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标准试验方法

混凝土标准试验方法

混凝土标准试验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标准试验方法,以确定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标准试验方法。

一、混凝土材料试验1.水泥试验(1)初凝时间试验:按GB/T1346-2011《水泥初凝时间的测定》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

(2)标准稠度试验:按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的测定》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搅拌,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

(3)抗压强度试验:按GB/T17671-1999《水泥抗压强度的测定》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养护,最后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

2.骨料试验(1)粒径分析试验:按GB/T14684-2011《骨料粒径分析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骨料分为不同粒径的组别,然后根据粒径大小进行筛分,最后测定每个组别的质量。

(2)吸水率试验:按GB/T14685-2011《骨料吸水率的测定》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骨料放入水中,测定其吸水率。

(3)耐磨性试验:按GB/T14686-2011《骨料耐磨性的测定》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骨料放入磨损机中进行磨损,最后测定其耐磨性。

3.混凝土试验(1)坍落度试验:按GB/T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混凝土放入坍落漏斗中,根据坍落高度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2)抗压强度试验:按GB/T50081-200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混凝土放入模具中进行压缩,最后测定其抗压强度。

(3)抗拉强度试验:按GB/T50082-2009《混凝土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为将混凝土放入拉力试验机中进行拉伸,最后测定其抗拉强度。

(4)弹性模量试验:按GB/T50083-2017《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 引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各种结构的施工。

为了确保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以及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2. 试验目的水泥混凝土试验旨在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以评估其适用性和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 - 确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 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抗渗性能等指标; - 验证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

3. 试验方法3.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设计合理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应考虑到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因素,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2 材料检测对使用的水泥、骨料、矿粉等原材料进行检测。

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3.3 混凝土试块制备按照配合比,将混凝土制作成试块。

试块的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测试。

3.4 强度试验采用压力机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测试。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不同龄期的强度测试,如28天抗压强度、90天抗压强度等。

3.5 密度测试通过测定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混凝土的密度。

3.6 抗渗性能测试采用水压试验或氯离子渗透试验等方法,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抗渗性能测试。

3.7 耐久性评估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暴露试验,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常见的耐久性评估项目包括冻融循环、碳化、氯离子侵入等。

4. 试验步骤4.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设计合理的配合比。

4.2 材料检测: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4.3 混凝土试块制备:按照配合比,将混凝土制作成试块,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测试。

4.4 强度试验:采用压力机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测试,记录并计算强度值。

4.5 密度测试:通过测定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混凝土的密度。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小梁试件。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

欢迎查询。

1 引用标准:GB/T 2611—19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3722—1992《液压式压力试验机》JB/T 54251—1994《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T 0551—2005《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 0558—2005《水泥}昆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仪器设备应符合T 0558的规定。

(2)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l级。

(3)千分表架:一个。

图T0559—1为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4)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l:3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3 试件制备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4 试验步骤4.1 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如图T0559—2。

混凝土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混凝土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混凝土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进行试验以评估其性能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试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试验前准备1.试验材料的准备混凝土试验的主要材料为水、水泥、骨料和砂子。

试验前需要准备好这些材料,并按照试验要求进行筛分、清洗和称量。

2.试验设备的准备混凝土试验需要使用各种试验设备,例如水泥浆试验机、混凝土压力试验机、混凝土强度试验机等。

试验前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校准仪器。

3.试验环境的准备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试验前需要保证试验环境的稳定性,如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

三、混凝土强度试验混凝土强度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从施工现场取混凝土样品,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清洗、筛分、加水等。

然后将混凝土样品压入标准模具中,进行振实和表面抹平,最终形成标准试件。

2.试件养护将制备好的试件放置在养护室内,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期间需保持试件湿润,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3.试件测试在试件养护后,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上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主要有压力试验和弯曲试验。

压力试验是将试件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加的力,直到试件破坏;弯曲试验是将试件放置在弯曲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加的力,直到试件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

四、混凝土抗渗试验混凝土抗渗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步骤如下:1.试件准备制备混凝土试件,并按照试验要求进行标记和编号。

2.试件养护将试件放置在养护室内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试件湿润。

3.试件浸水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槽内,浸泡在水中,水深应覆盖试件。

4.试验在试件浸水后,按照试验要求施加一定的水压,观察试件表面是否出现渗漏。

可以通过调整试验条件,如水压、试件尺寸等,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一、引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因此,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收缩性等多个方面,介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测试1. 压缩强度测试(1)试验原理:将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放在压力机上进行逐渐增大的垂直压力负荷,测定其抗压强度。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上,调整压力机的速度,逐渐增大压力负荷;c. 记录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2. 弯曲强度测试(1)试验原理:将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固定在支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测定其弯曲强度。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支架上,并调整支架高度,使试件的中心与支架中心重合;c. 在试件两端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并记录试件的弯曲强度值。

三、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测试1. 水压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放在水中,测定其吸水量,以此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c. 取出试件,测定其吸水量。

2. 水压渗透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水压下,测定其渗透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水压下,测定其渗透量。

四、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1. 冻融循环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低温环境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测定其抗冻融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冻融循环;c. 测定试件的抗冻融性。

2. 化学侵蚀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化学介质中,测定其耐化学侵蚀性。

混凝土相关试验方法

混凝土相关试验方法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水泥品质试验水泥细度检验方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用80um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试验筛,负压筛分析仪,水筛架和喷头三、试验步骤1、负压筛法1)筛分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分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水筛法1)筛分析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2)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手工干筛法在没有负压筛析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

4、试验筛的清洗试验前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四、试验结果计算F=ms*100/m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m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m-水泥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精确到0.1%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水泥的烧失量试验一、仪器设备高温炉,分析天平,瓷坩锅、干燥器、坩埚钳等二、试验步骤称取通过1mm筛孔的烘干水泥时称准到0.0001g;重复灼烧称量,至少两次质量相差小于0.5mg,即为恒量。

至少做一次平行试验。

三、结果整理烧失量(%)=[m-(m2-m1)]*100/mm--烘干水泥试样质量,gm1--空坩埚质量,gm2--灼烧后水泥+坩埚质量,g烧失量测定结果允许偏差测定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50 <0.9 1.0~1.550~30 <0.7 1.5~2.030~10 <0.5 2.0~3.010~5 <0.3 3.0~4.05~1 <0.2 4.0~5.01~0.1 <0.05 5.0~6.00.1~0.05 <0.006 6.0~8.00.05~0.01 <0.004 8.0~10.00.01~0.005 <0.001 10.0~120.005~0.001 <0.0006 12~15.0< 0.001 <0.00015 15.0~20.0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5)3 水泥试验 (6)3.1 水泥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6)T 0501—2005 水泥取样方法 (6)T 0502—2005 水泥细度试验方法(筛析法) (9)T 0503—2005 水泥密度试验方法 (14)T 0504—2005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勃氏法) (17)T 0505—202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 (23)T 0513—202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 (30)T 0514—2020 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 (42)T 0515—2020 水泥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方法(硫酸钡质量法) (47)T 0516—2020 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火焰光度法) (49)3.2 水泥胶砂性能试验 (52)T 0506—2005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 (52)T 0507—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58)T 0510—2005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62)T 0511—2005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67)T 0512—2005 水泥胶砂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5h压蒸促凝法) (72)3.3 水泥浆体性能试验 (78)T 0517—2020 水泥浆体钢丝间泌水试验方法 (78)T 0508—2005 水泥浆体流动度试验方法(倒锥法) (81)T 0518—2020 水泥浆体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 (83)T 0519—2020 水泥浆体充盈度试验方法 (85)T 0520—2020 水泥浆体压力泌水试验方法 (87)4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89)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89)4.1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试验 (91)T 0522—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91)T 0523—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维勃仪法) (94)T 0524—2005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改进VC法) (97)T 0528—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方法 (100)T 0531—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 (103)T 0532—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 (105)T 0533—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J环试验方法 (107)T 0534—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 (109)T 0535—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振动出浆量及松铺系数试验方法 (111)T 0536—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侧向膨胀量试验方法 (115)T 0537—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下抗分散性试验方法 (118)4.2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121)T 0525—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121)T 0526—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 (124)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128)T 0529—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方法 (132)T 0538—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快速试验方法 (137)T 0539—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绝热温升试验方法 (140)5 硬化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 (143)5.1 试件制作 (143)T 0551—2020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143)T 0552—2005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试件的制作方法 (150)5.2 力学性能试验 (153)T 0553—200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3)T 0554—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6)T 0555—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9)T 0556—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61)T 0557—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65)T 0558—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168)T 0559—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71)T 0560—2005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75)T 0561—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77)T 0562—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试件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80)T 0563—2005 水泥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h促凝压蒸法) (182)T 0564—2005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 (188)T 0566—2020 水泥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方法 (191)5.3 体积稳定性 (195)T 0573—2020 水泥混凝土早期开裂敏感性试验方法(平板法) (195)T 0574—2020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接触法) (198)T 0575—2020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非接触法) (201)T 0576—2020 水泥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 (204)T 0577—2020 水泥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光杠杆法) (206)T 0578—2020 水泥混凝土徐变试验方法 (209)5.4 耐久性 (214)T 0565—2005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214)T 0567—2005 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方法 (218)T 0568—2005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 (221)T 0569—2005 水泥混凝土渗水高度试验方法 (223)T 0579—2020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RCM法) (226)T 0580—2020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电通量法) (232)T 0581—2020 水泥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 (237)T 0582—2020 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240)T 0583—2020 水泥混凝土抗盐冻试验方法(单面法) (244)T 0584—2020 水泥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试验方法(导线法) (249)5.5 其他 (252)T 0586—2020 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试验方法 (252)6 水泥砂浆性能试验 (256)6.1 水泥砂浆拌合物性能试验 (256)T 0587—2020 水泥砂浆拌和及稠度试验方法 (256)T 0588—2020 水泥砂浆分层度试验方法 (259)T 0589—2020 水泥砂浆泌水率试验方法 (261)T 0590—2020 水泥砂浆体积密度及含气量试验方法 (263)T 0591—2020 水泥砂浆保水性试验方法 (265)T 0592—2020 水泥砂浆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268)6.2 水泥砂浆硬化性能试验 (271)T 0570—2005 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71)T 0593—2020 水泥砂浆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274)T 0594—2020 水泥砂浆拉伸黏结强度试验方法 (276)T 0595—2020 水泥砂浆不透水性系数试验方法 (280)T 0596—2020 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方法 (282)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用水泥、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试验方法,制定本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试验检测。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二、试验前准备1. 试验设备:包括混凝土试件模具、振动台、电子秤、压力机等。

2. 试验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碎石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添加剂等。

3. 试验环境:要求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试验。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水灰比的确定:根据使用要求和原材料情况确定水灰比。

2. 配合比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需要的原材料用量,并进行配合比设计。

四、混凝土制备1. 原材料搅拌:将水泥、砂子、碎石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

2. 水泥浆制备:将适量的水加入水泥中,制成水泥浆。

3. 混合:将水泥浆和原材料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

五、混凝土试件制备1. 试件模具的准备:将试件模具清洗干净,并涂上润滑油。

2. 混凝土填充:将混凝土均匀地填入试件模具中。

3. 压实:用振动台对试件模具进行振动压实,使混凝土密实。

4. 平整:用平刮板对试件表面进行平整处理。

六、混凝土试验1. 试验前处理:将试件标识好,并在其表面涂上标识线。

2. 抗压强度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压力机对试件进行压力测试,记录下其抗压强度值。

3. 抗拉强度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拉力机对试件进行拉力测试,记录下其抗拉强度值。

4. 弯曲强度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弯曲机对试件进行弯曲测试,记录下其弯曲强度值。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

2.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八、试验报告1. 报告内容: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制备、试件制备、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等。

2. 报告格式:试验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撰写,并加盖单位公章。

九、总结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对工程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的试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4、安定性 • 1)意义:通过安定性试验,检测一些有害成分在水泥水化凝固过程 中是否造成过量体积上的变化, 以此对这些有害成分的不良影响 程度进行判断 。 现行水泥安定性试验可检测出游离氧化钙引起 的水泥体积变化,以判断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I.雷氏夹:当一根指针在根部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 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值 应为17. 5mm±2. 5mm。而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应恢复到悬 挂砝码之前的状态。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5)注意事项: • I.采用代用法时,如果固定用水量法的结果和调整用水量法的结果 有冲突时,以调整用水量法的结果为准。 • II.当水泥全部加人搅拌锅时,应记录下这一时刻所对应的时间,以备 随后的凝结时间测定时用。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3、凝结时间 • 1)意义: 通过测定水泥从加水时刻起,到水泥开始失去塑性和完全 失去塑性产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来指导水泥拌制混凝土施工时的 适宜施工周期。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I.试针:初凝用试针长度50mm ±1mm,直径φ1.33mm± 0. 05mm;终 凝用试针长度30mm ±1mm,直径相同,但终凝试针下端带有一个 环形附件。两种试针可滑动部分的总质量均为300g±1g。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2、标准稠度用水量 • 1)意义:水泥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人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 针对不同用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试验,以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 稠度所需的水量,以此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两项物理指标测 定时所需的水泥浆材料。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①用标准法进行标准稠度试验时,维卡仪上的标尺刻度自下而上从 0-75 ;而当采用代用法的试锥操作时,标尺刻度宜自上而下从75 ~0。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II.脱模时先在试件上进行编号,注意进行两个龄期以上的试验时, 要将一个试模中的三根试件分别编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 随后 将试件水平(也可竖直)放在20℃±1℃的水中养护,彼此间保持一 定问隔。 养护期间保证水面超过试件5mm,需要时要及时补充水 量,但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換水。 • III.抗折机以50N/s士10N/s的速率均匀施加荷载,压力机以 2400N/s±200 N/s速率加荷。 • IV.抗折强度结果取三个试件平均值。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 值±10%的,应剔除后再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简的内部尺寸( mm) 底面直径 200±2 300±2 顶面直径 100士2 150士2 高度 300士2 450士2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捣棒:直径16mm,长约650mm,用于插捣的一端为半圆形。 • III.原理:用湿布抹湿坍落筒和铁锹、拌和板等用具。 将漏斗放在 坍落筒上,脚踩踏板,拌和物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填的高度稍大 于筒高的三分之一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 要求最底层插捣至底部,其他两层插捣至下层约20~30mm。装填插 捣结東后,用馒刀刮去多余的拌和物,.抹平筒口,清除筒底周围的混 凝土。 随即立即提起坍落筒,操作过程在5 - 10s内完成,将坍落筒 放在已坍落的拌和物一旁,筒顶平放一个朝向拌和物的直尺,用钢 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该距离定义为混凝土拌和 物的坍落度,以 mm为单位,结果精1mm。 • 通过敲击判断粘聚性,并观察保水性。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2、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测定 • 1)意义:通过新拌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用于修正和确定混凝 土的材料配合比组成。 • 2)仪器设备: • I.试样筒:刚性金属圆筒,要求内径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当最大粒径不大于31. 5mm时,量筒的容积要达到5L,即尺寸为 φ186mm x186mm,精确至2mm。 • II.圆头捣棒。 • III.磅秤:称量100kg,感量50g。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3)雷氏夹法(标准法) • I.原理:雷氏法是通过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180 min士5min后试针的相对位移表征其体积安定性。测量沸煮前后 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和C,精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沸煮 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 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5.0mm时,应用同一样 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以复检结果为准。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4)试饼法(代用法) • I.原理:水泥浆形成一 个直径70~ 80mm、中心厚约10mm而边缘 渐薄且表面光滑的圆形试饼。沸煮结東后,打开箱盖,待冷却至室 温,取出试饼进行观察判断。 当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且用钢尺测 量没有弯曲透光时,则认为相应水泥安定性合格。 • 5)注意事项: • I.当雷氏夹法和试饼法试验结果相矛盾时,以雷氏夹法的结果为准。 • II.雷氏夹沸煮过程中,要避免雷氏夹指针相互交叉,以免对试验结果 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5、胶砂强度 • 1)意义:通过采用 Is0法,测定水泥的实际强度,并以此确定水泥强 度等级 。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I.试模:可同时成型三根尺寸为(40 x40 x160)mm的棱柱体试件。 • II.抗压试验央具:受压面积40mmx40mm。 • 3)原理: • I.胶砂材料组成为水泥:标准砂:水=450g: 1350g:225mL。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2)仪器设备: • I.贯入阻力仪 :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0N,刻 • 度盘精度10N。 • II.测针:长度约100mm,根据针头截面积的大小 • 划分成100mm2、50mm2、20mm2三种型号,在 • 距离贯人端25mm处刻有标记,来指示操作时地 • 贯人深度。 • III.圆形试模: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 • 净高150mm的刚性容器,并配有盖子。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IV.结果判定: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 时,用钢尺测 出混凝土坍落结束扩展后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 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 但两者 的差值超出50mm时,此次试验无效。 • 2)维勃稠度试验 • I.原理:按照与坍落度试验相同的方法装入筒,当透明圆盘底面 刚好布满水泥浆时,立即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以秒表所示时间 作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1s。 • II.注意事项:坍落筒中的装填插捣操作,是将捣棒垂直压下,而不能 采用冲击的方式进行。源自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5)注意事项: • I.试样筒可直接选用标有体积的标准容积筒,只要筒的内径与待测 混凝土中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即可。 • II.技术标准上称测得的密度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但实质上该密度 属于混凝土的毛体积密度。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3、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测定 • 1)意义:通过采用贯入阻力的测定方法,明确混凝土拌和物在不 同 坏境条件下的凝结时间变化规律,以此正确地控制现场施工进 程。 同时在使用外加剂的条件下,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凝结固化速 度。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3)原理:当坍落度大于70mm时,采用人工插捣密实。对于5L试样 筒,将混凝土分两层装入, 每层插捣25次。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 宜采用振动台振实。一次性裝满容器筒,固定在振动台上进行振 动。 • 4)结果判定: • 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通过下式计算:ρh=(m2_m1)/V • ρh—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 kg/L) ; • m1—容量筒质量(kg) ; m2—捣实或振实后混凝土和容量筒的质 量之和( kg); V—容量筒体积( L)
目录
•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1、细度 1)负压筛法 I.意义:表征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其大小决定着水泥的水化速度 和强度的发挥。 II.原理:采用45um和80um方孔筛对25g水泥试样在4000~6000Pa的 负压下进行筛析试验,用筛上筛余物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 的细度。 III.结果评定:合格评定时,每个样品应称取两个试样分别筛析, 称取筛余平均值为筛析结果。若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时 (筛余大于5.0%时可放至1.0%),应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 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2)比表面积法(勃式法) I.原理: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 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面积。在一定 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 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II.结果评定: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应重新试验。精确至10cm2/g。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VI.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断块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如果6个强 度值中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5个值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的±10%的,则此组结果 作废。 • 4)注意事项: • I.强度试验时试件的龄期确定:试件龄期是从水泥和水搅拌开始混合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按照不同的时间限定范围来确定: -24h士15min • -48h±30min • -72h士45min • -7d±2h . • -≥28d士8h
二、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
• 3)原理:取有代表性的混凝土拌和物,用4. 75mm的标准筛尽快过 筛,筛去 4. 75mm以上的粗集料。 经人工翻拌后,装入试模。 每批 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到三个试模中。根 据测试时间的长短,依次从粗到细选择合适的测针进行贯入阻力的 测定 。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3)原理: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试针沉 入试件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 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 4)注意事项: • I.在接近初凝或终凝时,缩短两次测定的间隔,以免错过“真实”时刻。 • II.达到凝结时间时,要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只有当两次测定结果都表 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时,才可认定。 • III.每次测定要避免试针落在同一针孔位置,并避开试模内壁至少 1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