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专题1化学与STSE
化学专题-题型01 化学与STSE-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热考题型及破题秘诀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热考题型及破题秘诀题型1 化学与STSE◎考点1 物质的组成、类别判断例1 (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2015·安徽理综,9D)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B)C.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2D)D.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解析:A项,SiO2是酸性氧化物;B项,Fe(OH)3胶体为红褐色;D项,浓氨水与FeCl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故C正确。
【破题秘诀】分清楚两性氧化物、胶体、混合物的概念是关键。
制取Fe(OH)3胶体得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胶体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和具有聚沉作用。
变式训练1(2015·全国卷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A项,硅胶疏松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项,P2O5具有吸水性,吸水生成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磷酸或偏磷酸,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水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错误;D项,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加工后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故C错误。
变式训练2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解析:A 项,SiO 2不是复合材料;B 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D 项,氧化还原反应并不都是放热反应,如C+CO 2=====高温2CO ,属于吸热反应,故选C 。
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01化学与STSE题型训练

专题01 化学与STSE1.【2019届四省名校第二次联考】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上,都广泛涉及到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与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有关B.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利用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石油的分馏和石油的催化重整均为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A.虽然金属铝是活泼金属,但是铝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2.【2019届安徽黄山一模】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有利于保护环境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D.光导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A.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故A项正确;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B项正确;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和Pb2+、Cu2+、Cd2+、Hg2+等发生置换反应,故C项错误;D.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项正确;答案选C。
3.【2019届安徽宣城期末】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电器起火应选用泡沫灭火剂灭火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晶体硅 D.生活用水的净化与消毒可用明矾【答案】A【解析】A、丝绸的主要原料是蚕丝,蚕丝属于蛋白质,故A正确;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电器起火应选用干粉灭火剂灭火,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故C错误;D、明矾只能做生活用水的净水剂,不能做消毒剂,故D错误。
专题01化学与 STSE

专题 01 化学与 STSE1.(2019 全国Ι理综,7,6 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1. A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A 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 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 项正确。
【解后反思】审题时抓住硅酸盐的主要性质,理解“耐酸碱侵蚀”的含义是硅酸盐不容易与酸碱反应;“抗氧化”含义是硅酸盐不容易被氧化。
联系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陶瓷器具和教材中“硅酸盐”作耐火材料等进行解答。
2.(2019 全国Ⅱ理综,7,6 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D 本题结合诗句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 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B高项分正子确化;合“物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这属于氧化反应,C 项正确。
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 项错误。
3.(2019 全国Ⅲ理综,7,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3.C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1化学与STSE试题

专题 01 化学与 STSE1.【 2019 届湖北省部分要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波及到好多的化学知识。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此中的“火树银花”波及到焰色反响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类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物理变化D.《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此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化学试卷【答案】 D2.【 2019 届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有关,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霾聚集,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我国已能利用3D 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经过激光融化逐层聚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构造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复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样D.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式的无机非金属资料【答案】 D【分析】 A.气溶胶为胶体分别系,胶体拥有丁达尔效应;B.钠与熔融的盐反响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相应的单质; C.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盐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D. 碳素钢是合金,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不属于新式的无机非金属资料。
【详解】 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拥有丁达尔效应,选项 A 正确; B.钠与熔融的盐反响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相应的单质,所以高温时可用金属钠复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选项 B 正确; C.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盐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样,选项 C 正确;D. 碳素钢是合金,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不属于新式的无机非金属资料,选项 D 不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此题考察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解题要点在于熟习常有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和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化学与STSE(解析版)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 专题01 化学与STSE【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母题题文】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试题解析】A 、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 正确;B 、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 正确;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 错误;D 、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正确;答案选C 。
【命题意图】新高考越来越注重化学学科以大概念为核心的考查,以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试题中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
【命题方向】这类题通常是高起点、低落点,与生活、科技和环境相关。
一般选择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问题设计严格依据《高考大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都是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试题出题特点常以选择题出现。
考向:1.材料;2.健康;3.污染与防治;4.化学小常识;5.传统文化。
【得分要点】谨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常见物质日常应用 利用的性质 钠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熔点较低,导热性好 过氧化钠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 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一化学与STSE化学与传统文化课件

考向2 化学与环境及资源、能源
知能储备
1.化学与大气保护:PM2.5及雾霾成因,臭氧层破坏原理,温室效应,光化学烟 雾,无铅汽油,汽车尾气,CO中毒,放射性污染,废塑料焚烧污染等知识点。 2.化学与水源、土壤:酸雨、富营养化、氯气等消毒原理,塑料白色污染及对 海洋生物影响,电池污染土壤,垃圾无害化等知识点。 3.化学与资源能源:煤的加工,石油加工,天然气清洁资源,可燃冰及沼气,乙 醇汽油及生物燃料,氢气、核能、太阳能、海浪能、风能等无污染新能源,垃 圾回收利用等知识点。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属 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硅胶作干燥剂是因为它能吸水,属于吸附性体现,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发 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型漂白,故C不符合题意;肥皂水显碱性(高级脂肪酸钠 水解),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一般为甲酸)发生中和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D不符合题意。
精讲精析:抓住关键词进行错误研判这是一个经常用的解题方法。对此题各 选项可能均不是非常清晰了解。但是抓住C项中燃煤是在高温下反应,高温下 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即可作出正确 选择。
【例2】(2016·全国Ⅱ卷,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4.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新文案】2019年全国卷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1(化学与STSE)

2019 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选择题针对练习选择题训练一(化学与STSE)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Fe-56STSE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
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细节考查。
高考化学试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境,内容涵盖医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等领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不但注重对考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要求,而且突破了思维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考查。
一、爱护水资源一、关于水纯净物:蒸馏水、水。
混合物:江河湖海中的水,地下水、井水等天然水。
二、明矾净水的原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三、活性炭吸附的物质异味、色素、不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杂质。
四、水的净化方法 1.静置沉淀;2.吸附(常用明矾或活性炭); 3.过滤;4.蒸馏(净化程度最高);5.消毒(加入适量漂白粉或能入氯气);以上步骤除 5 外均为物理变化。
五、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区别: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六、硬水的软化 1.煮沸(生活中);2.蒸馏(工业上)七、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原理:加热水至沸腾后产生大量水蒸气,将水蒸气冷凝收集,便得到蒸馏水。
沸石的作用: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温度计作用:便于收集到100℃的水蒸气液化成的水。
二、空气污染和治理1.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以分为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CO、碳氢化物、氟氯代烷(常用作制冷剂,商品名叫氟利昂)。
2.自然界中臭氧有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50km 的大气平流层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
2013-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 专题01 化学与STSE

专题01 化学与STSE2019年化学高考题1.(2019全国Ι理综,7,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1. A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项正确。
【解后反思】审题时抓住硅酸盐的主要性质,理解“耐酸碱侵蚀”的含义是硅酸盐不容易与酸碱反应;“抗氧化”含义是硅酸盐不容易被氧化。
联系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陶瓷器具和教材中“硅酸盐”作耐火材料等进行解答。
2.(2019全国Ⅱ理综,7,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 D 本题结合诗句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这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3. (2019全国Ⅲ理综,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3. C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STSE创新题的特点
这类题通常是高起点、低落点,与生活、科技和环境相关。一般选择最 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上一年度国内或国外十大 科技进展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 作为载体命题,问题设计严格依据《高考大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都 是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
例1、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以防止龋齿的原因是,长
命
期使用加氟牙膏在牙齿表面生成了一层质地坚硬溶解度小
题
的氟磷酸钙。已知氟磷酸钙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有3个
命
热 点
PO43–离子,一个F–离子,则其化学式是
题 热
1
(A )
点
A、Ca5(PO4)3F
B、Ca3(PO4)3F
3
C、Ca2(PO4)3F
二、STSE创新题的类型
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等题型出现。在选择题中,通过新材料、新信息介绍 ,以某点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为主,考查 识记知识,属于较易题。简答题要求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释 相关现象,对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属于中等难度题。
三、STSE创新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2015(Ⅱ) 7 6
干燥剂有关知识的考查
√
√
√
易
√
易
√
易
√
易
年份
题分 号值
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接受、吸 分析问 收、 整 题和解 合化学信 决化学 息的能 问题的
力 能力
化学 实验 与探 究能 力
了解
理解 掌握
综 合 应 用
难 度 要 求
2016(Ⅰ) 7 6
有机物性质[化学与生活]
√
√
易
高考对STSE题目考查的目的:
1、考查 “双基”掌握程度和知识综合 运用能力;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社会发展,学 会用化学视角观察和认识科技、社会和 生态等热点问题。
一、STSE题型的特点 二、STSE题型的类型 三、STSE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四、STSE题型的常见题型
第三步——析题。找到需要的信息后,需进行分析。分析时要从大脑信息库中迅 速提取所需要的知识,并使思维从新情境回归到课本、回归到平时的学习中来。
第四步——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相应问题。如果是简答题一 定要言简意赅,即一定要做到联系化学原理,切入点正确,分析、说理层次清晰,要 点全面。
四、STSE题型的常见题型
意识与绿色化学观念,理解化学与技术、社
2016·Ⅰ卷 T28(1),Ⅱ卷 T26(1),Ⅲ 会、能源和环境的关系,提出化学对社会发
卷 T27(1)
展的贡献。
3.微观探析——通过化学用语认识物质的组
成和结构。
年份
题分 号值
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接受、吸 分析问 收、 整 题和解 合化学信 决化学 息的能 问题的
力 能力
化学 实验 与探 究能
力
了解理掌解握
综 合 应 用
难 度 要 求
元化+概理[烧碱除油污、漂白粉变质、
2014(Ⅰ) 8 6
√
FeCl3+Cu、K2CO3+NH4Cl]
元化[活性炭、热碱除油污、
2014(Ⅱ) 7 6
√
KMnO4+C2H2、硅胶吸水和铁除氧]
2015(Ⅰ) 7 6 无机物性质[化学史/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
D、Ca6(PO4)3F
例2、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专
命 题 热 点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化为棕黄色。若榨汁 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
题 限 时
素C具有
集 训
2
(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返 首 页
角度二、食品与化学 人类的食物包含六大营养要素: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从食品
三年考情汇总
核心素养链接
2018·Ⅱ卷 T7、T8,Ⅲ卷 T7 2017·Ⅱ卷 T7,Ⅲ卷 T7 2016·Ⅰ卷 T7,Ⅲ卷 T7 2017·Ⅰ卷 T8 2015·Ⅰ卷 T7
1.科学精神——通过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问题和化学对社会的重大贡献,培养严谨的 科学态度、学习意识和积极探索未知,崇尚 真理的意识。 2.社会责任——关注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认 识环保和资源开发的意义,具有可持续发展
的化学组成来看,食品中含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这三种营 养成分对营养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并都能产生热能,在营养学中称为“三大营养成分”。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性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 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该类食品,除具有营养功能,还具有感觉 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在欧美国家称“健康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含有多种 生理活性物质如:微量活性元素、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乳酸菌类。
√
元化[考查碳、化石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
2016(Ⅱ) 7 6
防
易
2016(Ⅲ) 7
6
化学与生活[泡沫灭火器、腐蚀印刷电路板 、漂白、玻璃蚀刻]
√
√
中
2017(Ⅰ) 7
6
合成纤维(有机高分子的用途)[化学与生 活]
√
√
易
2017(Ⅱ) 7 6 基本营养物质[化学与生活]
√
√
易
2017(Ⅲ) 7 6 化学与环境、能源
板块一 基本概念 专题一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编辑者:刘寿杰
高考冲刺专题-----STSE创新题型应对策略
STSE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Society(社会)、 Environment(环境)
命题热点提炼 1.化学与 STSE 2.化学与传统文化
3.重要化学用语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技术 化学与能源
[突破策略]
STSE 创新一题有、如化下学几个与命生题活角度:
角度一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休戚相关,涉及的内容有①食品(如食用 油、醋、酱油、盐、食用色素、防腐剂、调味品、添加剂、干 燥剂等)与人体健康;②烟酒与人体健康;③油漆、涂料、装饰 材料中的化学知识;④化妆品与化学知识;⑤药品相关知识; ⑥毒品;⑦饮用水及水溶液;⑧维生素;⑨氟与人体健康;⑩ 钙与人体健康等。
第一步——读题。对于陌生度较高的STSE试题要做到逐字逐句阅读,挖掘关键 字,排除干扰信息,找出有效信息。对于新信息中的有机化学方程式,要从断键、成 键角度分析,找出规律;对于新物质或常见物质的新性质,要找出其不同点。正所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步——联题。在读题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 识板块,联系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寻找要提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