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控制系统(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

合集下载

人工降雨实验报告

人工降雨实验报告

人工降雨实验报告人工模拟降雨侵蚀实验人工模拟降雨侵蚀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降雨导致的土壤侵蚀作用、降雨侵蚀的发生过程、影响降雨侵蚀量的主要因素等。

2 实验原理降雨导致的土壤侵蚀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等,同时还受到土壤种类(不同土壤的可蚀性不同)、地面坡度、地表覆盖物种类及其覆盖物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采用特定土壤(限于教学时数只能选择一种土壤),通过改变有限的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地面坡度)探讨土壤侵蚀量(土壤流失量)的大小,进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上因素与土壤侵蚀量的相关关系。

本试验中,我们设计了两种因子的研究,即降雨历时(3min、5min 和10min)和地面坡度(10°、20°、30°)。

3 人工模拟降雨机的主要性能产品厂家:日本大器株式会社;有效降雨面积:1.5m×1.5m;雨滴发生器至地面垂直高度:2.0m;降雨强度:10 mm/h ~ 200 mm/h 连续可调;雨滴直径:1.7 mm ~3.0mm;降雨历时:0~24 h 自动控制;工作方式: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方式任选。

4 实验物品准备可变坡度土壤侵蚀槽1个(0.5m×1.5m);供试土壤适量(1.0 m3以上)装入土壤侵蚀槽;1000 ml 量筒若干个;1000 ml 塑料瓶30个;塑料漏斗30个;20 cm 定性滤纸2盒;烘箱1个;1/100天平2个;记录及计算用品适量。

5 第三组实验设计根据班内实验设计协商结果,我们组的任务研究降雨历时对土壤侵蚀量大小的影响。

5.1 地面坡度设计地面坡度分为10°、20°和30°3个坡度级,为单独研究降雨历时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我们控制变量,坡度固定为20°。

5.2 降雨历时设计降雨历时分为3min、5min、10min 3个级别。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控制系统(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控制系统(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

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几乎是逢雨必涝,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到底要几年一遇的降雨才能不内涝?气象部门之前已有预报,排水、公交、地铁、道路等部门也都启动了防汛应急预案,排水的车辆设备早早就在莲花桥等重点路段待命抢险。

在大雨中,公安、交通、排水等部门的可以说是全员上岗,坚守岗位,公安民警以身体站在积水里,以身体为标杆指引车辆,工作不能说不尽力,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积水点段?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城市中的排水设施标准普遍偏低。

据了解,目前北京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为1年一遇,个别区域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空间扩张、硬覆盖加剧、人口膨胀等通病加剧了突发天气灾害的可能性。

综述:北京知控高科技术有限公司的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有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人工降雨管路、人工降雨自控系统,实验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建成后不但能完成模拟不同参数的降雨、不同地表覆盖、不同地下管网分布等条件下降雨积水模拟的实验,也可做渗透、土壤水分运移、植物生态、土木工程等领域相关科研实验工作一.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技术指标如下:1)、有效降雨面积:4×9m(36)平米2)、降雨高度:2.1m(降雨喷嘴至实验平台高度)3)、雨强连续变化范围:20-150mm/h4)、降雨均匀度系数:大于0.865)、雨滴大小调控范围:1.7~2.8mm6)、降雨调节精度:7mm/h7)、柜式控制台,液晶显示数据及雨强值和雨强曲线,可以实现手动、自动等控制模式。

二.系统组成: 控制台面板, 控制台面板, 降雨阀控制箱, 泵房, 实验槽泵房内设备组成:1、上水阀,上水有两部分组成,手动开关及电磁阀。

2、水箱,水箱由箱体、人孔、进水口、溢流口、出水口、排水口等部分组成。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是一种对土壤水运动进行模拟实验的系统,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运动过程,以便于研究者对土壤水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通常由降雨模拟装置、土壤水分监测装置、流速监测装置、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

1. 降雨模拟装置:通常采用人工降雨器,可以通过调节喷头的流量和喷雾均匀度控制降雨强度和分布,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情况。

2. 土壤水分监测装置:一般采用土壤水分仪,可以对土壤的水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了解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变化规律。

3. 流速监测装置:一般采用流速计,可以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流速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了解土壤水运动过程中的径流速度和分布情况。

4. 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通常采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实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得出土壤水运动规律和特性参数。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广泛应用于土壤水运动规律的研究和分析,可用于以下方面:
1. 土壤侵蚀研究:可以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的过程,研究土壤颗粒的输移和沉积规律,为土壤侵蚀治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可以通过实验系统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种类土壤的水运动规律,研究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为农田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内涝实验设计方案

城市内涝实验设计方案

城市内涝实验设计方案城市内涝是指城市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由于雨水不能迅速排除而导致的城市积水现象。

为了研究城市内涝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城市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

实验材料与设备:1. 模拟城市区域:在室内建立一个小型的模拟城市区域,包括街道、房屋等模型。

2. 雨水模拟设备:使用可调控的喷水装置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

3. 水位测量仪:用于测量积水区域的水位高度。

4. 监控设备:用于记录积水区域的变化和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摄像机、水位传感器等。

实验步骤:1. 搭建模拟城市区域:在实验室内搭建一片小型的城市区域,包括街道、房屋、人行道等,并按比例模拟城市排水系统。

2. 设定实验条件:调整雨水模拟设备,设定不同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模拟雨水。

3. 开始实验:打开雨水模拟设备,开始模拟降雨,并记录每个时间段内的积水情况和水位高度。

4. 观察排水系统运行状况:利用监控设备对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6. 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如增加排水设施、加强排水管道的维护等。

7. 验证改进效果:在搭建好的城市模型上进行改进措施的验证实验,并记录改进效果。

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注意水源和电源的安全,避免电气设备与水源接触。

2. 在模拟降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位,避免积水过深导致溢出和损坏设备。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排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预期结果: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探究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了解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验证改进效果,可以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限制和改进:1. 由于是小型模拟实验,与真实城市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是一种用于模拟降雨过程中土壤水运动情况的实验系统。

该系统由降雨装置、土壤模型、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可以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土壤类型下的径流产生过程,为水资源管理、防洪排涝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的核心设备是降雨装置,它能够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方式,如持续降雨、间歇降雨等。

降雨装置由水箱、喷头和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节,可以准确控制降雨的时间、强度和频率。

降雨装置还可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的降雨渗透过程,通过改变喷头的喷洒方式和水量,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的降雨情况。

土壤模型是实验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水分运动过程。

土壤模型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土壤柱组成,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水分特性。

通过在土壤模型中加入水分,可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初始水分状态。

在进行实验时,可以测量土壤中水分的变化,以研究土壤中水分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数据采集系统是实验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采集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组成,可以测量土壤湿度、降雨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等指标,以及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土壤水分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排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可以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水文响应特征,为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还可以用于研究降雨径流的产生过程和径流对地表水质的影响,为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水文实验装置,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近年来,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全球普遍出现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可以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降雨情况,研究降雨对土壤水运动的影响,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主要由降雨模拟装置、径流采集装置和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组成。

通过这些装置的配合,可以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动进行模拟和监测,为研究降雨对土壤侵蚀、径流产生和水分迁移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降雨模拟装置是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的核心设备,它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模拟不同类型的降雨过程。

通过设定降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参数,可以模拟出各种常见或极端气象条件下的降雨情况。

降雨模拟装置还可以调整雨滴的大小和速度,以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真实地再现降雨对土壤水运动的影响。

径流采集装置则可以收集模拟降雨后产生的径流,通过对径流进行采样和分析,可以获得径流量、径流速度、径流泥沙含量等关键数据,从而了解降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径流采集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采集点和采集时间,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径流数据,为研究径流产生和径流水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持。

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则可以对模拟降雨后土壤水运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土壤的水分含量、流速、流向等参数,可以掌握土壤水运动的变化规律,了解降雨对土壤侵蚀和水分迁移的影响。

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监测点和监测频率,以全面记录土壤水运动的变化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人工降雨径流土壤水运动模拟实验系统的使用,可以开展一系列针对土壤水运动的研究工作。

可以研究不同类型降雨条件对土壤侵蚀和径流产生的影响,探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

可以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水动过程,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注意事项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注意事项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注意事项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是气象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降水过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大气中的水循环和降水规律。

然而,在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方法至关重要。

在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合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实验设备,例如喷雾器、云室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拟降雨方法,如人工喷洒、云室模拟等。

只有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实验环境和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和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这些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降雨过程的模拟效果,如果环境条件不合适,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准备,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和一致性。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

在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时,需要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长等。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找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建议。

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才能更好地推动气象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实验操作,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推动气象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为气象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降雨模拟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降雨模拟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ISSN1006-7167CN31-1707/T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第40卷第5期 Vol.40No.52021年5月May2021 DOI:10.19927/j.cnki.syyt.2021.05.052降雨模拟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李学行, 陈 娇(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业务培训部,合肥230010)摘 要:基于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舱技术,开发仿真降水强度及风场变化的实验系统,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培训,使学员亲身体验降雨强度变化以及理解降水与风速、温度之间的定量变化关系。

该实验系统建设20m3的实验舱,由降雨控制与采集、风速控制、温度采集3个子系统构成。

降雨强度模拟范围1~6mm/min,风速0~19.6m/s范围内5档控制。

教学实践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观测业务人员对降雨强度的直观判断能力,了解不同风速对降雨观测的影响、降雨对气温的影响。

该系统在室内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实验时间内,实现不同风雨强度的组合变化,提供定量化的实验结果,提高培训效率,同时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培训效果。

关键词:降雨模拟;风速控制;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P4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21)05-0248-04RainfallSimulationExperimentDesignandTeachingPracticeLIXuexing, CHENJiao(BusinessTrainingDepartment,AnhuiBranchofMeteorologicalCadreTrainingCollegeof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Hefei230010,China)Abstract:Basedonthetechnologyofartificialrainfallsimulationexperimentcabin,anexperimentsystemisdevelopedtoimitatetherealrainfallintensityandwindfieldchange,andisusedforground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training.Thestudentscanexperiencetherainfallintensitychangeandunderstandthe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precipitation,windspeedandtemperature.Theexperimentalsystemconsistsofthreesubsystems:rainfallcontrolandcollection,windspeedcontrolandtemperaturecollection.Thesimulationrangeofrainfallintensityis1 6mm/min,andthewindspeedis0 19.6m/s.Teachingpracticeshowsthatthesystemcanimprovethevisualjudgmentabilityofobservationoperatorsonrainfallintensity,understandtheimpactofdifferentwindspeedonrainfallobservationandtheimpactofrainfallontemperature.Inthelimitedindoorspaceandlimitedexperimentaltime,thesystemcanrealizethecombinationchangeofdifferentwindandrainintensity,providequantitativeexperimentalresults,improvethetrainingefficiency,stimulatethelearninginterestofstudentsandenhancethetrainingeffect.Keywords:rainfallsimulation;windspeedcontrol;experimentalteaching收稿日期:2020 06 25作者简介:李学行(1972-),男,安徽马鞍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大气探测技术、气象教育培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设计方案
概述: 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几乎是逢雨必涝,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到底要几年一遇的降雨才能不内涝?
气象部门之前已有预报,排水、公交、地铁、道路等部门也都启动了防汛应急预案,排水的车辆设备早早就在莲花桥等重点路段待命抢险。

在大雨中,公安、交通、排水等部门的可以说是全员上岗,坚守岗位,公安民警以身体站在积水里,以身体为标杆指引车辆,工作不能说不尽力,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积水点段?
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城市中的排水设施标准普遍偏低。

据了解,目前北京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为1年一遇,个别区域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空间扩张、硬覆盖加剧、人口膨胀等通病加剧了突发天气灾害的可能性。

综述:北京知控高科技术有限公司的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有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人工降雨管路、人工降雨自控系统,实验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建成后不但能完成模拟不同参数的降雨、不同地表覆盖、不同地下管网分布等条件下降雨积水模拟的实验,也可做渗透、土壤水分运移、植物生态、土木工程等领域相关科研实验工作
一.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技术指标如下:
1)、有效降雨面积:4×9m(36)平米
2)、降雨高度:2.1m(降雨喷嘴至实验平台高度)
3)、雨强连续变化范围:20-150mm/h
4)、降雨均匀度系数:大于0.86
5)、雨滴大小调控范围:1.7~2.8mm
6)、降雨调节精度:7mm/h
7)、柜式控制台,液晶显示数据及雨强值和雨强曲线,可以实现手动、自动等控制模式。

二.系统组成: 控制台面板, 控制台面板, 降雨阀控制箱, 泵房, 实验槽
泵房内设备组成:
1、上水阀,上水有两部分组成,手动开关及电磁阀。

2、水箱,水箱由箱体、人孔、进水口、溢流口、出水口、排水口等部分组成。

3、水泵,采用高扬程管道泵,尽量减小水泵噪音,增加流量及出水压力。

三.系统操作模式及区别
3.1实验操作规程
1、打开水泵控制箱及降雨电磁阀控制箱电源。

2、布置实验平台。

(1)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实验台路面及建筑区域高度(注意实验台路面及建筑区域的水平及坡度要求);
(2)调整下水口管道开口尺寸;
(3)调整雨篦子开口面积;
(4)根据实验要求安装相关传感器。

3、打开控制台电源开关。

4、开启工控电脑,并打开操控软件。

5、开启系统电源开关,此时请确认水泵控制箱及降雨电磁阀控制箱远程控制指示灯开启。

实验控制系统操作:
3.2手动模式操作
(1)手动操作模式
A、手自动旋钮指向手动位置
B、设置定时器,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定时时间
C、确认水箱是否缺水,如果水箱缺水,请先开启水箱蓄水阀蓄水,水箱满后蓄水阀会自动关闭
D、开启降雨阀门(I、II、III根据降雨强度大小适当选择),此时相应指示灯应开启
E、按下开启按钮,此时定时器自动开启,调节频率旋钮,观察泵频率仪表及触屏降雨强度显示使之达到实验要求
F、定时器倒计时结束,实验自动停止,按复位键使定时器复位
实验结束,记录并打印实验结果
3.2自动模式操作
A、手自动旋钮指向自动位置,自动高级选择旋钮指向自动位置
B、自动模式下,水箱会根据水位情况自动蓄水
C、打开降雨控制软件,设置降雨强度、降雨计时时间
D、按下自动模式区开启按钮,此时实验开始
E、降雨计时时间结束,实验自动停止
实验结束,打印实验结果
3.3高级模式操作
A、高级自动模式与自动模式的区别在于可以调节软件设置参数,此时参数设置界面功能开启
4.软件使用说明
数据监控,系统控制,图像监控画面,实验报表,历史曲线,报警记录
5.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在自动及高级模式下由电脑自动记录并存储,实验完毕后根据需要可以查询并打印实验记录,也可以将实验记录转换为Excel文件,方便转存及数据处理。

6.远程监控的实现
远程实验数据监测和远传实验视频监测
实验关键词:降雨强度、降雨时间、下水管直径(内经)、路面面积、建筑群面积、绿化面积、绿化率、坡度、积水深度:降雨积水模拟实验系统,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