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信天游 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信天游文本歌词

信天游醉了咱黄土地-雪地野草
青山一道道
绿水一道道
悠扬的信天游
在我的耳边绕
窑洞一排排
大路一条条
亲亲的信天游
把我的魂儿招
把我的魂儿招
金唢呐声声欢欢地闹
毛眼眼的秧歌水上漂
羊肚子手巾头上扎
三哥哥的腰鼓冲九霄
金太阳落下了山坳坳
银月亮挂上了树梢梢
拉手手来唱情歌
动人的信天游
醉了山梁梁
醉了川道道
山丹花开在崖垴垴
河湾湾的煤山比天高
采油机磕头拜大年
黄土地人追着春风跑
圪梁梁捧出了大红枣
沉甸甸谷子弯了腰
火红的日子阳光的路
吉祥的信天游
醉了山梁梁
醉了川道道
哎
亲亲的信天游
在我耳边绕
你是黄土高原上荡漾的波涛
迷人的信天游
把我魂儿招
你是黄土地最美的歌谣
最美的歌谣
最美的歌谣。
歌词

还是当年那样浓
高原红
梦里的高原红
酿了又酿的青稞酒
让我醉在不眠中
酿了又酿的青稞酒
让我醉在不眠中
爱拼才会赢
词曲:陈百潭
演唱:叶启田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
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那通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
好运歹运
总嘛要照起工来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
在我心中你比那桃花更美
好妹妹妹你别哭
你是我的心肝宝贝
一想到你的笑脸我就已喝醉
桃花儿又开
风儿轻轻吹过来
又是一年年我一个人在外
相思的人儿哟
你独自在等待
我心里的妹妹
我的情乖乖
一天又一天
少了你的消息来
给你的项链也是石沉大海
爱我的人儿哟
你别胡乱的猜
分分秒秒你都是我的最爱
好妹妹妹你别哭
我的心儿已碎
在我心中你比那桃花更美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
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那通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
好运歹运
总嘛要照起工来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
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那通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
好运歹运
总嘛要照起工来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翅膀卷起风暴,心声呼啸,
飞的更高,
飞的更高,
飞的更高,
飞的更高,
飞的更高。。。。。。
关于舍不得走的陕北民歌

关于舍不得走的陕北民歌
【第一节】
黄土高坡风儿轻,
窑洞门前月光明。
老槐树下弹起琴,
唱出心中那份情。
【第二节】
陕北的天边星子稀,
舍不得走是故人归。
小米酒香温暖心扉,
留下足迹在黄土地。
【副歌】
信天游里梦回环,
黄河水绕古城墙。
舍不得走那片天,
陕北的魂牵心间。
【第三节】
窗棂斜影映晚霞,
羊群归途尘土华。
陕北风情如画卷,
离愁别绪难自夸。
【第四节】
唢呐声声催人泪,
舍不得走情更深。
挥手告别黄土地,
陕北的歌随心鸣。
【尾声】
陕北的情,陕北的韵,
岁月长河我心铭。
舍不得走,难分离,
黄土高原永驻心里。
40年代陕北信天游诗歌

40年代陕北信天游诗歌
陕北信天游诗歌是流传在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40年代,陕北信天游诗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歌手和作品。
在这个时期,陕北信天游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爱情、婚姻、生活等方面,也有反映抗日战争、土地革命等社会现实的内容。
同时,40年代的陕北信天游诗歌还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代表性的作品有《黄河船夫曲》、《兰花花》、《赶牲灵》等。
《黄河船夫曲》是歌手李有源创作的一首歌曲,歌词表现了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兰花花》是一首描绘陕北农村姑娘兰花花美丽、善良、勤劳的形象的歌曲,被誉为“陕北信天游的瑰宝”。
《赶牲灵》则是一首反映陕北人民赶牲灵(赶集)场景的歌曲,表现了人们热闹、欢快的情绪和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40年代陕北信天游诗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社会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随着走西口电视剧的热播,走西口这首民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起来。
也正式拉开了这股“西口热”高潮的序幕。
人们对于那首经典的唱腔版本也就是胡月版本更是不绝于耳声在心头了。
尤其是南方的观众也对这首民歌是逐渐熟悉起来。
其实北方的观众可能都知道走西口版本众多,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衍生出了不同版本的曲调,各有特色,就象一个百味瓶一样能够调出不同的味道。
这众多版本整理一下,以便使更多的人通过走西口电视剧了解走西口文化以及通过它所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走西口音乐来加深对它的了解和渗透。
1 民歌走西口————流传最广的走西口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
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
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民歌《走西口》作者赵国柱:1966年开始编演文艺节目,共创作演唱作品上百个,作品在文艺刊物发表,区、市、电台播出,新疆话剧团等文艺团体演出。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要数胡月版本的走西口了。
广为传唱的还有《黄土高坡》、《热恋的故乡》等2 二人台版本————唱腔最为悲凉最能引起共鸣的走西口。
《走西口》最初为一段民歌。
清朝咸丰年间民间艺人将《走西口》改编成二人台,赋予它完整的故事情节。
“黄土气”是陕北民歌的魂

“黄土气”是陕北民歌的魂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教授说:“王向荣无论唱什么,或喜、或忧、或谐、或沉郁、或高歌,它都将你引入一个境界: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对黄土地无法割舍的眷恋。
在历年发现的陕北民间男歌手中,就掌握的曲目数量、涉猎的民歌品种以及个性、风格而言,王向荣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
”“吼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那个天。
好一声信天游,唱出咱西北汉。
水个淋淋的妹子哟,虎个生生的汉。
人间间出载着九曲黄河边。
刷一把黄土呀,洒上了天,装着汉的那个信天游,唱也唱不完。
”《广播歌选》杂志陕北民歌报道组在漫天大雪中从延安驱车到陕北定边县,见到了在那里拍电影的王向荣。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向荣一袭红色的唐装,不羁的外形下依然显露出黄土地般直率真实的个性。
王向荣是那种很有亲和力的陕北汉子,这种男人往你面前一站,他的眼睛里就带着自己全部的黄土地文化。
这位热情豪爽中带着细腻的汉子和记者一起盘腿而坐,如数家珍地聊起了陕北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和无限热爱的陕北民歌,他关心着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王向荣纵谈30年民歌演绎路我在我母亲的怀抱里就开始接触民歌,也是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
父母都是著名的二人台、山曲艺人,所以我从小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
我记忆力很好,很早就熟悉了许多民间曲调。
但我认为自己是十七八岁时才真正理解陕北民歌的。
我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放羊,他们哼的山曲、小调和信天游非常好听,对我的影响很大。
家乡一位二人台老艺人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他90多岁了还想着出去唱歌。
那时我已经获得不少奖了,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对我说“啥时候我也跟着你出去唱歌,我现在的精力还很旺盛。
”这些唱民歌的老艺术家们,不管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都代替不了民歌给他们的精神头。
有人说我王向荣伟大。
有人说我是“西部歌王”、“陕北民歌大王”,我说我就是个摆地摊的歌手,而民歌的传承需要摆地摊这部分人。
如果我是“陕北歌王”,那陕北的“王”就太多了,我们的上几代人都可以称为“王”。
信天游

陕北歌王王向荣
民歌大王贺玉堂(安塞)
陕北民歌史诗《信天游》
信天游歌王孙志宽
信天游歌词: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 月 风沙茫茫满山 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 前 白云悠悠尽情 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 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 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信天游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 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 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 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一遍又一遍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 民歌形式。
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 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 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 “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 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陕北民歌信天游诗范文

陕北民歌信天游诗范文蓝格莹莹的天哟,飘着白格生生的云,
哥哥我站在那圪梁梁上呀,想那心中的人。
妹妹你就像那山丹丹花,红格艳艳的美,
一笑一嗔就把哥哥的魂儿牵。
白天想你呀,锄地都锄到别人家田里头,
晚上想你呀,翻来覆去炕头烙烧饼。
想和妹妹拉手手,还想亲口口,
妹妹你可知道哥哥的心思就像那黄河水,
哗啦啦地流,流也流不够。
对面山上的妹妹哟,你若是听见,
就给哥哥回个话,别让哥哥心焦乱如麻。
哎——哟——
陕北的山来陕北的沟,陕北的天地咱看不够。
黄土地上窑洞暖,就像那母亲的怀抱暖心头。
信天游的调调满山沟,放羊的老汉亮开喉。
一声吼出千年的愁,也唱出咱陕北人的乐悠悠。
小米饭香哟南瓜粥甜,大红枣儿红得就像那火蛋蛋。
秧歌扭得天地转,锣鼓敲得人心颤。
咱陕北的后生壮得像头牛,陕北的女子巧手绣春秋。
风风雨雨咱都不怕,就靠着咱这双勤劳的手。
祖祖辈辈在这圪崂崂里,守着咱的家,爱着咱的土。
信天游永远唱不完,陕北的好哟,记在心里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作者:————————————————————————————————日期: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音乐论文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信天游”就像哪没梁子的斗,啥时候想啥时候有。
女人难活哭鼻子,男人难活唱曲子。
三十三道圪梁九十九道沟,受苦人不唱怕干毬……”提起陕北,就会想到历史悠久、祖辈相传、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壯而沉郁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赞歌,是对生活的颂歌。
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仇与恨,它凝结了世代与自然和生命抗衡的陕北民众对自我的倾诉。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
信天游的歌腔还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其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
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
艺术手法上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
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
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
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如曾被刘炽等改编作为《陕北牧歌》插曲的信天游原词———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
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上哥哥我哪搭好,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信天游的动人音调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蜚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情歌是信天游的精华,民间叫酸曲儿。
信天游《你看哥哥哪搭搭好》其词青草草开花一般般高,唱上一个酸曲解心焦,它如同信天游这朵山花的花蕊,饱含激情,散发着温馨,还带有一缕感伤,妩媚动人。
那份纯贞、痴迷、大胆、坦白,令人心旷神怡,柔肠百结。
信天游的名段如: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那个容易拉话话难、上河里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羊羔羔跌下前脑畔,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的汉、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你有这个心思慢慢价来,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等均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此曲唱得自由舒张,感情奔放,极具陕北特色。
走西口两绺绺麻绳捆铺盖,是陕北一个影响广远的历史现象,反映到陕北民歌中,就诞生了凄婉悱恻的《走西口》。
此曲被人赞为陕北民歌离情之王,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性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这颗黄土高原上的明珠,伴随着历史,历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在时代的演进中展示着它的魅力,放射出璀灿夺目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