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地下室的功能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停车场、设备用房、储物空间,甚至有时还会被用作商业区域或人防工程。

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地下室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首先,从空间规划角度来看,要充分考虑地下室的布局合理性。

在设计初期,需要根据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功能需求,确定地下室的大致范围和形状。

对于停车场区域,要规划好车位的布局,保证车辆能够顺畅进出和停放,同时要预留足够的通道宽度,以满足消防和疏散的要求。

设备用房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其所服务的区域,减少管道和线路的长度,降低能耗和成本。

在结构设计方面,地下室承受着来自上部建筑的巨大荷载,以及周围土壤的压力和地下水的浮力。

因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地下室的结构形式会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各种荷载,并合理配置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的防水和抗渗问题。

为了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地下室内部,通常会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防水措施,并设置排水系统,及时将渗入的地下水排出。

通风和照明也是地下室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较差,因此需要依靠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来满足内部环境的需求。

通风系统要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排除异味和有害气体。

照明设计则要考虑到亮度的均匀性和舒适性,避免出现阴暗的角落。

同时,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

消防安全是地下室设计的重中之重。

要合理设置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分隔。

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和数量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要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此外,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火栓等。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规范及设计要点。

一、地下室的功能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可以作为停车场,满足居民和访客的停车需求。

其次,地下室可以用作设备用房,安置如配电室、水泵房、空调机房等重要设备。

再者,一些地下室还会被设计为商业空间、储物空间甚至人防工程。

二、地下室规范1、防火规范防火是地下室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范,地下室应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有严格限制。

同时,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疏散通道的设置要考虑到距离、宽度和坡度等因素,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撤离。

2、防水规范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防水要求极高。

防水规范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包括使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合理的防水构造以及严格的施工工艺。

同时,还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室可能出现的积水。

3、通风规范良好的通风对于地下室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通风规范规定了地下室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和通风方式等,以确保地下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为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4、抗震规范在地震多发地区,地下室的抗震设计不容忽视。

抗震规范要求地下室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不发生严重破坏。

三、地下室设计要点1、结构设计地下室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上部建筑的荷载以及周边土体的压力。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地下室与基础的连接方式,确保整个建筑的整体性。

2、层高设计地下室的层高应根据其使用功能来确定。

如果作为停车场,要考虑车辆的通行高度和停车方式;如果作为设备用房,要满足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空间需求。

此外,还要考虑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设施的布置对层高的影响。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 (2)停车位的设置 • a.规范标准小车车位为“2.4米*4.0米”,一般取“2.5米*5.0米”, 当条件受限时,可用紧凑方式:2个车位为不小于“4.7米*5米”,3 个车位为不小于“7.0米*5.0米”。 • b.停车位布置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应有限采用“垂直式”,其次为 “450度方式”。 • (a)垂直式布置; • (b)45度式布置; • (c)平行式布置。 • (2)底层地下室地面要考虑做排水沟和集水井。 • 一般底层地下室地面做300-400毫米左右的建筑垫层,用来做地面 排水沟。 • (3)地下室的顶板在室外的区域注意预留,园林绿化以及室外管线 的覆土深度。 • a.一般园林绿化的覆土深度: • (a)种植乔木:1.5-2.0米; • (b )种植灌木:0.8米左右; • (c)种草:不少于0.4米。 • b.地下室顶板上需走设备管线的,应有不少于0.8米的覆土深度。
• 2.坡道宽度
• 汽车疏散坡道宽度:单车道应不小于4m,双车道不小于7m。 • 3.车库层高
• 车库的层高是车库净高及结构层高度之和,而车库净高为汽车总高加上 0.5m的安全距离。停放各种类型的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净高在车位处应大 于小于2.2m,通道处大于等于2.4m,加上结构高度及设备(消防喷淋管、 电线、灯具、风管)高度。因此停入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为4m, 若停放中、大型客车,则层高相应增大。
• (二)坡道位置
• 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 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 在车库外。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处理。
• (三)坡道坡度、宽度及车库层高 • 1.车库坡道坡度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规定:直线坡道的允许最大 纵坡为15%。当设计中确有困难时可放宽至20%(小轿车最大爬坡能 力为18度-24度,中型货车为22度- 28度);若条件允许,则坡度为 12%较为合适。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城市里的突出建筑群体。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地下室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为建筑提供更多的空间,还可以为建筑物的功能提供更多的选择,例如停车、储藏和设施等。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其处理方法。

地下室的设计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地下室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般而言,地下室通常包括基础、底层、停车场、设备室、仓库等等。

在地下室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下室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和功能需求进行。

例如,对于大型商业中心,其地下室通常需要包含很多的停车位、商店和储藏间等。

而对于住宅,地下室多为储物区和停车位。

同时,地下室的用途也应考虑前一段时间内同样建筑类型满足用户的需求情况,以此为参考。

其次,地下室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

地下排水、地下水位和地下岩层等自然地理条件都需要在地下室的设计中得到充分考虑。

这不仅影响到地下室的建造成本和构造,还会影响到地下室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另外,地下室设计也需要根据防水、防潮和防火等安全性能进行考虑。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及一些沿海城市,由于地下水位高,建筑物地下室很容易被水淹,在建筑设计时对防水技术的合理应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是必须的。

除了设计上的问题,地下室在施工和使用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施工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地下室和周围土层之间的界面。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界面的平整,以避免出现地层错位或地下水与土层流入。

此外,需要保持一定的土压力,以防止地下室变形或崩塌。

这通常需要通过加固、填土或注水等方法解决。

在使用中,地下室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渗水和潮湿。

如果地下室的防水措施不到位或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水或潮气渗入地下室内。

这会导致结构损坏、装修脱落、霉变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防水措施,定时排水、保持通风,以及使用防潮材料等。

此外,地下室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噪音等。

地下室设计要点

地下室设计要点

地下室总结一、嵌固端选取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地质情况,嵌固端的选取主要有:1、一般情况下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需要满足:抗规: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倍;高规:结构底部嵌固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高规: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当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嵌固端下移,满足高规条,此时地下室顶板仍宜按嵌固部位要求设计,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2、单层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桩-筏基础时,通常采用基础底板作为嵌固端,充分发挥底板的无线刚度;3、只有地下室才具备对上部结构嵌固的基本条件;上部其他楼层,即便满足刚度比要求也不能成为其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只能作为刚度突变楼层考虑如大底盘、多塔楼裙房顶4、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面的高差小于地下室层高的1/3,且不大于;注: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部位时,嵌固端下移;此时应考虑地下室实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对地下室顶板仍宜按嵌固部位楼层要求设计,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 二、地下室外墙1、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化模型地下室外墙工程做法: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为固接,楼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为铰接,沿竖向取1m宽的外墙按单、双多跨来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弯矩;实用工具:小虎工具箱、理正注:1当地下室顶板与墙身厚度接近时,可采用两端固接计算简图计算;2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柱或墙刚度较大,且外墙板长高比小于2时,可按双向板设计;3建筑尽量不要用重力式挡土墙;2、参数选取1土质情况:根据实际选取,粘性土:18KN/m3;水容重:m32主动土侧压力系数:一般取;可根据地勘报告计算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3外墙尺寸:一层地下室:250-400mm;二层地下室:400-500;4混凝土强度:一般为C25-C353、配筋要求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高规三、地下室底板设计标准规定:地下室底板结构体系应由设计单位提供两个或以上方案综合比选,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列原则选用:A、当建筑场地、地下水位、地下室底板标高和室外地坪标高等因素和条件适当时,地下室可不设结构底板,室内仅设置建筑地面;不设地下室结构底板的建筑,应采取设置地下盲沟管等有效的排水措施,确保地下室室内的正常使用;B、设置地下室底板时,在仅考虑地下水浮力的情况下,当水头小于时,地下室底板优先选用板式结构体系;当水头大于时,地下室底板优先选用梁板结构体系;1、整体抗浮底板设计1计算公式地基基础规范:G k/G G,G≥G G;G G一般取注:1G k为建筑物自重及压重之和,不包括活荷载和后砌隔墙荷载;结构自重应取材料容重较小值;2水头高度的计算,无论抗浮的设计水位的标高是否高于地下室顶板,计算时最高取至地下室顶板标高3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容重,位于地下室水位以下,取浮容重,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压实程度取16-18;2处理方式1对非岩石地基如粉质粘土、粉土、中粗砂等易开挖的地基,首选地下室底板压重方案;造价低2对岩石地基等开挖难度较大的地基,优选地下室顶板压重的方案多层地下室同理;造价高2、局部抗浮底板设计1计算方法1荷载确定:浮力-底板及其上部恒载其中,浮力的分项系数取;自重分项系数取2防水板采用防水板形式,厚度约250-400mm,防水板不考虑地基沉降对板变形的影响,仅承受水浮力以及上部的荷载;设计方法:可在盈建科软件进行防水板的设计;3筏板如果采用筏基,筏板需要进行抗浮设计,满足承载力等要求外,还需满足抗浮要求;四、地下室顶板1、顶板选型1若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一般上部有塔楼1作为上不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高规;2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嵌固端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板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高规3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高规4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设计要求高规5地下室与上部对应的剪力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地上一层对应的剪力墙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2地下室顶板不作为结构嵌固端:上部没有塔楼顶板覆土厚度一般控制在~,局部可堆高至~,堆高点宜选在柱上并向四周放坡,顶板荷载应按景观要求分块计算;当堆高面积过大时,可采用地垄墙形式降低荷载;2、顶板荷载选取恒载主要是覆土厚度,按实际情况,覆土容重按实际18KN/m3正常使用活荷载m2考虑景观,一般可以取m2,如有人防要求,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人防荷载取m2;消防车道: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或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35kN/m2;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6m或无梁楼盖柱网不小于6m6m:20KN/m2;折减系数荷载规范楼面梁: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勒应取,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墙、柱和基础:第8项的客车吗,对单向板楼盖应取,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注:消防荷载参考附录B进行折减;2、筑博选型对比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有:1、单向板方案;2、加腋大板主梁方案;3、井字梁方案;4、无梁楼板方案;5、十字梁方案,具体如下:1单向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2加腋大板主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3井字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4十字梁方案平面布置及板配筋结果如下:梁加腋详图同方案一5无梁楼板方案平面布置及梁、板配筋结果如下:根据以上各方案,对其钢筋、混凝土和模型用量进行统计,综合比较如下:采用无梁楼盖方案,如能降低地下室层高米,每平米可以额外节约造价81元;由以上统计可知,无梁楼盖方案在综合造价方面有较大优势,故建议地下室顶板采用无梁楼盖方案;五、无梁楼盖设计1、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倍板厚之和高规2、柱帽:柱托板的长度和厚度应按计算确定,且每方向长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其厚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1/4;7度时宜采用柱托板,8度时应采用有柱托板,此时托板每方向长度尚不宜小于同方向柱截面宽度和4倍板厚之和;3、双向无梁板厚度与长跨之比4、设计要点1无梁楼板的建模:PMCAD虚梁+弹性板6;PMCAD等代扁梁+不需输入弹性板6六、盈建科参数1、地下室信息。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的要点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的要点

3 做好 地 下室抗 浮设 计 , 强 空间利 用率 增
地下 室的抗浮设计, 主要 由当地 的实际水位所决定 。如果遇到地下 水 位较浅的情 况,则纯粹 的地 下室可能会有抗 浮达不到要 求的效果 出 现 。由于人 均生活水平 的上涨 , 对于车辆 的购买率也逐年提 升。 市当中 城 的车位 问题普遍存 在 , 以针对 于此类的 问题 , 所 很多的地下 室采用 的是 多层设计 的方案 , 对于地下室的抗浮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的措施: () 1尽可 能的提 高地 下室的底板标高。就是说在总体 的地下室设计 允 许 的情 况 之 下 , 最 大 努 力 提 高 基 坑 的设 计 标 高 。从 而 间接 的 降低 了 尽 抗浮设防 的水位 , 来达到地下室整体抗浮的 目的。如果 当地 的水位确实 过浅 的话 , 则不建议采用此种方式来进行 地下室 的抗浮设计 。 () 2 增加地下室 顶板 的覆土厚度也是达到地下室抗浮设计的一种方 法 。现在大部分 的地 下室的顶板上应园林绿化的要求 , 都有一米到两米 的覆土 厚度, 这种 方式的主要原理就 是增加地下室 的承 重量 , 从而使地 下室的抗浮标准达到地下室总体设计标准 的要求 。 () 加 地下 室底 板 的重 量 , 就 是 增 加 地 下 室 本 身 的配 重 。此 种 方 3增 也 法和上一种方法类似 , 是通过 加大重量从而满足抗浮标准的设计 。此 都 种方法 一般来说主要 是采 取增加底板厚度 或者是增加 基础顶面 的覆土 厚度来实施。从而达到整栋建筑物对于抗浮标准的要求。
外。
4 做 好地 下室 防水 设计 , 免 二次花 费 避
对 于高层建筑物 的防水设计必须要注重 , 防水设计的耐久性要和建 筑物 的使 用寿命相持平 。如若在建造期 间没有防水 防渗的工程没 有做 好, 出现 了渗漏的 问题 , 不仅仅是在后 期所修复起来 的难 度要远远 高 这 于在建造地下 室时的难度 。同时还会造成高额 的补漏费用。所 以地下室 的防水防漏设 计必须要严格 的遵 守规章制度 , 严保工程质 量, 避免返 工 造 成二 次花费的情况 出现 。 地 下室出现漏水 的大部分原 因是 由于地下 室的墙壁受 到本体结 构 本 身和基坑边壁 的约束 , 从而产生较大的拉力, 直至 收缩 出现裂缝 。 次 其 还有混凝土本 身不符 合规格, 内部密度不实 , 在混凝土彻底 的风干之后 , 内部形成毛细通道从而进行渗水。同时还有 由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措施不 当或时 间过长导致柔性的防水层出现问题 。针对于这些有可能出现 的情 况, 就应该在设计初 期考 虑使用强度高、 厚度大的高标准 的混凝土 , 此外 还应该添加一定 的合适 的添 加剂, 减少混凝土 内部 出现 的裂缝 。同时严 把工程质 量关 , 于施工人员 的要求 提高, 对 避免 因为操 作不 当引起 渗水 漏水 问题 。同时要在工程最后结束之前对地下室的主题 外部 结构做柔性 防水处理 , 在后期过程 中对柔性 防水层 加以保护 , 从而 更好 的达 到地下 室的防水标准,符合规 范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1.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风格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规范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并提供相关要点,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功能和可持续性。

1.2 术语和定义1.2.1 高层建筑:指建筑物的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一般指超过6层的建筑。

1.2.2 地下室:指建筑物地下部分的结构,通常用于存储、停车等功能。

1.2.3 规范:指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2. 设计要点2.1 结构设计2.1.1 地基和地下室结构应满足承受荷载和抗震要求。

2.1.2 地下室墙体、地板和屋顶应符合强度和防水要求。

2.2 防水设计2.2.1 地下室墙体外侧应设置防水层,确保地下室不受地下水渗透。

2.2.2 地下室地板和屋顶应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漏和渗透。

2.3 通风和照明设计2.3.1 地下室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2.3.2 地下室应设置合适的照明系统,保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3. 施工要点3.1 地基处理3.1.1 地下室地基应进行合理的开挖和填土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3.1.2 地下室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地下室的承重能力。

3.2 环境保护3.2.1 施工期间应采取合适的排污和灰尘控制措施,保护周边环境。

3.2.2 施工完工后应进行垃圾清理和环境修复,恢复原貌。

4. 附件本文档附带地下室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规范:指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

5.2 承重能力:指地下室结构对于荷载的承载能力。

5.3 环境修复:指施工完工后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和修复,恢复原貌。

2. 高层建筑地下室规范及设计要点(风格二)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规范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功能和可持续性。

适用于各种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 术语和定义2.1 高层建筑:指建筑物的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一般指超过6层的建筑。

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功能布局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功能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停车场、设备用房、储物间、人防工程等。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业主的需求,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

停车场是地下室中最常见的功能之一。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车辆的通行和停放需求,合理设置车道宽度、车位尺寸和转弯半径。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照明、通风和消防设施,确保停车场的安全和舒适。

设备用房包括配电室、水泵房、空调机房等。

这些房间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管线的长度和能耗。

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减震、降噪措施,避免设备运行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储物间的设计要根据存储物品的特点和数量,确定合适的空间大小和布局。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环境的物品,如易燃易爆物品,要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人防工程是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要根据当地的人防要求,合理设置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确保在战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人员掩蔽和防护。

二、防水与防潮地下室由于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潮气的影响。

因此,防水与防潮设计是地下室设计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水材料有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JS 防水涂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地下室的地质条件、水位情况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其次,要做好地下室的结构自防水。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振捣和养护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

在节点处理方面,要特别注意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处理。

这些部位是防水的薄弱环节,需要采用专门的止水带、止水条等材料进行加强。

此外,还要做好地下室的排水系统。

通过设置集水坑、排水沟等设施,及时排除地下室的积水和潮气,保持地下室的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浅谈一些在地下室设计过程应注意的事项、与各专业的配合及其地下室防火设计、防水设计的要点。

关键字:地下室;汽车库设计;防火设计;防水设计s
abstract: on some in the basement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each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fire prevention design, design of waterproofing of basement of the main points.
key words: the basement; garage design; fire prevention design; waterpro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用地越来越紧张,高层建筑和地下室的出现日益频繁,特别是在南方地区。

地下室的功能一般为汽车库、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公建的一些后勤用房。

1 地下室在方案设计时需要注意事项:
1.1居住建筑的地下室,居住建筑多为剪力墙结构,且上部户型决定了柱网尺寸,无法先考虑地下室柱网的经济型。

但公共建筑的地下室,譬如办公,目前采用的结构形式多为框架或框筒结构,这时候考虑地下室柱网的经济型显得尤为必要,一般以8m~8.4m为宜,可以停三部小车,且在车道的布置方面也非常灵活,因为地下室的造价昂贵,所以面积绝不要浪费,设备用房尽量放在一些不能停车
且尽量靠近楼梯的地方,因为将来划分防火分区时,设备用房可能单独成区。

1.2在方案设计时,还要考虑车道入口的选择。

一般采用的都是坡道式汽车库,首先应判断汽车库的建筑分类,大于500辆为特大型,301~500辆为大型,51~300辆为中型,小于50辆为小型。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离出入口边线2m处作视点的1200,范围内至边线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

在谨遵上述原则下,选好骑车出入口,接下来就是汽车的布置,汽车的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或采用三种停车方式。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垂直式为主。

平行式或斜列式为辅的布置方式,车型以小型车为主,车位尺寸为
2.4mx5.3m~2.5mx5.5m。

各车型建筑设计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详见下表:
1.3在完成方案设计之后,进入方案设计完善,初步设计阶段,这时候重中之重的是与各专业的配合,净高的控制及各设备用房的确定。

首先,谈与人防的配合。

在广州,人防由专门的设计院设计,设计院的建筑设计人员在人防这方面负责的是与它的配合、复核它
对地下室的影响。

人防的等级分类,对建筑地下室的影响,因人防而致使结构楼板加厚,对净高的影响,人防口部的设置,人防风井与设备风井的结合,人防风井对建筑的影响,人防本身功能净高的要求等等问题,人防功能的设置及面积要求应按照规划要求来设计。

人防的防护单元的设置会结合建筑的防火分区,所以沟通以及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筑与设备的协调:
2.1通风专业:因风管的截面积相比其它的设备管道而言,是比较大的,而且地下室的管道找坡坡度较大,所以由此来控制净高是必要的,通风专业还有风井要通至上部,所以除了考虑风井对地下室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其对上部建筑及总平面环境的影响。

风井设置时按防火分区来划分的,一般(以地下室而论),一个防火分区4000平方米,设置一台进风、两台排风为宜。

每个防火分区都应有自己专用的进排风。

2.2电气专业:电气专业一般会将电气设备用房(即高压配电房、低压配低房及变压器室、发电机房等)放在地下室,首先要注意的净高问题,电气的设备用房要求净高4.0米,其次,发电机房需要专用的进、排风,不得与其它的合用。

2.3水专业:水专业在地下室的有消防水池、生活水池及生活、消防水泵房,注意的是水池的容积应满足,并留够做人孔的位置,人孔分为侧人孔和顶人孔,生活水池一般会采用成品水箱。

3 地下室防火设计
3.1设备用房与汽车库单独成区。

地下室的防火分区面积为500平方米,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为2000平方米,当局部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时,可局部加倍。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
平方米。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按下表:
注:(1)屋面停车场的建筑面积可不计入车库的建筑面积之内。

(2)若屋面停车场与下面汽车库无任何连通口,则屋面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单独计算;否则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

(3)复式汽车库的建筑面积按本表的规定值减少35%。

3.3.1地下室的耐火等级:
(1)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3.2地下室的安全疏散要求:
(1)地下室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甲级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地下室当房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不小于1.0m/百人计算。

(3)汽车库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与汽车疏散口应分开设置。

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或汽车库为四类汽车库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4)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储藏室。

4 地下室防水设计
4.1一般而言,地下室防水设计应结合设防水位的高度,遵循“防、排、截、堵、疏相结合,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的防水等级标准详见下表:
4.2地下室防水设防要求,应根据设防水位高度、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环境条件、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合理确定。

一般南方地区采用的都是明挖法,明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按下表:
注: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工程周围0.8m范围内的回填土宜采用2:8灰土并分层夯实。

4.3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掌握设计依据:如有关设计管饭、工程使用性质、水文地质资料、防水材料性能、施工现场条件等;2、确定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3、确定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技术指标;4、确定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做法及其技术指标;5、确定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材料及技术指标;6、
确定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5结语
地下室建筑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大致如上所述,因其位置的原因,重中之重的防火设计和防水设计,希望能在今后的地下室设计中考虑的更加周全。

参考文献: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005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cb50108-2008
《建筑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