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物分析
精选生物药物分析讲义.(ppt)

(1)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2)生物活性的检查
(3)安全性的检查
(4)效价测定 (5)生化法确证结构
第四节 生物药物的科学管理 一、生物药物质量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二、生物药物的质量标准 1、国家药典 凡例 正文 附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 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
2、生物药物的研制发展过程 3、生物药物分类
①按其来源和生产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a) 生化药物 b) 生物技术药物 c) 生物制品
②按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来分类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药物
(2)有机酸,醇酮类 (3)维生素 (4)酶及其
a) 消化酶类 b)消炎酶类 c)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酶类
d) 抗肿瘤类
(2)在药理上,生物药物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 合理性和特异诊疗有效性。
(3)在医疗上,生物药物具有药理活性高,针 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及营养 价值高等低, 杂质的含量相对比较高。
(5)生物药物常常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它们不仅 相对分子质量大,组成结构复杂,而且具有严格的 空间构象,以维持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6)生物药物对热,酸,碱,重金属及PH变化 都比较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易对生物活性 产生影响。
品 标准
标
局标准
准
临床研究用标准(临床研究) 暂行标准(试生产) 试行标准(正式生产初期) 地方标准整理提高后的品种
企业 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 标准 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
国外 ①美国药典 ②英国药典 ③英国副药典 ④欧洲药典 ⑤美国国家处方集
⑥日本药局方 ⑦国际药典
四、药典与分析方法
生物药物分析期末总结范文

生物药物分析期末总结范文生物药物分析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从生物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原理生物药物是以生物制剂为基础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等。
生物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这些药物的特性和作用机制,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蛋白质药物分析蛋白质药物通常是通过重组DNA技术等方法制备的,其分析主要涉及到蛋白质表达、纯化、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质谱的蛋白质定量分析、免疫学方法、生物活性检测等。
2.抗体药物分析抗体药物是指基于抗体的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等领域。
抗体药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结构分析、生物活性检测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 blotting等是常用的抗体药物分析方法。
3.基因工程药物分析基因工程药物是指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主要包括基因疗法、基因工程疫苗等。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载体的转染、基因传递效率的测定等。
二、常用分析方法生物药物分析涉及到多种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1.物理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主要用于药物的理化性质研究和分析。
其中,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用于药物的结构表征和纯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用于药物成分分离和纯化。
此外,还有核磁共振、电泳、质谱等方法。
2.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生物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荧光免疫测定等。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药物中的蛋白质、抗体等成分。
3.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用于药物的基因表达、结构和功能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RT-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药物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突变检测等。
三、质量控制生物药物分析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物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药物代谢动力学1. 什么是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哪些重要参数?2. 解释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
答案一:1.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速率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药物的清除率、半衰期、体内分布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参数。
2. 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肝脏代谢、肾脏代谢和肠道代谢。
肝脏代谢是最主要的代谢途径,通过代谢酶将药物转化为可溶性代谢产物,以便于体内排泄。
肾脏代谢是通过肾小管对药物进行排泄。
肠道代谢是在肠道中由肠道细菌和酶对药物进行代谢。
这些代谢途径在药物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竞争代谢、酶诱导和酶抑制。
竞争代谢指两种或多种药物经过同一酶代谢酶,导致代谢酶饱和,从而影响药物代谢速率。
酶诱导指某些药物在体内促进肝脏酶的合成,加速药物的代谢,从而降低药物浓度。
酶抑制指某些药物抑制肝脏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减慢,增加药物浓度。
试题二:生物制药工艺1. 什么是生物制药工艺?生物制药工艺的主要步骤有哪些?2. 描述从基因工程菌中生产重组蛋白的工艺流程。
3. 生物制药工艺中的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有哪些重要的检测指标?答案二:1. 生物制药工艺是指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工艺技术生产药品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其主要步骤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药物稳定性研究、药物制剂研发等。
2. 从基因工程菌中生产重组蛋白的工艺流程包括:菌体培养、发酵过程、蛋白表达和分离纯化。
首先,选择适当的基因工程菌株,通过发酵过程培养大量的菌体。
然后,利用诱导剂刺激基因表达,并通过蛋白纯化技术将目标蛋白分离纯化。
3. 生物制药工艺中的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菌体培养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监测(如温度、pH值、溶氧量等)、菌体培养物中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蛋白质分离纯化过程中的纯度分析和质量控制检测(如HPLC、SDS-PAGE等),以及制剂开发中的稳定性研究(如药物溶解度、溶出度、降解产物等)。
生物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类药物的定量分析?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D. 质谱法答案:C2. 以下哪种生物药物的分析不需要考虑其稳定性?A. 胰岛素B. 干扰素C. 抗体药物D. 维生素C答案:D3.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种技术不用于蛋白质的纯度分析?A. SDS-PAGE电泳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波谱法答案:D4. 生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测定中,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活性测定方法?A. 细胞增殖实验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 放射性免疫分析D. 热重分析答案:D5. 在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中,以下哪种检测不是必要的?A. 纯度检测B. 含量测定C. 热稳定性测试D. 微生物限度检查答案:C6. 以下哪种生物药物不适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A. 重组人生长激素B. 重组人胰岛素C. 重组人干扰素D.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答案:B7.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类药物的结构分析?A. 质谱法B. 核磁共振波谱法C. 圆二色光谱法D. 热重分析答案:D8. 生物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常用?A. 药代动力学研究B. 药效动力学研究C. 免疫原性分析D. 热重分析答案:D9. 在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中,以下哪种检测不是必要的?A. 纯度检测B. 含量测定C. 微生物限度检查D. 热重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种生物药物的分析不需要考虑其免疫原性?A. 重组人胰岛素B. 重组人生长激素C. 重组人干扰素D. 维生素C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性?A. pH值B. 温度C. 光照D. 蛋白质的分子量答案:A、B、C2.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类药物的定量分析?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D3. 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检测是必要的?A. 纯度检测B. 含量测定C. 微生物限度检查D. 热稳定性测试答案:A、B、C4. 生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测定中,以下哪些方法常用?A. 细胞增殖实验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 放射性免疫分析D. 热重分析答案:A、B、C5.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类药物的结构分析?A. 质谱法B. 核磁共振波谱法C. 圆二色光谱法D. 热重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物药物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生物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生物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1.生物活性分析方法:生物活性分析是衡量药物对生物体的活性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包括酶活性分析、细胞毒性测定、动物试验等。
2.蛋白质质量分析方法:蛋白质质量分析是研究蛋白质的分子量、构象以及组成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蛋白质质量分析方法包括质谱分析、SDS-等。
3.分离与纯化方法:生物制剂通常具有复杂的成分,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常见的生物分离与纯化方法包括色谱技术(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电泳技术(如凝胶电泳等)等。
4.基因检测与基因表达分析: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DNA中的特定序列来确定基因型,用于诊断疾病、基因治疗等。
基因表达分析是研究基因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调控机制的方法。
5.免疫学分析方法:免疫学分析方法是通过检测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常见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包括免疫沉淀、ELISA、西方印迹等。
6.稳定性分析:生物药物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活性。
稳定性分析是评价生物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的方法。
7.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是研究生物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包括体外药物相互作用实验、药代动力学分析等。
8.药代动力学分析:药代动力学分析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方法。
常见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药物浓度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等。
9.毒理学评价:生物药物上市前需要进行毒理学评价,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常见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实验等。
10.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制剂质量稳定的关键。
常见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药品标准制定、质量检测等。
总之,生物药物分析是研究生物制剂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的重要方法,在药物研发、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上所述的知识点是生物药物分析中常见的内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药物分析技术。
生物药的分析工作总结

生物药的分析工作总结
生物药是一类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治
疗药物等,具有高效、靶向性强、副作用低等优点,是当前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
生物药的分析工作是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生物药的分析工作。
首先,生物药的分析工作需要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
生物药通常是由蛋白质、多肽或核酸等大分子构成,因此需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确保药物的纯度和成分的一致性。
其次,生物药的分析工作需要对药物的活性进行评价。
生物药的活性是其发挥
药效的关键,需要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药物的活性进行评价,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此外,生物药的分析工作还需要对药物的微生物污染进行监测。
生物药的生产
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需要对药物的微生物污染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
最后,生物药的分析工作还需要对药物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生物药在生产、储
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药物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总之,生物药的分析工作是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需要对药物的
成分、活性、微生物污染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生物药的分析工作,推动生物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生物药物分析重点完整版

生物药物分析重点完整版生物药物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药物,其活性成分是通过生物源来获得的。
与化学合成药物不同,生物药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对其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下面是生物药物分析的重点内容:1. 蛋白质序列分析:生物药物通常是由蛋白质或多肽组成的,因此确定其氨基酸序列是十分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蛋白质质谱法(Protein Mass Spectrometry)或者核酸测序法(Nucleic Acid Sequencing)来实现。
2.组分分析:生物药物是复杂的混合物,可包含多种不同的成分,例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等。
对于生物药物的组分分析,可以使用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毛细管电泳法(CE)等。
3.纯化与纯度分析:生物药物的纯度对其药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纯化过程需要将生物药物与所含的杂质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
而对于纯度的分析,则可以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和电泳分析手段来实现。
4.结构分析:了解生物药物的结构对于评估其功能和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的测定。
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晶体学是常用的方法。
5.生物活性分析:生物药物的药效可以通过多种生物活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估。
这包括细胞培养实验、动物模型和体内药效学实验等。
6.稳定性分析:生物药物往往是不稳定的,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和pH值等。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7.免疫原性分析:生物药物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生物药物的免疫原性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这可以通过体内和体外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等来实现。
8.品质控制和一致性分析:对于生物药物的品质控制和一致性分析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在不同批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稳定性试验和其他生物学方法来实现。
生物药物分析

题库一1、什么是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2、药物的学科包括哪些?药物分析(pharmacenticalanalysis)、药理学(pharmacology)、药剂学(pharmaceutics)、药物化学(pharmacentical chemistry)3、什么是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成分,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而形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物。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1)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直接提取的各种天然生理活性物质;(2)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4、生物药物的性质(Properties of biological)(1)结构相近;(2)药理有效;(3)医疗效果好;(4)浓度低,杂质高;(5)大分子稳定;(6)有一定的敏感性(对热、重金属、酸碱和ph变化等敏感)5、药典的定义?药典的简称、版本、三部和内容?(1)定义:记载着各种药品标准和规格的国家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一般由一个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主持编写、实施颁布。
(2)简称:Ch.P(3)版本: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4)三部: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
(5)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6、什么是ADME?各代表什么单词?ADME:药代动力学;A:吸收(absorption);D:分布(distribution);M:代谢(metabolism);E:排泄(excretion)题库二1、标准物质的定义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物理性质与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工程技术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 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 的制品。 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 途径的生物制品。 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 项)。 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生物药物是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 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 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 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 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 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品。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经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于2007 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 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 申报资料要求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 物质及其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 他新生物技术生产的治疗和预防药物。
重组DNA药物(基因药物) 重组蛋白质药物(基因工程药物)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 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 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 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 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 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 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 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 质量控制方法。是一门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的方 法学科。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 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 的含量测定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药物分析学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绪论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药品质量标准与药典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第二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及其来源 一、药物的纯度
指药物纯净程度,反映了药物质量的优 劣,含有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主要因 素。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 适应症 。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 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 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 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附件三: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药物分析
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科 学的综合性工作。他既要与生产单位紧密配合, 积极控制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从而发现问题、 促进生产、提高质量;又要与供应管理部门密 切协作,注意考察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以便 进一步研究、改进药物的稳定性,采取科学合 理的管理条件与方法,以保证和提高药物的质 量。这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一部门的问题,他 所涉及的整个内容与问题也不是某一学科可以 单独完成的,药物分析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 面。
(6)生物药物对热,酸,碱,重金属及PH 变化都比较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易对 生物活性产生影响。
三、生物药物的分析特点:
(1)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2)生物活性的检查 (3)安全性的检查 (4)效价测定 (5)生化法确证结构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 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 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 的预防、治疗、诊断,包括疫苗、抗血 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抗原、单克隆抗体、变态反应原的活性 制剂。
是一门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药物分析的任务 1. 基本任务 (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 (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2. 药物分析学科还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开 发提供必要的配合和服务。
(1)体内药物分析 (2)药物分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生物药物分析研究大分子与大分子或着大分 子与小分子之间反应。
③生物药物与化学药物的区别
a) 在结构上
大分子药物、化学结构不明确、分子量 不是定值。
b) 在检查项目上
热源检查 过敏实验 异常毒性实验
c) 在分析方法上 化学药物测定方法:重量法,滴定法,比色 法,HPLC
生物药物测定法: HPLC,电泳法,酶法, 免疫法,生物检定法
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 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 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 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 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 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 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2、生物药物的研制发展过程
3、生物药物分类
①按其来源和生产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a) 生化药物 b) 生物技术药物 c) 生物制品
②按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来分类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药物 (2)有机酸,醇酮类 (3)维生素 (4)酶及其调节剂
a) 消化酶类 b)消炎酶类 c)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酶类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 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 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 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 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化学药物 药物分类:
生物药物
中药、天然药物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
生物制品
现代药 传统药
“现代药”一般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生物 发酵、分离提取以及生物或者基因工程等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的药品。
“传统药”是指按照传统医学理论指导用 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其主要来源为 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 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发酵制品。 《药品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 国家发 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 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d) 抗肿瘤类 e) 氧化还原酶类
(5) 脂类药物 (6)多肽和蛋白质类 (7)核酸类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 (8)糖类 (9)生物技术药物类 (10)生物制品类
③ 按生物药物的用途分类 (1)治疗药物 (2)预防药物 (3)诊断药物 (4)用作其他生物医药用品
二、生物药物的性质
(1)在化学构成上,生物药物十分接近于人 体内的正常生理性质,进入人体后也更容易 为机体所吸收利用和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与 调节。
生物药物分析概论
药物、药品 现代药、传统药 中药、天然药物 生物药物 生物制品 生物技术药物 化学合成药物 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分析
药物:能够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的物质。
药品的定义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 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 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 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 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 起施行)十章第一百零二条
药物分析学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
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合理、有 效;提高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生产发展的 正常化、规范化;为合理使用国家资源作 出应有的贡献。
药物分析在药学学科中的地位
药学四大主干课程: 药物化学、药理学、 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化学合成
是一门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生物药物分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生物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建立与认证 生物药物分析技术各论 各类生物药物分析检验
药物分析与生物药物分析的关系
① 生物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一个分支。 ② 研究对象不同
药物分析研究小分子之间的反应较多。 特点: A 比较快的反应 B 比较简单的体系 C 化学键的断裂,组合或重排 D 在反应体系中做布朗运动无序碰撞而反应
附件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
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
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
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
组份的药物;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 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 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 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 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 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 (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 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 发酵技术等)。
二、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三、杂质的分类
第二节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第三节 一般杂质检查 第三章 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与测定方法的 效能指标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第四章 巴比妥类药物分析 第五章 芳酸类药物分析 第六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七章 杂环类药物分析 第八章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