗方法

牙根炎症状与治疗方法

牙根炎症状与治疗方法牙根炎,又称为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髓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

患者常常会出现牙痛、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等症状,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那么,牙根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牙根炎的常见症状。

牙根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牙痛,这种疼痛会持续不断,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另外,患牙周炎还会出现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牙齿变黑等症状。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牙齿敏感、口腔异味等情况。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牙根炎的治疗方法。

对于牙根炎的治疗,首先要找到感染的病因,常见的原因包括牙齿龋齿、牙齿裂缝、牙髓炎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治疗牙根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的牙根炎,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或者口服消炎药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此外,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第二种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

对于牙髓组织受到严重感染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这是一种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洁根管,填充根管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牙根炎的目的。

第三种治疗方法是牙齿拔除。

对于一些严重受损的牙齿,或者是根管治疗无法挽救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拔除。

这样可以有效地清除感染源,防止感染扩散。

除了这些治疗方法之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齿疾病的发生。

另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甜、过硬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牙根炎的发生。

总的来说,牙根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是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口腔健康,预防牙根炎的发生。

根管治疗慢性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慢性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慢性尖周炎临床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78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33-02由于根管内长期存在感染和其他病源刺激物,使得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呈现慢性炎症反应。

慢性根尖周炎是牙髓坏死、坏疽、牙髓治疗失败及急性根尖周炎未进行彻底治疗的结果。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质以消除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慢性根尖周围炎病牙数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后磨牙25例,前磨牙28例,前牙7例;治疗前均有牙痛史或牙痛治疗史;常规均拍X线片显示根尖区牙槽骨有圆形或椭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多为慢性根尖肉芽肿;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呈云雾状,则为慢性根尖脓肿;均为根管细且多及弯曲的患者。

1.2 方法采用根管治疗术以解除病痛,治愈根尖周病,修复缺损,保存患牙,恢复功能。

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坏疽物质,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2 根管治疗2.1 根管预备正确开髓并寻找到根管口对进一步根管治疗尤为重要。

根据该患牙的开髓部位、髓腔入口洞形和龋坏的部位进钻,并注意钻针进入的深度、方向和落空感。

开髓后应将洞壁修整光滑,使与根管壁连成一线,无凸凹不平。

修整时应注意不能将髓壁形成阶台。

选择与根管粗细相适应的拔髓针,活髓可斜插拔髓针至近根尖区,90°旋转,完整的一次拔除牙髓。

2.2根管消毒先用3%双氧水,后用生理盐水或单用生理盐水及其他专用冲洗液冲洗根管。

用消毒的纸捻或棉捻擦于根管。

根管消毒方法较多,其中以药物消毒最常用。

2.3根管充填根管治疗术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根管充填,它的意义在于消灭手术后遗留下的死腔,隔绝根尖周组织与根管的通连,借助根充材料缓慢而持续的消毒作用,防止再感染。

选择长短粗细与预备好的根管相适合的主牙胶尖,标记工作长度,酒精消毒备用。

根尖周炎该如何治疗,根尖周炎久拖不治会有什么后果

根尖周炎该如何治疗,根尖周炎久拖不治会有什么后果

根尖周炎该如何治疗,根尖周炎久拖不治会有什么后果根尖周炎是一种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通常是牙髓病的继发病。

根尖周组织就是牙根尖周围的部分,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要借助根尖孔通向牙槽骨内,当牙髓出现炎症时,炎症物质无法从牙体缺损的地方溢出来,就会从根尖孔溢出来,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表现为牙齿咬合痛、患牙有伸长感、反复牙龈肿胀以及牙龈窦道(也就是牙龈溢脓)。

这种疾病是没有传染性的。

一、什么是根尖周炎(一)致病原因在临床中,根尖周炎主要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牙髓腔内部的细菌感染通过根尖孔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所导致的。

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有三种,一种是细菌感染,主要来自龋病和牙髓病以及牙周病的感染;第二种是物理刺激,牙齿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使得根尖周组织发生损伤,进而形成根尖周炎;三是化学刺激,长时间未换药或是消毒药刺激过大所致的根尖周炎。

(二)临床症状急性根尖周炎时患者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的疼痛,咬颌痛,患牙浮出感明显,牙龈红肿,体温升高,全身乏力等。

患者能准确指出患牙位置。

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果患者不及时就诊病变将由急性转为慢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咀嚼不适感,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是因为牙龈反复出现脓包且时大时小而就诊。

因为拖延时间比较久,牙周组织被破坏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一旦自己的口腔内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就要尽快就医。

不要因为感觉比较轻微或是疼痛不明显就忽视此病,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大多会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来保存患牙,只有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彻底清除,根尖周炎才可以被治愈。

不同的患者,根尖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及个人修复能力不一样,在恢复的时间和愈后效果均会有差异。

二、根尖周炎的治疗目前治疗感染性根尖周炎最彻底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根尖孔未完全形成者除外)。

方法是首先要打开髓腔,拔出根髓,保证根管的通畅,让炎症物可以从根管进行引流。

慢性根尖周围炎的诊疗及护理

慢性根尖周围炎的诊疗及护理

慢性根尖周围炎的诊疗及护理
慢性根尖周围炎,是由于根管内长期慢性感染,使根尖周围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的慢性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
(1)病史: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疗史。

(2)症状体征:咀嚼时不适感,可有患牙深龋、充填体,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

有的患牙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发现窦管开口;有的可在患牙根尖部的牙龈处呈半球状隆起,有乒乓球感,富有弹性;有的可造成邻牙移位或使邻牙牙根吸收。

(3)辅助检查:X线摄片检查根尖区骨质破坏。

【治疗与护理】
(1)局部治疗,破坏范围小、局限于根尖部的病变,可进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病变范围大或久治不愈者,可附加根尖手术治疗。

病变严重破坏牙槽骨,或牙冠严重破坏而难以修复者,可拔除患牙。

(2)抗感染治疗:轻者给予青霉素Ⅴ钾片,成人剂量0.25~0.5克/次,3~4次/日,口服;或阿莫西林片,成人剂量0.5~1克/次,3~4次/日,口服;病情较重者,给予青霉素80万单位/次,2~4次/日,肌内注射。

同时应用甲硝唑,成人剂量0.2克/次,3次/日,口服。

(3)对症处理:疼痛明显者,适当给予去痛片、阿司匹林等止痛药。

(4)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正确刷牙2~3次,
饭后消炎漱口液漱口。

牙根脓肿治疗方法

牙根脓肿治疗方法

牙根脓肿治疗方法
牙根脓肿,又称为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由
于牙髓坏死、细菌感染或牙齿损伤引起。

牙根脓肿通常会导致牙齿
疼痛、牙龈肿胀、口腔异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全身症状,
如发热、头痛等。

因此,及时治疗牙根脓肿至关重要。

治疗牙根脓肿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
方法:
1. 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治疗牙根脓肿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
根管治疗,医生可以清除牙髓组织和感染的组织,填充根管,防止
细菌再次侵入,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管治疗通常需要几次就诊,但是对于治疗牙根脓肿来说效果非常好。

2. 牙根尖手术,对于一些复杂的牙根脓肿病例,根管治疗可能
无法完全清除感染,这时就需要进行牙根尖手术。

牙根尖手术是通
过切开牙龈,清除感染的组织,修复牙齿根尖部位的手术。

这种方
法对于治疗难度较大的牙根脓肿有很好的效果。

3. 牙齿拔除,在一些情况下,牙根脓肿已经导致牙齿严重损坏,
无法进行根管治疗或手术修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拔除患牙。

拔牙虽然是最后的选择,但对于无法挽救的牙齿来说,拔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诊,遵医嘱服用药物等。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因此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定期到口腔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对于牙根脓肿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总之,牙根脓肿是一种常见但危害不小的口腔疾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配合口腔医生的指导和关怀,相信很快就能摆脱牙根脓肿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笑容。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牙髓病理性疾病,它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而根尖刮治术作为根管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尖刮治术是一种通过刮治切除根尖周炎病变组织的治疗方法。

其能够清除难以消灭的细菌以及引起炎症的病理组织,为后续治疗创造好的条件。

在根管治疗中,根尖刮治术常常作为根管治疗的第一步骤,通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和细菌,让根管内腔重建清洁状态,为根管充填奠定良好基础,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但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根尖刮治术的作用更加显著。

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病变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不仅仅是牙根尖周围的骨质破坏和炎症,还可能涉及到根管远端甚至是周边软组织的炎症反应。

因此,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单纯的根管治疗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当病情进展到难治性的程度时,一般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根尖刮治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

根尖刮治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机械手段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治疗前需要进行局麻,在显微镜下,经过适当的牙冠修复或者成形术,切除病变根尖组织和骨质,达到光滑平整的根尖体表。

在切除根尖周边病变组织时,需要注意保护根尖周围的重要组织结构,尤其是周围的神经、血管和骨质。

为了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刮治,根据病情逐步治疗,直到根尖周围结构光滑平整,没有残留的病变组织。

通过根尖刮治术对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进行治疗,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清除细菌和病理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同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根尖刮治术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更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根尖刮治术作为治疗手段时,需要过筛选患者,对症治疗,不能盲目使用,否则会对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 AP)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病,常常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

治疗难度高,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有效的临床效果。

而根尖刮治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清除根管内外的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炎症的扩散,并促进根尖周围组织的修复。

1、根尖刮治术的原理根尖刮治术是一种清除根管内外病原微生物和释放根尖周围的病理组织的技术。

在手术时,医生通过有缘性诊断和X线图像分析确定根尖周围组织的病情,然后通过涂抹消毒液和麻醉剂,将患处局部麻醉。

接着,在患处切开牙龈,清除炎症组织,然后将刮根器插入根管内进行刮治,以达到根管内病原微生物的清除。

最后进行牙龈缝合,使患处恢复正常状态。

(1)清除病原微生物:根尖刮治术可以清除根管内外的病原微生物,消除感染源,防止炎症的扩散和恶化。

(2)提高治疗成功率: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手术,而根尖刮治术一次手术可以达到比其他治疗方法更高的治疗成功率。

(3)减少病人的痛苦:根尖刮治术是一种局部麻醉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4)保护牙齿:根尖刮治术可以保护患者的牙齿不受严重的破坏,并延长牙齿寿命。

(1)患者要严格遵守术后的注意事项,注意口腔卫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口腔保健。

(2)医生在手术时要保证手术区域的消毒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咀嚼较硬的食物和刺激性食品,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4、结论总之,根尖刮治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方法,可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炎症的扩散,并促进根尖周围组织的修复。

但是,在进行手术时要注意严格遵守消毒规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术后患者的安全和口腔健康。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观察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观察俞杰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查及深龋洞、充填体,牙冠变色及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等,常有牙咬合痛、咀嚼不适等症状表现。

传统以多次性根管治疗术为主,需要多次操作且治疗时间长,影响疗效及配合度[1]。

本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例,均为单牙、单根管,无钙化及瘘管;首次接受治疗,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阴影≤5mm,无牙髓治疗史。

排除:牙周病变或根管严重弯曲,伴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牙髓瘘管、根尖孔未闭合等疾病。

本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知情同意。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47.4±8.3)岁;BMI(23.4±5.5)kg/m2;磨牙35例(35.0%),切牙34例(34.0%),下前磨牙31例(31.0%);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47.8±8.3)岁;BMI(23.1±5.4)kg/m2;切牙36例(36.0%),磨牙34例(34.0%),下前磨牙30例(30.0%)。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口腔X线检查,明确病变处根管形态、严重程度等,常规打开牙髓,如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处理患牙,揭开牙髓顶端进入髓腔,牙髓去除后,3%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行反复根管冲洗。

根管预备器械行常规根管预备,操作前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行交替冲洗,直至根管大小达到理想值。

牙周探针探通根尖病灶区,将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注射于瘘管的探针通道,多次反复冲洗瘘管及根尖周,直到黏膜略显白,若有脓性腐败物溢出,再次烧灼瘘管,不能忍受疼痛者,改为局麻下开展。

两组均治疗后7天观察疗效。

1.2.1 对照组予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借助根尖定位仪测量、确定根管工作长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逐步后退法为基点,利用冲洗液交替冲洗扩大针、根管锉,润滑管壁后完成根管预备,避免机械性损害根尖区组织,采用吸潮纸尖充分吸干患牙根管内侧水分,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樟脑酚置于根管内,暂封处理根管,每隔1周根管内换药1次,确保根管内无残留物、无疼痛及异味,此时行根管充填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方法
什么是慢性根尖周炎呢?简单地说,就是口腔诱发的
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感染、牙齿创伤、肿瘤或其他因素导致。

那么,慢性根尖周炎疾病严重吗?医生表示,一旦发现慢性根尖周炎疾病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否则容易诱发更为严重的病症。

下面就去详细了解一些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方法。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
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

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治疗
一、应急处理根尖部急性炎症的外置,是一种应急临
时性措施,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待转为慢性炎症后再作常规治疗。

应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病变发展阶段,病变程度。

1.髓腔开放引流急性尖周炎死髓,无论是浆液期或是化脓期,主要矛盾集中在根尖渗出物或脓液的积聚与扩散,理想
的引流方式是人工通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

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一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炎症4-5 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粘膜下脓肿,切排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

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按抚治疗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何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按抗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牙合磨改急性尖周炎活髓,处理应慎重。

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牙合磨改以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

因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

调牙合磨改是死髓牙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止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付等。

6.急性期拔牙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果断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

但复杂性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后拔牙。

二、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坏死、坏疸或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或坏疸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根管充填去除不良刺激,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根管治疗术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髓腔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

具体实施有二次或多次法及一次法。

由此可见,慢性根尖周炎并非一种简单的口腔疾病,病情严重的话还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所以,建议人们在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并尽可能的避免牙齿受到伤害等。

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慢性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