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资料
一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

护理诊断与措施(术后)
• 1.疼痛 与术后麻醉解除、机械通气、胸腔插管和炎性刺激有关 • 预期目标:患者感觉疼痛减轻,舒适增加
✓ 注意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 ✓ 加强心理安慰,设法分散患者注意力。 ✓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 指导协助患者取斜坡卧位,抬高床头30~45°,减轻腹壁张力,从而间接减轻疼痛 ✓ 效果评价:病人伤口疼痛有效缓解
01
02
03
04
前言
病例讨论
护理程序
小结与反思
前言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 一,仅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10%,因为大多数会自闭,膜周部缺损、小缺损(<2 mm)和母体年龄<35岁是VSD胎儿时期自然闭合较好的预后 因素[1]。VSD可继发主动脉瓣返流或主动脉瓣脱垂,常见于男孩,在5~9岁间出现,对于膜周围和干下VSD最常见[2]。
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
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畅,鼻翼无扇动,两侧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未
器未查。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
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未见异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未见异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
• 专科检查:
•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喷射性
手术讲解模板: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术前准备: 1.填写申请单 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 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提出 检查要求。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术前准备: 2.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 解释检查的 过程,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反应以及并 发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步骤:
7.缝合心肌切口 如作心房或肺动脉切口, 可用无创伤针线连续褥式加连续单纯双重 缝合关闭切口;如作心室切口,可同样用 连续褥式加连续单纯双重缝合,也可用来 回双重连续单纯缝合关闭切口。遇有漏血 时,可用干纱布轻轻压迫止血。如漏血较 多,压迫不能止血时,可加作间断单纯或 褥式或8形缝合。
手术步骤:
⑵经右房切口:从右房通过三尖瓣进行较 低位置的室缺修补,或高位膜部缺损,具 有左室右房漏者,显露相当满意,而心脏 负担较经右室切口轻得多,对有肺动脉高 压者尤为有利。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步骤: ⑶经肺动脉切口:通过肺动脉瓣修补干下 型缺损。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步骤: ⑷经左室切口:肌部缺损,尤其是多发、 筛板状缺损,右室切口显露不佳者可作左 室切口,清楚显露缺损。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步骤:
3.显露缺损部位 用牵引线和拉钩轻柔拉 开心壁切口,仔细寻找缺损部位。如被腱 索或乳头肌覆盖,可绕粗丝线轻柔牵开。 如找不到缺损口,可请麻醉师扩肺,使肺 内血液进入左心室,并从缺损口涌入右室, 从而发现缺损[图5-2]。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手术步骤: 4.修补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 修补术
手术资料: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心室间隔缺损怎样治疗?

心室间隔缺损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心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治疗心室间隔缺损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心室间隔缺损应该吃什么药。
*心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一、西医*1、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有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之分,前者即迳行缺损修补术,后者为先行肺动脉环束术,以后择期行缺损修补术。
肺动脉环束术。
方法为以宽3~4mm的Teflon带条,环绕肺总动脉中段1周,收紧带条并将其两端相互缝连,其松紧度以环束远段肺动脉压力低于体动脉压力的50%为度,借以增加右室压力,减少经室间隔缺损的左向右分流量,作为过渡性手术,以避免婴儿期大口径缺损直视修补手术的高死亡率。
待1~2年后,再择机施行缺损修补术。
此法是基于临床观察到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合并中度肺动脉口狭窄的病人,其病情较稳定,且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肺动脉继发性病变这一客观事实,由Müller等于1963年所创用,并一度得到推广。
近年来,该手术已罕用,理由主要是肺动脉环束术本身的死亡率亦较高(16%左右)加上日后施行缺损修补术的死亡率(10%左右),数字就更高;环束术的松紧尺度难以掌握,术中术后发生过松过紧的因素较多,有因过松而需行第二次环束术者,过紧则促使经缺损反向分流及右心衰竭;第二期手术时,除修补室间隔缺损外,尚需拆除肺动脉上的束带,操作十分困难,易损及肺动脉壁,或因肺动脉已呈器质性狭窄,需行管腔扩大手术,甚至有术后因肺动脉狭窄而需再次手术者。
近年来由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一期手术的死亡率反较二期手术的总死亡率低,总的效果也较好,因此晚近多主张一期修补术。
肺动脉环束术仅限用于极少数有特殊情况的病婴,如多发性筛孔型缺损、伴有主动脉缩窄导致严重心衰者,以及伴有其他复杂性心内畸形,婴儿期难以满意纠治者等。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原则上,室间隔缺损确诊之后,除有禁忌证(见下述)之外,应择期手术,缝合或修补缺损,以避免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影响发育和正常生活、甚至丧失手术时机。
室间隔缺损文档资料

32
单纯VSD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缺损及分流量大小 症状 Symptoms 体征 Signs
8
辅助检查
Specific studies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phy
小型缺损 可正常或呈轻度左心室肥厚 中、大型缺损 可显示左心室肥厚或双心室肥厚 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时 可出现右心室肥大为主
1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
Incidence and the rate of nature closure
室间隔缺损(VSD)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心病,在我 国几乎占小儿先心病的50%左右 VSD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畸形 小型肌部和膜周部VSD(<0.5cm)有自然闭合的可 能(20~50%),一般在5岁以内,尤其在1岁以内 干下型缺损未见自然闭合者
16
Diagrammatic rep源自esentation of VSD
辅助检查
Specific studies
超声心动图 Echocardiograph
二维超声:取胸骨旁长轴位或四腔位、心尖或剑 下四腔位,均可探及室间隔回声中断,左心房、 左心室扩大,右心室也可扩大,室间隔增厚并有 活动幅度增大 彩色多普勒:除探及缺损口大小及部位外,还可 探测跨隔压差,并计算出肺动脉压力,右室压力、 肺阻力和分流血量
21
辅助检查
Specific studies
心导管及造影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右心导管检查主要发现:
异常途径:除干下型缺损外,导管可由右心室 进入左心室并到达升主动脉 血氧资料:右心室平均血氧含量比右心房高, 提示心室水平有左向右分流 压力资料: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肺小动脉嵌顿压, 肺动脉高压时,这些指标常是确定能否手术依 据
【正式版】房间隔缺损--课件PPT资料

继发孔ASD自然闭合多在1岁之内,闭合率 为39%,1岁以后自然闭合可能性很小。
病理解剖及分型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本院):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如右心室抬举感增强,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减弱,但第二心音更加亢进、分裂,提示存在肺动脉高压。
34、知指识导缺患乏儿:练与习患在儿床及 上家使属用缺便乏器术。后康复知识有关
其中房缺封堵器特点:双碟、短腰、左房碟大于右房碟。
(4)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者。
混合型
临床表现
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儿童除易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外可无症状,活动亦不 受限制,一般到青年时期才表现有气急、心悸、乏力等。40岁以后绝大多数病人 症状加重,并常出现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表现,也是死 亡的重要原因。
知窄识、缺 主乏动:脉与缩患窄儿)及、家左属向缺右乏分疾流病型相(关如知房识间有隔关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向左分流类(如法洛四联征、大血管错位)。
15、陈 全建 麻: 未全 醒麻 时术 ,后 头护 偏理向诊 一断 侧,有予窒吸息氧的,危及险时应清是除首口要腔的分。泌物。
房间隔缺损 房1、间陈隔建缺:损全封麻堵术术后的护适理应诊症断及有禁窒忌息症的危险 应是首要的。
经室间隔缺损切除主动脉瓣下狭窄(附6例报告)

t e r p r.R s l h r wee s ai t c mbn d v n r ua e tld fc( S h e o t eu t T ee r i p t ns o ie e ti lrsp a e t D)a d s b o t t o i s X e c e V n u a ri se s c n s
sx y a s he r f nc in e e l i e r . a t u to w r a lnor a . Co l in Fo t s ao tc s e ss o bi d w ih 1 r r VSD m 1 ncuso r he ub ri tno i c m ne t a ge
( Two h r f nn ain s wh r p r td t u a ri tn ss i he sme tme ,h imee f -t id o ie p te t o we e o e ae o s b o tc se o i n t a i )t e da tr o
c m b ne VSD i 8 o i d s mm -2 m . o p ia ins w e e 2m No c m lc to r ha e e s h a o e a i a h, r hg hm i vave pp n d uc s p r tve de t a r t a, l i ur a r sd l t no i . fe pe a i n, h a t ur u o f ur a int w e e y, nd e i ua se ss A tr o r to e r m m r f o p te s r dia e r d,w o s pp a e t paint te s
医师定考资料

第一套1.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顺序是:B 下肢→上肢2、孕妇临产的标志是{E]A 临近预产期B 阵发性腹痛 C 宫颈内口松弛D 阴道不规则出血 E 以上均不是3.关于休克的临床表现,以下错误的是A 中心静脉压增高至12cmH2O以上4、下列哪种手术不宜单独采用颈丛阻滞A 巨大甲状腺肿导致气管受压5/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不包括E 肾功能不完善6.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D 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7、早期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应进行的新生儿期筛查项目是 D TSH8.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A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9.轻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瞳孔变化情况是A 瞳孔缩小10.诊断渗出性胸膜炎,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E 胸腔穿刺液检查11.关于噪声性聋,下述正确的是B 又称慢性声损伤12.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B 血管合体膜13/患者,男性,47岁。
心悸、气短20年,2年来常感胸骨后疼痛。
查体:血压15.6/5.2kPa(120/4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并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肺部(-)。
诊断为 E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有关腹腔镜手术中CO2栓塞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B PetCO2监测较TEE更敏感15.10个月的婴儿患佝偻病(激期),其特征性表现是E 方颅16.关于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特点,以下哪项应除外 D 偏侧搏动性头痛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1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一般在生后几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B 6小时18.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特点是A 吸收速度快,潜伏期较长,局部症状轻19.肾病综合征最初的改变是什么A 大量蛋白尿>3.5g/24h20.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有(E) A 年龄 B 肥胖 C 骨质稀疏 D 过度使用E 以上均是21.有严重肝病的糖尿病患者禁用下述哪一种降血糖药A 氯磺丙脲22.药物避孕的禁忌证不包括D 月经失调23.关于新生儿硬肿症的诱因,以下错误的是E 头颅血肿24.提示胎儿宫内缺氧的检查结果为A 缩宫素激惹试验阳性2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特点是A 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PAS染色阳性26.关于高血压危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主要由于脑部血管痉挛所致27.关于双卵双胎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是]E 两胎囊间的中隔由两层羊膜和两层绒毛膜组成28.中毒是指A 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损害29.在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盆腔瘀血综合征是因为C 手术损伤或术后粘连影响盆腔血液回流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C感染31.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 黄疸持续时间较短32.放置三腔二囊管通常牵引压迫的重量是E 0.5公斤33.关于蜈蚣螫伤的急诊处理,下列错误的是C 碘伏消毒34.胸疼伴有咳嗽、咯血和大量脓臭痰最主要见于E 肺脓肿35.子痫患者为控制抽搐,立即处理时主要可选药物中不包括C 5%葡萄糖盐水36.下列哪项与含铁血黄素尿有关A 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37.肾病综合征使用环磷酰胺出现哪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D 出血性膀胱炎38.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最重要的是D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39.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或大剂量亚甲蓝,用于哪项抢救A 氰化物中毒40.在急性胸痛中危险性最高的四个疾病是B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张力性气胸41.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称D 电体操疗法42.下列关于产褥期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C 出现“冰冻骨盆”。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第1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1.研究对象: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服务对象:初生至满14周岁。
第2节儿童年龄分期1.年龄分期: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为胎儿期,正常胎儿期的为40周。
②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死亡率最高。
)③婴儿期:从出生后满一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④幼儿期:从满1周岁到三3岁为幼儿期。
(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阶段)⑤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6~7岁入小学之前为学龄前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⑥学龄期:从小学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智能发育更趋成熟。
)⑦青春期:第2个生长高峰(女性比男性早两年)第3节儿科护理的特点1.免疫特点: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抗体IgG;不能通过胎盘获取lgM。
SlgA从母乳获得。
婴幼儿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第1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生长发育的规律:①连续性,阶段性。
②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④个体差异性。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第2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评价1.体重最能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指标。
①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公斤;三个月为2倍(6kg);一岁为3倍(9kg);两岁为4倍(12kg)。
②生理性体重:一般下降幅度不超过10%,常于生后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③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两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①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生长为50厘米;一岁约为75厘米。
;两岁到86~87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间隔缺损【疾病概述】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是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流动力学紊乱。
VSD可为单纯性,也可是其他心血管畸形的一部分,如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等。
单纯VSD占初生婴儿的0.2%,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0%。
胚胎第4周末,在房间隔形成的同时,由原始心室底部肌小梁汇合成肌肉隆起,沿心室前缘和后缘向上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将原始心室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上方暂留一孔,称为心室间孔,形成室间隔的肌部。
约在胚胎第7周末,心球的膜状间隔由上向下斜向生长,同时心内膜垫也向下延伸,使心室间孔闭合,组成室间隔膜部。
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室间隔肌部发育不良可形成室间隔低位缺损,如肌部缺损。
室间隔流入道、小梁部、流出道组成室间隔膜部。
如膜部融合不良,则形成室间隔高位缺损,如膜周缺损等。
根据其解剖学关系将室间隔缺损分为膜部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肌部型、房室通道型和混合型。
正常成人左室收缩压可达120mmHg,而右室收缩压仅30mmHg,两室压差显著。
当室间隔出现缺损时,则左室血液将有一部分经缺损流入右心室。
分流量的大小与缺损的大小及两心室的压差有关。
小型室间隔缺损其直径不超过主动脉根部直径的1/4,左向右分流量小、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2:1,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肺动脉压力正常。
中型室间隔缺损其直径为主动脉根部直径的1/4~1/2,分流量中等,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的2倍,回流至左房及左室血流量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期负荷增加,使左房、左室扩大。
大型缺损其直径超过主动脉根部半径,或等于主动脉直径,Qp/Qs>3:1。
不仅左房、左室扩大,同时由于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小动脉产生动力高压,右室收缩期负荷增加,导致右室肥大。
肺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患儿年龄有关。
单纯大缺损的患儿很少在2岁前发生肺血管器质性病变。
4~5岁之后呼吸道感染减少,但随着长期大量的分流,使肺小血管增生,增厚,硬化,管腔变小,最后形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量减少,后期出现双向分流,最后导致右向左分流,出现Eisenmenger综合征,肺血管发生不可逆性的阻塞性病变。
小型室缺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活动量无明显减小,有些患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不影响发育,胸壁正常。
听诊时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响亮的杂音。
缺损越小,杂音的范围也越小,收缩期可触及细微震颤,肺动脉瓣第2音正常。
中型室间隔缺损幼时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体质较弱;有些患者胸廓畸形,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杂音的范围较大,胸骨右缘也可闻及。
肺动脉瓣第2音较亢进。
心尖搏动范围大,心前区有较粗大的震颤。
大型室间隔缺损幼儿常有反复发作的肺炎及心衰史,体力极差。
活动量较小,心慌、气短明显,哭闹或劳累时出现口周苍白或发绀,胸廓可有明显畸形。
收缩期杂音不响亮,甚至听不到收缩期杂音。
而肺动脉瓣第2音响亮亢进,且有急迫感,收缩期震颤很轻或消失。
此时左向右分流量明显减少,有些为双向分流,甚至仅为右向左分流。
室间隔缺损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如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其他复杂心血管畸形,则应行心导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室间隔缺损需要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主肺动脉隔缺损等鉴别。
目前普遍认为,小型室间隔缺损,Qp/Qs<1.5:1,肺动脉压正常,无临床症状,可随访至4~5岁再治疗;中型室间隔缺损,Qp/Qs>2:1,肺动脉压增高,临床症状不明显,可1~2岁内手术;大型室间隔缺损,Qp/Qs>3:1,肺动脉压明显增高,或室缺位于肺动脉瓣下,或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改善者,均应尽早手术。
若患者已经出现Eisenmenger综合征,则为手术禁忌症,只能给予非手术治疗。
【治疗程序】【治疗方案】内科治疗:大型室间隔缺损伴呼吸窘迫者,应限制补液量[100ml/(kg.d)],给予小剂量地高辛(剂量5μg/kg,q12h)、利尿剂(速尿0.5mg/kg,2~3次/天),血管活性药,以减轻后负荷;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应在抗生素治疗3个月后手术,一般呼吸系统感染,应在感染治愈,体温、血象正常后手术;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应间断吸氧(30min/次,2~3次/天),静滴前列腺素E1(10~20ng/kg.min),口服西地那非(0.5mg/kg,q6h~q8h)或波生坦(1/3~1/2片,bid)。
导管介入堵闭法适用于肌部室间隔缺损,特别是多发肌部缺损和小的膜周部缺损。
外科治疗:(1)手术适应证①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Qp/Qs>=1.5者;②存在严重肺部感染,经严格抗菌治疗仍不能改善者,以及严重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治疗不能改善者,考虑急诊手术;③肺动脉瓣下型VSD伴有主动脉瓣脱垂者,主张早期手术,以防瓣膜脱垂加重,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手术禁忌证:如心内已形成右向左分流,表现为发绀者(即Eisenmenger 综合症)属手术禁忌。
、(3)手术方法:常温或浅低温高流量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①右房切口:适合膜周型、房室通道型及部分肌部缺损。
注意事项:平行于房室沟约1cm切开右房。
②肺动脉切口:适合肺动脉瓣下型或漏斗部的缺损。
注意事项:切口位于肺动脉根部上1cm。
③右房及肺动脉切口:对于大型膜周缺损向肺动脉瓣下延伸时,单纯右房切口暴露困难时,可增加肺动脉切口,可避免切开右心室,损伤右心功能。
各种类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注意事项:(1)膜周型缺损因缺损的后下缘有希氏束穿过,故后下缘应超越缝合,即出针距离缺损边缘4~5mm,进针深浅适当,防止缝合处撕脱。
靠近隔瓣处,缝合于隔瓣根部,尽量靠近瓣根,避免因缝合不当造成三尖辩关闭不全。
圆锥乳头肌以后部分可沿缺损边缘缝合。
(2)肺动脉瓣下型缺损修补前应了解有无主动脉瓣脱垂,看清主动脉瓣窦和脱垂瓣叶,避免损伤主动脉瓣叶。
缺损上缘靠近肺动脉瓣环处带垫缝线置于肺动脉瓣窦内,然后穿过肺动脉瓣环根部,其余可沿缺损边缘进针。
对于合并主动脉瓣叶脱垂或轻度关闭不全,关闭缺损的补片可支撑脱垂的瓣叶,防止进一步脱垂而致的主动脉瓣返流。
伴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需行主动脉瓣叶悬吊术。
(3)房室隔型缺损修补方法同膜周型缺损。
如隔瓣后腱索较多.或腱索位于缺损前,影响缺损显露时,可沿三尖瓣隔瓣根部1~2mm处剪开瓣叶,向前牵开,充分显露缺损四周,修补缺损后再连续缝合瓣叶。
(4)肌部缺损根据肌部缺损部位、数目、大小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单个狭长或卵圆形的缺损可直接缝合。
肌部偏流入道缺损伴膜周缺损时,即同时有二个缺损,则采用单块补片修补。
由于房室传导束位于膜周与肌部缺损之间,单块补片修补可避免损伤两者之间的传导束。
肌小梁部位的缺损,易被丰富的肌小梁遮盖,易漏补,术中应仔细探查,避免术后残余分流。
(5)VSD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术前心导管检查示Pp/Ps>0.8,肺总阻力>10Wood单位,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水平双向分流时,在补片关闭缺损同时,可在补片中央开洞,直径约5mm,另取一小补片在左室面覆盖洞口,上半圆周连续缝合,使之成为单向活瓣,允许右向左分流,可缓解术后因血管阻力高,右室负荷过重的右心衰竭,并保证一定的左心排量。
【疗效观察与随访】大龄患者的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在技术成熟的心脏中心,手术死亡率接近于零。
年龄小于6个月、体重低于5kg的小婴儿,死亡率在3%~5%。
【指南解析】单纯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大小、位置、形状不一,导致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在新生儿期由于肺循环阻力比较高,左右心室压力接近,心内分流较少,因此新生儿期症状较轻。
随着肺循环阻力的下降,心内分流逐渐加大,患儿出现气急,吃奶乏力,体重不增,哭闹时紫绀,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患儿容易即时发现心脏病并能即时诊断和治疗。
在笔者治疗的病例中,有50%患儿属于这一类。
小到中型室间隔缺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3周岁以上的小型室间隔缺损可选择导管介入治疗,但要注意介入过程中X射线的防护,减少电离辐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目前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手术风险大大降低,笔者手术死亡率接近零,个人体会大型缺损应尽早手术治疗,修补应严密,杜绝残余漏;发生3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重新缝合;避免右室切口;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服用西地那非0.5mg/kg,3~4次/日,3~6个月(根据病情)。
参考文献1. 朱晓东,张宝仁主编. 心脏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2. 丁文样,苏肇伉主编. 小儿心脏外科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8-3393. 汪曾炜,刘维永,张宝仁主编. 心脏外科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47-8774.胡盛寿主编. 阜外心血管外科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755. Mavroudis C, Backer C.I主编. 刘锦芬,主译. 小儿心脏外科学. 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68-2896.徐志伟主编. 小儿心脏手术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37-3507. Jonas R A. Comprehens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London:Arnold,2004:242-2558. Kirklin J W, Barrstt-Boyes B C. Cardiac Surgery. 3nd,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39. Carminati M, Butera G, Chessa M, Drago M, Negura D, Piazza L.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congenit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s. Am J Cardiol. 2005;96(12A):52L-58L10.Simons JS, Glidden R, Sheslow D, Pizarro C. Intermediate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fter repair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n Thorac Surg. 2010;90(5):1586-159111.Hövels-Gürich HH, Konrad K, Skorzenski D, Nacken C, Minkenberg R, Messmer BJ, Seghaye MC. Long-term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nd exercise capacity after corrective surgery for tetralogy of Fallot o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infancy. Ann Thorac Surg. 2006;81(3):958-96612.赵军,陈关良,李秋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