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厂聚丙烯装置中静电的产生的原因、产生部位、危害以及消除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静电消除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效果。

关键字:聚丙烯安全静电静电消除器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是丙烯和氢气等在催化剂、活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粉料。

整个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及生产的产品,均属易燃易爆物品,在静电放电时往往造成装置爆炸、燃烧事故。

静电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聚丙烯装置的安全生产。

我厂曾经发生过一起闪蒸岗位包装聚丙烯粉料时静电造成的着火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公司带了不良影响。

静电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聚丙烯装置的安全生产。

因此,如何预防和消除静电,保证装置安全生产,做好装置防静电工作十分重要。

1、静电产生及危害1.1 静电产生原理静电是由物质平面所产生的电荷造成的,具有很高电阻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粉尘等物质在经受剧烈的机械运动时,例如,物料高速流过管线,对聚合釜进行搅拌,向容器中喷洒或投入物料等生产过程,都会产生静电。

另外,物料从管道设备的裂缝中喷出时也会产生静电。

液态烃的电阻率一般不小于108Ω·m,因而电导率很低,静电荷不易疏散,其电势将产生足够电能,使电弧足以点燃气体混合物聚丙烯粉料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吸水性能差,表面干燥,电阻率高,大于1016Ω·m。

粉料在输送、包装过程中与管壁和容器发生摩擦、冲撞,使得粉料颗粒表面带有大量电荷,产生静电。

又因为聚丙烯粉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其本身所带静电不易消除,当静电数量达到一定时,带电表面场强超过极限值便会放电。

其放电过程为:两相接触→介质中电荷在界面有序排列→介质运动带动电荷移动与起电→电荷积聚→带电表面场强超过极限值→放电。

在聚丙烯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丙烯原料和氢气均属易燃易爆气体,其着火能都很小,当静电放电能量大于易燃易爆物着火能时就会发生着火爆燃现象。

1.2 静电产生部位聚丙烯粉料在生产过程中经历聚合、搅拌、喷料、下料包装等过程,静电产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地方:(1)聚合釜放料管聚合回收完毕后,聚合釜内压力为 1.2~1.4MPa,在高压的作用下,聚丙烯粉料由聚合釜高速穿过直径为100mm的放料管,进入闪蒸釜内。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2018年06月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王中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山200540)摘要:聚丙烯生产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彰显出合成材料应用的价值,但是,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危险性较高,会对材料生产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此,文章将聚丙烯生产工艺作为研究重点,在阐述其危险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安全措施聚合是聚丙烯生产工艺的核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而聚丙烯工艺相对复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物料,安全隐患很多,直接提高了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

如果聚丙烯生产工艺出现危险事故,将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引起爆炸事故。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危险性与安全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1.1爆炸危险分析引起爆炸危险的原因很多,且爆炸危险性的表现集中表现在闪爆与聚爆等多个方面,对聚丙烯生产工艺安全控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对聚丙烯生产爆炸危险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聚丙烯生产原料。

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丙烯是主要的原材料,如果工艺中出现了丙烯泄露的情况,就会聚集在设备生产的底部位置,最终设备会逐渐膨胀而爆炸[1]。

第二,温度失去控制。

在聚丙烯生产的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所以要对温度条件有效地控制。

一旦温度和生产工艺之间存在矛盾,很容易引发爆炸的现象。

第三,粉尘聚集。

因粉尘的存在,对聚丙烯反应的空间进行了挤占,所以在膨胀的作用影响下就会爆炸。

(1)*静电火灾危险分析在聚丙烯生产中,静电也是十分常见的危险源。

即便聚丙烯并不是导体材料,但在其表面却很容易集中大量的静电电荷,尤其是在聚丙烯流动状态之下,静电电荷就会和附近设备或者是管道出现摩擦。

一旦摩擦的时间过长,就会形成静电感应。

若聚丙烯生产环境受到干扰,就会产生严重的静电火灾事故。

(2)堵塞危险分析聚丙烯生产产物的粘合性与依附性较为明显,所以会和聚丙烯生产设备的表面相互粘结,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固结体,使得堵塞的危险不断增加。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聚丙烯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塑料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日用品中。

然而,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问题一直是引起关注的一个热点。

因此,本文将探讨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一、静电的危害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

产生的静电对人、设备和产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具体表现如下:1. 安全隐患聚丙烯生产过程中,如不及时消除静电,静电电荷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触电,会产生火花,引发爆炸或火灾事故。

2. 产品质量下降聚丙烯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微粒,使产品表面产生灰尘和颗粒物等异物附着,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3. 设备寿命缩短由于静电的存在,设备表面会产生积存异物,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缩短设备寿命。

4. 工作人员的健康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如果静电不能及时消除,会产生不可感知的静电电场,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心血管等疾病。

二、消除静电的措施为了消除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问题,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为消除静电的具体措施:1. 对生产场所进行防静电处理生产场所的防静电处理是消除静电的必要措施。

具体做法是对场地、墙壁、地面等进行导电覆盖,使其能够及时消散静电,避免电荷积存。

2. 使用静电消除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静电消除器将电荷从设备表面地方排除,能及时消除静电,并避免电荷积聚,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3. 采用合适的工艺条件合适的工艺条件通常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

如调整温度、湿度、流速、出产速度等参数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并防止静电危害发生。

4.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修补、清洁设备,检查设备温度、电流和地线是否正常,能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

5. 采用静电慢放材料使用静电慢放材料,能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存,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慢放材料具有导电性并释放静电荷的特点,是消除静电的有效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静电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能有效消除静电的危害。

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工业生产化 工 设 计 通 讯Industrial Produc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49·第47卷第1期2021年1月聚丙烯作为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的产品,其工艺生产流程也从传统的液相聚合工艺转变为气相聚合工艺,但在生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为了提升生产制造的安全性,就需要基于全方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降低聚丙烯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1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聚丙烯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准度的参数作为基础,一旦其中可燃气体以及冷却水流量超出控制范围将极易导致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

1.1 原料的危险性分析(1)聚丙烯生产主要是在高温高压的密闭设备中进行,因而其中的温度以及压强控制都需要在精确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聚丙烯还需要加入催化剂以及助剂原料作为生产的基础,在温度以及压强控制精度出现偏差的背景下将极易出现爆炸事故。

除此之外,丙烯本身就属于一种具有危险性质的的易燃气体,一旦其密度达到2%时,将极易导致爆炸以及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聚丙烯生产中涉及的乙烯、氢气、聚丙烯粉末以及一氧化碳等物质都将导致生产线出现火灾和爆炸现象,其中存在的 三乙基铝能够与微量的氧气以及水分发生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氧化铝等燃烧产物,进而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

而氢气也将在一定温度下出现爆炸的现象,因而聚丙烯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好氢气含量的控制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而聚丙烯粉末也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其在含量为0.02mL 的情况下便会处于燃烧状态,同时在粉末浓度达到0.10~0.20kg/m 3的环境中将会出现爆炸现象,而聚丙烯粉末也是作业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原料,因而在聚丙烯粉末包装、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就需要强化安全控制意识,防止聚丙烯粉末以及挥发性气体出现泄漏的风险。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摘要:聚丙烯生产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凸显出合成材料应用的价值,但是,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危险性较高,会对材料生产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此,文章将聚丙烯生产工艺作为研究重点,在阐述其危险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安全措施一、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1.1原料易燃易爆,易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聚合过程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密闭设备和管道中进行的,其原料、助剂和催化剂属于易燃易爆物质。

如丙烯是无色、有烃类气味、化学性质活泼的易燃气体,爆炸极限为1%~15%,由于丙烯比空气重,泄露后可能存留在装置的下水道和低洼处,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易造成火灾爆炸;另外丙烯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在设备内生成自聚物,致使设备或管道胀裂,甚至造成大量物料流出,引起燃烧和爆炸。

氢气被用作聚丙烯分子量的调节剂,氢气在聚合反应中起链转移的作用,也就是起调整聚丙烯分子链长度的作用,通过调整聚丙烯分子链长度,可以生产不同牌号的聚丙烯;另外氢气在聚合反应器中的浓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明显的影响,氢气是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较宽,为4.1%~74.1%,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1.2聚合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易发生爆聚的危险性聚合反应均为放热和热动力不稳定过程,当热量来不及导出就会出现“爆聚”现象,使反应失去控制而引发爆炸事故。

聚合反应在开始阶段或进行过程中都有发生爆聚的可能性,因此聚合反应时应按投料顺序和投料配比准确投料,总物料不应超量;同时聚合反应前期要防止升温过快,当反应加速后,放热量逐渐增加,要及时冷却降温;另外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还要十分注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如果聚合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移出,随物料温度上升,发生裂解和爆聚,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裂解和爆聚过程进一步加剧,进而引发反应釜爆炸。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摘要静电是在聚丙烯厂常见并且常被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害。

同时,本文还将提出一些有效的静电消除措施,以减少静电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风险。

1. 引言在聚丙烯厂的生产过程中,静电问题往往被低估和忽视。

然而,静电在聚丙烯生产中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火灾和爆炸等。

因此,聚丙烯厂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静电,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静电的形成原因静电的形成主要是由摩擦产生的。

在聚丙烯生产中,一些常见的静电形成原因包括: - 物料和设备之间的摩擦,如聚丙烯颗粒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 - 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摩擦,如气流和液流经过管道或阀门;- 聚丙烯颗粒在传送过程中的磨擦。

3. 聚丙烯厂静电的危害聚丙烯厂的静电问题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 设备故障:静电可以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如电子设备的闪烁和断电。

- 火灾和爆炸:聚丙烯厂中的静电积聚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当静电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旦有点火源出现,就会引发可燃气体、液体或粉尘的爆炸。

- 人员伤害:静电也可能对聚丙烯厂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例如触电或火灾引起的烧伤。

4. 聚丙烯厂静电消除措施为了有效消除聚丙烯厂中的静电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消除措施:4.1. 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消除静电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将设备和金属结构接地,可以将静电的电荷释放到地面,减少静电的积聚。

应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良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2. 导电地板和防静电设备在关键区域使用导电地板和防静电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导电地板和防静电设备能够将静电电荷导向地面,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4.3. 保持适当的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可降低静电的影响。

在干燥的环境下,静电的形成更容易,因此应根据需要使用加湿设备来保持工作区域的湿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4.4. 控制静电生成和传输的速度通过控制物料的流速和摩擦程度,可以减少静电的形成。

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摘要: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的材料之一,具有力学性能优异、密度轻、安全性高、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和成型加工性能优等特点。

聚丙烯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器械、家具和包装等多个领域。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引言聚丙烯(PP)具有力学性能优良、加工性能优异、产品透明度高、抗腐蚀性能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包装、建筑、医疗、家电、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预计到2022年,世界聚丙烯产量将突破8千万吨。

聚丙烯是世界上主要的消费塑料,也是许多研究工作的主题。

基于此,本文探究聚丙烯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等。

1聚合机理聚丙烯的聚合机理比较复杂。

目前认为其公信力最大,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也就是说,通过活化反应,活性中心、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本文主要以均相反应进行相关论述。

(1)活化反应。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第四代Cdi,TEAL作为助剂与TiCl4发生相关反应,+4价Ti有效还原为3价Ti,进而Ti的原子活性被激活,发生烷基化反应,形成Ti-C键。

(2)链诱发。

在活性中心插入CH2=CH-CH3分子,形成聚丙烯链。

目前来看,Ti-P+CH2=CH-CH3→Ti-CH2CH(CH3)-P;(3)链条增加。

依次插入多个CH2=CH-CH3分子,使链段从活性中心向外生长。

(4)链终止。

分子链与H2单体及助剂发生终止反应,中心插入H2分子,在链末端形成一个甲基,引发链终止反应。

相关反应如下:与单体终止机理:Ti-CH2CH(CH3)-P+CH2=CH-CH3→Ti-CH2-CH2-CH3+CH2=C(CH3)-P与助剂终止机理:Ti-CH2CH(CH3)-P+AlR3→Ti-R+R2Al-CH2-CH(CH3)-P与H2终止机理:Ti-CH2CH(CH3)-P+H2→Ti-H+CH3-CH(CH3)-P与上述反应机理类似,乙烯共聚反应机理也主要是将丙烯、乙烯插入活性中心,引发相关反应。

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分析及对策

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分析及对策

If one day I have money or I am completely out of money, I will start wandering.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分析及对策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三废较少等优点。

但所用原料丙烯和氢气,属易燃易爆物质,其沸点分别为-47.7℃和-252.7℃,丙烯的闪点为-108℃,与空气混合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且爆炸范围宽,分别为2%~11%和4.1%~74%,最低引爆能量只需0.28mJ(在空气中)。

在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丙烯与管道内壁产生剧烈摩擦,加上反应釜内搅拌、高速喷入容器等生产过程,易产生大量静电。

另外,丙烯及聚丙烯粉料从设备管道裂缝喷出也会产生静电,如果不及时消除,其产生的放电火花,能够点燃丙烯与空气的混合物,诱发火灾甚至爆炸。

本文通过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及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和相关案例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主要表现为火灾和爆炸。

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很低的物体接近时,只要电位差达到300V 以上,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

当火花能量超过0.28mJ,易点燃丙烯与空气混合物,引起火灾和爆炸。

1.1 聚合釜闪爆1994年5月18日凌晨2时2分,大连石化有机合成厂化五车间因D202聚丙烯反应“爆聚”,停釜处理。

18日上午8时,组织人员清釜作业。

19日中班,D202釜基本清理干净,釜底剩下少量的聚丙烯熔块。

20日上午,继续进行D202釜清釜扫尾工作。

9时20分,操作工下釜作业,9时40分,釜内发生闪爆,造成一死多伤。

事故原因是D202与丙烯加热罐相连的釜底冲洗管线间没有加装盲板。

虽然D202与丙烯加热罐相连的釜底冲洗管线上4个阀门都已关闭,但因泄漏,而被静电火花点燃引发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653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分析及对策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ostatic hazard in batch polypropylene production
process
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
性分析及对策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三废较少等优点。

但所用原料丙烯和氢气,属易燃易爆物质,其沸点分别为-47.7℃和-252.7℃,丙烯的闪点为-108℃,与空气混合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且爆炸范围宽,分别为2%~11%和4.1%~74%,最低引爆能量只需0.28mJ(在空气中)。

在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丙烯与管道内壁产生剧烈摩擦,加上反应釜内搅拌、高速喷入容器等生产过程,易产生大量静电。

另外,丙烯及聚丙烯粉料从设备管道裂缝喷出也会产生静电,如果不及时消除,其产生的放电火花,能够点燃丙烯与空气的混合物,诱发火灾甚至爆炸。

本文通过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性及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和相关案例
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主要表现为火灾和爆炸。

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很低的物体接近时,只要电位差达到300V以上,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

当火花能量超过0.28mJ,易点燃丙烯与空气混合物,引起火灾和爆炸。

1.1聚合釜闪爆
1994年5月18日凌晨2时2分,大连石化有机合成厂化五车间因D202聚丙烯反应“爆聚”,停釜处理。

18日上午8时,组织人员清釜作业。

19日中班,D202釜基本清理干净,釜底剩下少量的聚丙烯熔块。

20日上午,继续进行D202釜清釜扫尾工作。

9时20分,操作工下釜作业,9时40分,釜内发生闪爆,造成一死多伤。

事故原因是D202与丙烯加热罐相连的釜底冲洗管线间没有加装盲板。

虽然D202与丙烯加热罐相连的釜底冲洗管线上4个阀门都已关闭,但因泄漏,而被静电火花点燃引发事故。

1.2闪蒸釜下料口爆燃、着火
1988年11月27日,天津石油化工公司1#闪蒸釜内的聚丙烯
因聚合不好,物料发粘,经闪蒸去活,分析合格后,开始放料。

但因料粘堵出料口,用铁丝拥仍不出料,便采取向闪蒸釜内加压的办法向外喷料。

在喷料过程中,发现现场可燃气体度太大,立即通知人员撤离。

但在人员撤离过程中发生爆燃,在场4名作业人员被烧伤,厂房内门窗被烤着火。

原因是该闪蒸釜经加压后,高速喷下来的粘料携带大量静电荷,在铁管尖端放电引起可燃气体爆燃所致。

1.3闪蒸釜内闪爆
1988年2月22日,天津石油化工公司4000t/a聚丙烯装置出现粘料,造成2#闪蒸釜内结块过重,使搅拌爪脱落,被迫停工检修。

上午将人孔找开后进行通风置换。

下午2时许,由3名维修工进清釜作业,1人在釜内清理结块,2人在釜外人孔处接料,3人轮流进釜清理。

14时15分,釜外人孔处产生静电火花引燃釜内可燃气体,发生闪爆,3人烧伤。

事故原因是由于釜外接料职工身着涤纶服装,在接、传料的活动中,粘块与衣服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可燃气体爆燃。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危害比较严重,所
以应采取静电防护办法,减少这类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事故原因分析
在丙烯生产过程中,静电产生不可避免。

2.1静电的产生
a)摩擦带电:物质相互摩擦时,由于摩擦发生接触位置的移动和电荷分离而放出静电。

b)流动带电:用管路等输送液体产生的静电。

c)喷出带电:粉体、液体和气体从截面小的开口部位喷出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液体和
粉体本身相互之间的撞击以及小的飞沫状态产生大量的静电。

d)剥离带电:互相密切结合的物体被剥离时引起电荷分离而产生静电。

2.2静电放电能量超过丙烯最小引燃能量
静电放电能量,公式:W=1/2CV2
W——能量,J;
C——电容,F;
V——两物体间的静电电位差,V。

丙烯的最小引爆能量为0.28mJ。

2.3静电火花放电
只有静电火花放电的地方存在丙烯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才能造成爆炸。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防止静电火灾爆炸事故,要从降低静电电位,消除火花促发物,减少或消除丙烯积累等方面入手,从而避免静电事故的发生。

3丙稀生产过程中带电倾向
a)在泵输转过程中产生静电,其电量与输转速度有关。

b)丙烯在脱水罐内静止,分离出来的水下沉,将加剧静电产生。

c)计量罐向聚合釜投料,丙烯高带运动,产生静电。

d)由于搅拌器剧烈运动及粉料摩擦,产生在大量静电。

e)粉料高速喷入闪蒸釜,使得闪蒸釜内粉料产生大量电荷。

f)闪蒸釜内搅拌器运动及通风去活操作,产生静电。

g)丙烯闪蒸釜下料口处出料与管壁摩擦产生静电。

h)粉料包装、人体穿着、佩戴物产生静电。

有关资料表明,人体电容在150~300pF之
间,若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状装,人体静电可达5000V,其储存能量达1.85~3.75mJ。

即使20%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也足以引燃丙烯与空气混合物。

4静电危害防范对策
4.1加速静电电荷的泄放
丙烯输送涉及到的容器、管道、法兰、阀门、接头以及机泵外壳,应有良好的连接并
接地。

通过良好接地来加速静电荷的泄放,减少静电荷的积累,以消除静电放电。

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所有法兰及丝扣连接处应焊上导电线或用铜片跨接,跨接电阻必须小于5Ω;直接埋地或架、敷设的管道应每隔80m接地一次。

4.2降低丙烯及聚丙烯粉体的流动速度
在条件允许的部位,将流动速度控制在1m/s以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4.3综合措施
闪蒸釜喷料系统过程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预防静电危害:①增设气动阀和球阀之间的置换管线;②保证各部位跨接线的完好;③出料口处安装防静电布袋;④完善各聚集电荷部位的静电导出设施。

4.4避免人体静电放电
要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设置导静电地面,以保证人体的静电间接接地良好。

进入丙烯场所,绝对禁止佩戴胸章、发夹、围巾、领带夹等饰物,并禁止在这样的场所穿脱衣服及做抽、拉、挥等突然性动作。

4.5增加空气湿度,预防静电沉积
增大空气湿度不仅有利于静电的导出,而且能够提高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可以采用空气湿度调节器或向空间喷洒蒸汽等办法来增加空气湿度。

操作厂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为佳。

4.6防止丙烯泄漏
严格执行闪蒸釜操作规程,使闪蒸釜内可燃气体混合物浓度低
于1.5%(V)。

进入聚合釜内作业前,要对釜内可燃气体混合物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另外,尚需加强操作人员的防静电安全教育。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