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练习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3)第三章离散程度的统计描述 (7)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 (12)第五章t检验 (14)第六章方差分析 (20)第七章相对数及其应用 (26)第八章2 检验 (29)第九章非参数检验 (35)第十章线性相关与回归 (44)第十一章多元线性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 (50)第十二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56)第十三章医学实验设计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60)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单选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要反映某市连续5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用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直条图2. 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A. 普通线图B.散点图C.百分分直条图D.直条图3.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4.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B.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折资料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5.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6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A.纵横两轴应有标目。
一般不注明单位B. 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D. 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7. 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属于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等级资料D.以上均不是8.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x愈大,s愈大B.x愈大,s愈小C.s愈大,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D.s愈小,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9. 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A. μ-σ ~ μ+σB. μ-1.96σ ~ μ+1.96σC. μ-2.58σ ~ μ+2.58σD. 0 ~ μ+1.96σ10.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C.总体均数不等于0 D.样本均数不等于011 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 > 60),样本均数的分布。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D.病情程度4. 随机误差指的是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A. 中位数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E. 标准差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C.正态分布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 ~9.1×109/L ,其含义是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B.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1. 利用2检验公式不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C.两组有序试验结果的药物疗效2.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1210,10n n ), 应采用C.Fisher 确切概率法二、简答题1.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医学统计学练习题概述与设计一填空题1 医学资料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假设检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统计推断所依据的P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是非题1 某检验师测定了121名7岁儿童血红蛋白A2 (%)构成比,获得的资料是计量资料。
( )2 统计上称P ≥0.05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 )3 实验方法的精密度可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
( )4 对科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保证结论的绝对正确。
( )5 某病单纯中医疗法治愈率一般为75%,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2例,治愈率达到83.3%,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了该病疗效。
( )三名词解释1 总体与样本2 I型错误与 II型错误3 处理因素与混杂因素4 实验与调查5 概率与小概率事件四多选题1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 建立假设、计算t值、确定P值和显著性结果B 计划与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C 查阅文献、实施计划与确定分析方案D 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E 核对、检查、补漏资料2 医学资料来源于:A 临床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B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C 各级统计、公安卫生行政部门D 病案室、实验室、办公室E 统计报表、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实验或调查3 某医师搜集了400名正常成年妇女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资料,这是: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 D 白细胞分类构成资料 E 以上都不是4 统计推断中拒绝原假设规定的小概率事件水平是:A α= 0.01B α= 0.10C α= 0.20D α = 0.95E α = 0.055 统计推断中经常使用的P值的含义是:A 抽样误差的概率B 原假设成立的可能性 C 原假设不成立的可能性D 拒绝原假设犯I类错误的概率E 接受原假设犯 II类错误的概率6 实验设计中,根据研究目的需认真确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随机化、均衡对照、足够的观察对象B 实验方法、实验仪器试剂、实验方案C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D 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E 单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I类及II类错误7 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推断____________是否相等。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1. 以下哪个统计指标用于衡量一个连续变量的中心趋势?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2. 以下哪个统计指标用于衡量一个连续变量的离散程度?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3. 下列关于“假阳性”的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 假阳性指的是被试实际没有疾病,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出有疾病的情况B. 假阳性是在统计学上不可能出现的C. 假阳性也称为false negativeD. 假阳性和真阳性是相反的概念4. 下列关于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 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评价诊断试验准确性的两个指标B. 敏感性和特异性只适用于连续变量C. 敏感性越高,表示诊断试验的假阴性率越高D. 特异性越高,表示诊断试验的假阴性率越低5. 下面哪个假设检验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相等?A. 单样本t检验B. 两独立样本t检验C. 配对t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及解析1. 答案:C. 中位数解析:中位数是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取其中位于中间的数作为代表值,用于衡量连续变量的中心趋势。
方差和标准差用于衡量一个连续变量的离散程度,而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2. 答案:B. 标准差解析:标准差是衡量一个连续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方差也可以用于衡量一个连续变量的离散程度,但是由于其单位是平方,不易理解和比较。
中位数和众数都无法衡量连续变量的离散程度。
3. 答案:A. 假阳性指的是被试实际没有疾病,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出有疾病的情况解析:假阳性指的是被试实际没有疾病,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出有疾病的情况。
假阳性是统计学上常见的误差之一,它使得疾病的真实发生率被高估。
假阴性则相反,指的是被试实际患有疾病,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出没有疾病的情况。
4. 答案:A. 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评价诊断试验准确性的两个指标解析: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评价诊断试验准确性的两个指标。
敏感性指的是在患者实际患病的情况下,试验能够正确识别为阳性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用题干】为评价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注射用头孢美唑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有效性,以进口分装注射用先锋美他醇为对照,将125例18~70岁、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4例,对照组61例,分别采用头孢美唑或先锋美他醇静脉滴注治疗,两组药物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一致。
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表1 125例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临床研究结果
ID 组别性别
年龄
(岁) 疗前体温
(︒C)
病型
疗前
用药
疗程
(天)
疗后1天体温
(︒C)
疗效
1 对照男56 38.0中度无 6 38.5 进步
2 对照男70 37.5中度无9 36.8 痊愈
3 对照男61 37.5中度无7 37.
4 显效
4 试验女70 36.8中度有8 35.9 痊愈
5 对照女55 36.8中度无7 37.9 进步
6 对照男66 36.5重度无
7 37.5 显效
7 对照男60 36.0中度无 6 33.9 显效
8 对照男70 37.8中度无7 39.5 无效…………………………123 试验男68 39.8重度无10 39.4 痊愈124对照男4838.3中度不详736.0 显效
125试验女5738.0重度不详737.6 显效
一、选择题
1.本研究的设计方案为:( )
A 调查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完全随机设计
D 配对设计
2.说明资料中年龄的变量类型:( )
A 连续型定量变量
B 离散型定量变量
C 有序定性变量
D 无序定性变量
3.说明资料中疗效的变量类型:( )
A 连续型定量变量
B 离散型定量变量
C 有序定性变量
D 无序定性变量
4.说明资料中疗前用药的变量类型:( )
A 连续型定量变量
B 离散型定量变量
C 有序定性变量
D 无序定性变量
5.为排除研究中可能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对每个患者均进行了血清呼吸道合
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抗原滴度检测。
检测结果表示为:1:2、1:4、1:8、1:16…,一般认为,该类型资料的倒数服从:( )
A 正态分布
B 正偏态分布
C 负偏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6.上题中,常用来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最佳指标为:( )
A X
B μ
C M
D G
7.为分析病型对试验组疗效的影响,某研究者发现在试验组63例有效者中(有效=痊愈+显效+进步),中度感染病人56例,占88.9%,重度感染病人7例,占11.1%,于是得结论为“头孢美唑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中度感染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重度感染患者”。
则:( )
A结论不正确,观察的样本例数过少,可能导致指标不稳定
B结论不正确,不应以病型的构成比代替不同病型的有效率进行分析C结论不正确,可能存在抽样误差的影响,应进行统计学检验
D结论正确
8.以下是对试验组疗程进行描述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组疗程直方图
则刻画其离散趋势的最佳指标为:( ) A 标准差
B 全距
C 四分位数间距
D 变异系数
10.若根据该试验组18~70岁、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制定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疗程的95%参考值范围,据图1,该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 A ()2.597.5,P P
B ()1.96, 1.96x S x s -+
C ()1.96, 1.96x x x s x s -+
D ()1.65, 1.65x s x s -+
11.为了解两组重度感染患者有效率的差别,某研究者发现实验组7例重度感染患者中5例有效,对照组4例重度感染患者中3例有效,应选择何种统计方法进行比较: ( ) A χ2检验 B 连续性校正χ2检验 C McNemar 检验
D 确切概率法
12.若上题假设检验结果为P >0.05,按α=0.05水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犯I型错误
B 可能犯II型错误
C可能犯I型或II型错误 D 不会犯错误
13.在本次抽样研究中,关于年龄的标准差和标准误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准差说明资料的抽样误差大小
B 标准误为均数的标准差
C 标准差越大,标准误也越大
D 增大样本例数,可减小标准误
14.某人欲选择t检验比较两组疗前年龄是否有差别,则t检验的分析条件不包括:( )
A两组样本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B 数据之间保持独立
C两组的样本方差应相等 D 两组的总体方差应相等
15.若选择t检验比较两组疗前年龄是否有差别,为了解两组的“方差齐性”,方差齐性检验一般将检验水准提高到0.1或0.2,其原因是:( )
A 减小I型错误的发生概率
B 减小II型错误的发生概率
C 同时减小两型错误的发生概率
D 以上均不是
16.设两组年龄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P=0.063,若比较两组疗前年龄是否有差别,应选择:( )
A χ2检验
B t检验
C t'检验
D 确切概率法
17.某研究者欲比较试验组疗前与疗后1天体温的差异(α=0.05),经t检验得结果为0.005<P <0.01,于是得出结论:“根据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说明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经头孢美唑治疗一天后体温显著低于疗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结论正确,假设检验中P越小,说明差异越大
B 该结论不正确,可能犯II型错误
C 该结论不正确,假设检验不能说明总体差别的大小
D 该结论不正确,假设检验中,P越小,越有把握接受H0
18.本研究中,若比较试验组疗前与疗后1天体温的差异,可认为该类型比较为何种设计:
A 调查设计
B 成组设计
C 完全随机设计
D 配对设计
19.如比较试验组不同疗前用药状态下(有、无、不详)疗前与疗后1天体温差值有无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组方差齐,两两t检验,每次检验α=0.05
B 若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组方差不齐,两两t'分析,每次检验α=0.05
C 若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组方差齐,可选择方差分析
D 若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组方差不齐,可选择χ2检验
20.为分析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异,某研究者对该资料进行了χ2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于χ2=1.99,P=0.574,于是得结论“按α=0.05水准,尚不能认为两组疗效有差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疗效
合计
痊愈显效进步无效试验组23 33 7 1 64
对照组15 36 9 1 61
合计38 69 16 2 125
A 结论不正确,观察的样本例数过少,可能导致指标不稳定
B 结论不正确,在比较等级变量的平均效应的差别时,应用秩和检验
C 结论不正确,有两个格子的理论频数过小,不符合χ2检验的条件
D 结论正确
二、简答题
1.设体温和年龄服从正态分布,该研究中125例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x年龄=5
2.68岁,s年龄=14.62岁;⎺x体温=38.04︒C,s体温=1.05︒C。
能否认
为“由于s年龄>s体温,故年龄的变异程度要高于体温”?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选择正确的比较指标。
2.结合本研究中两种药物疗前年龄的比较说明何谓小概率事件,及其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3.为了解试验组重度感染患者有效率,某研究者发现实验组7例重度感染患者中5例有效,因此认为“头孢美唑治疗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有效率为71.43%”。
该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如何表达。
4.统计学要求不同组间进行比较时,应考虑组间的可比性(或均衡性)。
以本研究为例说明何谓可比性(或均衡性)?本研究在设计时使用了哪些增强组间可比性(或均衡性) 的措施?
三、分析计算题
1.为分析两组疗后1天体温改变量是否有差异,其Excel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本结果,写出假设检验方法和完整的分析步骤,并作出结论。
表3 两组疗后1天体温改变量
组别例数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试验组64 -0.10 0.99 0.12
体温改变量
对照组61 -0.23 1.01 0.13
表4 假设检验结果
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
F P t P (双侧)体温改变量假设方差齐0.23 0.636 0.74 123 0.458
122.4
假设方差不齐
0.458
0.74
5
2.为分析两组的痊愈率是否有差异,125例18~70岁、急性、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头孢美唑组64例,23例痊愈;先锋美他醇组61例15例痊愈。
(1)列出适于统计分析的统计表,并计算两组的痊愈率。
(2)分析两组的痊愈率是否有差异(不必计算,只列出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