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题目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选项E 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 《尚书》 《周礼》 )。 《春秋》 《史记》 B 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 《通典》 《文献通考》 《通志》 《汉书》 )。 A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曾资生 )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杨熙时 白钢 张晋藩 C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国家体制 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 )。 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ABC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燧人 伏羲 )。 神农 女娲 有巢氏 ABC 尧舜禹时代,除了贵族化的官员已经出现之外.还产生了其他相关的制度,包括( 习惯法和专门执法官员。 巡狞制度。 朝觐制度。军事制度。 ABCD )。 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正确 错误 A 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正确 错误 A 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 正确 错误 A 大范围内部落的合 王权起源于巫术。 正确 错误 B 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正确 错误 A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正确 错误 A 大约存在 立国时间496 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 791年 256年 A 了471年 年 大约存在 立国时间496 商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 791年 256年 B 了471年 年 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 夏王朝的建立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一个长期的过程 部落合并 C 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 禅让制 )。 世袭制 宗法制 分封制 B 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B 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A 最高权力的称谓,周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ADE 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A 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B 商代“野”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D 河北南 夏王朝的活动区域在哪里( 晋南 )? 豫北 豫西 豫东 ABCDE 部 马王堆 二里头文 大汶口文 周口店文 哪些考古发现有可能是夏王朝的活动遗迹( 龙山文化遗址 )? 文化遗 AB 化遗址 化遗址 化遗址 址 郑州东南 安阳小屯 大汶口 二里头文 河南偃师西南 考古发现了那几座商城? 二里岗的 一带发现 文化遗 BCD 化遗址 发现的遗址。 遗址 的遗址 址 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 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 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 AC 对内服与外服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有( “服”是“服侍天子”的意思,而“内”“外”则是其所处位置不同。 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了中央(王畿)和地方(方国)两个部分。 )。 内服指王畿,在卜辞中称“商”,外服则相当于卜辞中 商王室对外服的控制是通过分封来实现的。 ABCD 西周的封建制的特点有( 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 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 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的分国都采取了 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ABC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表现在( 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 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 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 )。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 ABCD 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 朝觐 纳贡 )。 劳役 戍边 ABD 这个区域 这一地 你认为西周初年为什么会实行封建制( 这是由周人的统治能力所决定的。 是和当时的社会基本状况相联系。 )? 周族人口与其想控制的区域是不成比例的。 ABCDE 虽然很早 区直生 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宗法制 )。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宗庙制度 AB 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决策机构 )。 执行机构 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宫廷机构 ABCD 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三有司”是哪些( 司土 司马 )? 司空 司寇 ABC 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 大理 司寇 廷尉 )。都尉 ABC 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 玺 )。 印 符 节 ABCD 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正确 错误 A 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正确 错误 A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正确 错误 A 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 皇帝的弟弟皇帝的亲信 嫡长子 )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贤能的大臣 C 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 李斯 )。 秦王嬴政 汉武帝 管仲 B 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 三省 督察院 军机处 五府六部 C 相的做法,雍正年 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 东厂 锦衣卫 内侍省 敬事房 D 机构是( )。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讲评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

BA、科学B、假说C、阶级D、客观2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A、部落B、部落联盟C、酋邦D、氏族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A、国家体制;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D、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A、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保证这一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B、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C、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D、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BDA、酋邦B、群队C、部落联盟D、部落三、判断题1、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A、正确B、错误第二章一、单选题1、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C、云南广东D、四川一带2、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C、云南广东D、四川一带3、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A、蚩尤、九黎B、黄帝、炎帝C、太昊、少昊D、尧、舜4、东夷集团的代表人物()CA、蚩尤、九黎B、黄帝、炎帝C、太昊、少昊D、尧、舜二、多项选择题1、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A.华夏集团B.东夷集团C.苗蛮集团D.炎黄集团2、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A、最高政治权力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B、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C、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D、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BC A.燧人B.伏羲C.神农D.女娲5、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A、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参考答案

试卷编码:7332《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参考答案三、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答:错。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道路是由家长制公社内部的血缘关系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公社土地关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2.答:错。

北洋政府政权性质是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其政权管理形式颇多,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地方自制等。

其实质都是封建军阀的军事独裁。

3.答:错。

南京政府没有按照孙中山的“弹惩合一”的思想将监察和惩戒统一起来,而是“监惩分离”,在监察机构之外另立惩戒机构,其专职和兼职的惩戒机关相当多。

4.答;正确。

这句话的意思是位于车左的甲士不在职守,你是违反军令,位于车右的甲士不在职守,你是违反军令,位于车中间驾的甲士,使车偏了,你是违反军令,努力执行。

5.答:错误。

隋唐以后形成刑部,御史台、大理事作为三大司法机关,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地方大案则由刑部员外部、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共同会审称为“三司使”。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化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2.答: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

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无所不至地加强皇权专制的神秘化,故意宣扬皇帝挟大命以制臣民,伏天命以立威,惜天命以成人事,将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置都伪称上大的意志。

第三,全面贯穿着,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为支配,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

()A.正确B.错误2.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A.正确B.错误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包含政体和国体在内的政治制度。

()A.正确B.错误4.“三司”有大、小,由御史台、中书、门下组成的为大三司,具体则为御史台的侍御史、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组成。

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组成的则为小三司。

()A、错误B、正确5.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资产阶级专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总统制。

()A、错误B、正确6.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A.正确B.错误7.商代的国家机构有“内外服”之分,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地方官吏称为“外服”。

()A、错误B、正确8.汉武帝时,谏官汲黯直言敢谏,常常廷诤面折武帝。

()A、错误B、正确9.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纠劾百官,整肃纲纪。

()A.正确B.错误10.1906年,清政府改兵部为海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A、错误B、正确11.汉代以后的皇帝名位制度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表现在相继制定的诸如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陵寝号等具体制度。

()A.正确B.错误12.秦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立郡、县二级。

()A.正确B.错误13.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是:以县为单位,将所有田赋、劳役、贡纳、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

在法定意义上废除力役,所雇之役,均有所征款之内支付。

()A、错误B、正确14.汉代,纠弹公卿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监理。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7665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共30分)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中央集权制:指的是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3.通判: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

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监州”。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

答题要点: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族权和神权依附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

2.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中国封建社会,它既有传统社会的一般性特征,也有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条件差异下的国情不同而具备的独自特征,主要表现在:
(1)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2)血缘同构的宗法(家庭)制社会;(3)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4)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5)君主专制的社会;(6)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

3.简述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题要点:
(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只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部落合 并模式
CD
说服
融合论
征服
冲突论
AC
各个部落 部落之间以相 合并以后 合并以后 的权力始 对平等的契约 的体制向 的体制向
ABC
酋长权力 的急剧扩
引起更明显的 部落间的 阶级分化。 关系是不
君主专制 是这一国
部落特 征大量
ABCDE
正确
错误
B
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
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 是“群对——部落—
B
传说人物。
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 有( )。
陕西和甘 肃
河南山东
云南广东 四川一带
A
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 有( )。
陕西和甘 肃
河南山东
云南广东 四川一带
B
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 是( )。
河北、山 东以及河 云南广东 南交界处
四川一带
陕西和甘 肃
A
华夏集团的代表性人 物有( )。
蚩尤、九 黎
黄帝、炎帝
太昊、少 昊
数的分国
都采取了
周族连同
其盟友、
被征服的
商人和土
西周的封建制的特点 有( )。
从分封的 布局结构 上看,有 明显的战 略考虑
从分封的对象 来看,受封的 主体是周王室 贵族
著三者结 合的人口 组合方 式,因而 分封造成
以巫术化 的合法性 观念为主 要支撑
ABC
了有史以
来最大一
次移民活
动,从而
带来了中
国历史上
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
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 正确
错误
关系。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 基本体制形式。
正确
错误

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测评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测评答案

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国家起源的相关理论问题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国民政府成立于(B)年。

A、1924B、1925C、1926D、19272、初期的国民政府,是1925年7月至1928年10月国民党建立的中央政府,即使孙中山所说的(D)中央政府。

A、训政时期B、宪政时期C、临时约法时期D、军政时期1、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B)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的总统制。

A、国务院B、政事堂C、立法院D、参议院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了(A)。

A、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B、南京临时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C、国民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D、都督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B)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

A、《军政府暂行条例》B、《鄂州约法》C、《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临时约法》4、(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的根本大法。

A、《军政府暂行条例》B、《鄂州约法》C、《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临时约法》5、(D)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所构思的用以制约袁世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法规。

A、《军政府暂行条例》B、《鄂州约法》C、《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临时约法》1、秦朝的地方基本建制为(C)。

A、郡国并行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2、东汉末年,(B)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单位,刺史也大多演化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A、县B、州C、省D、国3、西汉的地方基本建制因分封形成了(A)。

A、郡国并行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4、(B)罢郡为州,以州统县,恢复了郡(州)县两级建制。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宋太祖5、唐朝的地方建制沿袭了隋的做法,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

州的主官称为(D)。

A、郡守B、州牧C、太守D、刺史1、言谏发展为专门的机构是在(B)时期?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明代的御史制度中,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始设(D),两年后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一、填空题(共计40分。

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总计32分,每小题)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4、淮军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共计28分,1至4小题,每题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钢 前国家时 期的制度 形态 中国政治
张晋藩 中国五千 年的文明 史 从中国政
C ABC
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有五千年 的许多问题都 制度特有 治学的学
ABCD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史的研究著作中,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
文唐明代史杜的佑 带宋有代传郑统樵色著《 的元政代治马智端 科明建代设官角修 的《通典 文献通考》 临的《通 《明会典 从现代学 从研究目的 从研究方 从研究中 科归属 看,传统制度 法看,偏 价值处理
尧、舜
B
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 物舜有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蚩尤、九 黎
黄帝、炎帝
太昊、少 昊
尧、舜
C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负责联合
中“后稷”负责( )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体各种工 手工业
A

程的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中“司徒”负责( )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联合体的 各种工程
手工业
正确
错误
A
力工具。
关于国家的定义,融
合论强调,政府的基
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 正确
错误
A
协调的保障,在其权
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
燧人氏、有巢氏、伏
羲氏、神农氏等黄帝 以前的传说出现在(
春秋诸子 战国诸子
汉初
唐代
B
)的著作中。
按现代人类学的分期
理论,三皇五帝大概 都已经是进入( )的
氏族阶段
部落阶段
酋邦阶段 国家阶段
山林管 理
B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中“司空”负责( )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联合体的 各种工程
手工业
山林管 理
C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中“士”负责( )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联合体的 各种工程
手工业
司法工 作
E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中“共工”负责( )
正确
错误
A
—酋邦——国家——
将酋邦作为原始社会
与政治社会之间的过
渡形态,事实上还需 正确
错误
A
要更多的理论论证。
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
究上,摩尔根的分析 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
正确
错误
B
学的分析模型。
中国学界在解释国家
起源动力时较正统的 观点主要是围绕生产
正确
错误
A
力发展这一主线展开
关于国家的定义,冲
突论认为,国家是维 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
题目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选项E 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 《尚书》 《周礼》 《春秋》 《史记》
B
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 《通典》 《文献通考》 《通志》 《汉书》
A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 要研究内容是( )。 怎样理解中国政治制
曾资生 国家体制 中国是拥
杨对熙国时家行为发 生持续或重大 影响的国家体 制当之代外中的国制政度治
礼仪
司法
民众生 活
B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了解下情 宗教活动 中“纳言”负责( )
礼仪
司法
民众生 活
A
在我国国家起源阶 段,频繁出现对战争 的记载。是什么引起 中国先民部落之间的 战争呢( )?
是社会生
人类的生 物本性。
为争夺一定的 生存空间和自 然资源。
产力和生 产关系发 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联合体的 各种工程
司法工 作
D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农业生产 管理民众生活 山林管理 手工业 中“虞”负责( )
司法工 作
C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了解下情 宗教活动 中“秩宗”负责( )
礼仪
司法
民众生 活
C
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 有22位主要官员,其 了解下情 宗教活动 中“典乐”负责( )
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部落合 并模式
CD
说服
融合论
征服
冲突论
AC
各个部落 部落之间以相 合并以后 合并以后 的权力始 对平等的契约 的体制向 的体制向
ABC
酋长权力 的急剧扩
引起更明显的 部落间的 阶级分化。 关系是不
君主专制 是这一国
部落特 征大量
ABCDE
正确
错误
B
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
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 是“群对——部落—
具有一个 有一定程度的 有一定针 形成了支 中央政治 阶级分化 对性的固 持最高权
ABCD
酋邦已经 产生了“
酋长的权力支 已经形成 配着一切最主 了支持等
酋长的特 权已经具
酋长为 行使权
ABCDE
人口增长 的压力
地域因素
战争动力
社会分层 和阶级分
政治发 明
ABCDE
酋邦
部落
部落联盟 群队
氏族 BD
说服模式 征服模式
B
传说人物。
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 有( )。
陕西和甘 肃
河南山东
云南广东 四川一带
A
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 有( )。
陕西和甘 肃
河南山东
云南广东 四川一带
B
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 是( )。
河北、山 东以及河 云南广 南交界处
四川一带
陕西和甘 肃
A
华夏集团的代表性人 物有( )。
蚩尤、九 黎
黄帝、炎帝
太昊、少 昊
人口增长 所造成的 压力。
物。
D
在部落酋长制演变为
王权的过程中,( ) 人口增长 生产力发展 战争
宗教权威
C
起了重要的作用?
尧舜禹时期最高权力 的称谓是( )?



元首
不确定 E
意味着联
合体首领
颛顼“绝地天通”意 味着什么( )?
以政治权 利拥有者 的身份垄 断了神人
意味着世界由 巫来管理。
意味着宗 教权威的 加强。
部落
部落联盟 酋邦
氏族
C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创造了所谓“挑战—
—应战”的文明生成
模式,他强调( )的 相对便利 相对恶劣 热带
亚热带
B
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
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
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 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 些( )。 酋邦与部落相比有哪 些不同( )? 现代人类学在国家起 源的动力问题上,倾 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 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 我国学者谢维扬认为 国家起源的两种模式 关于国家起源的模式 学界有不同的观点, 以“说服”这一部落 合并模式形成的国 以“征服”这一部落 合并模式形成的国 群对的组成原则是基 于“血缘”。
ABC ABCD
研究结论都带有( ) 科学
假说
阶级
客观
B
性质。
长期以来,在国家起
源这一问题的研究
上,我国学者所接受 马克思 恩格斯
摩尔根 哈维兰
C
的主要是( )所建构
的分析模型。
部落是由氏族组成 的,这种联合通常是 血缘 依据( )力量。
地缘
强制
领导人的 威信
A
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 种政治组织是( )。
意味着人 人都可以 和神沟通 。
A
沟通的权
利。
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 是( )。
蚩尤
九黎
祝融
太昊
少昊 ABC
血统优势
不仅使某
些氏族在
尧舜禹时代政治组织 的基本持色是( )。
人群仍以 氏族和部 落为单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