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上第七章人教版

条形统计图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上第七章人教版
条形统计图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上第七章人教版

条形统计图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二、选择

1.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4 ②6 ③8

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3.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进()种矿泉水。

①A ②B ③C ④D

4.()条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大约长()千米。

①长江、6000 ②黄河、6000 ③黑龙江、6000 ④珠江、6000

5.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

①10 ②12 ③16 ④24

三、解答

1.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完成统计图。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2.调查你所在的小组成员,上周六的睡眠时间,然后绘制统计图。

学校班组成员上周六睡眠时间情况统计图

(1)本周六你们小组()的睡眠时间最长,是()小时,()的睡眠时间最短,是()小时。

(2)根据统计结果,你对小组成员的睡眠有什么建议?

。3.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

(2)全年共生产()台。

(3)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台。

4.请你根据数据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该统计图统计的是(),根据数据及统计图的实际情况,你认为统计图中1格代表()比较合适,请在统计图中把纵轴数据填完整,并完成统计图。

(2)这一月有()天,这个月的第一天是儿童节,你认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2013年()月的天气。

5.明明是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他把“图书角”的图书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画出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请你根据明明画出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表示()本。

(2)从条形统计图上看,“图书角”中()书最多,有()本;()书最少,有()本。

(3)这个学期,班级又为“图书角”采购了一些新书,具体数量为:

请你根据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和新采购图书的数据,画出新的“图书角”的图书统计表和相应的统计图。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①5、40 ②10、30 ③2、10 ④25、150

2.5、中国上海、34、84。

3.300 七900 十2100 1200 8700

4.5 238

5. 35 足球趣味数学 6 足球趣味数学

二、选择

1.②2.②3.②4.①5.③

三、解答

1.(1)20(2)略(3)全班共有多少人?10+15+5+20=50(人)答案不唯一。

2.(1)略(2)可建议睡眠时间比较少的同学多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答案不唯一)。

3.(1)一季度1000台,二季度1500台,三季度2000台,四季度2500台(2)7000台(3)1750台。

4.(1)北京市2013年×月天气情况、2。(2)30、6

5.(1)10 (2)科普75 故事40 (3)教辅书75本漫画书75本科普书80本故事书55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 89×()=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360÷20=18 ()()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2)15+6() (3)(15+6)×4()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 C.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计算。(1题5分,2题10分,3题4分,4题8分,共27分) 1.口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 一、口算。 86÷2= 0×25= 900÷3= 840÷2= 90÷6= 70÷5= 68÷4= 27÷9= 96÷8= 56÷7= 600÷2= 66+30= 88÷8= 63÷3= 480÷6= 50×4= 51÷3= 35×2= 95+70= 80-47= 0÷5= 52÷4= 3600÷4= 28-19= 84÷4= 20×4= 490÷7= 160÷4= 72+18= 400-4= 160÷8= 720÷9= 210÷7= 90×2= 65÷5= 75÷5= 16×3= 100÷5= 100×7= 35÷7= 二、填空。 1、0×5+5÷5=() 2、如果要改变算式48+32÷4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那么算式是() 3、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要()。 4、博物馆上午有320人参观,中午离去85人,下午又来了128人,现在有()人 5、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四则运算。 6、按照给定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1)最后一步算乘法 223-9×21+24 (2)最后一步算减法 223-9×21+24 (3)先除再加最后算乘 300×18÷5+12 7、在列式计算里,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________。 8、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①288÷3=96(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288÷4=72(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288÷3÷4=24(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买一件上衣120元,买一条裤子100元,如果买这样的上衣2件,裤子3条,求共需多少钱? ①先求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 ②再求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求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 1.0除任何数都得0。……………………………………………………………()2.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计算80÷5×2+8时,应该先算80÷5。……()3.128-28=100,100÷5=20,20+5=25,列成综合算式是128-28÷5+5。 四、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 A、(98+87)×5 B、98+87×5 C、98×5+87 五、计算题: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024÷16×3 (135+415)÷5+16 1200-20×18 735×(700-400÷25)1520-(1070+28×2)

条形统计图小学四年级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李俊源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 学:。。。。。。 师:那么,未来一个月的天气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 学:。。。。。。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我市2017年12月份的天气预报,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 师:在这个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识别天气符号、那种天气有多少天) 师:这个月每种天气有多少天,你能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先自己独立思考,有办法在和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每组选出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开始吧!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师: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办法,谁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和大家说说呢? (选取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最后选取用画圆计办法的象形图)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真好,他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示天气数量的多少这比用天气符号的办法更简单,对不对?不过呀,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这位同学画的象形图有的圈大、有的圈小,而且还歪歪扭扭的,是不是?我们把这幅图画整齐一些好不好?大家看大屏幕! (PPT)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个是不是非常的整齐啊? 学:。。。。。。 学:老师你用电脑画的,所以比我们画的整齐。 师:恩,这位同学想的非常周到,如果老师用笔画也不能画的这么整齐 学。。。。。。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即使用笔画也能把他画整齐呢? 学:。。。。。。 师:同学们,咱们小时候是不是玩过搭积木?那么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更加的稳固、整齐呢? 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搭起来更加的整齐,是不是?

师:那么大家说,咱们把这些圆换成正方形可以不? 学:。。。。。。可以 师:那咱们就把这些圆换成正方形。大家看这里 (PPT) 师:大家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学:。。。。。。 师:这样呢,是很整齐,也容易画出来, 同学们谁能快速的告诉老师这些的数量都是多少呢? 学:。。。。。。 师:我们应该想个办法,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读出这些数据。谁有好的办法? 学:。。。。。。(在顶上标出数据) 师:恩,这种办法非常的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方法,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像横线底下这样,在左侧加一条竖线,把相应的数量标在左侧? 学:。。。。。。 师:大家看老师这里! (PPT) 师:大家看看这个图,你知道晴天师多少天吗? 学:18天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看晴天的最高点对应左侧的数据是多少(让学生到前面指着屏幕数)师:哦,这位同学说了,大家仔细看,这里的每一个小格代表一天,晴天是有18个格,所以晴天是18天,雾霾呢? 生:6天(让学生到前面指着屏幕数) 师:在它们数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一只手指着最高点另一只手向右边画,如果画歪了,数据就错了。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也画上横线) 师:恩,这位同学说,也画上横线,是这样吗? (PPT) 师:同学们,如果是这样的统计图,是不是既容易画,又清晰工整,又能轻易的读出每一种天气的数量啊?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校麻花市州山镇花岗岵中心学校 教师刚需欧阳 班级壹甲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会合理的选择、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数据和作出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老教材只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没有要求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明天会下雨或者下雪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生:问父母 生: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生: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看来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活呢!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3.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1周角=()平角 4.下图中,∠1与∠2组成的角是()角,已知∠1=40°,那么∠2=()。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时与()时;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 的时刻是()。 二、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3 D.无数 2.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曲线 3.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 A.5° B.25° C.30° D.45° 5.可以测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的边 四、给下面的角分类。 93°24°100°89°2°75°121°90° 锐角直角钝角

五、先量一量,再在里填上“>”或“<”。 ()()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135°110°72° 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3.已知∠1=30°,那么∠2=(),∠3=(),∠4=()。 十、三个正方形的摆放如下图,已知∠2=30°,∠3=45°,求∠1。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2 1 2.锐钝角 3.2 4 2 4.平140°5.3 9 6时 二、105°120°75° 三、1.D 2.B 3.C 4.A 5.C 四、锐角:24°89°2°75° 直角:90° 钝角:93°100°121° 五、30°<100°80°<130° 六、120°60°90° 七、略 八、4 6 2 3 1 九、1.145°35°145° 2.25°115°65° 3.30°60°60° 十、1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试题6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1)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口算题(共 12分 ) 105-5×2+3= (105-5)×2+3= 52+25-52+25= 105-5×(2+3)= 105-(5×2+3)= 100+100×0= 50+90÷(2×3)=(50+90)÷2×3=50+90÷2×3= (50+90÷2)×3=72÷9×48÷8=64÷64×7= 二、填空(5+8=13分) 1、下面是小红各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语文( )分、数学( )分、外语( )分. (2).数学比外语高( )分. (3).三科平均( )分. 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 1.720÷(15-3×2) 2.3889-(108-9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50)×3 =720÷24 =3889-745 =20×3 =30=3144=60 () () ()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共 18分 ) 19×96-962÷7410000-(59+ 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12520÷8×(121÷11) (2010-906)×(65+15) 五、文字题(每道小题 6分共 18分 ) 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第1小题 5分, 共 30分)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 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测试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我最棒。(20分)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36-279-21=436-(279○_____) (2)34×125×8=34×(___○____) (3)120÷5÷4=120÷(___○____) (4)49×38+15×38+38=(49+_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651-45-355○651-(45+355) 12×15×25○12×(15+25) 80×125○10×8×125 15×(14+6)○15×14×6 二、大法官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5分) +33=215-(67+33) ( ) ÷5÷4=240÷(5×4) ( ) ×47=100×47+2 ( ) ×16=85×10×6 ( ) ×125+125=(99+1)×125 ( ) 三、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24+53×36=53×(24+36)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4×25×8的简便算法是( )。 A.(125×8)×(4×25)×8+(4×25) C.(125×25) ×(4×8)×99=792×100○792×1,○里应该填( ) A.+ C. × 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律。 A.交换 B.结合 C.分配 四、数学门诊部。(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3分) 1. 675-(275+43) 2. 76×99+76 3、47×99 =675-275+43 =76×(99+1)=47×100-1 =400+43 =76×100 =4700-1 =443() =7600 () =4699() 五、我是神算手。(1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5×11= 2400÷25= 180-79-21= 25×13×4= 200÷5÷4= 480÷3÷8= 125×3×8= 16×9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一) 一、口算。 86÷2= 0×25= 900÷3= 840÷2= 90÷6= 70÷5= 68÷4= 27÷9= 96÷8= 56÷7= 600÷2= 66+30= 88÷8= 63÷3= 480÷6= 50×4= 51÷3= 35×2= 95+70= 80-47= 0÷5= 52÷4= 3600÷4= 28-19= 84÷4= 20×4= 490÷7= 160÷4= 72+18= 400-4= 160÷8= 720÷9= 210÷7= 90×2= 65÷5= 75÷5= 16×3= 100÷5= 100×7= 35÷7= 二、填空。 1、0×5+5÷5=() 2、如果要改变算式48+32÷4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 再算除法,那么算式是 () 3、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要 ()。 4、博物馆上午有320人参观,中午离去85人,下午又

来了128人,现在有()人 5、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四则运算。 6、按照给定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1)最后一步算乘法223-9×21+24 (2)最后一步算减法223-9×21+24 (3)先除再加最后算乘300×18÷5+12 7、在列式计算里,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 算顺序,就要使用________。 8、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②再求 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求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 1.0除任何数都得0。……………………………………………………………() 2.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计算80÷5×2+8时,应该先算80÷5。……()3.128-28=100,100÷5=20,20+5=25,列成综合算式是128-28÷5+5。 四、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47+33÷36-16 B、(47+33)÷(36-16)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A、(98+87)×5 B、98+87×5 C、98×5+87 五、计算题: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798-616) (315×40-364)÷7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卷

一.填空(14分) 1.10个十万是( )万,一千万里有( )个十万。 2.把202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3.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少( )。 4.一个数由5个千万,5个百万和50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5.用0、2、5、7、3五个数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6.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 )个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 7.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操场,如果边长各增加100米,操场的面积是( )公顷。 8.两个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3倍,商是( )。 9.425—199的简便算法是( )。 10.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7份用分数表示是( )。 11.把1/7、1/5、1/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12.除数与商的乘积,除以被除数商是( )。 二.判断(7分) 1.甲÷乙=14,如果乙不变,甲扩大2倍,商也扩大2倍。( )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10倍,它的面积增加100倍。( ) 3.一个长方形长是7分米,宽是3分米,周长是2020。( ) 4.把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8。( ) 5.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数连续和两个一位数相乘,改成和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相乘,一定比较简便。( ) 7.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1/5。( )三.选择(5分) 1.8/9是8个( )。A8/9 B1/8 C1/9 2.4个1/4( )5个1/5 。A= B> C< 3.25×24,用简算方法计算是( )。A25×6×4 B25×4×6 C25×12×2 4.3个1/8和1个3/8( )大。A一样大B 3个1/8 C1个3/8 5.把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A4厘米B16厘米C8厘米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125×24= 720208= 630÷45÷2= 299+435= 260-98= 25×24×5= 960÷48= 431+199= 362-103= 360÷8÷5= 25×32= 720208= 2.求未知数X(8分) X×45=5715 612÷X=51 X-610=370 600÷X=25 3.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1674+197 1010-198 25×24×4 5400÷36 3600÷5÷8 71202004 五.求下图的面积(单位:厘米)(5分) 3 6 4 9 六.列式计算(12分) 1.5475是哪个数的75倍?

小学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75~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2、确定直条的高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世博会吗?____年的世博会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办? 举办世博会和举办奥运会一样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品、特产都送来展览,并协商交易。哪个国家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不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而且能提高国际威望,所以竞争激烈,要经过几轮投

票选举产生举办城市。____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投票决定____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有5个城市竞选,我国的____(省、市、区、县)经过4轮投票最终获胜,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出示挂图)这是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2)这张统计图反映了第一轮投票中5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 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从图中你能看出五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吗? ② 条形统计图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③ 这张条形统计图与以往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 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并反馈。 (4)教师小结: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是一样的,主体部分是在表格上画出的一个个直线,表格的纵轴标明了刻度,并标注了单位,横轴标明了统计的项目,直线的高度表示了数量,还注上了数字。另外,在图上面还写明了图名和制图日期。不同的是这张统计图纵轴上一格表示5票(几个单位),三年级所学的统计图纵轴上1格只表示1个单位。因此,现在制图时要按照纵轴上的刻度算出每个直条的高度,再画直条,这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细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测试题(二) 学校:年班: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七十三亿五千六百九十八写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2、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以写作()。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4、已知14×19=266,那么140×190=(). 5、3600是()的12倍,()是15的12倍。 6、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7、在“○”里填上“﹥”、“﹤”或“=” 98900○100000 1100000○1010100 42×76○76×42 8、用9、1、7和三个0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六位数是()。 9、∠1﹢65°组成一个平角,∠1=()。 10、365除以33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11、线段有两个端点,()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12、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的数是()。 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我国领土总面积约是9600000平方千米,这是一个准确值。() 3、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 4、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 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 )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A 扩大5倍 B 缩小5倍 C 不变 2、用2倍的放大镜看100°的角,这时该角为()。

A 100° B 200° C 50° 3、九时三十分,时针与分针成()。 A 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一个平角有()条边。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5、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 4000960 B 4008600 C 4080600 四、认真计算。( 28分) 1、直接写得数。( 10分) 23×90= 540÷90= 2600÷13= 8×125= 2100÷700 350÷50= 50×80= 6300÷900= 40×12= 420÷70= 2、列竖式计算。(18分) 432×86= 150×90 1820÷65= 645÷12= 707×49= 1512÷72= 五、图形与计算。(12分) 1、画一画。(6分) (1)过点A分别画直线a的平行线和垂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练习题

1.1四则运算加、减法 一、填空题: 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 2.根据29863+32942=62805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或(),这是根据()。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换成x,然后说出x是多少。 ()+26=43 90+()=280 二、求未知数 x。 (1)(2) (3)(4) 三、先计算,再验算。 36695+43187 10384+6983 四、列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1)76加上什么数得159? (2)一个数加上876得1093,这个数是多少? 五、有三筐苹果,一共76千克。一筐23千克,一筐28千克,另外一筐重多少千克? 1.2四则运算乘、除法 一、填空 1.一个因数=() 2.12×()=60 ()×6=72 3.()×8<420,括号里最大能填() 4.□×○=△,()÷()=○,()÷()=□ 5.12与什么数相乘得84?列式是() 二、求未知数x 38×x=1786 x×96=6816 x×32=128 15×x=90

三、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28倍是5628,求这个数。 2.甲数是乙数的6倍,甲数是126,求乙数是多少? 1.3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 一、填空。 1.a是81,是b的3倍,则b是()。 2.a是45, b是a的6倍,则b是()。 3.甲数是75,比乙数的4倍少5,问乙数是()。 4.甲数是75,比乙数的3倍多15,问乙数是()。 二、根据数的变化填写正确的符号。 1. 25○30○5 2. 32○3○56○4 =25○150 =96○14 =175 =110 三、连线。 (1)25×4+18÷3 (1)25乘以4与18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 (2)25×(4+18)÷3 (2)25与4的积加上18除以3的商,和是多少? (3)(25×4+18)÷3 (3)25与4的积加上18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四(1)班的55个同学出去郊游,如果再有5人则刚好由4辆同样的客车一次拉完,问每辆客车可乘多少人? 2.图书馆有数学类图书126本,是故事书的3倍,语文类图书是故事书的5倍,问图书馆有语文类图书多少本? 1.4四则运算括号和实际问题 1、列式计算 (1)600与56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 (一)导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统计图。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哪种表示更清楚?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 得到哪些信息?

(4)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5)接下来通过例题让学生慢慢理解条形统计图,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一格代表的数量等。 (二)巩固练习 例题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变式训练】 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 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 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 ()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 (1)1格代表多少公顷? (2)2003年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多少倍?

例题2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3)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变式训练】 1.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 种矿泉水。 ①A ②B ③C ④D 【变式训练】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 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 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是亿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位和()位。 2.90060450这个数包括()级和()级,读作()。3.60060006从左至右,第一个“6”表示(),第二个“6”表示()。4.408020000000是由4个(),8个()和2个()组成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54203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表示4个()。 6.由106个亿、106个万和106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7.940503070=900000000+40000000+()+()+(),30000000+500000+60000+900=()。8.最大的六位数是(),比它多1的数是()。 9.一个数百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个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0.与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写作()和()。 11.在58的后面添上()个0,就是58万,在5和8之间添上()个0,得到的数读作五十亿零八。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2.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3.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5.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约有23020000人,这个数是近似数。()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由5个亿、6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 A.560008000 B.506008000 C.500600800 D.56008000 2.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A.12003500 B.12030500 C.10023500 D.12300500 3.用算盘表示123705,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 B.算盘的一颗下珠表示1 C.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做完一道题按ON/C键接着做下一道题D.一个数只含有两级,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 5.下面的数中,最接近10万的是()。 A.19999 B.99999 C.100006 D.110000

2017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1、填一填。 (1)68-25+4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2)400÷20×36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3)在320-210÷7中,先算()法,再算()法。(4)在280+27×8中,先算()法,再算()法。(5)在197-12×5+38中,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口算。 36÷4×8= 6×6÷9= 42÷7×3= 28+9-14= 65-15+23= 47+20-18= 35÷5×9= 7×6÷3= 80-37+12= 3、计算下面各题。 514-80×2 205×6-150÷6 27+102×13 25×4+32×18 108-24×3+62 216+96÷3×3 (32-18)×96÷8 236+720÷(44+36)(240+36)÷(22-18)(375+125)÷(44+36)(273+562)÷5-96 (28+35)×(92÷4)120+480÷(43-28)(33-18)×(24+34) 3020-7344÷24 (126+54)×8+65 (960+420)÷(25-5)(137-87)×12÷15

4、在360+50×2÷4中,先加括号,再计算。 (1)按加法、乘法、除法顺序计算。 (2)按乘法、加法、除法顺序计算。 5、选择。 (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2)24+3×150÷6与24+3×(150÷6)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3)87-28+34与72÷9×13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①被除数②除数③商 (5)△+△÷(△×△)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①+ ②÷③× (6)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①0+△②0÷△③0×△ 6、把每组中的几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4×6=24 6÷3=2 24-2=22 综合算式: (2)8×3=24 30-24=6 6×18=108 综合算式: (3)480+60=540 325+540=825 825-18=807 综合算式: (4)576-385=191 84÷6=14 191×14 =2674 综合算式: 7、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482本,今天借出86本,又还回来48本。现在学校还有故事书多少本?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姓名 知识梳理:①为了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段整理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用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地看出Q数量的多少。 ②如何认识条形统计图:首先要认清条形统计图的上面的图名(标题),然后记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中哪条数轴表示什么事物,哪条数轴表示何种数量,再看清直条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最后记住直条的1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条形统计图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高(长)表示的数量越多,直条越低(短)表示的数量越少,数量的多少与直条的宽窄无关。 ③画条形统计图之前要先写好条形统计图的图名(标题),画条形统计图的简略步骤是:首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数轴),垂足处标上0,然后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通常用横轴(不必从0开始)表示事物,纵轴(必须从0开始)表示数量(直条的1格表示的数量要适当),最后画出直条、标注数量。 练习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大数的认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八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六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八个千万,八个十万,八个千和四个一组成的数(),读作:(),约是()万。 3、3003003最高位是()位,右边的“3”表示3个(),中间的“3”表示3个(),左边的“3”表示3个()。 4、比1000000的数少1的是(),比999999多1的数是()。 5、用0,3,2,7,1,9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相差()。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9000000= 785000= 509000= 800230000= 6902400= 920003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 9958200000= 7421305678= 390018300= 289026700= 29001269000=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29□438≈3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1、2、3、4 B、0、1、2、3、4、5 C、5、6、7、8、9 3、在5和9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十亿零九。 A、6 B、7 C、8 4、用三个8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888000 B、800088 C、80808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729000这个数字中的9所在的数位是万位。() 2、七万零六百写作70000600。() 3、整数的计数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4、99999+1 > 100000-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02108 ○ 701208 899000 ○ 870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牛刀小试】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2.直接写得数。 0.89-0.25= 19.9+11.1= 0.081×10= 1.5÷.3= 4.2×3= 2.3÷0.1= 0.125×8= 1.9×4= 3.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 ﹙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4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

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 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 (2)()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少。 (3)()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多。 (4)第一门市部()年所缴利润最多,()年所缴利润最少。 (5)从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快乐晋级】 5.下面是育才小学3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