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骨的成分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案例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案例肥乡第三中学冯秋芳一、教学思路:《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这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教科书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它以学过的骨的结构为知识基础,通过探究实验重点介绍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进一步阐述人的一生中骨成分的动态变化。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
二、教学目标(1)学会鉴定骨的成分,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四、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材料、资源,这部分内容我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方式认识骨的结构,介绍骨的生长。
进而学习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这节课就是通过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实验和思考,认识问题情景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应用讲解法、谈话法、比较法和指导法,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设计依据现在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从“带领学生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学”。
七、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大,学习进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
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好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八、教学过程(一)实验前的准备关于骨的成分,为做好鉴定骨成分的实验,在实验前先将骨处理好,煅烧的骨可以选用细长的小骨(鱼肋骨)。
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
在做实验前,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骨等。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教学案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教学案欢城二中陈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理解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及青少年应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
能力目标:学生学会鉴定骨的成分并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在观察、分析、讨论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发扬尊敬关照老人的优良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骨的成分及其物理性质教学难点骨的成的及其物理性质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小组的实验桌子上都有一些鱼刺,你们用手轻轻地将鱼刺折弯(不要用力过大),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那么骨为什么会有这种物理特性呢?本小组同学讨论后,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二作出假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将动物的骨研磨成骨粉,骨粉的主要成分是钙盐,骨也可以熬成骨胶(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它的黏合力很强。
依据这些事实你们组作出的假设是:骨的硬度与骨中的________有关;弹性与骨中______有关。
三制定计划(一)材料用具:酒精灯,镊子,培养皿,小烧杯,清水试管架和试管,火柴,碳酸钙粉末,小药匙,稀盐酸,解剖针。
(每小组桌子上已经备好)(二)注意事项:1酒精易燃,要正确使用酒精灯,2盐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滴到皮肤、眼睛、衣服等上。
3盐酸浸泡过的鱼刺用镊子夹起用清水冲洗后才能用手拿。
(三)方法步骤1讨论该实验是否有设置对照的必要性2我们曾用燃烧法鉴定种子的某种成分,现在我们也用燃烧法鉴定骨中是否也含这种成分。
3取少许碳酸钙粉末放入一支试管内,倒入适量稀盐酸,观察试验现象4取一根鱼刺放在另一支试管内,倒入稀盐酸(淹没鱼刺就行),观察现象并记录四实施计划,并记录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表五分析讨论实验现象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骨燃烧后剩余的物质是--------------,它使骨--------;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它使骨具有------- ,实验结果表明,骨是由------------ 和------------ 组成。
鉴定骨的成分和特性

<鉴定骨的成分和特性>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传统的教学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单纯的记忆记住概念,不利于内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概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验探究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验课堂上,如果教师仅仅简单地组织探究活动,那结果只能是学生学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可什么也没学会。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我觉得,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搞好教学非常重要。
这节课,我采取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感知、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确定探究课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并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探究提示,让学生在探究中持续发现问题,主动想办法,持续补充和完善探究计划,最后,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圆满实施探究计划,得出探究结论。
这样,不但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骨的成分;2.对探究骨成分实验收集的数据实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3.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质特性作出科学的解释。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分析、综合的思维水平,同时也能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5、通过探究式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材料用具:大鱼的肋骨或小动物的一段骨,镊子,解剖盘,酒精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火柴。
碳酸钙粉末,小烧杯、解剖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收集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骨的成分和特性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将主动搜集到的信息实行表达交流。
(通过学生交流信息,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
如:骨粉中含有丰富的钙质,骨能够熬制骨胶,成年人的股骨能承受250~400kg的压力,肱骨能承受174~276kg的压力。
儿童、青少年的骨容易变形、老年人容易骨折等资料。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鉴定骨的成分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鉴定骨的成分(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鉴定骨的成分课题:鉴定骨的成分课型:实验课一、目的要求:1、知道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2、学会鉴定骨的成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1. 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水生动物运动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 一种动物只有一种运动方式C. 陆生动物的运动速度快于水生动物D.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2. 刺猬在受到攻击时,会将身体蜷曲起来,形成一个刺球。
刺猬的这种行为属于()A. 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B. 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C. 学习行为攻击行为D. 学习行为防御行为3. 图为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甲燃烧的是骨中的无机物B. 乙说明骨中含有脆硬的有机物C. 丙处理可以脱去骨中的有机物D. 丁说明骨中含有使骨柔韧的有机物4. 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了1800多只,受灭绝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大熊猫的运动系统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A. 骨、关节软骨、关节腔B. 骨、关节面、骨骼肌C. 骨、骨连结、骨骼肌D. 骨、韧带、肌肉5.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身高突增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③女生一般比男生更早进入青春期④性意识开始萌动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6. 鸟卵的结构有利于其适应陆地生活繁衍后代,根据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结构①具有保护作用B. 图中结构③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 图中结构⑤为胚盘,其内有细胞核,将发育为雏鸟D. 图中结构⑥可暂时储存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废物7. 关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发育成叶,胚轴发育成茎B. 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C. 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D. 大豆叶片形成后植物体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8. 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其原因是()A. 能够产生花蜜B. 能够散播花粉C. 能够产生生殖细胞D. 花蕊观赏价值较高9. 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为变态发育B. 蝌蚪用鳃呼吸,发育成青蛙后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 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D. 双亲在水中完成孵卵10. 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A. 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B. 军训后学生皮肤变黑C. 人群中出现红绿色盲D. 狗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11. 土豆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繁殖,此种生殖方式属于()A. 出芽生殖B. 有性生殖C. 营养生殖D. 孢子生殖12. 如图所示,将红富士苹果嫁接在海棠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为红富士,②为海棠B.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贴合C. ①上将来会结出海棠果实D.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13. 下列现象不属于性状的是()A. 学生的肤色B. 学生的卷舌C. 植物的抗锈病D. 校服的颜色14. 将纯种的紫花豌豆与纯种的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紫花豌豆,则豌豆的白花是()A. 隐性性状B. 显性性状C. 相对性状D. 需要子一代自交后才能确定15.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中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分别是()A. 子叶、胚乳B. 胚、子叶C. 胚乳、子叶D. 子叶、胚16. 豌豆的种子中有的种皮圆滑,有的种皮皱缩,若用圆粒(基因组成为Rr)与皱粒(基因组成为rr)进行杂交,所得豌豆()A. 全为皱粒B. 圆粒和皱粒各占一半C. 全为圆粒D. 既有圆粒又有皱粒,比例不定17.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②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③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④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决定⑤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⑥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A. ①③⑤B. ①②⑥C. ①②⑤D. ②④⑥18. 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色盲症是由单基因引起的遗传病B.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YC. 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D. 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19. 下列有关人体遗传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相同B. 父母的性状都能遗传给孩子C. 男女性别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D. 子女和父母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20.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骨髓:管状的骨髓腔中
骨密质的致密坚硬和管状结构 决定了骨坚而不重。
人
体
骨 骼
的
构 成
骨折的护理不同骨折的固
定方法_app-320x240.mp4
课堂练习:
1、人体内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A、骨膜、骨质和骨髓 B、骨膜、骨松质、骨密质 C、骨膜、红骨髓、黄骨髓 D、骨质、骨髓、骨髓腔 2、长骨适于人体运动的的结构 ( D) A、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B、骨松质呈蜂窝状,能承受一定压力 C、呈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 D、以上三项全是 3、将骨进行煅烧,烧掉的主要是 (B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水和无机盐 4、将骨浸泡在盐酸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骨中的( A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水 D、水和有机物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 理综组
隆冬时节下雪后路滑。青少年摔倒后, 爬起来就走,而老年人摔倒后却容易骨折。 为什么不同年龄的人摔跤后会有两种结果呢?
实验:鉴定骨的成分 I:\七年级下\实验-鉴 定骨的成分.flv
分析实验现象 结论:
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 的无机物组成,决定了骨硬而不 脆
不同年龄的人骨的成分比例表
发育时 期 骨的成分 有机物 青少年 成年 老年 多于1/3 约1/3 少于1/3 无机物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容易 变形 约2/3 坚硬而有弹性 多于2/3 硬而脆,容易骨折 物理性质
骨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结构:
骨膜: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
5、儿童少年时期不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的有机物含 量 ( D) A、约为2/3 B、超过2/3 C、约为1/3 D、超过1/3 6、决定骨的物理特性即硬度和弹性的原因在于 (D) A、骨髓含量的多少 B、骨密质的厚薄程度 C、骨松质排列是否规律 D、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 7、体育锻炼能够促进 血液循环 ,增强骨的 营养,改善骨的 结构 ,如 骨密质 加厚,骨松质 排列更加整齐,更有规律。 8、在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中,对骨进行煅烧,其目的是检 验骨的成分中有没有 无机物 ;将骨浸泡于盐酸中,其目的 是检验骨的成分中有没有 有机物 。
鉴定骨的成分生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鉴定骨的成分生物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骨的成分及其鉴定方法。
2. 掌握使用盐酸脱钙法鉴定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骨的成分及其鉴定方法。
2. 盐酸脱钙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盐酸脱钙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鉴定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骨的成分有哪些。
2. 讲解:介绍骨的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和黏多糖,无机成分主要是钙盐。
3.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骨样本,将骨样本放入盐酸中浸泡。
步骤2:观察骨样本在盐酸中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步骤3:将浸泡后的骨样本取出,清洗干净。
步骤4:观察清洗后的骨样本,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鉴定方法。
5. 总结:强调盐酸脱钙法在鉴定骨的成分中的应用,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课后作业1. 复习骨的成分及其鉴定方法。
2. 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鉴定骨的成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骨的成分及其鉴定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骨样本的变化,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要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骨的成分及其鉴定方法。
2. 学生能正确操作盐酸脱钙法实验。
3. 学生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鉴定方法。
六、实验材料与仪器1. 骨样本:牛骨或猪骨。
2. 盐酸:分析纯,浓度为10%。
3. 玻璃试管:直径至少2cm,高度适当。
4. 镊子:用于取出骨样本。
5. 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盐酸。
6. 实验台:用于放置骨样本和仪器。
七、实验步骤1. 准备骨样本:将骨样本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2. 浸泡骨样本:将骨样本放入玻璃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盐酸,使骨样本完全浸泡在盐酸中。
骨的成分和骨连结

骨的成分和骨连结导学案'1.知识回顾。
骨的结构包括哪些?长骨的结构使骨有什么特点?你想知道骨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吗?二.实验探究:骨的成分(研学展学20')知识补充:盐酸可以溶解无机盐;有机物可以燃烧。
1.阅读P7页[实验]探究骨的成分之方法步骤,明确操作方法。
1) 用15%稀盐酸浸泡过的鱼骨失去了什么成分?剩下的是什么成分?剩余的成分使骨具有什么特性?2)鱼骨经过煅烧后失去了什么成分?剩下的是什么成分?剩余的成分使骨具有什么特性?3)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骨具有特性。
4)阅读P8页第一段,思考回答:为什么青少年要特别注意行、立、坐、卧的姿势?为什么要特别关照老年人行走、坐车的安全?三、骨连结(读学、研学、展学15')任务一、观看关节视频;任务二、观察哺乳动物关节的结构任务三、阅读P9页“骨连结”最后一段内容,并观察图9-12,然后填写下列练习。
1、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做_______________;骨连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活动的骨连结也叫做________。
2、填图3、保证关节坚固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关节灵活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对运动产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1、鱼骨的准备应在平时的每次用餐机会。
2、今年骨关节能有实物标本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视频《关节》对学生理解知识点也很有帮助。
3、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要时刻注意。
4、在教学环节上本节课只能分成前后两段,导学读学研学展学,不太好集中展示。
还要在反思、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骨煅烧至灰白色,可烧掉有)骨中的无机物(钙),容易溶解在 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中,骨脱钙后,剩 下柔韧的物质是
有机物
人的一生中骨成分的变化
发育时期
骨的成分 无机物 青少年 成年 老年 不足2/3 有机物 超过1/3
弹性大,硬度 小,容易变形
物理性质
约2/3
胎盘 1.母体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_______
2.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________ ,_____, _______
3.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___________ 脐带 ________
胎盘
受精卵 4.人的生长发育从__________ 开始,直到个体发育 成熟。
1、煅烧后的骨容易粉碎是因为骨中不再含 有( 有机物 )而剩下( 无机物 ) 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2、用酸脱钙后的骨变得柔韧,是因为骨 中不再含有( 无机物 )而剩下了 ( 有机物 )说明( 骨中含有有机物 )。 3、骨中含有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两 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 一定的(弹性 ),这就是骨的 特性。
雌性激素 卵子 5.卵巢能够产生_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____.
受精卵 在输卵管 6._______ ______内缓慢移入 子宫 开始进行细胞__________, 分裂 _________, 形 胚胎 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分 成最初的________, 组织 由各种 裂并________, 分化 形成各种_______, 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_________ 和 器官 系统 _________ 7.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_____________ 8.与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 的是___________ 雄性激素 和____________ 雌性激素
长长 细胞,使骨________
成骨细胞 9.骨膜内的__________ 也能不断形
成新的骨细胞,使骨_________. 成 长粗
软骨层 年以后,_________ 骨化,长骨不再
生长,身体就不再长高了
10.人体各系统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下,
9.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 生殖器官 ________________ 的生长发育 第二性征 和_______________ 的发育
10.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子宫 是胚胎继续发育的 输卵管 ,______ _________ 地方。
探究实验
1.骨的基本结构有(2)________ 骨膜 ,骨质和(3) __________ 三部分 骨髓 2.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2 ) 骨膜 中的__________ 成骨细胞 _______ 3.骨质由致密坚硬的( 5 )_________ 骨密质 和结构疏松, 呈蜂窝状的(1 )____________ 两部分构成 骨松质 4.当人失血过多时,( 3 )________ 骨髓 会由黄色变为 红色,恢复造血功能
骨膜 5.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 骨质 和_________ 骨髓 _______ 三部分。
血管 神经 和 6.骨膜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 成骨细胞 ___________.
骨松质 和________ 骨密质 7.骨质分为_______
软骨层 不断形成新的 8.长骨两端的________
分工合作。
提示
(1)无机物能溶于酸,不能燃烧,脆硬。 (2)有机物不能溶解于酸,能燃烧,柔韧
1、用镊子夹起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 续煅烧。煅烧时,骨的颜色先变成 ( 黑 色 ),后来变成了( 灰 白 色 ), 用镊子轻轻敲打煅烧后的骨,它很容易 ( 破 碎 )。 2、取一根鱼的肋骨,放置在盛有稀盐酸的烧 杯中,观察到有(气 泡 )产生;15分钟后 取出,用清水冲洗后,用手触摸,感到 ( 柔软 ),并且可以( 打 结 )。
约1/3
超过2/3
不足1/3
坚硬而 有弹性 硬而脆, 容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