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以某人关于列强侵华特权认识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一国所得”“诸国……享之”“一国所求”“诸国……助之”并联系所知识可知,材料针对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故B项符合题意。

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A项错误;项与题干材料不符;“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D项错误。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为A项;B项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影响,项是辛亥革命的成果,D项与之不符。

3.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此次战争的主要参与者是英国和法国,但是最大获利者却是俄国。

1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1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试题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5.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6.(2011年徐州模拟)“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天京变乱D.黄海海战8.(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期中)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7.(2011年东台期末)“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做好每份历史试题不仅是对学生历史学问把握的一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遗漏的地方。

所以,你预备好了做这一份试卷吗?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以供大家去学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ZG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真就到来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确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这说明,英国对ZG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缘由是( ) .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ZG市场以倾销商品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2.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

〞对这种“奇局〞应理解为( ).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C.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D.面临资本主义制服世界的不行抗拒的潮3.有学者将ZG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ZG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ZGRM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根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做好每份历史试题不仅是对学生历史学问把握的一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遗漏的地方。

所以,你预备好了做这一份试卷吗?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所以,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右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国民大革命D.抗日战争2.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

”(《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3.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4.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

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

”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

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有解析人教版)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有解析人教版)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有解析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四)[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4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考试)“战争本身到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

”这里的“战争”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选A。

“天朝”是清朝自以为是的说法,“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第四次大规模战争,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以后的继续和扩大,不符合题意,故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意,故D 项错误。

2.(2016•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中考试)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2 100万银元解析:选。

A项的危害是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B项的危害是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项的危害是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

题目要求选择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故正确答案为。

D项的危害是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3.(2016•江苏徐州高一期末考试)如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的一些信息。

据此推断该事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选A。

根据材料“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明与中华本土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与太平天国运动由农民阶级借助拜上帝教发起,以反对清王朝统治为目标相一致,故A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借助本土宗教发起,且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与材料相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结合所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由资产阶级、学生发动,故、D项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1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B 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 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D 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解析:B 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B项正确。

2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 )A 《南京条约》附件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解析:A 材料“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说明这一权益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A项正确。

3 有学者对某史实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描述的史实应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解析:B 由材料中“长歌涌入金陵”“人间小天堂”“天京陷落”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

4 “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

”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D 鸦片战争解析:C 题干“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说明该事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表明该事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权,综合上述,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5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2.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下列表述中属于其布局和特点的是( )①由南向北,由东向西②由沿海、沿江深入内地③遍布全国各地④台湾已经开放通商口岸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赌王何鸿燊博士以6 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上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

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4.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5.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其中“割地”是指( )A.《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B.《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C.《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辛丑条约》划分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辞严地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请问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方案8.“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我们都要学会去做试题卷,因为它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接下来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从下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英国商品人口总额鸦片走私总额1821年14 757 132元13 693 213元 225 780元1833年 17 814 260元10 119 655元 12185 100元A、1821年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B、1833年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C、1833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D、1833年鸦片贸易额较1821年激增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4.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5.(2007•深圳模拟)“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39~140页)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解析:D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国家处于资本主义阶段。

因此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与资本主义制度抗衡,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A一要注意时间:19世纪中期;二要注意毒品这一提示信息。

A项发生于1840~1842年,B项发生于1883~1885年,C项发生于1894~1895年,D项发生于1900~1901年。

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B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之一,洪秀全是重要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故可以增加“天国兴衰”这个链接。

4.(2011年化州期末)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解析:B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当时世界潮流。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此时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而《资政新篇》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的世界潮流,故答案为B。

5.(2011年江苏会考)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割给日本并赔款白银二亿两,故答案为B。

6.(2011年徐州模拟)“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

”(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天京变乱D.黄海海战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通过阐述和描述事物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反侵略反帝斗争,二是形式古老。

太平天国运动侧重于反封建,天京变乱属于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斗争,黄海海战属于中日之间在海上的军事较量,展示了双方的新式武器,不能说是古老的形式,由此判断B项正确。

7.(2011年东台期末)“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D材料中有拆除“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等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有这样的规定,故答案为D。

8.(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期中)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解析:D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A项错误;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是1912年清帝退位,B项错误;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没有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C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9.(2011年烟台期末)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

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解析:D由剪辫子到抢购假辫子,可以看出人们的心理变化,也反映出民主并未真正的为人们彻底接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故答案为D。

10.(2011年营口期末)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B.历史学家的访谈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解析:D A、B、C三项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而报纸新闻照片一般而言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故答案为D。

11.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析:C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两项,A项是反对帝国主义,B 项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

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

故选C。

12.(2011年淄博模拟)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解析:A本题通过一段誓词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抓住誓词中的关键词语:“土匪军阀”、“帝国主义”,说明了革命要反帝反封建。

另一方面提到“总理遗命”,说明这应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件。

抗日战争只侧重于反帝,解放战争侧重于国内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符合誓词中涉及的任务。

因而正确答案选A。

13.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这里所指的“新的道路”是( )A.武装斗争B.寻找革命的同盟军C.开展土地革命D.工农武装割据解析:D本题考查八七会议的内容及其影响。

解题关键词是“新的道路”,A、B两项国民大革命时期就已找到,排除。

C项包含在D项之中。

14.(2011年银川模拟)1935年7月,苏联《真理报》发表《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一文:“中国红军主力部队从江西省向四川省进军,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

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过去和现在都不曾实施过如此艰苦卓绝的行军。

”材料中的“英勇进军”是指( )A.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B.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D.红军长征解析:D“英勇进军”指的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由江西辗转至贵州、四川并最终到达陕北的艰难过程,即红军长征。

15.(2011年宁夏会考)漫画《七七与切切》反映了( )A.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D.美国发动的侵略朝鲜战争以失败而告终解析:B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即“七七”这与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相符合,而漫画体现出日本人切腹自杀,说明了日本发动的战争必定失败,故答案为B。

16.在近代史上,蒋介石的形象十分复杂。

他被看作“具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中国统一战线以抵抗外来侵略者”,应该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D民族英雄是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著名人物,蒋介石领导的、以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抗日战争,该评论应该出自抗日战争时期。

17.如图是1938年江苏画家刘元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

此画表达的宗旨是( )A.反映敌强我弱的抗战形势B.反映我强敌弱的抗战形势C.反映中国共产党对日采取的游击战术D.反映日寇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中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能力(中间为日本侵略者,其他三个为抗战的中国军民)。

漫画创作于1938年,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实现,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

18.(2011年常州期末)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一幅宣传漫画。

这幅漫画反映了(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D.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解析:C首先从图片中获取“刘邓”二字,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此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故答案为C。

19.(2011年江苏会考)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

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

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解析:C《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A项错;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资政新篇》,B项错;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而非北洋军阀政府被推翻,D项错。

故本题选C。

20.(2011年化州一中期末)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解析:D①发生在1937年,②发生在1927年,③发生在1947年,④发生在1894年,故时间先后顺序为④②①③,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2分,22题18分,共4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40~142页)21.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