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教育活动方案
《防早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早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防早恋教育2. 年级:八年级3. 课时:1课时4. 学科:道德与法治5. 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早恋的现象及其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早恋现象:介绍早恋在青少年中的普遍性,以及早恋带来的心理、学业、家庭等问题。
2. 早恋危害:分析早恋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影响,如影响学业、价值观形成等。
3. 正确恋爱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认识到青春期的友谊是珍贵的。
4. 自我控制:培养学生面对感情诱惑时,能自我控制、自觉抵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早恋案例,引发学生对早恋话题的兴趣。
2. 主体环节:a. 讨论早恋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早恋的认识,教师总结早恋的普遍性和危害。
b. 分析早恋危害:让学生举例说明早恋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影响,教师补充讲解。
c. 树立正确恋爱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友谊重要性,培养健康的恋爱观。
d. 提高自我控制力:教授学生如何面对感情诱惑,提高自我控制、自觉抵制的能力。
3. 总结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
五、课后巩固1.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防早恋的感悟文章,加深对本次班会内容的理解。
2. 家长沟通:通知家长本次班会的内容,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预防早恋现象。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真实的早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早恋现象及其危害。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早恋的看法,促进课堂互动。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早恋场景,增强学生对早恋问题的感受。
4. 视频教学:播放有关早恋教育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真实的早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视频资料:寻找有关早恋教育的视频,可以是教育片、纪录片等。
早恋班会设计方案

早恋班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早恋是指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学习阶段中过早地陷入爱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决定开展早恋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避免早恋的发生;2. 引导学生了解早恋对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3.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异性合理相处;4. 提供学生正确的解决早恋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活动内容:1. 活动筹备:- 成立筹备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分工;- 安排活动时间、地点和相关设备的准备工作;- 探讨活动主题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 开场仪式:- 主持人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学生代表做开场致辞,表达对早恋问题的关注和决心。
3. 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或心理咨询师开展早恋相关知识的讲座;- 介绍早恋的定义、危害以及应对方法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互动交流,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4. 视频展播:- 搜集与早恋相关的真实案例视频;- 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他人的遭遇和反思来认清早恋的危害;- 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看法和感受。
5. 分组座谈:-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5-6人,以同性别组合为主;- 由班主任或心理辅导员带领小组进行座谈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早恋的认识和体会,相互交流经验和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早恋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早恋。
6. 游戏互动:- 设计一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互动游戏;- 例如配对游戏,通过给定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答题,从而加深对正确恋爱观念的理解;- 采用竞赛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性。
7. 角色扮演:- 将几个常见早恋场景或问题进行编排,并邀请学生参与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并进行现场讨论。
8. 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针对早恋态度和行为的匿名问卷;- 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早恋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收集问卷结果,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早恋现象日益普遍,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开展早恋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明确早恋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早恋可能带来的伤害。
3.引导学生理性面对感情,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4.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早恋带来的困惑和压力。
三、活动内容与方式1.课堂教育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恋爱观念和行为规范。
2.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针对早恋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危害,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3.艺术表演:由学生自主策划、扮演角色的小戏剧演出,以幽默、活泼的方式呈现早恋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4.示范演练: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组织演练,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早恋案例,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感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家长会议:邀请专家为家长开展早恋教育讲座,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恋爱观念,增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课堂教育活动:每周一节课,持续开展2个月,教室作为活动地点。
2.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级教室作为活动地点。
3.艺术表演:学期末进行,可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厅进行。
4.示范演练:每学期进行一次,可在心理健康教室或多功能厅进行。
5.家长会议:学期末进行,可在学校会议室或教室进行。
五、活动评估与总结1.活动周期结束后,由相关教师进行活动效果的评估。
2.活动评估主要从活动参与度、学生观念转变程度、学生行为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
3.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六、活动预算1.教材及教具费用:1000元。
2.演出及活动道具费用:2000元。
3.专家讲座费用:3000元。
4.其他费用(如印刷、宣传品等):1000元。
中学生早恋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中学生早恋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引言:中学生早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其年龄、经验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在面对来自同龄人的情感需求时常常会出现困惑和压力。
为了帮助中学生正确面对早恋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开展一系列以心理辅导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加强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预防和解决青少年情感问题的基础工作。
通过跟踪最新研究成果和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制定相关课程,增加心理知识普及。
此外,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
同时倡导“性别平等教育”以避免刻板印象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建立专业辅导团队建立专业化的辅导团队是有效开展中学生早恋心理辅导活动的关键。
这个团队应由经过培训合格且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专业志愿者组成。
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能够理解学生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他们还应该秉持保密原则,以确保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隐私安全。
三、开展主题讲座与研讨会为了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平台和交流机会,我们可以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主题讲座与研讨会。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演讲,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早恋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
此外,也鼓励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分享各自的经历和想法。
四、设置小组辅导活动小组辅导活动是培养中学生社交能力和增强情感认知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每个小组内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引领者,通过定期集体聚会、分享经验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早恋问题。
这样的小组辅导活动有助于孩子们互相支持和鼓励,形成积极的社交网络。
五、开展心理剧演出心理剧是一种非常直观且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
我们可以邀请专业团队或教师学生合作创作心理剧,并以趣味性质展现早恋问题背后的心理冲突和解决方法。
在演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就剧情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早恋问题并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六、探索家长参与辅导活动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陪伴者和指导者。
远离早恋,拒绝早恋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早恋,拒绝早恋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早恋对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念,自觉抵制早恋现象。
3. 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和谐。
二、教学内容:1. 早恋的定义与特点2. 早恋的危害3. 正确的恋爱观念4. 抵制早恋的方法5. 自我控制与人际交往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早恋案例,引发学生对早恋的思考。
2. 讲解早恋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明白早恋是什么,以及早恋的一些特点。
3. 分析早恋的危害:从学习、身心健康、家庭等方面,详细阐述早恋的危害。
4. 讲述正确的恋爱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5. 教授抵制早恋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与人交往,避免早恋的发生。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恋爱观念,抵制早恋。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早恋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正确恋爱观念的认同度。
3.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早恋案例资料。
2. 相关书籍和文章。
3. 视频或图片资料。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早恋的危害,使学生产生共鸣。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恋爱方面的问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关于早恋的情景剧,通过表演形式展示早恋的现象和危害。
2.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对抵制早恋的看法和经验。
3. 专家讲座:邀请心理专家或学校老师进行讲座,从专业角度分析早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早恋的定义、特点、危害以及正确的恋爱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早恋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早恋主题班会方案

早恋主题班会方案一、主题:警惕早恋,健康成长二、目标:1. 帮助同学们认识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2. 提供正确的恋爱观和性教育知识,引导同学们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观;3. 增强同学们对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活动形式:1. 班会演讲:邀请学校辅导员或心理老师进行演讲,介绍早恋现象、危害和预防方法;2. 角色扮演:邀请一些优秀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呈现早恋的真实情况,并展示应对早恋的正确方式;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早恋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们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早恋相关的游戏,旨在加深同学们对早恋危害的认识,同时增强互动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活动内容:1. 班会演讲:学校辅导员或心理老师介绍早恋现象和危害,例如:早恋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破裂、家庭矛盾等。
同时介绍早恋的预防方法,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家长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2. 角色扮演:邀请一些优秀学生扮演早恋中的不同角色,如早恋男生、早恋女生、关心他们的朋友、父母和老师等。
通过情景模拟,展示早恋的真实场景,以及不同角色应该如何应对早恋的问题。
同时可以请学校辅导员或心理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 分组讨论: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早恋话题展开讨论,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如:你对早恋有何看法?你身边是否有早恋现象?早恋带来的危害有哪些?你有什么预防早恋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们思考早恋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早恋主题相关的游戏,旨在加深学生们对早恋的危害认识,同时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早恋知识问答”游戏,学生们分成小组,回答关于早恋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关于早恋的知识。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总结:由班主任或活动组织者对整个班会进行总结,回顾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们的参与情况。
2024年早恋的班会设计方案

2024年早恋的班会设计方案一、前言早恋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现象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班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场有意义、有深度、有趣味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应对早恋问题。
二、活动主题:珍惜青春,追求真爱三、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与了解早恋的风险和后果。
2.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3. 提供学生正确的应对早恋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对自我人格的认识和自信心的提升。
四、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人员安排。
2. 制定活动流程和议程。
3. 安排相关资源和道具准备。
4. 活动前进行宣传和动员,提醒学生参与活动。
五、活动流程1. 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自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游戏环节:设计一款有趣的小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理解早恋的危害和后果。
3.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相关的故事片段或真实案例的视频,让学生深刻了解早恋问题的现实性和严重性。
4.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早恋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a) 早恋对学习和身心健康有何影响?b) 如何正确看待追求爱情和学业的关系?c) 如何区分健康的恋爱和早恋?d) 如何拒绝不合适的爱情追求?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答案。
6. 专家讲座: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就早恋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解答学生疑问,引导正确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7. 案例分析:播放早恋问题相关的案例视频,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8. 自我保护知识讲座:邀请相关机构的人员进行自我保护知识讲座,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己,防范早恋问题的发生。
9. 总结发言: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应对策略。
10. 结束:感谢学生的参与和专家的分享,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1. 简介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是为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早恋、拒绝早恋、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设立的一项教育活动。
早恋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早恋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介绍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
2.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早恋的定义、成因、表现等基础知识;•强调早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告诉学生拒绝早恋、珍爱青春的重要性;•倡导良好的道德标准,加强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
3.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邀请专业人士或学校的师资力量开展针对性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早恋的成因、表现,告诉学生早恋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提供拒绝早恋的方法和技巧。
讲座的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需求,简洁明了,生动生动,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听懂。
3.2 个案教育个案教育是指对特定学生的个性化关怀和指导。
在学生中,早恋者们往往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这些学生开展个案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心态。
3.3 征文比赛征文比赛是典型的学生活动形式。
通过学校或班级的征文比赛,可以让学生发表他们对早恋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倡导珍爱青春,反对早恋的价值观念。
将征文比赛结果公布在学校校刊、班级周报上,可以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4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促使学生开放心扉的重要途径。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自由交流,谈论自己对早恋的看法和碰到的问题,互相鼓励和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心理疏导。
同时,也可在组内提出对早恋的质疑,从而强化学生们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
4. 活动实施学校早恋教育活动是需要全校、全员的积极参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谷二中2015级“早恋”教育活动方案这个活动方案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中男女感情渲染事件不断冲击高中学生,由于高中学生模仿心理强烈,对待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差,所以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每所学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当务之急。
一、针对我校学生“早恋”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了一学年的高中生活,有几名学生出现了“早恋”现象,经过耐心细致的交谈,才知道他们出现“早恋”的原因。
归结为以下几点:
1、父母与子女在感情方面交流太少
在家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封闭和压抑感逐渐上升,孩子与家长在感情方面的交谈越来越少。
而家长对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关心程度降低,很多家长只注重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对孩子心理辅导严重缺乏,这样孩子心理多少有点失落,心理总想产生找点依靠的感觉。
孩子自从进入高中后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孩子在学校里一旦身边出现一位关爱自己的同学,就难免动心。
2、学生的好奇心理
高中生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开始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
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好奇、非常向往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矛盾状态。
3、学生的叛逆思想
当学生发生恋情后,最怕老师和家长公开出面阻止。
有时,老师和家长在教育高中生时,语气、词语稍微偏激,学生心理出现不服气心理,表现出来就是进一步与异性交往。
我班的这几个学生“地下工作”做的不错,但是没有不漏风的墙。
我与他们进行一对一推心置腹的交谈,才了解到他们达到了约会、牵手、相互思念的程度。
学习成绩下滑,喜欢在对方面前表现自己,为对方打抱不平等等表现。
对于某个学生出现“早恋”现象,不能在班上进行教育,只能对当事人反复进行交谈,让他们明白“早恋”危害。
同时有必要让全班同学明白“早恋”的危害,及时遏制这个毒瘤在班上蔓延。
所以,有必要上一堂“早恋”教育的班会课。
二、本次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早恋”危害
2、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三、活动过程
首先让学生明白“早恋”危害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
对于青少年防微杜渐,避免产生不当的恋情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认为,早恋从以下几个方面危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
1、影响学习和生活
个别高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
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举例说明:
我担任高中班主任已经多年了,“早恋”学生有几对,他们在“早恋”前性格活跃,表现出无忧无虑,好学,成绩理想。
“早恋”后,当事者常常出现矛盾心理,怕父母、老师知道,怕成绩下降,怕失去对方,怕张扬自己引起对方的反感等等,总想表现出成熟。
结果就是当事者的情绪经常烦躁,性格开始变得忧郁,成绩不再理想。
最终事情败露。
1、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
高中学生一旦“早恋”,他们的情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的心理容易产生矛盾,由于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
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
有的高中学生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举例说明
在学校里,因所谓的“争风吃醋”事件频频出现,因所谓的“他(她)的事就是我的事”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事件屡屡发生,因毕业分手而“肝肠寸断”事件时有发生。
请问: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一个词语——“早恋”
1、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性意识萌发,开始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好奇、非常向往又不好意思。
当双方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男生对异性欲望开始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发生性关系。
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女方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
在一个对性犯罪罪犯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首次出现性罪错的年龄在15—19岁之间者男性占50。
1%,女性占71.9%。
反过
来讲,青少年时的性罪错与他们日后走向犯罪道路有着不容否定的关系。
1、早恋极难成功
由于高中学生对“早恋”认识不清楚,表现在他们对“恋爱”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
而最终,这些“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
为什么这些“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原因如下:
A 父母、学校的干预。
B 两人感情因为升学、转学、等太多的因素使这些“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
据王友平对大中学生的调查,有恋爱史的学生中,有42.9%的人调查时已中断恋爱关系,有30.2%的人表面上虽然保持恋爱关系,但心中明白分手是迟早的事,仍然保持恋爱关系的仅占26.9%。
即使早恋走向婚姻,这种婚姻的牢靠性也值得怀疑,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在离婚案件中,男子在23岁之前结婚的占的比例最高,而其中又以19岁结婚者为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别人的现状想到自己的结局,早恋者快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综上所述:“早恋”是一件伤人害己的事,不“早恋”最好。
其次让学生讲明白“早恋”不是猛兽,但是不能过早宣泄自己的情感
早恋是正常的人进入青春期后,在感情方面出现的一种心理偏差。
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都没有错。
只是同学们在感情方面过早宣泄自己的情感。
时间没有掌握好。
第三、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并在黑板上有条理的归纳罗列起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最后,对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明白“早恋”是没有错的,学生们不要对自己的自然情感有犯罪感。
对异性有好感,就正如树要发芽、长枝、开花、结果一样正常;
第二条建议是不要轻易随便地表达情感。
珍爱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适的时候赢得真正属于它的精彩;
第三条建议是不要做出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
花儿开得过早,会提前凋零,结不出饱满的果实。
最后,总结早恋的危害,提出学生应预防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