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油气藏油井高产稳产的对策实施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油藏是指地下储存着石油的地层,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主要是指在油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对油藏进行科学管理,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保持油田的稳定生产,并同时提高原油产量的方法和措施。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对其进行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需考虑到油藏地质条件的变化。

油藏是地质条件的复杂体系,包括了沉积环境、岩石性质、地层构造等多个因素。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发生变化,如地层破裂、岩石孔隙度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对油藏的稳定生产产生影响。

稳产增产管理需要对油藏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开发方案和生产措施,以适应变化的地质条件。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需要关注油藏的开发与生产工艺。

油藏开发与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手段和方法也会对油藏的稳定生产产生影响。

采用合适的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持油藏压力,并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原油产量;合理选择注采井网密度,可以增加油藏的开采效率。

稳产增产管理需要针对具体的油藏特征和开发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与生产工艺,并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需考虑到油藏产能的可持续性。

油藏是有限资源,其产能并不是无限的。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如果过度开采,未来的原油产量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耗尽。

稳产增产管理需要合理规划油田的开发与生产规模,避免过度开采,保证油藏产能的可持续性。

稳产增产管理还需关注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还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油藏开发与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进行协同合作。

稳产增产管理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具备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分析和评估油藏的特征和条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人才还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油田的稳定生产能力和原油产量。

静北潜山油藏开发中后期阶段性稳油控水研究及效果

静北潜山油藏开发中后期阶段性稳油控水研究及效果
静北潜山油藏开发中后期 阶段性稳油控水研究及效果
何建林 ( 中油辽河 油 田分公 司沈 阳采油 厂 , 辽宁 沈 阳 l 1 0 3 0 0 )
摘要 : 静 北 潜 山油藏储层 非 均质性 强 , 1 9 8 8 年投 入 注水开 3 . 2 . 3“ 同向水进 ” 注水井组采 取“ 强弱交换 ” 调 配方式 发, 多年的注水开发 导致水淹状况加剧 , 形成优势注水通道 , 影响 3 . 2 . 4“ 多向受 效” 井组采 取“ 多井 点小幅度” 动态 调配方式 了注水开发效果 。开发到 了中后期 , 稳定地 层压 力和控 制 油井 3 . 2 . 5 调配难度大井组采 取“ 提液 、 控液 ” 来改变水驱方 向 含水上 升难度 大 , 稳 油控 水也有很 大难度 。依 靠精 细化的周期 3 . 3完善注采井 网 , 提高水 驱波 及体积 性注水 、 多元化 的方式进行调 配, 我们 实现 了区决在开发 中后期 静 北潜 山注 水井负担重 的区域完 善注水井 网 , 减 缓水 井压 的地层压力稳 定、 产能稳 定, 综合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 制。 力, 实施安 2 3 — 3 l 井、 安2 1 — 3 1 转注 。 关键词 : 静 北潜 山油藏 ; 稳油控水 ; 周期性注水 ; 多元化调 配 3 . 4开展潜 山分注 安1 8 — 2 2 转油套 分注 之前 , 注水 压力 7 M P a , 正常 日 注水 6 0 潜 山类油藏开 发初期 的产 量较高 , 具有 “ 注 水见效快 、 见水 快、 见水后 含水上 升快 ” 三个特 点n , 注水开 发到达 后期 后含 水 方 , 转 油套分 注后反注 E t 注水 8 0 方, 注水 压 力 8 . 0 MP a 。正注注 不进, 说 明下部 不吸水 。通 过分 注实验 井也 可以 看出 , 静 北潜 控制难度较 大。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油气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原油稳产增产成为了油田开发的重要任务。

原油稳产代表着油田产出的数量的稳定,与油田的生产率及经济收益密切相关。

原油增产则意味着油田的生产能力增强,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因此,实现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对于油田开发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I.油藏原油的稳产管理原油稳产管理是通过对油田生产状况的监测、分析,采取合理的管理、技术措施,保持原油产出的数量及稳定性。

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生产压力管理油藏中的原油被压力推动,生产压力直接关系到原油的产出,同时也对油田后期采油带来影响。

出现生产压力下降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调整作业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注水量等,确保原油的产出数量和稳定性。

原油产出主要通过生产井实现,因此,生产井的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要进行科学有效的优井筛选,选择产能较高的井口进行生产;其次,要采用合理的生产措施,提高生产井的最大产量;最后,加强生产井的维护管理,提高井口的工作效率,延长生产井的使用寿命。

3.注水管理原油稳产增产中,注水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注入合适的水量和质量,可以帮助维持油藏的压力,延长油藏的生产期;减少注入量则可保证注水质量,提高原油产出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流量、水质的实时监测以及调控都是非常重要的。

4.钻井管理钻井可以开辟更多的地下空间,提高原油产出的实际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实施钻井管理时,应具体分析钻井参数,合理设计方案,避免出现误钻、漏钻等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

除了通过稳产管理保持原油产出的数量及稳定性外,增产技术也是油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水平井开采技术水平井开采技术是将井口进行水平开采,扩大有效采油范围的一种新型开采方式。

通过对油藏物质、流态等进行分析,合理控制开采参数,可增加采油面积和有效厚度,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达到增产的目的。

潜山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潜山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学技术创新2020.02(转下页)图10装置模型图5结论本文论述的智能衣物防护装置,能够自动检测环境,如遇突发的恶劣天气能够及时对衣物进行防护。

同时,实现了利用手机APP 对装置进行遥控。

集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于一体;可移植性强,适用范围广;材料易得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安装、使用简单,便于推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可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1]史率琦,王哲.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8,18(82):157.[2]胡杰,张晓琼,张文.基于WiFi 的51单片机智能控制开关设计[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8(6):63-65.[3]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张兰红,邹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童敏明,唐守锋,董海波.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周世凡,邹光明,丁博,等.防雨防暴晒智能晾衣装置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3):12-15.[7]周江.STM32单片机原理及硬件电路设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8]郭勇,何军.STM32单片机多串口通信仿真测试技术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5.[9]周永宏,王月红.基于stm32的自动定位识别弹药抛射机器人硬件设计[J].科技风,2019(21):100.潜山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李爽(中国石油天然气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XLT 潜山是由三个潜山带构成的,共有8个断块,应用直平组合立体开发井网,分批实施,有序建产,随着采出程度增加,依靠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达到产量高峰后,五年来产量规模减半,严重影响油田千万吨稳产基础,减缓潜山递减迫在眉睫。

如何有效减缓潜山产量递减,主要面临以下四项难点:一是压力下降和底水侵入双重影响,油井维持自喷难。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浅析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管理与技术措施是指对油田开采的原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和增加。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和管理难题,如油藏压力下降、水驱效应递减、沉积物阻塞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的管理应包括对油井的综合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油井进行监控,包括对井口装置、井筒状态、油井卫生、防腐防砂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油井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井筒的通畅,避免油井的堵塞和产能的下降。

也需要对油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确保不同区域的开采效果均衡,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的浪费。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压裂、酸化、改造和增注等。

压裂技术是指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将油层裂缝扩大,增加原油的产出。

在压裂过程中,可以使用压裂液、液氮等来打开油层的缝隙,改善油层渗透能力,提高原油产量。

酸化技术是指通过注入酸性液体来溶解油层中的碳酸盐等沉积物,减少油藏渗透能力的损失,提高原油的产量。

改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油井的开采方式、井筒结构等来增加原油的产出。

增注技术是指通过注入水、二氧化碳等来增加油层数目和地层的压力,增加原油的产量。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增加采收率和改善采油效果。

通过改进注采工艺、增强采油剂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等手段,提高采油效果,增加原油的产量。

在注采过程中,可以使用增密剂、流控技术等手段,增加原油的采集量,降低采油成本。

油藏原油稳产增产的管理与技术措施是保证油田原油产量的稳定和增加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出,并延长油田的寿命,实现油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潜山油藏气驱监测技术优选及应用效果分析

潜山油藏气驱监测技术优选及应用效果分析

1 动态监测在潜山气驱油藏中的必要性兴古7潜山油藏为典型块状裂缝性潜山油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压力下降,油井见水,导致产量递减严重,补充地层能量是实现潜山低速递减可控开发的关键。

为此,转换潜山油藏开发方式,创新开展了潜山非烃类气驱试验,来论证增能保压规模开发的可行性。

方案选择10个井组进行注氮气补充能量,经过前期精细的准备,于2014年3月进入气体实注阶段,至目前两年余时间的探索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注气井不断增加,单一通过生产变化难以准确判断注气受效的正确性,同时也出现了一口注气井对应多口受效油井的情况,注采对应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2 动态监测在潜山气驱油藏中的应用2.1 加密取样,认识气驱动态规律为了验证注气受效的正确性,根据潜山注气监测方案,对注气井周边井进行取样分析,共取样332井次,通过气组分分析,已有17口井见到氮气含量异常升高。

除了对单井气组分进行分析化验,对兴北外输气每天一次取气样化验含氮浓度,由年初的12.7%上升至最高的16.96%,通过对气组分紧密跟踪监控,根据兴北外输气含氮量变化,在油井管理方面对潜山自喷井防喷、替蜡周期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及时对注采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及时关停气窜井,通过一系列手段近期外输气与含氮量均有所降低,目前含氮13.69%。

2.2 运用示踪剂监测资料,明确注采对应关系2015年对注气井组进行了12个井组的示踪剂的监测,通过一年时间的取样监测,有8个井组18口生产井见到注气井示踪剂显示。

从监测结果看,部分井见剂明显。

说明选择气体示踪剂,完全符合监测用示踪剂的所有条件,基本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反映了试验区动态特征,从见剂的情况上看,一方面说明注采井之间是动态连通,注采受效的;另外从气窜速度来看,根据气窜速度的快慢,可以判断井间是否存在明显气窜通道,指导下步调控。

2.3 综合运用监测资料,指导整体治理2.3.1 方案整体调整通过综合运用动态监测的资料,在进一步摸清了气驱动态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调控。

提高油井管理与挖潜效果的措施分析

提高油井管理与挖潜效果的措施分析

提高油井管理与挖潜效果的措施分析油井管理和挖潜效果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1.优化作业计划和生产管理:对油井的作业计划进行优化,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和作业时间,确保生产工艺的顺利推进。

同时,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例如,确保采油施工和油井维护的时间不冲突,降低作业时间的浪费。

2.提高油井维修和保养质量:加强对油井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避免设备长时间停工。

提高维修和保养的质量,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3.引进先进的油井勘探和生产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油井勘探和生产技术,提高勘探和开发的效率。

例如,引进油井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油井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生产策略和调整生产方案。

引进水平井和斜井技术,提高油藏的开发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采油技术,如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提高采收率。

4.加强油藏管理和储层研究:加强对油藏的管理和研究工作,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信息,了解油藏的结构、物性和含油特点,确定优化开发方案。

同时,通过改进油藏管理,调整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

5.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对油井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掌握先进的油井勘探和生产技术,提升油井管理和挖潜效果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油井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油井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和整理油井生产数据、监测数据和维修记录等,为作出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7.加强油井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油井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配备相应的污染防控设施,做好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8.加强油井安全管理:加强油井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油井的安全运转。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研究与探索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研究与探索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研究与探索潜山注气开发技术指的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通过将气体注入潜山中,增加井底压力,提高油层渗透率,加快油藏开发和增产的一种技术。

下面将就潜山注气开发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底孔压力,提高原油粘度,降低油藏渗透率,增加原油采收率。

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双井、多井等不同井网布置方式来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油层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注气方式,比如连续注气、间断注气等。

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可以进一步优化注气方案,提高采收率。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注气压力和注气量,改变油藏渗透性,进一步改善油层开采条件。

在注气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气体的注入量和注入速度,以及注气压力的变化。

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可以研究不同注气参数对油藏渗透性的影响,并找到最佳的注气参数组合,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还可以通过增加井间距、改变井网形式,提高油井的开采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注入不同气体组分或混合气体来控制油藏渗透性,改变油井开采方式。

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井网系统,调整井网布置,提高油井间的产量均衡性。

通过分析油井开采数据和模拟实验,可以研究不同井网布置方式对油井开采效果的影响,以优化井网布置方案。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注气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注气气体,并合理控制注气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还需要研究注气过程中油井液体的回收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潜山注气开发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注气方式选择、注气压力控制、井网优化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这对于国内油田开发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山油气藏油井高产稳产的对策实施及效果分析
【摘要】潜山油气藏在我国很多油气田都有分布,是特种油气藏类型中的一种,开采难度较大。

高产和稳产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讲述该类型油气藏下的一口油井是如何实现高产和稳产,同时也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完善适时精细
1 油井简介
沈阳油田安1—安97潜山总体形态为北东高、南西低的断块潜山。

潜山的东部和北部分别发育ne和nw的反向正断层,为安1—安97潜山的边界断层并控制潜山形态。

潜山内部发育着ne和nw两组次级断层,但对潜山的总体形态不起控制作用。

潜山高点位于东北部胜30-13井附近,高点埋深2420m。

胜25-13井是安1-安97潜山的一口高产井,位于潜山中部,投产初期日产液86吨,日产油37.8吨,目前日产液78.9吨,日产油35.5吨,含水55%。

其储层岩性为太古界变质岩、微裂缝性岩层。

胜25-13井自1997年投产以来,一直采用电潜泵方式生产,泵型70(排量70方/天),泵深2513米。

2 高产稳产对策实施效果分析对策一:及时完善注采井网,实现井组注采同步。

及早确定油田开采方式是关系到油田长远规划和地面建设的一
个重大问题[1]。

油层渗透率好,产液量大,不出砂(潜山油藏),套管规格等诸多因素使得胜25-13井采用电潜泵方式开采。

1997年12月投产,初期该区域只有一口注水井胜23-10,该井于1988年
注水,胜25-13投产时累注水24.2万方,因此胜25-13井投产时能量较足,显示出高产液的生产能力。

但后期液量下降较快,动液面大幅度下降,从1200米降至1600米,并且23-10还担负着另外静64-26注水工作,负担较重。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胜25-13开发初期注采井网是极不完善的,已不适应其高产稳产的要求,尤其该井是电泵方式生产。

为此,通过大量油水井资料,作了细致的研究工作,制定了首先对胜25-11、胜23-010实施转注,来保证胜25-13井稳产。

2000年6月份液面开始呈下降趋势,并且从油井平面构造图、剖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胜25-13注水受效方向和层位都是有限的。

所以由胜25-11、胜23-010注水保障胜25-13高产稳产的基础是不牢固的。

为了使该井保持充足的供液能力,从不同方向上驱油,随后依次将胜24-13、胜27-13、胜25-15油井转注,扩大了驱油范围。

至此胜25-13井近五个方向有水井驱油。

注采井网得到完善,动液面稳中有升,产量基本稳定,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对策二:适时转变注水方式,精细动态调配
转变一:根据该油藏的特点,初期我们采取小排量、温和注水原则,避免了在注水期间油井液量、含水波动大,可能导致的水淹水窜现象,延长注水见效期。

转变二:轮替注水
轮替注水:即井组内一口注水井注水后,其余注水井停注或“接力式”注水,一段时间以后该井停注;另一口注水井接替注水,其
余注水井再停注,以此类推。

最后形成井组内水井轮替注水。

实施该方法目的在于,井组总注水量虽然减少,但油井产量不递减,供液能力仍保持充足;减缓水淹速度。

此外,按照潜山高产井长期稳产的要求和产量形势来看,为避免油井带病生产,影响该井组有效生产时率、动态分析和调配效果,我们对该井组实施了“资料一致性”(油井的液量、含水、液面、生产参数,注水井的注水量、油压、套压要互相对应一致)的油水井动态分析法,就是油井或水井的各项数据要互相匹配,如果其中有一项资料与其它资料不对扣的话,我们就认为这口油井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深挖、细查,直至查出原因,否则不会轻而易举地进行调水,避免作无用功。

不等量、轮替注水实施近5年,对胜25-13阶段性的高产稳产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转变三:2010年以来,我们通过对井组内注水井实施转变方式即不等量、轮替式改为恒量、中强度注水,使油井胜25-13井获得了较长时间的高产、稳产期,并使含水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策三:精细日常管理,维护稳定井组开发效果
(1)有好的注水开发井网和调配方案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精细化井组的日常管理。

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简单概括如下:
一是加密资料录取频率(见表1)。

二是在采油小队建立三级监控网络。

巡井工、站长、队干部三级
管理网络来管理监控。

巡井工在每一次巡检时都要检查电流卡片运行情况并作上记号,装取卡片时还要填写好相关数据,以便核查和油井的分析。

做到层层管理,不放过油井的每个细小变化。

三是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油井管理。

如停电、大风雪应急程序、汛期管理措施等。

(2)在已改造注水井由普通井口(15mpa)更换成高压井口
(25mpa)(注水井的井口一般都采用cy250型采油树[2])的基础上。

2009年又对注水间水表进行了更换,可自动恒定调节注水量,存储注水数据。

注水间采用多井配水间到各注水井工艺流程[2],保证了注水平稳,尽可能做到了注够水、注好水。

3 结论及认识
通过以上适时、细致的各项工作,胜25-13井自投产以来,共检泵作业7井次,平均检泵周期660天,最长检泵周期4年,目前该井累计产油量近29万吨,使得该井实现了16年之久的高产、稳产。

其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早期注水奠定了油井高产、稳产的基础。

完善的注采井网是实现油井高产稳产的必要和关键手段。

不同的注水开发阶段需要摸索出相适应的注水方式来做稳产保障。

离不开油井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翔鹗,著.采油工程技术论文集[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 邹艳霞,主编.采油工艺技术[m].石油工人技术培训系列丛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春鹏,马玉龙,时庚戌,等编著.辽河油区油田开发实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