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完整word版)己亥杂诗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己亥杂诗》赏析题译文:浩浩大荡的分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长 ,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同身,此后就是海角天涯了。
我辞官返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可以起着培养下一代的作用。
1、联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持续忠心报国的志愿(或“理想”)。
(2)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3)“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比喻诗人自己)。
(4)“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持续为国效劳的思想感情。
(5)诗人以浩大修饰离愁,以白天斜衬托离愁,以天涯映托离愁,这类多层次的描绘方法和马致远的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6)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大离愁。
(7)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示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劳的信心。
此刻常被用来颂扬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辞官辞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乡时如何的复杂心情?答:既有离其他伤感,也有回归的愉悦,更有踊跃的人生态度、持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3.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示自己固然辞官,但仍会关怀国家的前程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敬的献身精神。
4.这首诗加线句子是如何写“离愁”的?答:用“浩大”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天斜”的特定情境衬托“离愁”。
5.你以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由是什么?答: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旧关怀国家前程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真理,风格高昂向上。
6.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归纳。
答:一是离其他悲伤,二是回归的快乐,三是踊跃的人生态度。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答:自己固然辞官,但仍会关怀国家的前程命运。
己亥杂诗试题及答案

己亥杂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
2. 己亥杂诗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 诗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二、选择题1. 己亥杂诗的体裁是()A. 律诗B. 绝句C. 词D. 曲2. 下列哪项不是己亥杂诗中表达的主题?A. 忧国忧民B. 个人遭遇C. 社会现实D. 自然风光三、简答题1. 解释“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什么意思?2. 请简述己亥杂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论述题1. 论述己亥杂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翻译题1. 将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答案:一、填空题1. 龚自珍2. 九州生气恃风雷3. 我劝天公重抖擞二、选择题1. B2. D三、简答题1. “己亥”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的年份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写下了《己亥杂诗》。
2. 己亥杂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四、论述题1.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对后世而言,己亥杂诗启发了无数文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对推动文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翻译题1. 现代汉语翻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为:我劝告天意要重新振作起来,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或方式,广泛地培育和选拔人才。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选出《己亥杂诗其五》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1)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2)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3)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答案1.D(喻青少年,错。
喻国家)2.A(兴奋心情。
错。
挂念,愁思的复杂心情)试题2: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
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
“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己亥杂诗(其五)》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八)

《己亥杂诗(其五)》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
(二)诗词赏析(4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
“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
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本诗诗人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9.B
10 、本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2020年北京中考诗歌鉴赏题《己亥杂诗(其五)》

一、(2020北京中考)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1-2题。
(共5分)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的自然之景,抒发了之情。
(2分)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答:二、(2020北京中考)默写。
(共4分)1、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2、,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1分)3、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
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①、②”(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一、1、【答案】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西脱2、【答案】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舂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二、默写参考答案1、【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2、【答案】造化钟神秀3、【答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于谦《已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己亥杂诗》赏析及习题

《己亥杂诗》赏析及习题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内容: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浩荡”一词极言离愁之多。
诗的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为喻,融入议论,表明自己的心志:作者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完成下列各题
1、诗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浩荡。
写诗人离京时心境的一个词是离愁。
烘托别离之苦的一个短语是白日斜。
表明自己辞官为民身份的一个词是落红。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的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己亥杂诗》含答案2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己亥杂诗》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7.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哀婉忧伤的气氛。
B.“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就是挥动马鞭的意思,这句诗写出了诗人逃出樊笼、离京回归的轻松喜悦之情,与首句互为映衬。
C.诗人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38.本诗后两句和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都借“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但所用手法、所抒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7.A 38.本诗诗人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韩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的姿态,展现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分析】37.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前两句议论、抒情”有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句子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依据句意可知,“浩荡离愁白日斜”主要是描写和抒情,抒发了诗人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依据“吟鞭东指即天涯”主要使用了叙述和抒情。
抒发了诗人为能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之情。
故选A。
38.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意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化作养料,滋养美丽的春花成长。
依据句意可知,这两句诗以“落红”自喻,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作者报国之志。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篇一」漫感龚自珍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尖,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
②分:料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②“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① B (3分)② 答案要点: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
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对比赏析《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七言绝句。
《己亥杂诗》写于公元1839年龚自珍辞官返乡之时,计315首,全属七言绝句,此篇是《己亥杂诗》第九十六首。
此处是“剑”、“箫”意象在定庵诗中的最后一次出现,亦是他对平生深有所感的“剑箫”心事即“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总结。
《漫感》是清末诗人龚自珍的著名诗作。
诗中的一剑一箫,是定庵诗词创作中最重要的意象,也是解析其心事的必由之途。
与其他有关名篇相比,本诗之妙尤在以显豁磊落之笔,出深曲沈至之情,更明言“平生意”所在,拈来总括定庵,最得宜彰。
开篇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赏析题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继续忠心报国的志愿(或“志向”)。
(2)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3)“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比喻诗人自己)。
(4)“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5)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6)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7)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心。
现在常被用来赞颂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2.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怎样的复杂心情?
答: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3.请你谈谈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4.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5.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6.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
答: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8.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答: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9.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答: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10.诗歌中流露了诗人的两种感情:舍与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答:诗人想舍的是当朝的黑暗与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11.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总体上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情感?
答: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希望解甲归田的惆怅,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希望继续精忠报国的信念。
12.本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在花开花落的变化中寄寓了怎样的深意?
答:诗人以“落红”暗喻自己是具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思想感情。
1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或者: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或者: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两句移情于物,表达了
对新生命的赞美。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15.选择题。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6.理解性默写。
(1)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4)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