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CT尿路成像(cTu)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为亚临床感染 , 且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较 高, 因此建议 已婚妇女孕前
或孕早期 常规进行支原体检测 , 检测 阳性者 , 夫妻 同时服药治疗 , 以
减少 早 期 胚 胎停 止 发 育 的 发生 。
参 考文 献 :
[] 玲玲 , 1l l f 张碧云 , 曹文丽 。子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 系。中华 妇产科杂志,0 4 3 ( 0 8 2 2 0 , 2 :3 9
医学 信 息 2 1 00年 1 第 2 2月 3卷 第 l 2期 Me i lnomao . e . 00 V 12 . o1 dc f t n D c 2 1 . o. 3 N .2 aI r i
16 9 例胚 胎 停育患 者解脲 支 原体感 染0 ) 1 7 0 ( 峰 县 妇 幼保 健 院 . 南 双 湖
随 着胚 胎 次数 的 增 加 , UUC 阳性 率 分别 为 3 .%, 27 6 . 有 显 著 性 差异 ( < 5 。 结 论 U 感 染 与 胚胎 停 育 有 密切 关 系。 1 4 5 .%, 52 %, P 00 ) U 关 键 词 :胚 胎停 育 ; 脲 支原 体 ; 染 解 感
1 方法 两组孕妇经常规暴露 宫颈后 ,以消毒棉签伸入宫颈管内 . 2
约 2m, c 旋转 两周后取出 , 置无菌试管 中送检 。将标本置于 UU液培 养基 中接种 , IT试剂盒操作规程进行培 养 , 3  ̄孵箱 中培养 按 S 置 7C
2 — 8小 时 后观 察 结 果 。 44
1 胚胎停育诊 断标准 B超下表现为 : I 3 ①胎囊变形 ; ②胎囊停止生
摘要 : 目的 探 索下 生 殖道 解 脲 支原 体 ( uu) 染 与胚 胎 停 育 的 关 系。方 法 对胚 胎 停 育 妇女 1 6例 ( 察 组 ) 早孕 人 流 妇女 2 0例 ( 照 组 ) 感 9 观 及 0 对 行
泌尿系疾病CTU诊断价值分析

直观 、清晰的影像 观察全 尿路情况 ,发现泌尿系疾病 。
【关键词】CTU(CT尿路 成像 );泌尿 系疾病;诊断价值
【中 图分 类 号 】R737
【文 献 标 识 码】A
【文章 编 号 】1674—0742(2015)02(c)-0185-02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CTU diagnosis of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家 Philips,型号 MX8000型),sgi图像 工作 站。扫描 参数 :管 电流 为 250 mAs,管 1.25 mm,重建 间隙为 1.3 mm。扫描前 空腹饮 800—1 000 mL清水 ,行 常规 的横断面平扫 ,范围为肾上极 到耻骨联 合。选择患者肘 正中 静脉高压快速 注射 90 ml非 离子型对 比剂 (速率为 3 mL/s),30 S 后进行 肾皮 质期扫描 ,30 min后行延迟 全尿路扫描 ,如尿路显 影
选取 该院收治 的 60例泌尿系疾病 患者 。其 中 48例 为男性 情况不佳 ,可延迟 60 min或者 120 min再进行扫描 。以 CPR(曲
患者 ,12例为女性患者 。年龄 14~7O岁 ,平均年龄 42 ̄6.5岁。其 面重 建 )、VR(容 积再 现 )、MIP(最大 密度投 影 )、MPR(多层 面重
IVP检查再行 CTU检查 ,与手术 、病理结果对 照 ,对 两种检查方法 的诊 断准确率进行对 比分析 。 结果 IVP检查诊断泌尿 系
疾病的准确率为 70%(42/60),CTU检查诊断泌尿 系疾病 的准确 率为 100%(60/60),两种检查方 法在诊 断泌尿 系疾病 的准确
率方面 比较 ,CTU检查明显优于 IVP检查 ,P<0.05,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CTU对泌尿系疾病 的诊断价值 巨大 ,能够通 过
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价排泄性CT尿路造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经B超检查提示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
其中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
对所有病例均实行全尿路平扫、动脉期、肾实质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
扫描的所有数据由影像工作站完成图像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
结果 CTU对23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诊断准确,其中10例为肾结石,7例为输尿管结石,3 例为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为膀胱结石。
5例非结石性病变中,CTU明确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CTU诊断肾癌、输尿管癌各1例,膀胱癌2例,均经手术证实。
结论 CTU能够清晰地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在内的完整的泌尿系统图像,对诊断结石性病变准确率高,对于肿瘤病变可以通过多期扫描帮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且能显示肾癌、膀胱癌及其邻近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具体和可靠的依据,是—种值得进—步推广的实用性影像技术。
【关键词】 CT尿路造影(CTU)泌尿系统疾病引言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病,其中以泌尿系结石病最为常见。
以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和B超等[1]。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尿路造影(CTU)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CTU是指经患者静脉注入造影剂后,经肾脏的分泌功能使肾盏、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充盈,利用CTU对包括靶器官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的薄层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从而可一次性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在内的整个泌尿系统成像立体显示的技术[2]。
CTU以其快速的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快捷的检查方法,提高了诊断率。
本文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做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4-84岁,平均57岁。
MRU、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对照研究

MRU、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尿路成像(MRU)、CT尿路造影(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臨床价值。
方法以120例因腹痛、血尿、肾绞痛等症状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先行CTU检查、后行MRU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并以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案单用检出效果。
结果金标准检出输尿管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38例、结石及结石相关病变51例,总阳性率85.8%(103/120);CTU诊断敏感度0.806(83/103),特异度0.824(14/17),准确率80.8%(97/120);MRU诊断敏感度0.786(81/103),特异度0.706(12/17),准确率77.5%(93/120)。
CTU、MRU单用或联用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单行MRU与单行CTU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准确率接近,且无创、无射线损害。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CT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成像影像学检查为泌尿系统疾病重要辅助检查方案,早期多行X线静脉尿路造影(IVU),但抗肠气干扰能力差、显示率低,因此迅速被多层螺旋CTU取代[1]。
其可通过三维重建显示输尿管解剖结构,检查效果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明。
然其可形成射线损害,因此应用局限性较高,尤其不适用于孕妇及儿童[2]。
MRU则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陷,但其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尚需临床研究证实。
基于此,本研究拟对12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先后行CTU及MRU诊断,通过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二者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自述腹痛、血尿、阵发肾绞痛等症状就诊,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
其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2.8±9.2)岁。
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检查方法1. 2. 1 CTU检查仪器型号Aqullion16层螺旋CT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
CTU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多排 CT 尿路造影 三维成像
静脉 肾盂造影 (V 很长 时间以来 一直是 肾盂输尿管膀 胱 IP) 重要成像方法之 一 , 由于是前后 重叠影像 , 且易受腹 部条件 的 影 响, 无法立体观察 泌尿系统 的细 节 , 容易漏掉小病灶 , 造成 阳
密度 投影 )C R 曲面重建 ) MP ( 、P ( 及 R 多平 面重 建 ) 等后处理 技
1 资 料与 方 法
重建后 的各期 图像清 晰再现 了泌尿 系统整体 解剖结构 及 局部病变情况 , 尤其三维重建更立 体形象地展示 了整个 泌尿 系 统形 态 。3 7例 患者 中 , 尿系 占位 1 泌 1例 ( 见封 三 图 1 , ) 结石 5例 ( 见封三图 2 , )先天畸形 3例 ( 见封三 图 3 , 伤( )创 肾挫 伤 、 肾周血 肿 ) 例 ( 3 见封 三 图 4 , ) 肾脏囊 肿 5例 ( 见封 三图 5 , )膀
3 讨论
中疑 有泌 尿 系统疾 病或 有 泌尿 系统 症状 患 者 3 7例 , 中男 其 2 7例 , 1 例 。年龄 2 女 0 4岁 ~ 3岁 , 8 平均 年龄 5 5岁。主要临床 症状及体征 : 血尿( 镜下 血尿或肉眼血尿 )腹痛 、 、 腰痛 、 尿急 、 尿 频、 尿痛 、 肾区叩痛 、 皮质醇增 高、 腹部包块等。 病史 中直肠癌术 后 1 、 癌术 后 1 、 例 肺 例 前列腺增生 8例 、 伤史 9例 、 创 急性膀
描, 所有数据 薄层 (.5 n 重 建后传至 A 1 m) 2r DW43工作 站 , 用 . 采
V M I 、 R 及 M P 后 处理 技 术 成 像 。 结 果 所 有 病 例 在 R、 P CP R
各 期 图像 上 均 清 晰 显 示 出 泌尿 系各 部 的 形 态结 构 , 变局 部 的 病
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的临床

CTU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 ,CTU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CTU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 习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疾病 的智能诊断和预测,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CTU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泌尿系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各种泌尿系疾病 。
泌尿系疾病概述
泌尿系疾病包括肾结 石、肾囊肿、肾癌、 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 。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 疗泌尿系疾病非常重 要。
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 患者的排尿功能,严 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
02
CTU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 势
CTU技术的基本原理
早期诊断,提高疾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全程管理
02
CTU技术将贯穿于泌尿系疾病的全程管理中,包括诊断、治疗
、随访等各个环节。
复杂病例的精准诊断
03
对于一些复杂的泌尿系疾病,CTU技术将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
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科研与教育的推动力
科研引领
科研机构将继续深入研究CTU技术,探索其在泌尿系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的检出率较高,CTU可以 清晰地显示出炎症累及的范围和是否有 脓肿形成。
VS
膀胱炎
膀胱炎的检出率较低,CTU可以检测出膀 胱壁的增厚和周围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
04
CTU技术的临床价值
提高诊断准确率
精确显示病变部位
CTU技术能够精确地显示泌尿系 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
辐射剂量
CTU技术需要使用CT扫描,而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因此,在不影响诊 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扫描次数和辐射剂量。
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34• 临床研究 •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临床中多行螺旋CT诊断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1],CTU、CTA联合检测于泌尿系统疾病中,可确保临床中诊断的准确性。
本研究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泌尿系统疾病行CTA、CTU联合应用诊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上限值72岁,下限值20岁,年龄平均值(46.98±6.11)岁;上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及尿痛等临床体征,其中合并血尿者4例。
上述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本次的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执行。
1.2 方法。
CTA诊断:行CTA诊断,同下。
CTU、CTA诊断:行螺旋CT扫描(160层),予以CT扫描前指导患者维持空腹状态>12 h[2]。
检查前30 min指导患者空腹饮水,剂量为600 mL,并指导其进行呼吸控制训练。
扫描措施:①平扫,于隔面至耻骨联合下缘全面扫描,100 mAs,120 kV为参数,0.5 mm×80 mm为扫描层厚,5 mm为重建层厚;②集合系统:指导患者平扫后,于肘部静脉将370 mgl/mL,0.3 mg/kg的碘普罗胺予以静脉注射,1.5~4.0 mL/s为注射速率,5 min 为延迟扫描时间,依据肾盂局部扫描对对比剂的充盈进行诊断,并予以后续增强扫描;③脉动期增强平扫:甚至100 mA、120 kV为参数[3],其肾上腺至肾下极为扫面,0.5 mm×80 mm为层厚,5 mm为重建,采取370 mgl/mL碘帕醇为对比剂,1 mL/kg为注射剂量,依据4 m/s为速度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对于注射器的状态及部位进行检查,观察其渗漏现象,其依据3.5 mL/s为对比剂注射,并行30 mL 生理盐水冲管;腹主动脉行对比剂智能跟踪检测,150 Hu为阈值[4];④静脉期扫描,全方位扫描肾上腺至前列腺下缘,100 mA、120 kV 为参数,0.5 mm×80 mm为层厚,5 mm为重建,80 s为延迟扫描时间,扫描后将资料传至工作站,重建输尿管膀胱CP、MPR图像,动脉期重建肾动脉、肾静脉及下腔静脉CTA,集合系统CTU采取VR、CPR、MIP。
CTU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

CTU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观察CTU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作为样本,均采用CTU方法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评估CTU检查的价值。
结果:CTU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率为97.51%。
结论:CTU能够更直观的显示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信息,在泌尿系结石、肿瘤、感染性病变的诊断以及血尿原因分析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反映肾脏的分泌、排泄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CTU检查;临床应用;效果前言: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病,其中以泌尿系结石病最为常见,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和B超等。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尿路成像(CTU)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检查方法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作为样本,观察了CTU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作为样本,患者临床资料如下:性别:男性68例,女性37例。
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57.41±3.95)岁。
105例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行腹部平片及泌尿系超声检查。
1.2 方法1.2.1 检查方法泌尿系统增强CT扫描方法:对泌尿系统先行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了解肾皮质和肾髓质的显示情况,提供完整的泌尿系统病变信息,特别在泌尿系肿瘤成像中,可明确显示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的血供情况,可通过各种后处理图像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分泌期扫描方法:扫描方法同上,常规延时5-10分钟扫描获得分泌期图像。
CTU检查的延时扫描尚没有统一规范,根据肾实质期肾脏强化程度及肾盂积水程度决定延时扫描时间,一般在延时5-30分钟后扫描满意率能达到较高水平,我们采用嘱患者下床走动,憋尿,在预计满意时扫描,个别在延时30-60分钟后扫描,效果大部分令人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效益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是一种新技术,检查便捷、无 创、应用范围广泛,可根据需要显示泌尿系统全程或重建所 需的图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脏分泌功能、集合了传统 CT、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包括逆行尿路造影)的优点。
❖ CTU图像清晰,结果简洁易懂,诊断效果良好、可靠。患者 易于接受,并得到临床认可。该技术为泌尿系统的检查及诊 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泌尿系统检查的最重要、最全面检查 技术手段。
❖ CTU的真正含义就是尿路CT成像,平扫和动静脉、延迟期 扫描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泌尿系肿瘤、炎症、狭窄、结 石及先天畸形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 目前我院在泌尿系疾病开展CTU诊断基本可替代IVU(静脉 尿路造影)。
腹部KUB+IVP—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
8分钟
IVU图像
CTU图像可以VR、MIP、CPR、MPR可同时显示肾 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及各 种原因造成的梗阻,诊断明确。
具体技术流程 CTU——梗阻
CT平扫
结石 炎症 肿瘤 畸形 其它
工作站
CTU 扫描参数设定
数据采集 三维重建
诊断
主要技术内容
具体技术措施
❖ 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螺旋CT扫描机,ADW4.4工作站。 扫描范围从肾上腺起至耻骨联合,先行CT平扫,然后行CTU 检查(扫描参数:准直0.625mm,进床速度9.37,螺距 0.938:1,管电压 120~140kv, 电流250~280mA,机架旋 转一周0.2s,扫描时间3s 造影剂充盈时间3、5、8、 15min)。
❖ 图像评价:由CT室二位有经验医师对重建后图像进行 分析观察, 确定病因诊断。
典型病历病因分析
CTU诊断
正常 先天畸形 肿瘤 结石 其它(炎症、狭窄等)
正常CTU——VR、MIP
5分钟
正常CTU—VR、CPR
8分钟
先天畸形——巨输尿管
CPR
KUB
MIP
MPR VR
先天畸形——先天巨肾盂整形 术后
VR VR
CPR
先天畸形—— 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
先天畸形——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
肿瘤—— 左肾癌
肿瘤—— 左肾盂癌。
肿瘤—左侧输尿管上段恶性肿瘤
VR CPR
延迟
增强
平扫
肿瘤——肾 盂、输尿管
膀胱占位
肿瘤——输尿管下段恶性肿瘤
输 尿 管 下 段 占 位 累 及 膀 胱
结石—右侧输尿管多发结石
项目背景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简称CTU,就是利用肾脏 的泌尿功能,将造影剂排入并充满尿路(肾盂肾盏输尿管膀 胱),经过三维重建后全方位观察尿路的形态、位置、走行, 以了解尿路的病变,如尿路畸形、积水原因、部位和程度图、 肿瘤、尿瘘等等;
❖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腹痛、 腰痛、尿急、尿频、尿痛、肾区叩痛、皮质醇增高、腹部包 块等。
主要技术内容
检查组所需条件
❖ GE64排CT机、高压注射器 ❖ 技术人员的扫描参数的设定,造影剂剂量和浓度选择,
注射流量、流速、扫描延迟的确定。 ❖ AW4.4后处理工作站 ❖ 两位有经验的诊断医生进行分析,共同确定诊断。
结石—右肾结石、右输尿管末端结石
VR
MPR-coronal
其他—双侧肾乳头钙化、左侧输尿管结石
其他—血液病引起输尿管水肿
其他——慢性膀胱炎、憩室引起 肾、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结核引起狭窄
左肾周炎症—造影剂外漏
糖尿病腹腔脓肿—— 输尿管粘连、积水
其他——左肾盂旁囊肿引起肾盂分离
主要技术内容
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检查方法 KUB IVU US MRU
CT CTU
优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同时显示肾、输尿管 和膀胱的情况;阳性结石显示尚可。
提供尿路全程图象及提示肾功能是否受损,
对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较为敏感 MRU对尿路内的水敏感,尿路的扩张积水则增强 了MRU的显影力,在中下段输尿管,MRU显影好 于IVU,但于CTU差异不明显。
直是肾盂输尿管膀胱主要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前后影像重叠, 且易受腹部条件的影响,无法立体观察泌尿系统的细节,容易 漏掉小病灶,造成阳性率及诊断率不高。有些患者因耐受不 了腹部压迫而导致检查失败。逆行尿路造影(RGU)对部分尿 路梗阻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为有创检查,患者有一定痛苦。 ❖ 我院多层螺旋CT(64排) 引进 及后处理功能的日趋完善, CT 室与临床合作,共同开展多层CT尿路造影(CTU)此技术。
前后组织重叠,容易受腹部条件 影响,肾功程度导致显影不良, 无法判断梗阻部位和性质
梗阻原因判断较为困难
空间分辨率低,细节显示能力有 限,小结石易被高信号的尿液掩 盖,感染和出血的情况下受限, 无法反映肾脏分泌、排泄功能信 息;尿路含水量少。不易被MRU 显示。
无法显示立体尿路全貌及病变比 邻关系。
患者射线剂量偏大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
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CT室 高振兴 林奕军 指导老师:金梅
项目背景
❖ 泌尿系统位于腹膜后,与周围组织缺乏明显对比。 ❖ 很长时间以来,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 一
VR
MIP
CPR
主要技术内容
研究对象
❖ 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课题组筛选110例,行CTU检查的 泌尿系统疾病,部分均经手术、临床治疗证实,对病因进行 回顾性分析如下。本组110例患者,诊断为正常12例,先天 畸形26例,肿瘤27例,结石15例,炎症18例,其它12例,其 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19岁-84岁,平均52.8岁。
结石敏感,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高,仅能显示病 变的断面信息, 非侵入、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扫描速度快、重 建功能强大、憋气时间短、侵袭性小的特点;同 时可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肾脏尿路血管 病变 ,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立体结构
缺点
阳性结石与骨骼肌肉及腹腔脏器 等的重叠,阴性结石不能显示等。 诊断率较低。
创新点
CTU
❖ 非侵入性新技术检查方法; ❖ 全面整体、立体、直观的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可同时显
示肾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及其他 部位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 具有观察肾脏分泌和排泄功能:可获得类X线分泌性尿路造 影的图象,任意角度观察尿路管形态,并沿尿路行径将扫 描容积内体素进行曲面重建,得到连续的尿路图像,梗阻 严重而无对比剂充盈的输尿管观察具有突出价值; ❖ 能提高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目前可完 全替代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方法; ❖ 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及判 定治疗效果。
❖ 采用高压注射器—ulrich,以4.0~4.5ml/s速度经肘前 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按1.5-2.0ml/kg体重计算,平 均计量为80-120ml.注射对比剂后20-25s开始扫描。对比 剂注射完毕以相同流率注入生理盐水40-60ml)。
主要技术内容
具体技术措施
❖ 将获取大量数据的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主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 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 及表面遮盖显(SSD) 进行泌尿系统疾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