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与趋向共35页
当代教育研究的趋势

当代教育研究的趋势
1. 转向创新教育: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关注创新教育,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2. 科技应用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利用科技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3. 跨学科教育:教育研究越来越意识到,狭隘的学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跨学科教育。
4. 个性化教育:教育研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教学,探讨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5. 社会正义教育:教育研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
6. 教育评估与质量控制:教育研究越来越关注评估和质量控制,探讨如何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估标准和提高教育的质量。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旨在通过本门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对教育社会学的产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及其发展动态有个系统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常见的教育社会现象,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同时,注重应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结合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面授环节可以精选与工作要求相一致以及与课程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讲授,以提高教学效果。
2.小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设计8-10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掌握重点、难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课外作业研究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省电大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在作业研究中掌握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
4.个别化研究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阅读文字材料、上网浏览、参加BBS讨论、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这些记录也是考核学生个别化研究的依据。
六、课程考核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两部分构成。
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20%,其中小组活动成绩占8%。
省电大自主命题和布置作业,共四次,每次占3%。
同时各地电大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小组活动,做好记录工作,并评定成绩。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与教育行为论本章重点是根据省电大历年考试复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认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高等教育研究计划

高等教育研究计划引言:高等教育研究是为了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研究计划是大学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教师提供了发表论文、开展研究项目和提升学术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主题高等教育研究计划的教学主题应与学院的专业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相契合。
首先,教学主题应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性。
如何在当下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等都是可选择的主题。
其次,教学主题应兼顾理论和实践。
学生通过分析现实问题、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安排在高等教育研究计划中,活动安排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课堂和实践中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索。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研究、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
其次,活动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研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活动安排应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和科学会议,提升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演讲能力。
三、教材使用教材使用在高等教育研究计划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教材应具备前沿性和创新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同时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方法。
其次,教材使用应灵活变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最后,教材使用应注意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借助案例研究和真实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高等教育研究计划是大学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方面,需要注重学术价值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育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

教育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出现许多新气象。
对此加以总结十分有意义。
《教育研究》杂志作为国内教育理论的权威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我们以2002年《教育研究》杂志所发表的论文为例,并对之作一些描述性分析。
一、重大理论突破与新的学术观点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展现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视角和方法还是从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看,都有较重要的突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
就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如下:1.“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反映了学者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三个代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
如学者们在研究中谈到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张健,第8期),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毕诚等,第12期),使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与时俱进。
还有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其核心内容作了探讨,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创新作出切实贡献(朱小蔓,第10期)。
2.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定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定位和挑战。
如何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
关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
为此,应当鼓励市场有限介入,并保持适当的政府调节功能(劳凯声,第2期)。
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版本)

一、从近代大学的产生到各国高等教育体系 的形成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其特征 • 教育史家所说的中世纪大学是指12至16世纪欧洲产生的大 学,其代表是12世纪建立的5所大学,即意大利的萨勒诺 大学和波伦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蒙比利埃大学,以 及英国的牛律大学。这些大学的产生并非偶然,是有着深 刻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其产生的原因与当时手工 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行会 组织的存在以及教会哲学的影响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中世纪大学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学生大学”, 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另一种是“教师大学”,以巴黎大 学为代表。学生大学由学生来管理学校,包括聘请教授和 安排课程;教师大学则由教授管理学校。后来出于大学生 年龄渐小,学生大学遂被教师大学所取代,并最终形成了 现代大学的模式。
•
日本是战败国,战后经济之所以能迅速恢复,与其历来 重视教育有关。正因举国上下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因此战 后一方面恢复经济,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943年日 本大学仅有49所,1952年便猛增至220所,到1971年,高 校已发展至676所,学生数达99.5万人,比1943年的 10.4万人增长了8倍多。 • 英国和法国的情况也莫不如此。英国60年代的第二次新 大学运动,增设了10所大学,加上后来的以开放大学为主 要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使英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迅速发 展起来。而法国60年代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1960年到1970年,高校学生数就增加了3倍。
第一节 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 外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中世纪大学。中 世纪大学的开放性,使整个欧洲在16世纪 都有了大学。此外,文艺复兴带来的天文 学和地理学的革,不仅使世界五大洲联系 在一起,而且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殖民化 活动,把中世纪大学的种子撤播到世界各 地。从17世纪开始陆续在英、法、德、美、 日等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促使各国 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遂逐 渐形成了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作者:李辰雨焉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6期摘要:在认知、人文、建构、后现代等多种研究取向条件的影响下,教育心理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研究内容更加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对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新时期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期为教育教育心理学研究事业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研究多元化发展趋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以心理学为指导的人类社会现实教学与学习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勾勒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赫尔巴特则将西方教学分为四个过程:“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都反映了古代教学与心理思想的结合。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加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维果茨基也提出了内部发展理论。
在20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教学中应该注入情感,此后,教育心理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独立的系统理论尚未形成,人类心理活动理论还相对较少,作用于教育实践中的理论更是微乎其微。
上世纪中期,课程改革运动由J.S. Bruner 提出,加涅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学习类型所包含的条件进行了阐述。
此后,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内容逐渐发展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上世纪中期以来,教育心理学逐渐将重点放在了减少分派矛盾和教育实践等方面。
上世纪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对基础和应用项目进行了整合,并逐渐中理论转变为综合项目。
[1]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内容杂乱部分研究人员统计了我国包括12个主题及28个小题目在内的10余种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内容主要涵盖了知识、技能学习、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学心理学等方面。
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十分杂乱,任何教科书都能自成一体,心理学知识之多形成了一个大杂烩,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对象,但就目前而言其独立的理论尚未形成。
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

典人文教育学院、神学院。
34洪堡大学理念:大学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
35洪堡大学基本组织原则:自由.宁静36柏林大学在传统教学职能上发展岀一种新的职能一一科学研究。
37 1861年美国《莫里尔法案》在美国近代高教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38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美国社区学院的岀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该时期现代大学的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
39美国初级学院所提供的社区教育是一种非学位、非学历的继续教育—40美国社区学院主要功能:学历教育、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面向社区的文化功能教育。
41美国社区学院体现了地区性、开放性、流动性、实用性特征。
42威斯康星思想主要内容:传播知识、专家服务43威斯康星大学知识推广部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与福利。
44威斯康星传播知识另途径:公共图书馆委员会组织流动图书馆45高等教育发展3个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学生与适龄青年比率在15%以下)、大众高等教育(15-50% )、普及高等教育(50%以上)。
46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高等教育机构:西周的“五学之制”。
47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咼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
48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目的上凸显人伦教化、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课程内容上突岀儒学为尊、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
49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校,是中国近代咼教起步标志。
50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51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奠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形态。
5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改革北大措施: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
高等教育学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1)个别研究阶段(2)组织研究阶段(3)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4、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5、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①多学科研究法②文献研究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反思批判法⑤体悟总结法6、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
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
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