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四 .docx

合集下载

天文学基本知识

天文学基本知识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者,无也。 — 老子《道德经》
大爆炸理论
1、又称“大爆炸宇宙学” 2、创建:伽莫夫1946年创建
3、支持:爱德温·哈勃发现红移现象 阿尔诺·彭齐亚斯与罗伯特·威尔逊发现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烟火理论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奇 点”。在“奇点”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 想象,这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至今还无法描写. 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奇点”发生爆 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 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 温度则相应下降,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 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 星等。
赤道坐标系
• 天体的赤纬从天赤道起算
90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
• 时角从子午圈起算,顺时针 0h ~24h
时角随观测地不同、时间不同而变化。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
• 赤经从春分点起算,逆时针 0h ~24h
赤经不随观测地及时间而变化
优越的赤道坐标系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评价:
现代国际通用的是中国古代的赤道 坐标系,而不是希腊古代的黄道坐标系。
坐标值不随时间变化,也不受观测 点地理位置的影响,可唯一确定恒星 在天球上的位置。
问题: 在地球上某处观测天体 有没有永远不落的天体? 有没有永远不升起的天体?
在地球的北极:(北极星在头顶)
• 地平圈与天赤道平行 • 所有天体的周日平行圈
无限的宇宙没有黑夜!
Olbers
宇宙是有限的吗?
•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的边界和中 心在何处?边界以外又是什么?
• 卢克莱修的“飞矛”:如果宇宙是有限的, 倘若一个人一直走到它的边上,猛掷一根 飞矛,那么试问:它将飞向何处?

天文基础知识

天文基础知识

天文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现象的自然科学。

它包括对恒星、行星、星系、星云、黑洞等天体的研究,以及对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的探索。

天文学的基础内容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1. 天体天体是指宇宙中的物质实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星系、星团等。

这些天体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结构。

2.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

3. 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类型,它们通过核聚变过程产生能量和光。

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恒星的生命周期包括形成、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中子星或黑洞阶段。

4. 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天体,它们有足够的质量使其自身重力克服刚体应力,因此呈现出近似球形。

行星可以分为类地行星、气体巨星和冰巨星等类型。

5. 星系星系是由恒星、星云、行星、恒星残骸、暗物质和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系统。

星系的形状和大小各异,包括螺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6. 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热辐射,它提供了宇宙早期状态的直接证据。

这种辐射遍布整个宇宙,是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工具。

7.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种极端密集的天体,其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逸。

黑洞通常由恒星死亡后的坍缩形成,它们在宇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8. 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中不可见的物质和能量形式。

暗物质不发光也不反射光,但通过引力影响可见物质的运动。

暗能量则被认为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

9. 天文观测天文学的研究依赖于对天体的观测。

现代天文学使用各种望远镜,包括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来观测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10. 天文单位天文学中使用特定的单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大小和质量。

例如,光年是描述天体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行进的距离。

天文学基本知识

天文学基本知识

04
太阳系与行星科学
太阳系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8颗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由大量小行星组成 • 彗星:由冰、岩石和尘埃组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 区域天体:如冥王星、艾里斯等,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区域
宇宙的演化
• 宇宙的演化主要经历:宇宙膨胀、物质结构演化、天体 物理过程等 • 宇宙的演化受到暗物质、暗能量等因素的影响
宇宙的背景辐射与暗物质
宇宙的背景辐射
•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主要位于微 波波段 • 宇宙背景辐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 构
暗物质
• 暗物质是一种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物质,对宇宙的结构和 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 暗物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
恒星的演化过程
• 恒星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恒星形成、主序星阶段、巨星 阶段、超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中子星阶段、黑洞阶段 • 恒星的质量、温度、化学成分等因素影响恒星的演化过 程和最终命运
星系的类型与结构
星系的类型
• 按形状分类: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 • 按质量分类:大质量星系、中质量星系、小质量星系等
行星科学的进展
• 外星生命:寻找外星生命,研究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和条件 • 行星探测:通过火星探测、木星探测等任务,深入了解行星的物理性质和环境 • 行星科学实验:在实验室中模拟行星环境,研究行星的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
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太阳系的起源
• 太阳系的起源主要有两种理论:星云假说和行星核假说 • 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片旋转的星云,星云中的物质逐渐凝聚形成行星 和其他天体 • 行星核假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个恒星,恒星的核心塌缩形成行星核,行星核 在恒星周围形成行星和其他天体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的科学。

它包括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和天体测量学等分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天体分类、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宇宙的扩张等内容。

一、天体分类天体是宇宙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根据其性质和特征可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和流星等。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们以核聚变的方式产生能量,并通过发光和辐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行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根据其距离太阳的远近,分为类地行星和巨大行星。

卫星则是绕着行星或恒星运行的天体,比如地球的月亮就是一个卫星。

流星是从太空中进入地球大气层并燃烧的小天体,也被称为陨石。

二、恒星的形成恒星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是有足够的物质和能量。

大多数恒星形成于分子云中,当分子云中的物质密度较高时,由于引力的作用,分子云会逐渐坍缩,形成一个致密的气体核。

随着坍缩的进行,气体核的温度和密度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使得核心的温度足以引发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恒星光和热的主要能量。

三、星系的形成星系是宇宙中巨大的恒星聚集体,包含了数百亿颗甚至更多的恒星。

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星系可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几种类型。

星系的形成与恒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通常出现在星际物质较为密集的地方。

当分子云坍缩形成恒星时,附近的其他物质也会受到引力的影响,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

四、宇宙的扩张宇宙的扩张意味着整个宇宙空间在时间上的膨胀。

这一概念源于观测到的红移现象,即远离我们的星系中的光线呈现出红移的特征。

根据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科学家发现宇宙早期经历了一次叫做“大爆炸”的事件,而接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宇宙不断膨胀扩大。

宇宙的扩张速度也受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未知物质的影响,这些未知物质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物质和能量,并推动着宇宙的持续扩张。

总结:天文学基础知识包括天体分类、恒星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和宇宙的扩张等内容。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简介:天文学是研究宇宙、星体、星系和宇宙现象的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天体的分类、太阳系的组成和星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天体的分类天文学根据天体的性质和特征将其分类。

主要的天体包括星星、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和星云。

1. 星星星星是由氢气和其他元素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大型气体球体。

它们通过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持续辐射和照亮宇宙。

2. 行星行星是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的天体。

行星通常分为内行星(如地球、金星和火星)和外行星(如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两类。

行星有自身的重力,并且能够固定轨道上运行。

3. 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或其他天体运行的较小的天体。

例如,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卫星有时也被称为“自然卫星”,以区分于人造卫星。

4. 恒星恒星是天空中明亮的点状物体,它们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的光和热。

恒星的大小和亮度不同,有些恒星比太阳还要大几百倍。

5. 星系星系是由恒星、气体、尘埃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巨大结构。

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包含了数以千亿计的恒星。

6. 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型云状结构。

星云通常是恒星形成的地方。

有些星云非常庞大,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光芒。

第二节: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

1. 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它是一个巨大的恒星,占据太阳系中大部分的质量。

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向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提供光和热。

2. 行星太阳系中有八个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是靠近太阳的行星,包括水金火球、金星、地球和火星。

外行星则包括木土天王冥。

3. 卫星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

例如,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由于受到行星的引力影响,保持着稳定的轨道。

4. 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中未成为行星的天体。

它们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一个被称为小行星带的区域。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形成、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星系、恒星、行星、星际介质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初始物质和能量在此后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宇宙的膨胀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研究,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以加速度膨胀,这也被称为暗能量的存在。

二、恒星和行星系统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之一。

它们由巨大的氢气云塌缩而成,核心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恒星开始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通过辐射照亮周围的空间。

我们的太阳就是一个典型的恒星。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内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表面较为坚硬。

外行星由气体和冰构成,体积较大,没有固体表面。

三、星系和宇宙结构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际介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星系可以分为椭圆形星系、螺旋形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最著名的星系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它是一个巨大的螺旋形星系。

宇宙的结构以星系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为单位。

星系群是由多个星系组成的较小结构,而星系团是由多个星系群相互吸引形成的更大结构。

超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包含了数千个星系团。

四、天文观测和仪器天文观测是研究宇宙的基础,科学家通过观测和记录天体的相关数据,推测宇宙中的规律。

天文学家使用各种观测仪器,如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等,来观测和分析宇宙中的天体。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

望远镜可以分为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两类。

射电望远镜则是用于观测射电波段的天体。

空间探测器可以在地球轨道上或离开地球进入宇宙深处进行观测。

五、天文学的应用天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还有许多实际的应用。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础知识: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1.引言:宇宙的魅力亲爱的新入学的天文学本科生们,欢迎你们踏上探索宇宙奥秘的激动人心的旅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它不仅能满足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心,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共同探讨天文学的核心概念、最新发现和研究方法。

2.天体物理学基础2.1 恒星的生命周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天体之一。

它们的生命周期犹如宇宙中的"生态系统",从诞生到死亡,经历着复杂而壮观的过程。

恒星的诞生始于巨大的分子云。

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气体和尘埃逐渐收缩,形成原恒星。

当核心温度达到足够高时,氢开始聚变成氦,恒星正式"点亮"。

在主序阶段,恒星会稳定地燃烧数百万年到数十亿年不等。

随着核心氢燃料的耗尽,恒星进入演化的后期阶段。

质量较小的恒星(如我们的太阳)会膨胀成红巨星,最终形成行星状星云,留下一个白矮星。

而更大质量的恒星则会经历更剧烈的演化,可能最终爆发成超新星,留下中子星或黑洞。

案例研究:太阳系的未来我们的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阶段的中期。

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开始膨胀成红巨星。

在这个过程中,水星和金星可能会被吞噬,地球可能会变得不适合生命存在。

这个案例让我们意识到,了解恒星演化不仅对理解宇宙很重要,对预测我们自己星球的命运也至关重要。

2.2 行星科学随着系外行星的不断发现,行星科学已成为天文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我们不仅要研究太阳系中的行星,还要探索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系统。

行星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恒星形成的同时。

在原行星盘中,尘埃颗粒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天体,最终形成行星。

行星的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其距离母恒星的远近、形成时的物质组成等。

在研究行星时,我们关注的问题包括:行星的大气组成、表面地质特征、内部结构、磁场特性,以及是否具备维持生命的条件。

案例研究:系外行星TRAPPIST-1系统2017年,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TRAPPIST-1系统。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天体、宇宙现象以及宇宙物理学的自然科学。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对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等天体的研究,还包括对宇宙演化、宇宙学、宇宙物理学等方面的探索。

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对于人们了解宇宙、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天文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宇宙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天体的运动规律、宇宙中的各种现象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宇宙的基本组成。

宇宙是由恒星、行星、星系、星云和宇宙射线等构成的。

恒星是宇宙中的光源,行星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星系是由恒星组成的恒星系列,星系还可以是恒星的集合体,星系中心还有超大质量黑洞。

宇宙还包括大规模的星云和宇宙射线。

了解这些组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需要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宇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空间,它包含宇宙中的各种结构,如星团、星系、星系团等。

宇宙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它经历了大爆炸、星系形成、星际物质的聚集等历史阶段。

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天文学还涉及到天体的运动规律。

天体的运动规律主要包括行星的运转、恒星的运动以及宇宙中其他各种天体的运动规律。

对这些运动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2.天文学的应用天文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和技术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天文学在导航和定位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基于天文学原理建立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天文学在通信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就是基于天文学原理建立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广域覆盖的通信服务。

天文学还在气象预测、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天文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基本知识和应用对于人们了解宇宙、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并加强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四)88个星座的总名单?对天文学家而言,星座更像是国家的疆界。

星座本身并不包含科学知识,它们只是人为强制划出的边界。

全天一共88个星座,星座是古人把天上的星星用假想的线连在一起想象成的形象。

但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北极点上永远看不到天赤道以南的星座,在南极点永远看不到天赤道以北的星座。

换句话说,越靠近两极,能看到的星座就越少,在赤道上可以看到全部88个星座。

星座的具体名字如下:仙女座、唧筒座、天燕座、宝瓶座、天鹰座、天坛座、白羊座、御夫座、牧夫座、雕具座、鹿豹座、巨蟹座、猎犬座、大犬座、小犬座、摩羯座、船底座、仙后座、半人马座、仙王座、鲸鱼座、堰蜓座、圆规座、天鸽座、后发座、南冕座、北冕座、乌鸦座、巨爵座、南十字座、天鹅座、海豚座、剑鱼座、天龙座、小马座、波江座、天炉座、双子座、天鹤座、武仙座、时钟座、长蛇座、水蛇座、印地安座、蝎虎座、狮子座、小狮座、天兔座、天秤座、豺狼座、天猫座、天琴座、山案座、显微镜座、麒麟座、苍蝇座、矩尺座、南极座、蛇夫座、猎户座、孔雀座、飞马座、英仙座、凤凰座、绘架座、双鱼座、南鱼座、船尾座、罗盘座、网罟座、天箭座、人马座、天蝎座、玉夫座、盾牌座、巨蛇座、六分仪座、金牛座、望远镜座、三角座、南三角座、杜鹃座、大熊座、小熊座、船帆座、室女座、飞鱼座、狐狸座。

这个顺序是按照88个星座的英文名字首字母排列的。

最后再说一句,现行的星座主要起源于古希腊神话,而希腊是看不到南天的部分星空的。

因此北天的星座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怪物等命名的较多,例如狮子座、猎户座等;而南半球的星空是在进入航海时代后才为北半球的人所知,因此多以那时刚出现的仪器命名,例如望远镜座、显微镜座等。

出生月份、农历与太阳星座的如何对应?出生月份与太阳星座的对应如下,由于天体运行的轨道与公历历法有差异,不同年份会前后相差1-2天,与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各个“节”之间的距离吻合,节气时间的计算准确至分钟(并非子时开始),亦是星座的界线,每年均有差异。

星座名称黄道带时间(一般认知)恒星时间太阳所在星座时间对应的农历节气白羊座03月21日-04月19日04月15日-05月15日04月19日-05月13日春分-谷雨前一天金牛座04月20日-05月20日05月16日-06月15日05月14日-06月19日谷雨-小满前一天双子座05月21日-06月21日06月16日-07月15日06月20日-07月20日小满-夏至前一天巨蟹座06月22日-07月22日07月16日-08月15日07月21日-08月09日夏至-大暑前一天狮子座07月23日-08月22日08月16日-09月15日08月10日-09月15日大暑-处暑前一天处女座08月23日-09月23日09月16日-10月15日09月16日-10月30日处暑-秋分前一天天秤座09月24日-10月23日10月16日-11月15日10月31日-11月22日秋分-霜降前一天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1日11月16日-12月15日11月23日-11月29日霜降-小雪前一天蛇夫座--11月30日-12月17日射手座11月22日-12月21日12月16日-01月14日12月18日-01月18日小雪-冬至前一天摩羯座12月22日-01月19日01月15日-02月14日01月19日-02月15日冬至-大寒前一天水瓶座01月20日-02月18日02月15日-03月14日02月16日-03月11日大寒-雨水前一天双鱼座02月19日-03月20日03月15日-04月14日03月12日-04月18日雨水-春分前一天这只是时间表,12星座一般指的是黄道12星座(黄道带时间),即没有蛇夫座。

什么是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俗称“扫把星”。

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

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平均物质密度只有10-1000千克/立方米,天文学家们把彗星形象地称为“脏雪球”。

在一般的情况下,彗星都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区,这时即使被观测到,也与极其微弱的恒星相似,看不出细致的结构。

但当其逐渐接近太阳的时候,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太阳风和太阳光压作用的加大,尤其当它进入火星轨道区域以后,表面物质挥发形成彗尾,表现出其独特的结构。

彗星有多少颗?有什么作用?迄今发现的彗星共有1800多颗,它们中的大部分和我们仅有一面之缘,匆匆绕过太阳后,便沿着抛物线或双曲线一去不返了。

科学家们一直对彗星感兴趣,因为彗星被认为是我们太阳系里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其物质构成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云类似。

这种星云后来坍塌形成太阳和行星,因此它含有46亿年前太阳和行星形成时的尘埃和气体。

科学家们认为,形成地球生命的原始物质很可能是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带到地球上来的,彗星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和地球上生命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窗口。

彗星的起源?彗星的起源是个未解之谜。

有人提出,在太阳系外围有一个特大彗星区,那里约有1000亿颗彗星,叫奥尔特云,由于受到其它恒星引力的影响,一部分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又由于木星的影响,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阳系,另一些被“捕获”成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认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还有人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的边远地区形成的;甚至有人认为彗星是太阳系外的来客。

什么是哈雷彗星?多少年能观察一次彗星?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的,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

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

一般来说,人的寿命只有70岁左右,因此一个人很少能两次看到哈雷彗星。

只有一些“老寿星”才有这种机会,第一次看到它是在牙牙学语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蹒跚的晚年了。

1910年哈雷彗星非常亮,达-3.3等;1986年哈雷彗星星很暗,几乎看不到。

彗星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6年,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

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

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

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

最近的近日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元。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活跃,且轨道明确规律。

这使得Giotto飞行器瞄准起来比较容易。

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公性。

简述天文学发展的历史?1.许多早期的关于宇宙的看法都是将地球摆在所有物体的中心。

从古希腊到印度和中国,许多文化发展了地心说或者被称之为地球中心论这样的对宇宙的观点。

这个幻想毕竟很强烈。

地球感觉上非常像是固定的,天上的光每天每夜都绕着它转。

2.最先受亚里士多德影响,许多古希腊人区分了天地的领域:天在上面地在下面。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由四种元素组成:土地,空气,火和水。

天上的太阳,月亮和已知的五大行星也被装在了水晶球里。

这些球体被包含所有恒星的天球包含。

它们都绕着地球转圈。

它们必须作圆轨道运动,亚里士多德说,因为圆是完美的。

而天上的东西都是以完美的方式运动。

这些天体和它们的水晶球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或称为五种精华。

在它们下面属于地球的领域。

有一条恒定的规律,就是出生,死亡和腐烂。

但是在天空的领域,所有的东西的都是纯净的,无瑕疵的,永恒不变的。

天上在外表上看永远是平静的,不变的。

一切都是完美的。

3.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图是优雅的,但是不够精确。

古中国的天空观测者不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论断,因此也没有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他们观测并且记录下了天空的变化。

这些包括被假设为无瑕疵的太阳上的黑子的出现和消失。

彗星像扫把一样划过天空,客星突然间发光,以至于白天也能看到。

(西方人肯定也看到过这种现象,但是当时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不要让自己的言论与哲学的伟人们矛盾)如果出现一次观测,非常明显并且非常持久,那么就不可能忽略掉它。

4.一些行星的表现不够“规矩”。

经常搞观测的人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在自己轨道上运行的火星,木星,土星会停止它们一贯的向东行进而改为一个U形的弯运动。

即有的时候向西运动,然后再作一个U 型弯运动。

最后才改回到原来的向东行进。

更糟糕的是,这些退行,环形或者Z型运动几乎没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

为了保留亚里士多德的天体运动的假设,大量的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在试图保留亚里士多德的“宗教”假设(天上的物体必须做完美的圆轨道运动)的前提下试图解释这个复杂的运动。

5.托勒密的复杂天球机器。

公元二世纪,一位希腊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托勒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外层行星的大球上加了一些小球(本轮)。

这样表示外层的行星在小球上运动,而它们的中心又在主水晶球上绕着地球转动。

加上的这些小球(总共有80个)是为了解决观测上出现的退行现象。

用这种聪明的方法,托勒密和他的同事们就既能解释外层行星的退行现象又能使它们符合圆周运动。

这种模型在西方整整统治了14个世纪。

6.在16世纪,一个羞涩的波兰传教士发起了革命,并且改变了宇宙。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仍然有人对托勒密的大环套小环的复杂模型不满意。

尼古拉斯哥白尼有着数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准备做点什么。

他意识到他可以去除掉托勒密系统中的本轮,只要通过一点点改变就能使这个复杂的系统变得简单得多。

这个办法就是把地球从中心的位置剔除,把太阳放在那里,并且让地球也像其他行星一样绕着太阳转。

这样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但是要借助大量的数学。

这就是所谓日心说的宇宙模型。

7.托勒密体系之所以很长的时间内都有很高的地位是因为宗教原因。

哥白尼很小心,他没有立即站出来说他的新观念是正确的。

因为那样只能使当权者不高兴,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健康。

他只是简单的把它带给世界,作为一本“数学练习”带个罗马教皇统治下的世界。

因为不准备去冒险,哥白尼直到去世的时候才将它发表。

8.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找到了支持哥白尼模型的证据。

对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追随者们,科学顶多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纯粹推理上。

而对于伽利略来说,证据就在布丁里,如果你想知道天空的机制是什么,你的布丁就在天上。

听说了一种可以使远处物体在近处看的很清楚的装置(望远镜)之后,伽利略造了许多自己设计的望远镜,并且把它们对准了天空。

他记录下月亮其实很不完美,不像众多哲学家相信的那样,月亮上既有高山又有深谷。

伽利略还记录了太阳的黑子。

并且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最后,他观测了金星,它像地球的卫星月亮,并且也有相的变化。

这个发现听起来就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纳米体系的丧钟。

因为能看到金星的相的变化,金星就必须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地球。

然而伽利略的发现在他的那个年代并不受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