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临床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功能临床解读PPT课件

物治疗、氧疗等。
评估手术适应症
对于部分COPD患者,肺功能 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手术适
应症的参考依据。
哮喘
诊断依据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气流受限程度 有助于确诊。
评估病情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反映 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 估治疗效果。
监测哮喘发作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检查可以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紧急治疗。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 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的分类
基础肺功能检查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
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 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心肺功能, 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运动相关的心肺 疾病。
特殊肺功能检查
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 验、弥散功能测定等,用于进一步评 估和诊断某些特定的呼吸系统疾病。
和代谢活动的详细信息。
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诊疗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个体化,
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进行精准评估。
无创监测
02
随着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步,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便捷
和实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创监测。
人工智能辅助
0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肺
异常肺功能指标解读
肺活量降低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呼气峰流速降低
可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
可能提示换气功能障碍,如肺气肿、肺炎等。
评估手术适应症
对于部分COPD患者,肺功能 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手术适
应症的参考依据。
哮喘
诊断依据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气流受限程度 有助于确诊。
评估病情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反映 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 估治疗效果。
监测哮喘发作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检查可以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紧急治疗。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 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的分类
基础肺功能检查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
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 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心肺功能, 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运动相关的心肺 疾病。
特殊肺功能检查
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 验、弥散功能测定等,用于进一步评 估和诊断某些特定的呼吸系统疾病。
和代谢活动的详细信息。
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诊疗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个体化,
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进行精准评估。
无创监测
02
随着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步,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便捷
和实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创监测。
人工智能辅助
0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肺
异常肺功能指标解读
肺活量降低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呼气峰流速降低
可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
可能提示换气功能障碍,如肺气肿、肺炎等。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手段,可应用于常规肺功能正常,舒张试验阴
性的患儿,达到确诊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1
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3
❖ 气道反应程度可依使FEV1.0下降20%的药物( 以组胺为例 )
剂量分为四级:
< 0.1μmol (0.03mg)为重度;
0.1~0.8μmol (0.03~0.24mg) 为中度;
0.9~3.2μmol (0.25~0.98mg) 为轻度;
3.3~7.8μmol (0.99~2.2mg) 为极轻度。
意义:大多数哮喘患者的PF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清晨和晚上最低,中午和下午最高。 结合
临床有助于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导其用药,
观察其转归。轻度异常 <20% 中度异常 20-30%
重度异常 >30%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5
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轻度损害: FEV1<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在79-60%正常预计值或FEV1/FVC在74--60%之间;
中度损害: FEV1 在59--40%正常预计值之间,或
FEV1/FVC在59--40%之间;
重度损害: FEV1<40%或FEV1/FVC<40%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性的患儿,达到确诊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1
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3
❖ 气道反应程度可依使FEV1.0下降20%的药物( 以组胺为例 )
剂量分为四级:
< 0.1μmol (0.03mg)为重度;
0.1~0.8μmol (0.03~0.24mg) 为中度;
0.9~3.2μmol (0.25~0.98mg) 为轻度;
3.3~7.8μmol (0.99~2.2mg) 为极轻度。
意义:大多数哮喘患者的PF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清晨和晚上最低,中午和下午最高。 结合
临床有助于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导其用药,
观察其转归。轻度异常 <20% 中度异常 20-30%
重度异常 >30%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5
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轻度损害: FEV1<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在79-60%正常预计值或FEV1/FVC在74--60%之间;
中度损害: FEV1 在59--40%正常预计值之间,或
FEV1/FVC在59--40%之间;
重度损害: FEV1<40%或FEV1/FVC<40%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基础培训ppt课件

01
预防COPD的关键是戒烟,减少空气污染,加强职业防护,同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哮喘
02
哮喘的预防主要通过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控制症状发作,提
高生活质量。
肺癌
03
肺癌的预防主要通过戒烟、减少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早期发
现和干预。
提高公众对肺功能的认识与重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肺功能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 肺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肺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01
02
03
呼吸系统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与鼻腔、喉、气管等器官 共同作用,完成呼吸过程。
循环系统
肺与心脏共同构成循环系 统,肺为心脏提供氧气和 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二氧 化碳等代谢废物。
免疫系统
肺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 侵,保护身体健康。
03
肺功能异常
01
02
03
04
呼吸困难
活动后出现气喘、呼吸急促等 症状。
咳嗽
长期咳嗽或反复咳嗽,痰多。
乏力
容易疲劳,体力下降。
其他症状
如胸痛、发热、体重下降等。
肺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肺功能测试、胸部X光、CT 等检查手段,结合症状和病史进 行诊断。
治疗方式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取药 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等不同 的治疗方法。同时,戒烟和改善 环境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肺功能异常的原因
吸烟
长期吸烟会对肺部造成 损伤,导致肺功能下降。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 环境中,如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等,会对肺部
造成损害。
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肺 炎等,会影响肺部的正
肺功能基础知识PPT课件

.
4
肺功能哪几部分组成?
通气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换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 脉冲震荡(IOS)肺功能---气道阻
力检查
.
5
那些疾病需要肺功能检查?
COPD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度)
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部肿块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间质性肺疾病等
中度:40%≤DLCO占预计值%<60%
重度:DLCO占预计值%<40%。
DLCO/VA的分级相同。
.
11
弥散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CO弥散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单次呼吸法, 也称一口气法、恒定状态法和重复呼吸 法。目前我们医院要开展的主要是一口 气法。主要是吸入0.3%CO、10%He、 20%O2的混合气体,待受试者吸气至肺 总量位,屏气10秒钟后呼气来测定弥散 功能。
4、气流阻塞性病变:大、中起到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 喘,其它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塞。
5、肺内孤立性疾病:如肺内弥散性大泡,多发肺囊肿等。 6、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血管先天异常肺血流减少者,常伴有弥散量的
降低。 7、贫血:各种贫血理论上弥散量降低;由于CO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
非常强大,且贫血患者常伴有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故CO弥散量变化不 大。
肺功能检查与临床应用
丽水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
1
.
2
VC TCL
IC IR
VT ERV
RV
.
3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
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
肺功能基础培训ppt

肺部的血管和支气管是氧气和 二氧化碳在体内循环的通道。
肺功能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 动,肺功能正常是保证人 体正常呼吸的必要条件。
保障生理功能
肺功能正常有助于维持人 体的酸碱平衡、体温调节 等生理功能。
影响其他器官
肺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或加 重其他器官的疾病,如心 血管疾病、肝病等。
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充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瘦肉、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肺部健康。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富含维生素C、E和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坚果,同时补充适量的硒,有助于提高肺部免疫功能。
05
肺功能基础培训总结
肺功能基础培训的意义
提高呼吸系统健康意识
肺功能基础培训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认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方法,从而提高呼吸系统 健康意识。
总结词
一氧化碳弥散量检测是评估气体在肺部弥散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量受检者在吸入一氧化碳后呼出的浓度,可以判断 肺部气体交换的能力。
详细描述
一氧化碳弥散量检测需要在特定的呼吸室中进行,受检者吸 入含有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的空气,然后测量呼出气体中的 一氧化碳浓度。该指标对于评估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炎等 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操训练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和慢性 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 病的症状。
常见的呼吸操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等。
04
肺功能保护与改善
戒烟与限酒
戒烟
戒烟是改善肺功能最直接有效的 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风险 。
限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肺部造成损害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需控制 饮酒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 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肺功能讲解ppt课件

肺功能异常表现及原因分析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喘息、咳嗽、 胸闷等。
原因分析
气道狭窄、气道炎症、气 道痉挛等导致气流受限。
常见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支气管哮喘等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浅快 等。
原因分析
肺部组织弹性降低、胸廓活动受 限等导致肺通气量减少。
肺功能讲解ppt课件
目录
• 肺功能基本概念与意义 • 常见肺功能检查方法及原理 •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肺功能异常表现及原因分析 • 提高肺功能的方法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肺功能基本概念与意义肺来自能定义及作用肺功能定义
肺功能是指人体呼吸系统在进行 气体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 力,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 呼吸调节功能等。
弥散功能检查
定义
原理
弥散功能检查是测定肺泡膜进行气体 交换的效率。
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反映肺泡膜进行气 体交换的能力,是评估肺换气功能的 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
被检者吸入一定量气体后,屏气一定 时间,然后呼出气体并测定其中某种 气体的浓度。通过与吸入气体浓度的 比较,计算弥散量。
气道阻力测定
定义
气道阻力测定是评估呼吸道通畅 程度的方法。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02
开发新的肺功能评估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准确、便捷的肺功能评估技
术和方法,提高肺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03
加强肺功能康复的研究和实践
肺功能康复作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未来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和研究,推动肺功能康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喘息、咳嗽、 胸闷等。
原因分析
气道狭窄、气道炎症、气 道痉挛等导致气流受限。
常见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支气管哮喘等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浅快 等。
原因分析
肺部组织弹性降低、胸廓活动受 限等导致肺通气量减少。
肺功能讲解ppt课件
目录
• 肺功能基本概念与意义 • 常见肺功能检查方法及原理 •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肺功能异常表现及原因分析 • 提高肺功能的方法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肺功能基本概念与意义肺来自能定义及作用肺功能定义
肺功能是指人体呼吸系统在进行 气体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 力,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 呼吸调节功能等。
弥散功能检查
定义
原理
弥散功能检查是测定肺泡膜进行气体 交换的效率。
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反映肺泡膜进行气 体交换的能力,是评估肺换气功能的 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
被检者吸入一定量气体后,屏气一定 时间,然后呼出气体并测定其中某种 气体的浓度。通过与吸入气体浓度的 比较,计算弥散量。
气道阻力测定
定义
气道阻力测定是评估呼吸道通畅 程度的方法。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02
开发新的肺功能评估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准确、便捷的肺功能评估技
术和方法,提高肺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03
加强肺功能康复的研究和实践
肺功能康复作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未来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和研究,推动肺功能康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医学课件)肺功能PPT演示课件

.
潮气量(Tidal volume, TV)
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 呼出的气量。
正常成人潮气量约:500ml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
.
深吸气量(IC) 和补吸气容积(IRV)
深吸气量(IC)是指在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 气所能吸入的气量,由TV+IRV构成。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 —— 中度降低
<40% —— 重度降低
.
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
呼吸肌功能障碍
如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等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如胸廓畸形、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 胸膜增厚、气腹、腹水等
气道阻塞
如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吸气容积(IRV)是指在平静吸气后,用力 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它是深吸气量中的 一部分。
反映了肺和胸廓在静态时的最大膨胀度。深吸 气量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 肺活量的75%),因此足够的深吸气量方能 保证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正常。
.
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
功能残气量(FRC)
功能残气量是指在平静呼气后肺内所 含的气量。由ERV+RV构成。
功能残气位时吸气肌和呼气肌都处于 松弛状态,肺泡内压为零。功能残气 量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 作用。
.
功能残气量(FRC)
1、由病理变化引起功能残气量增加见于下列情况 (1)肺弹性减退:如肺气肿。 (2)气道阻塞: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VE=TV×RR
在静息状态时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值为8-10升
潮气量(Tidal volume, TV)
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 呼出的气量。
正常成人潮气量约:500ml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
.
深吸气量(IC) 和补吸气容积(IRV)
深吸气量(IC)是指在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 气所能吸入的气量,由TV+IRV构成。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 —— 中度降低
<40% —— 重度降低
.
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
呼吸肌功能障碍
如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等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如胸廓畸形、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 胸膜增厚、气腹、腹水等
气道阻塞
如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吸气容积(IRV)是指在平静吸气后,用力 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它是深吸气量中的 一部分。
反映了肺和胸廓在静态时的最大膨胀度。深吸 气量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 肺活量的75%),因此足够的深吸气量方能 保证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正常。
.
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
功能残气量(FRC)
功能残气量是指在平静呼气后肺内所 含的气量。由ERV+RV构成。
功能残气位时吸气肌和呼气肌都处于 松弛状态,肺泡内压为零。功能残气 量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 作用。
.
功能残气量(FRC)
1、由病理变化引起功能残气量增加见于下列情况 (1)肺弹性减退:如肺气肿。 (2)气道阻塞: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VE=TV×RR
在静息状态时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值为8-10升
肺功能临床应用PPT课件

动至关重要。
肺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呼吸系统 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后。
肺功能评估方法及指标
01
02
03
04
肺活量测定
通过测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 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来评估
肺部通气功能。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反映呼吸肌力量和气道有无阻 塞的重要指标。
血气分析
通过测定血液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和二氧化 碳的含量,来评估肺部换气功
向患者解释肺功能检查的 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环境安静、整 洁,温度、湿度适宜,为 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查环境。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
指导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进 行呼吸动作,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面色、呼吸等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肺功能临床应用ppt课件
目 录
• 肺功能概述 • 肺功能检查技术 • 肺功能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肺功能异常相关疾病介绍 • 肺功能检查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 肺功能康复治疗与护理
01 肺功能概述
肺功能定义与重要性
肺功能是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 能力,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
肺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 一,对于维持正常呼吸和生命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支气管哮喘
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 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症状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等。
诊断方法
肺功能检查对于哮喘的诊断和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和 激发试验等。
肺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呼吸系统 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后。
肺功能评估方法及指标
01
02
03
04
肺活量测定
通过测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 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来评估
肺部通气功能。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反映呼吸肌力量和气道有无阻 塞的重要指标。
血气分析
通过测定血液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和二氧化 碳的含量,来评估肺部换气功
向患者解释肺功能检查的 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环境安静、整 洁,温度、湿度适宜,为 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查环境。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
指导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进 行呼吸动作,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面色、呼吸等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肺功能临床应用ppt课件
目 录
• 肺功能概述 • 肺功能检查技术 • 肺功能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肺功能异常相关疾病介绍 • 肺功能检查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 肺功能康复治疗与护理
01 肺功能概述
肺功能定义与重要性
肺功能是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 能力,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
肺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 一,对于维持正常呼吸和生命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支气管哮喘
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 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症状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等。
诊断方法
肺功能检查对于哮喘的诊断和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和 激发试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气运动则相反为被动过程,平静呼吸时, 膈肌与肋间外肌回位导致胸廓缩小,肺内 压增大,完成呼气运动。
编辑版ppt
5
呼吸运动又根据呼吸肌的主次、多少以及 用力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形式。
1、腹式呼吸(膈肌为主)与胸式呼吸(肋 间外肌为主)
2、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气道阻力、缺氧、 CO2增高)
编辑版ppt
6
3、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 形力即弹性阻力
顺应性:弹性阻力的大小可通过顺应性的 高低来衡量,即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变形的难易程度。
PS:顺应性越大,弹性阻力越小,外力作用 就越容易变形。
编辑版ppt
7
(2)非弹性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 平静呼吸时: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均较小
2-3-4意义均为呼吸肌改变引起。
5、肺活量 VC vital capacity 尽力吸气后缓 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量。限制性与阻塞 性均可导致降低。
编辑版ppt
16
6、功能残气量 FRC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含气量。
意义:反映胸廓回缩和肺弹性回缩之间的 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相互平衡而 抵消,但是阻塞性肺疾病时候,肺回缩力 下降导致其增高,相反,若肥胖或者胸廓 畸形,胸廓回缩力下降,其亦下降。
肺功能检查详解
1、呼吸生理 2、各项指标正常值与含义 3、临床判读顺序与简单评价
编辑版ppt
1
第一单元 呼吸生理
一、 概述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 运输、内呼吸
外呼吸:毛细血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
肺通气指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编辑版ppt
11
五、呼吸运动调节
1、呼吸中枢
脊髓控制相应节段呼吸肌,低位脑干控制呼吸节律
2、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
(1)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血液,组织液,或者 脑脊液中的CO2、O2、H+。
化学感受器分外周感受器和中枢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分为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前者主 要参与呼吸调节,主动脉体主要参与循环调节,由 于颈动脉体血供特别充分,一般血液中出现低氧时, 由于血供充分,此处PO2不会变化太大,因此放电 频率不会增加,呼吸运动也不会受影响,但CO2与 H+却可以刺激该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作用。
编辑版ppt
2
气体运输:循环血液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 以及将组织内的CO2运输到肺的过程。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亦称——组织换气。
PS:组织换气也包括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 程。狭义的呼吸运动通常只包括呼吸运动。
编辑版ppt
3
二、肺通气的原理
1、肺通气的动力取决于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压力差,由于在一定环境下,外界的压 力即大气压是恒定的,因此,肺泡与外环 境之间的压力差是由肺泡内的压力即肺内 压决定。
吸肌功能不全时降低。
编辑版ppt
15
2、补呼气容积 ERV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即平静呼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呼气所 呼出的气量。
3、补吸气容积:IRV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平静吸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 入的气量。
4、深吸气量IC inspiratory capacity ,平静 吸气末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入的气量。
相关反射:肺牵张反射,肺萎陷反射,咳 嗽反射,喷嚏反射。
咳嗽反射与喷嚏反射为防御性反射。
编辑版ppt
14
第二单元 各指标名称及意义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1、VT:tidal vloume,潮气容积,即平静呼吸
时,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约500ml. 意义:受吸气肌影响,尤其是膈肌运动,呼
7、残气量 RV residual volume 深呼气后肺 内所含气量。
意义:常以RV/TLC(肺总量)比值作为参 数,正常值在35以内,40以上提示肺气肿, 限制性疾病时提示RV下降,小气道疾病时 RV增加,FRC正常。
原型类似一个沾了肥皂水(肺泡表面基质)的 气球外面包了一层游泳圈(毛细血管)。
编辑版ppt
9
(2)呼吸膜的面积:面积越大,换气越大 越快。——运动时,肺毛细血管开放增加, 有效呼吸膜面积增大,扩散增加。肺不张, 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肺毛细血管 闭塞等导致呼吸膜面积减少,导致扩散减 少。
(3)通气血流比值
编辑版ppt
12
2、中枢感受器 CO2与H+均可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同
时刺激呼吸。
两者比较:
(1)中枢感受器不感受低氧刺激,低氧可 直接抑制中枢。
(2)中枢感受器对H+相对敏感 (3)CO2与H+过高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 (4)中枢对CO2反应较外周对O2反应迅速
很多,
编辑版ppt
13
备注: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肺的扩张与缩小, 由于肺本身没有扩张与缩小功能,因此, 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呼吸肌的扩大与缩小。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版ppt4呼吸肌包括呼气肌与吸气肌,呼气肌主要 包括肋间内肌与腹肌,吸气肌主要包括膈 肌和肋间外肌。
吸气运动为主动过程,为膈肌与肋间外肌 共同收缩导致胸廓向外向上扩张,使得胸 廓扩大,肺内压降低,当低于大气压时气 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组织换气类似肺换气,不同的是组织换气 存在于液体之间。(血液、细胞内液、组 织液)
编辑版ppt
10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之后随血液运输 影响因素:1、PH与PCO2 PH下降,PCO2增高,氧气结合能力下降,
同理相反。 2、温度:温度升高时,O2释放增加 3、2,3二磷酸甘油酸 CO2运输:物理溶解于化学结合。
编辑版ppt
8
三、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1、肺换气与组织换气均来自于气体顺浓度差 扩散
2、肺换气影响因素
(1)呼吸膜厚度:任何使得呼吸膜增厚或者 使得扩散距离增加的疾病均会导致扩散减少。 (如: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PS:呼吸膜包括含肺表面活性的液体层、肺泡 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层、肺泡上皮和毛细 血管之间的间隙(基质层)、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编辑版ppt
5
呼吸运动又根据呼吸肌的主次、多少以及 用力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形式。
1、腹式呼吸(膈肌为主)与胸式呼吸(肋 间外肌为主)
2、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气道阻力、缺氧、 CO2增高)
编辑版ppt
6
3、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 形力即弹性阻力
顺应性:弹性阻力的大小可通过顺应性的 高低来衡量,即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变形的难易程度。
PS:顺应性越大,弹性阻力越小,外力作用 就越容易变形。
编辑版ppt
7
(2)非弹性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 平静呼吸时: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均较小
2-3-4意义均为呼吸肌改变引起。
5、肺活量 VC vital capacity 尽力吸气后缓 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量。限制性与阻塞 性均可导致降低。
编辑版ppt
16
6、功能残气量 FRC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含气量。
意义:反映胸廓回缩和肺弹性回缩之间的 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相互平衡而 抵消,但是阻塞性肺疾病时候,肺回缩力 下降导致其增高,相反,若肥胖或者胸廓 畸形,胸廓回缩力下降,其亦下降。
肺功能检查详解
1、呼吸生理 2、各项指标正常值与含义 3、临床判读顺序与简单评价
编辑版ppt
1
第一单元 呼吸生理
一、 概述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 运输、内呼吸
外呼吸:毛细血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
肺通气指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编辑版ppt
11
五、呼吸运动调节
1、呼吸中枢
脊髓控制相应节段呼吸肌,低位脑干控制呼吸节律
2、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
(1)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血液,组织液,或者 脑脊液中的CO2、O2、H+。
化学感受器分外周感受器和中枢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分为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前者主 要参与呼吸调节,主动脉体主要参与循环调节,由 于颈动脉体血供特别充分,一般血液中出现低氧时, 由于血供充分,此处PO2不会变化太大,因此放电 频率不会增加,呼吸运动也不会受影响,但CO2与 H+却可以刺激该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作用。
编辑版ppt
2
气体运输:循环血液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 以及将组织内的CO2运输到肺的过程。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亦称——组织换气。
PS:组织换气也包括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 程。狭义的呼吸运动通常只包括呼吸运动。
编辑版ppt
3
二、肺通气的原理
1、肺通气的动力取决于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压力差,由于在一定环境下,外界的压 力即大气压是恒定的,因此,肺泡与外环 境之间的压力差是由肺泡内的压力即肺内 压决定。
吸肌功能不全时降低。
编辑版ppt
15
2、补呼气容积 ERV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即平静呼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呼气所 呼出的气量。
3、补吸气容积:IRV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平静吸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 入的气量。
4、深吸气量IC inspiratory capacity ,平静 吸气末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入的气量。
相关反射:肺牵张反射,肺萎陷反射,咳 嗽反射,喷嚏反射。
咳嗽反射与喷嚏反射为防御性反射。
编辑版ppt
14
第二单元 各指标名称及意义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1、VT:tidal vloume,潮气容积,即平静呼吸
时,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约500ml. 意义:受吸气肌影响,尤其是膈肌运动,呼
7、残气量 RV residual volume 深呼气后肺 内所含气量。
意义:常以RV/TLC(肺总量)比值作为参 数,正常值在35以内,40以上提示肺气肿, 限制性疾病时提示RV下降,小气道疾病时 RV增加,FRC正常。
原型类似一个沾了肥皂水(肺泡表面基质)的 气球外面包了一层游泳圈(毛细血管)。
编辑版ppt
9
(2)呼吸膜的面积:面积越大,换气越大 越快。——运动时,肺毛细血管开放增加, 有效呼吸膜面积增大,扩散增加。肺不张, 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肺毛细血管 闭塞等导致呼吸膜面积减少,导致扩散减 少。
(3)通气血流比值
编辑版ppt
12
2、中枢感受器 CO2与H+均可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同
时刺激呼吸。
两者比较:
(1)中枢感受器不感受低氧刺激,低氧可 直接抑制中枢。
(2)中枢感受器对H+相对敏感 (3)CO2与H+过高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 (4)中枢对CO2反应较外周对O2反应迅速
很多,
编辑版ppt
13
备注: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肺的扩张与缩小, 由于肺本身没有扩张与缩小功能,因此, 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呼吸肌的扩大与缩小。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版ppt4呼吸肌包括呼气肌与吸气肌,呼气肌主要 包括肋间内肌与腹肌,吸气肌主要包括膈 肌和肋间外肌。
吸气运动为主动过程,为膈肌与肋间外肌 共同收缩导致胸廓向外向上扩张,使得胸 廓扩大,肺内压降低,当低于大气压时气 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组织换气类似肺换气,不同的是组织换气 存在于液体之间。(血液、细胞内液、组 织液)
编辑版ppt
10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之后随血液运输 影响因素:1、PH与PCO2 PH下降,PCO2增高,氧气结合能力下降,
同理相反。 2、温度:温度升高时,O2释放增加 3、2,3二磷酸甘油酸 CO2运输:物理溶解于化学结合。
编辑版ppt
8
三、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1、肺换气与组织换气均来自于气体顺浓度差 扩散
2、肺换气影响因素
(1)呼吸膜厚度:任何使得呼吸膜增厚或者 使得扩散距离增加的疾病均会导致扩散减少。 (如: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PS:呼吸膜包括含肺表面活性的液体层、肺泡 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层、肺泡上皮和毛细 血管之间的间隙(基质层)、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