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附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4.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答案】B(这两句是说明天的重阳节再来和朋友一起欣赏菊花,并非是现在。

)。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13题。

(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
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12、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13、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2分)
答案:
12、B(2分)
13、①含意: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即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②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分)。

黑龙江龙东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

黑龙江龙东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

黑龙江龙东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

(2分)• •【参考答案】【分析】这是一首元曲。

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 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 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据此可作答。

“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

(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一: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表现了漳关地势的险要。

示例二: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通过“聚”和“怒”的动态描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诗歌的基本常识、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需要学生多做中考题,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李白《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2)

李白《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2)

12、诗歌赏析( 6 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可以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何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表达的感情。

(2 分)答:( 2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 分)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创造了欢喜的宴饮氛围,表现了诗人欢乐的心情。

B.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因痛惜、怜悯李白的状况,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C.“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是作者感情激荡变化的表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心里的愁闷和抑郁。

D.“冰塞川”和“雪满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在宦途中碰到的困难险阻;“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讶,显示出诗人心里的吃惊与不安。

E.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气愤,也表达了其对人生前程充满乐观的豪放气慨。

12、( 4 分)( 1)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得明主欣赏,发挥政治志向的激烈梦想。

( 2 分)(2)A D【分析】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创造了欢喜的宴饮氛围,表现了诗人愁苦、愁闷的心情。

D. “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讶,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道路困难的感叹。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得明主欣赏,发挥政治志向的激烈梦想。

( 4 分)。

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用此题写的是现实愤慨。

据以《行路难》为总题的三首诗的内容推断,约是天宝三年(744年)作者被谗离开长安以后的作品。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行路难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现如今,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1(20xx遵义)行路难(6分)李白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www.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3分)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2.(3分)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2分)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3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小题2】.(3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小题3】.(3分)指出下面句子主要停顿处标示有误的一项A.直挂云帆/济沧海B.忽复/乘舟梦日边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奉命于/危难之间)【小题4】.(3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小题5】.(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6】.(3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答案【小题1】B【小题1】C【小题1】B【小题1】(3分)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小题1】(3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小题1】(3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中考古诗词行路难试题答案及笔记

中考古诗词行路难试题答案及笔记

2019年中考古诗词《行路难(其一)》试题答案及赏析笔记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的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号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

2.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B 乘舟梦日边——C 长风破浪—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4.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5.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6.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的诗句,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8.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行路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行路难》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

(共10分)
【古诗赏析】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

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

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答案:
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