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
修辞对偶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修辞对偶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於记诵。
语文中的对偶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精选对偶句大全精选优美对偶句100句古代作品经典对偶句100句什么叫对偶句?对偶句的特点和作用是...对仗句是什么意思?对仗句
有什么要求...。
对偶句举例子大全

对偶句举例子大全
摘要:
1.对偶句的定义和特点
2.对偶句的分类
3.举例说明对偶句在日常语言和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4.对偶句的作用和价值
正文:
对偶句是一种在语言表达中广泛应用的修辞手法,以其形式对称、音韵和谐、意境优美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偶句不仅在日常语言中常见,而且在文学创作中也有着丰富的运用。
对偶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意义对偶:即上下句的意义相互补充或对照,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音韵对偶:即上下句的音节数目和韵脚相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对偶:即上下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日常语言中,对偶句常常被用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通过对偶句的形式,将人生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文学创作中,对偶句更是被广泛运用,不仅体现在诗歌、对联等文学形
式中,而且在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也屡见不鲜。
如《红楼梦》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通过对偶句的形式,展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绝世风华。
对偶句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实用价值。
对偶句常常被用来作为格言、警句,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提醒人们要持之以恒,积累力量。
总之,对偶句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在我国的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详解对偶

(2)、“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乎情性。”刘勰〈情采〉
(3)、“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原〈渔父〉
4、长偶对:又称“长对”,指六句三对以上,奇数句对奇数句、偶数句对偶数句的对偶方式。其例如下:
对偶修辞务必遵守形式工整精巧、事理圆密意远、自然成对等三个基本原则。形式的工整是指在不妨碍意境的情况之下精雕细琢,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甚至平仄相反等原则;事理圆密意远,则是针对内容而发,要能善用对偶形式之特殊,将相同或相对的内容凝炼概括,集中而鲜明地揭示,而避免意涉合掌又能凸显巧妙旨趣与高远意境;自然成对即是力求上下文句语意一贯,内容与形式自然融合,相映成趣,舍弃勉强拼凑语句的对称。对偶修辞的运用,在增进形式艺术美感方面,固然效果相当显着,但若未能兼有精彩内容,则对偶之徒饰雕琢,便一无可取,这亦是运用对偶修辞时所不可忽略之处。
(1)、“佩虎符、坐皋比者,光光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呉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沈葆桢〈题延平郡王祠联〉
其他优秀文章:
中考对偶题举隅
诗词中的对偶句
二、对偶之分类与举例
关於对偶的方式,名目种类繁多,然依照句型来分,约可分为四类:当句对、单对、偶对、长偶对。
1、当句对:又称“句中对”,是指同一文句当中,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例如下:
(1)、“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於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梁实秋〈脸谱〉
(2)、“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於自见,谓己为贤。”曹丕〈典论论文〉
有关对偶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对偶的知识点总结一、对偶的概念1. 对偶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由柏拉图提出。
柏拉图通过对立的概念,强调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
2. 在逻辑学中,对偶是指针对命题形式P↔Q,当P为真时Q也为真,当P为假时Q也为假。
P与Q的真值相同,称为对偶。
对偶是逻辑推理中的重要概念,有助于推理过程的简化和逻辑等价的判断。
3. 在数学中,对偶的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代数学中,对偶空间是指给定向量空间V上的对偶空间V*,表示了V中的线性函数构成的空间。
在几何学中,对偶性可以表示为对偶几何,即在平面几何中,对偶可以对应于点与线的对偶关系。
在范畴论中,对偶由自然变换定义,在范畴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在物理学中,对偶的概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粒子物理学中,粒子-波对偶原理指出了粒子和波具有双重性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对偶的原理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对偶的类型对偶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逻辑对偶、数学对偶、物理对偶、文学对偶等等。
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偶进行详细介绍。
1. 逻辑对偶在逻辑学中,对偶是指一个蕴涵式的两部分,一般都是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出现。
逻辑对偶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等价关系,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命题逻辑中,对偶是指P↔Q的真值表达式为真。
换言之,当P为真时Q也为真,当P为假时Q也为假。
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潮湿”与“如果地面不潮湿,那么今天没有下雨”就是一个对偶关系。
在谓词逻辑中,对偶是指量词的对偶,即∀xP(x)与∃x~P(x)的对偶关系。
其中∀表示全称量词,∃表示存在量词,P(x)表示一个关于x的命题函数。
2. 数学对偶数学中的对偶概念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代数学、几何学、范畴论等。
在代数学中,对偶空间是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一个向量空间V,它的对偶空间V*是由所有从V到其定义域中的标量域的线性函数组成的。
对偶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点

对偶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点
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
什么是对偶句
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对短语或句⼦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式。
当然,要两⾯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运⽤对偶时,⼀要注意内容形式的统⼀,切忌⽚⾯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对称⽽任意拼凑。
⼆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头重脚轻,互相包容或概念重复等现象。
对偶句的特点有哪些
⽤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种修辞⽅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在诗词曲赋等韵⽂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看起来整齐醒⽬,听起来铿锵悦⽿,读起来朗朗上⼝,便于记忆、传诵,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汉语的声调。
如何写对偶句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1.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字。
2.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部分达到,不那么严格。
3.对偶⾥⾯是两个语⾔单位,且字数相同。
4.2_对偶性质

例: max Z x1 2x2 3x3 4x4
试估计它们目
(P)2xx11
2x2 2x3 3x4 20 x2 3x3 2x4 20
标函数的界。
x14 0 解:minW 20 y1 20 y2
__
可知:__X =(1,1,1,
1),Y =(1,1),
分别是(P)和(D)
y1 2 y2 1
st
x1 2x2 x1 x2
10 0
x1 5, x2 0
(1)用图解法求解上述问题; (2)写出它的对偶问题; (3)指出对偶最优解中的基变量。
对偶最优解 中的基变量是
y2和y4!
21
6、解的对应性定理
LP ( max ) 的 初 始 基 变 量 的 检 验 数 的 相 反 数 对 应 于 DP (min)的一组基本解。
24
可行解(0,1), 目标函数值:24
9
4、对偶性定理
若原问题有最优解,那么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而且两者的 目标函数值必相等。
例:
原始问题
对偶问题
MinZ 6x1 3x2
2 s.t.4
x1 x1
4 x2 3x2
16 24
x1, x2 0
MaxW 16 y1 24 y2
2 y1 4 y2 6 s.t.4 y1 3 y2 3
y1, y2 0
原始问题的最 优解(0,8)
目标函数 值都为24
对偶问题的最优 解(0,1)
10
5、互补松弛性
原问题和对偶问题达到最优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YsX*=0, Y*Xs=0。
即在LP的最优解中,若某一约束的对偶变量值为非零,则该 约束条件取严格的等式;反之,如果约束条件取严格不等式, 则其对应的对偶变量一定为零。
对偶诗句250条

对偶诗句250条对偶诗句(一):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3、桃灼灼,柳依依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6、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7、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8、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9、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0、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11、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12、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3、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14、名扬四海,声震八方15、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1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8、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9、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20、满招损,谦受益21、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2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4、过五关,斩六将。
25、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2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7、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28、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29、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0、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3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32、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33、清风明月,苍松怪石3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35、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3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7、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3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9、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40、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41、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42、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43、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4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5、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100个对偶句

100个对偶句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2.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3.心胸阔,天地宽4.棋逢敌手,将遇良才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6.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7.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8.登高极目,览水送归9.英雄气短,儿女情长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1.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无情对)12.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无情对)13.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无情对)14.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无情对)15.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无情对)16.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17.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18.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19.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20.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21.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22.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倒顺)23.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倒顺)24.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回文倒顺)25.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回文倒顺)26.雪映梅花梅映雪,莺宜柳絮柳宜莺(回文倒顺)27.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回文倒顺)28.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回文倒顺)29.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30.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31.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32.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33.孙行者,祖冲之34.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35.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36.打铁锤鸣,红火焰中三尺雪,弹棉弓响,白云堆里一声雷37.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38.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刀砍斧劈,是总督也要拔根39.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40.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4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2.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43.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44.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45.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街坊博弈,前汉输,后汉输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7.过五关,斩六将48.驿寄梅花,鱼传尺素49.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50.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51.东风恶,欢情薄52.浮云富贵,粪土王侯53.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54.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5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6.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57.鸿门晏,桃园盟58.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59.言必信,行必果60.名扬四海,声震八方61.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6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6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6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6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66.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67.桃灼灼,柳依依68.物华天宝,人杰地灵69.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7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71.雪茫茫,雨霏霏7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73.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74.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75.山抹绿,燕剪柳7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77.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78.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79.满招损,谦受益80.指鹿为马,画地为牢81.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82.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83.水不干,鱼不尽84.寿比南山,福如东海85.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86.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87.私心重,骨头软88.功盖天下,誉满山河89.清风明月,苍松怪石90.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9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92.鬓虽残,心未死9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9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95.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96.亲贤臣,远小人97.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98.花开山寺,咏留诗人99.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100.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对 2.反对 一联的两句表达的事物或情理相对 相反。即从相反的两个角度说明事理, 相反。即从相反的两个角度说明事理, 以便映衬。 以便映衬。 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流水对 3.流水对 上下两个语言单位, 上下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相 承接。 承接。 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形成原因
人们对于对称美的发现和积极运用。 人们对于对称美的发现和积极运用。 自然界、人体匀称的物理现象) (自然界、人体匀称的物理现象)
形成原因
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 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 中国人擅长系统思维、辩证思维) (中国人擅长系统思维、辩证思维) 对偶是中国人空间意识的象征, 对偶是中国人空间意识的象征,以生动 的节奏赋予空间无限的时空往复性。 的节奏赋予空间无限的时空往复性。
特殊的对偶
1.借对 1.借对 借音借义形成对偶。 借音借义形成对偶。 例: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特殊的对偶 2.扇面对 2.扇面对 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简称扇对, 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简称扇对, 也叫隔句对。 也叫隔句对。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例: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表达效果
可以形成对称美, 可以形成对称美,节奏感和整体性 将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 将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时间 跨空间的特殊意境。 跨空间的特殊意境。 并列不同的事理,形成特俗的理念, 并列不同的事理,形成特俗的理念,使读者 在推理当中得到无限升华。 在推理当中得到无限升华。
Hale Waihona Puke 对偶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格
定
义
根据特定的表达需要,将结构相同、 根据特定的表达需要,将结构相同、字数 相等、 相等、意义相关的词语组成句子或句丛并置在 一起,形成富有对称美的语言组织。 一起,形成富有对称美的语言组织。
例
圆荷浮小叶, 圆荷浮小叶, 细麦落轻花。 细麦落轻花。
如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从内容上看
1.正对 1.正对 一联的两句表达的事物或情理相类似。 一联的两句表达的事物或情理相类似。 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事理, 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事理,以 便相互补充。 便相互补充。 例: 山势危峨,翮鸟不能越过; 山势危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特殊的对偶 3.当句对 3.当句对 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 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例: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特殊的对偶
4.掉字对 4.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与另一句 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 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 例: 桃花细逐杨花落,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类
型
从对偶的要求严格与否来看: 从对偶的要求严格与否来看: 1、工对 对偶要求严格,避免重字,平仄相对。 对偶要求严格,避免重字,平仄相对。 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从对偶的要求严格与否来看: 2.宽对 2.宽对 要求不严格,允许出现同字。 要求不严格,允许出现同字。 例: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形成条件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体,语义浑厚,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体,语义浑厚, 排列整齐。 排列整齐。 古汉语以实词活用为常例, 古汉语以实词活用为常例,语义富于层 次而排列富于联合。 次而排列富于联合。
形成条件
古汉语以意合为常例,骨于突出, 古汉语以意合为常例,骨于突出,具有 召唤性。 召唤性。 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