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中考题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鉴赏《行路难(其一)》考场汇编

中考古诗鉴赏《行路难(其一)》考场汇编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5.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行路难,行路难”连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促使诗人发出感叹,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跳跃,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终将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横渡沧海。
用典:借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明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自己仍坚信终有一天将会像南朝宋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品:
理由: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用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诗人的内心情感,请具体分析。
13.试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感: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整体感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虽情感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表现出诗人面对挫折时的豁达乐观。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题汇总(附答案)《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福州市质检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 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5.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答案:(一) (6分)4. (3分) B5. (3 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意思对即可)《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眉山市市质检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阅读答案:12.(1)冰塞川雪满山(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1分)《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

《行路难》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7-2019)(附答案)

《行路难》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7-2019)(附答案)

《行路难》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二、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07年湖北省荆州市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2.诗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诗人________的性格。

【答案】1.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

) 2008年四川省自贡市14.阅渎下面这首诗,然后词答问题。

(8分)行路难李白①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现在写作“馐”。

B.直:价值,现在写作“值”。

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D.今安在: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②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 )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

() D.这首诗反映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大山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

() 14.①D②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③A.√B.√C.×D.×2008年四川省遂宁市8、下面这首唐诗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行路难李白A、开篇写“金樽”“玉盘”,呼应后面的“停杯”“投著”,有美好的餐具却只能喝点清酒吃点小菜,诗人吃不下这样廉价的酒食。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篇一:《行路难》中考试题链接】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分)答: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意思对即可。

2分)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意思对即可。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2009年河南省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

(4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2007荆州市7.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诗中名句“ ,”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答案:7.①垂钓碧溪乘舟梦日(1分,每对一空0.5分)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1分,每对一空0.5分) 2009(河南)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

行路难 中考题汇总训练

行路难 中考题汇总训练

行路难一、复习题:1.本诗主旨:抒发了作者政治上怀才不遇,饱受挫折,功业难成的苦闷愤慨,也表达了作者坚信远大抱负终会实现,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的乐观的豪迈气概。

2.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赏析动词)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正面写行路难,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之情。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暗用典故,用姜太公与伊尹终获机遇的故事,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坚信机会终将到来,自己的凌云壮志终将会实现的信心。

5.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反复,疑问句,句子节奏短促、跳跃,突出强调了世路艰险,行路艰难,表达了作者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

6.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用典,直抒胸臆,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表达了作者坚信远大抱负终会实现,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的乐观的豪迈气概。

二、选择题: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行路难》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行路难》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行路难》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行路难(其一)》中考试题精练

《行路难(其一)》中考试题精练
《行路难(其一)》 中考试题精练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 喻 世道艰险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 难”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 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 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 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停__、 _投__、_拔__、_顾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 表现了自己 _内__心__的__极__度__抑__郁__苦__闷__和__感___情__的__激__荡__起__伏_ 的心情。
4.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 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 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 阻,象征前途渺茫。
5.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何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 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 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6.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பைடு நூலகம்云 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 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 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 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9.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 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0.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 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
作者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风帆远渡茫茫大海。 这两句化用宗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豪迈乐 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 坚定信念。
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 处。

中考古诗词行路难试题答案及笔记

中考古诗词行路难试题答案及笔记

2019年中考古诗词《行路难(其一)》试题答案及赏析笔记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的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号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

2.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B 乘舟梦日边——C 长风破浪—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4.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5.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6.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的诗句,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8.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着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思想内容】本诗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名句赏析】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后人用此句表达美好祝愿:终有一天会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炼字炼词】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艺术特色】七言歌行跳荡纵横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中考题: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答: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3、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4、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投拔顾5、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描写题。

答: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7.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答: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9、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B 乘舟梦日边C 长风破浪 D吕尚 E伊尹 F宗悫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1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答案: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12、.①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13.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简述本文的典故:⑴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磻溪遇文王,后被重用。

⑵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

⑶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要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使用这些典故,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不便直率说出的思想感情。

1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案:一是“垂钓碧溪”,即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乘舟梦日”,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1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⑴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

16、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自信的性格。

1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分)答案“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8、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这两句诗意思是: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表现了诗人自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着追求理想20、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答案: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21、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

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的思想感情。

23、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2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25、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26、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答案: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着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27、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五年中考1、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答案】D【解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用语短促,感情激越,这是说前路多艰,未来仍有机遇。

从这跌宕起伏的感情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万般艰难、内心矛盾的心情。

诗人仍处在矛盾之中,前路未明。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终于振作起来,即使前途多艰,仍不放弃,努力进取,相信终于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1分)3、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分)冰塞川雪满山4、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2分)【答案】1.(2分)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

因而内心愁苦。

而对玉盘珍递也无法下咽。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2分)答:此句川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意思对即可。

2分)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分)答:“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思对即可。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8、这首诗多处运用典故,请任选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3分)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2分)育11、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说明诗人仕途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C.《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以落花为喻,展示诗人虽已辞官,但仍思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D.《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比喻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且蕴藏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答案】(3分)D【解析】D项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其原因是在朝廷中得不到重用,实现了不了抱负,因而失意、苦闷;并非是因为离开朋友,表达的也不是思念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