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三色荞麦耿翔(1)不因是泥土的守望者,才热爱每一种庄稼。

面对大地上的万物,我一向以为,真正的智者应是那些具体而抽象的粮食。

它们全部来自土里,它们简朴单一的形象,会让我心情突然复杂地想些什么。

(2)进入陕北后,这种感觉更是无遮无拦了。

那时,我几乎是不知疲倦地把目光放出去,在这片千沟万壑罗织出的大莽原,一心一意地搜寻着:究竟在哪一种作物身上,负有这决土地的真魂呢?(3)有一次,在一座浑圆的土峁上,看羊群在坡地里吃草。

我的初衷,是想让这群似乎不计年月,只知缓缓移动的活体,来稳定一下十分浮躁的内心。

等我无意识地回过头,却有一片雪白的荞麦花,在我经不住骚动的身后,很热烈地开放着。

(4)这突如其来的画面呵。

我想,这是陕北对我的一种神示。

我也就决意从荞麦的身上,剥认这个活得艰难而欢畅、贫穷且富有的地方。

那一瞬,要不是农家子弟天生对庄稼的爱心,我的不安分的手脚,早将我拖进荞麦地里了,说不定会用不地道的腰鼓舞步,腾起一天的粉尘呢。

也就在这时,我才把它当成这片天地中的一种灵物。

(5)让我一眼看中的,正是荞麦的色彩,并自认为它是陕北的圣物,应该在万民之中,万物之上。

想想,它一钻出地皮,就是一坡的嫩绿。

对于沉积很深的黄土来说,这点绿太单薄了,几乎敌不住黄河上几个浪花的冲刷。

于是,它在寸把高的时候,就挣出一坡白色的小花,就让你明白,黄土可以淹没它的绿,但这最单一的白,却是怎么也埋不住的。

陕北的亮色,或许就在荞麦开花的月份里。

(6)我第一次看见荞麦花,是在一个沾带着露水的早晨。

一坡连一坡的白,一沟接一沟的白,这是北方的雪也落不出的情节呀。

听见花间嘤嘤的蜂声,真不知该怎么颂扬了。

(7)对于荞麦,我一直叫它黑麦。

在我的诗中,能找到好些关于它的诗句。

我也一直把它结出的黑色的颗粒,当作纯情的眼睛去描摹。

这是荞麦捐献给黄土的第二种色彩呵。

(8)每每临近成熟的季节,都想从它的枝叶间,找到熟悉或不熟悉的眼睛。

期末总复习专题01:写景抒情散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专题01:写景抒情散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总复习专题专题01: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知识能力点一:领略景物之美一、从空间变换角度欣赏景物之美凡是写景都会有一个顺序,有远近、高低、内外之别。

这样,作者写出来的景就富有变化、层次分明。

例一:《春》一文,描写春草时由“园子里”的草到“田野里”的草,这是由近及远描写春草绿遍大地;描写春花时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这是按从高到低写景,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优美画卷。

例二:《济南的冬天》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层层铺展,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在取景时选择不同的角度,先从上方俯瞰,宏观勾勒济南冬天的全景,烘托出“温暖安适”的氛围;再对济南冬天的山光水色进行了局部特写,勾画出了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

在写雪后山景时,作者自上而下,从山上写到山尖,再从山坡写到山腰,一笔笔轻描;在写水色时,作者自下而上,从水面写到空中,再写到半空中,给人一种参差错落之感。

二、从感官角度欣赏景物之美在写景时,有些作者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会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角度观察并描写景物。

所以,在鉴赏写景散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从感官角度欣赏景物之美,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视觉感觉到的是景物形状的大小方圆、光线的明暗、视野阔狭、景物的动静、色彩的浓淡等感觉。

听觉感觉到的是声音的闹、静、美妙动听、不堪入耳等。

触觉感觉到的是冷暖、凉爽、舒适、硬柔等。

嗅觉感觉到的是气味的香、臭等。

味觉感觉到的是酸、甜、苦、辣、咸等。

如《春》一文,就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官的感受,详细描绘了春天的景物。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通过视觉渲染了春花的绚丽多彩;“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通过听觉写出了春天悦耳的声音;“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通过触觉写出春风温暖、和煦、轻柔的特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特有的芳香;“花里带着甜味儿”,通过味觉写出了花香给人的美好感受。

紫藤萝瀑布阅读理解题答案

紫藤萝瀑布阅读理解题答案

紫藤萝瀑布阅读理解题答案《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描写优美的紫藤萝,为再现其优美,设计采用余映潮先生文中集美阅读法,用阅读逐步将学生带进灿烂辉煌的意境之中。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紫藤萝瀑布阅读理解题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紫藤萝瀑布》阅读原文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紫藤萝瀑布》阅读题目1、④段中的“它们”指代:___________;⑦段中“别的一切”指代:_________。

2、联系全文来看,第⑦段第一句“但是我没有摘。

”在文章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花本无言,人自有情。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深情。

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②段以______喻紫藤萝,又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渲染,突出了花______的特点。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附答案的抒情散文阅读训练,供大家欣赏。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

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

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

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

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

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

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

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

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

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

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

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

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生命中的碧伞‎红灯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女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2020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一】(18分)天上飘来的丝带●柏峰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

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

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

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

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群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色、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⑤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生命中的碧伞红灯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女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

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

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

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

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

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

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

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

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

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

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命中的碧伞红灯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女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

你不在的时候,还有人传唱你,那一定是你把芬芳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于是人们口齿生香,津津乐道。

⑩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你的生命将!给生活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那时候,满世界将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马德/文,有改动)1、本文题目中的“碧伞红灯”既指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指。

2、根据全文内容,概述为自己添加“碧伞红灯”的意义。

(不少于两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根据第③段内容,邰丽华的事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指的是什么?4、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第⑩段的内容,注意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

(3分)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你的生命将__________________。

2、老北京的小胡同(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

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

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

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

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

当然,样子全变了。

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

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

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

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

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

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

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

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

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

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

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

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

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

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

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

它叫起来可优雅啦。

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

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11)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

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

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

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

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

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

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

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

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

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13)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①[锔(jū)]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

②[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

下文中的”屁股帘儿”是一种自制的简易风筝。

③[秫秸(shú jiē)]去掉穗的高粱秆。

1. 从第(4)段中找出与第(1)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3. 阅读第(9)(10)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4. 结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5. 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字数在100字以内)3、晨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

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蟑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

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

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u)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

是的,我想是这一切。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新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

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建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

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

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

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

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

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

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

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

因为我们送走了芙,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

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问题:1.第①段文字依次描写了、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2.在作者看来,“晨”的可爱及可贵之处是什么?3.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4.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5.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6.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一、参考答案1、生活中的感恩之情、积极心态和创造精神(意思对即可);2、(1)点缀平凡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2)在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境遇中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3)-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同时,为世界留下宜人的芬芳。

(答出其中的两点且意思对即可)3、身残志坚,用舞蹈诠释生命的美丽(答“生命的蓬勃\人性的高洁”或其他,意思对即可)4、不设统一答案。

(要求:内容符合题目要求;语言与上下文合理连贯。

)示例:因此而绚丽多彩,情趣盎然,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芳香。

(二)《老北京的小胡同》答案1.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2. (1)丰富(2)和谐(有趣、安宁)3. 答案:回忆儿时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

(或:回忆儿时游戏之乐)4. 答案: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5. “感触”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

示例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

示例三: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三、答案:1.淡淡的朝阳轻轻嘶叫的小蝉2.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3.①鼓舞人意,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