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艺术赏析
线的魅力——费欣素描赏析

·209·艺术研究线的魅力——费欣素描赏析陈凌娟(仙桃职业学院,湖北…仙桃 433000)摘 要: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的素描受东方传统绘画的影响,个性鲜明,线条生动有力,充满弹性与韵律,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关键词:费欣;线绘式;图绘式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19世纪出生,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素描大师之一。
他的创造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的传统。
费欣出生在俄罗斯喀山的木雕手工艺人家庭,在喀山美术学校学习五年后去彼得堡考入美术学院,是列宾的学生。
1908年到喀山美术学校任教,期间经历俄国大革命,42岁时,接受邀请到纽约美术学院任教,移民美国。
代表作有《秋天》、《卡鲁里亚肖像》、《父亲》等。
其作品存世不多,很多作品都毁于当时的战争和移民途中。
无论是再俄罗斯还是西方世界,有关于他的介绍与评论都很少,是一个被忽略的艺术大师。
他是一个个性鲜明很有天赋的艺术家,他不参与任何的艺术流派或组织,其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由于他的经历,后期创造以肖像画为主,尤其是他的素描作品,极具风格,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他的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的纸张上,自成一家,刻画深刻,独具特色。
我们可以把他的素描看成是他的艺术观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他的素描作品可以当作具有独立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来欣赏。
20世纪80年代,那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在美术教科书里曾见到过费欣的素描作品《留胡子的微笑男人》,当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专业的学习之后才慢慢地去了解他,能找到的他的资料和作品也不多,但从心底里喜欢他的素描作品,仿佛能同我灵魂深处某处产生共鸣,这共鸣就是他素描作品中那流畅有力,富有个性的线,与我骨子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线的热情与偏爱融入几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中,对于线的运用出神入化,浑然天成,中国画也被称为线的艺术,而费欣的素描作品中对于线的运用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技法大解析——费欣

技法⼤解析——费欣本期⼈物——费欣基本简历:尼古拉·费申Nicolai Ivanovich Fechin (俄语: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Фешин;1881-1955)⼜译尼古拉·费欣,尼古拉·费迅,全名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申(由于俄⽂翻译过来和中⽂差异有多个名字),俄裔美籍画家,出⽣在俄罗斯喀⼭的⽊雕⼯⼿艺⼈家庭。
,列宾的学⽣,作品别具⼀格,代表作有《秋天》、《卡努⾥雅肖像》、《⽗亲像》等。
他的画⾊彩明快、明暗对⽐响亮,表现⼒强。
他素描受东⽅传统绘画的影响,素描头像⽤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成⼀家,刻画深刻。
油画作品赏析技法解析⼀:费欣的素描效果很独特。
这种效果主要是他⽤的材料使然。
费欣⾮常迷恋荷尔拜因和中国线描,他画素描使⽤的是中国⼿⼯制作的⼟纸,这种纸质地粗糙,适合炭笔和炭条使⽤。
但同时⼟纸纸质很脆,⽆法⽤橡⽪擦去留下的斑点和线条,所以下笔做到⼼中有数,肯定准确。
有的⼟纸有⽊和⽵⼦的细⼩杂点,类似麦⽚表⾯。
技法解析⼆:费申擅长肖像画和风俗题材的创作。
他⽤笔奔放、流畅;画⾯时⽽是颜⾊强有⼒的堆积,时⽽是轻轻掠过留出底⾊;时⽽⽤刮⼑和⼿代替笔;使画⾯产⽣不同的肌理效果,整个画⾯⾊彩响亮、饱和;对⽐鲜明,格外诱⼈,好象⼀部⾊彩交响曲,耐⼈寻味;费申在美国⾛完了他的艺术之路。
脱离民族传统,远离故⼟,对他来说⽆疑是场悲剧,但他的艺术成就在俄罗斯美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技法解析三:费申在美院进⼊列宾画室学习,对⾃⼰的⽼师他有⾼度的肯定和评价,但在艺术追求上却有⾃⼰的主张;他在选材和构思上,喜欢从平凡⽣活中直接取材,追求⾃然与真实,纯正与鲜明;探索与当时盛⾏的印象主义不同的⼀种表现⼿法,着重带装饰意味的,结构独特的发挥油画特有性能的艺术语⾔和表现技巧。
技法解析四:他的画作中⾊彩间的互补做得恰到好处,⾊彩间的冷暖也极为合理并善于在⼤量⾊调相同的⾊块中添加⼩块的对⽐⾊调以达到⼀种⾊调间的平衡。
艰苦岁月素描赏析

艰苦岁月素描赏析
①作者:《艰苦岁月》是我国当代著名雕塑家潘鹤的雕塑作品。
②内容: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红军战士信念坚定、开朗豁达的光辉形象。
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依偎身旁倾听的造型,表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艺术手法:
(1)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
(2)构图形式上运用对比的手法,如笛和步枪的摆放。
(3)艺术家用富有流动感、质朴带有涩味的手法,塑造出艰苦环境中真切生动,富有性格特征的红军战士的光辉形象。
④意义:《艰苦岁月》是雕塑家潘鹤对革命战争年月红军战士的真实再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
素描作品赏析

达芬奇主要作品鉴赏

《最《后最的后晚的餐晚》餐-》达-芬达奇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 餐厅所作的壁画。这幅画着重刻划耶稣的门徒在听到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 卖我了”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 先看基督左边的一组三个人:腓力按耐不住地跳起来,带着不可捉摸的疑问 转向基督,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捂着胸口,欲表白自己的真诚的纯 洁。老雅各极度愤慨,摊开双手,身子因失去重心而稍后仰,好象在表示:这简 直不可思议。在他们后面站着的是多马,他尽量按下性子,向基督举着食指向上, 说这怎么可能呢?在基督右边的一组三个人中,有一个是犹大,他心虚地急忙扭 动身子,惊恐地想远离夫子,并且慌忙地握紧告密所换来的钱袋,战粟而害怕地 斜视着基督。约翰忧柔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双手,神志焦虑,不知怎么办是好, 在听彼得细言。彼得勃然大怒地站起来,弯身前倾向着约翰,左手搭在他的肩头, 紧贴耳边,似乎在问:你知道是谁吗?他的右手还紧握着一把刀,好象在显示: 要是我知道是谁,一定要杀死他。最右边一组三个人中,靠近彼得的是巴多罗买, 他张开双手,显得震惊而又沉着,似乎是要大家不要惊慌,他自己严肃而冷静地 凝视着基督,想拯救夫子。搂着巴多罗买的是小雅各,他紧张地望着基督无能为 力。站在最顶端的是强壮的安得烈,他探身向前,颇有冲上前去之势。最左边一 组中,马太双手伸向基督,脸却转向左边的达太,好象在询问有经验的老人,刚 才夫子所讲的到底是指谁呢?达太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正在纳闷。西门也正在 苦苦思索,但是毫无结果。
生命科学学院07级生物技术1班—李宗柯
《岩岩间间圣圣母母》
达.芬奇 祭坛画 (189.5X119.5厘米 ) 现藏伦敦国立
美术馆 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
人像素描赏析

《基础素描》PPT学习辅导第七章人像写生第四节人像素描赏析主讲教师梁海霞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对于写生来说,只有眼睛先看到、看明白,你才能够画出来。
也就是说眼睛观察在前,手上的功夫再后,在素描学习中,多看名作,多了解绘画表现技法,开阔眼界,提高鉴赏力,将会使大家的绘画水平进步更快。
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的人像素描作品。
根据头像素描表现手法的不同,这些作品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线为主的素描。
代表人物有丢勒、荷尔拜因、费欣、大卫·霍克尼。
丢勒自画像(13岁)丢勒的素描在造型意识和精神表现上极为出色。
这幅刻画他母亲的肖像,画出了神经质的紧张神情。
丢勒素描丢勒笔下的人物严肃而坚定,充满内在的力量,在造型意识和精神表现上极为出色。
例如这幅刻画他母亲的肖像。
丢勒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描绘对象一定要做到:造型精确、质感强烈、神态自然,这也是德国人的性格特征:严谨理性,一丝不苟。
有时候,这种严谨和理性近乎死板、机械,然而,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德国“工匠精神”令人敬佩的原因所在。
丢勒素描丢勒素描丢勒素描丢勒素描丢勒素描与丢勒同时代的另一个画家荷尔拜因,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
不过后来他移居到了英国。
他画中的人物精致结实,个性十足,细节之处刻画精当。
荷尔拜因素描荷尔拜因,以肖像画闻名于世。
他主要以线为表现手法,造型上极具形体力度。
画风特点:简洁、明净。
荷尔拜因素描荷尔拜因素描荷尔拜因素描荷尔拜因素描尼古拉·费欣,他是列宾的学生,但在艺术追求上却有自己的主张,从不盲目崇拜和模仿别人。
费欣擅长肖像画创作。
他用笔奔放、流畅;受东方传统绘画的影响,他的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效果独特,自成一家。
费欣素描费欣素描费欣素描费欣素描费欣素描接下来这位画家,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仍然以线为主,但画风却跟前三位迥然不同,他就是就是大卫·霍克尼。
1937年,大卫·霍克尼出生于英国,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
素描教案

法 国 拉 斯 科 洞 窟 壁 画
法 国 拉 斯 科 洞 窟 壁 画
法 国 拉 斯 科 洞 窟 壁 画
窟西 壁班 画牙
阿 尔 塔 米 拉 洞
窟西 壁班 画牙
阿 尔 塔 米 拉 洞
窟西 壁班 画牙
阿 尔 塔 米 拉 洞
总结:这些壁画线条奔放、形象生 动、说明了人类开始有意识的记录 自己的生活,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 界和原始民族自身生活的一种认识, 并成为表现和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 手段。
以及点、线、面等显示出来的,即通常所说的全面造型因素。它们就是形象化的造型语言。正 是这些造型语言才能在平面上塑造出可视形象,才能形象的表达人们对客观物象的感觉和认识。
在所有的造型因素中,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明暗等,都必须通过线条、色调才能表现为
画面的视觉形象。
线条和色调是素描最基本的造型语言。
20世纪的西方素描,建立在反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野兽 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多种流派共存的多元局面。 到20世纪中叶,现代派绘画已发展到了不反映肉眼看到的 对象,而表现肉眼所见不同的对象。与之相对的具象艺术、 新古典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在现时代仍占有重要位置。
代表人物: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蒙德里安、
二、掌握造型的法则与规律。即是提高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的重要条件,又是培养和树立造型 观念,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础。艺术不是科学,但是,艺术却利用了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成果。如 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立体投影法以及色彩学、几何学的某些原理,深化了艺术家 的认识力,艺术的表现力,使造型艺术得到重大的发展。
元代以前的绘画力求艺术性的表现,着眼于传神、写意、着重形象与笔墨的“气韵生动”,而在 绘画的科学性方面(透视、解剖、明暗)是落后的。
精微素描课件

风格
精微素描的风格多样,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作意 图选择不同的风格。常见的风格有写实主义、印象派、抽象 主义等。不同风格的精微素描作品在表现力和视觉效果上都 有所不同。
02
精微素描的技巧与手法
线条的运用
线条的流畅性
精微素描中,线条的运用至关重 要。流畅的线条能够增强画面的 动感和生命力,使作品更加生动
特点
精微素描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阴影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立体 感。它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对物体结构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光影变化的敏锐观察 力。
精微素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精微素描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当时的艺术家们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琪等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来表现物 体的真实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微素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20世纪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
线条的粗细与变化
通过调整线条的粗细和变化,可以 表现出物体的质感、纹理和层次感 ,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线条的方向与组合
不同的线条方向和组合可以营造出 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水平线条给人 平静、垂直线条给人挺拔、斜线条 给人动感等。
光影的处理
光源的设定
光影与情感的表达
精微素描中,光影的处理是表现立体 感和质感的重要手段。合理设定光源 方向,能够突出物体的特征和层次。
特征,为绘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细节和质感。
情感表达
02
精微素描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表达,传递出创作者的内
心情感和思想,增强绘画作品的情感共鸣。
构图与布局
03
精微素描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关系,能够通过合理的构图和布局
,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在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艺术赏析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是帮助我们用视觉方式体味事物的基本形式,也是建立绘画意识的基本手段。
作为画家来讲,素描是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的工具,同时它也是艺术家用以实现艺术创作的特殊形式。
素描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画种。
不同风格的画家会选择适合于自己需要的工具,从而获得不同艺术趣味的绘画作品。
绘画是图像表现的方式之一。
视觉形式要素是进行绘画的表达的基本条件,绘画是通过视觉因素进行图像的表达。
实现图像表达的视觉因素主要是点、线、面、空间和形体等。
素描的视觉形式要素还包括:(点、线、面)体、空间、虚实、黑白灰、透视、比例、节奏等概念。
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绘画上,点具有体积或面积的意义,点是面积极小化变异的状态,或说在对比之中体现出来的一个极小单位的状态。
点的密集排列可以在行、列的组合方式中构成线的形态,或在大面积的组合中呈现面的含义。
点的不同疏密的组合还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明暗对比变化。
点的概念还意味着图像中某一位置的呈现。
比如,在构图中物像可成为构图的中心或对应的位置概念。
线也是一个抽象的形式概念。
但在图像中线是由某一点开始在一维的方向上展开的形态,是狭长面的极端化形态。
在图像表达中,线是面与面之间的分界或物体边界的概念表达。
同时线的密集组合能形成对面和明暗关系的表述。
面是指在高和宽的二维的方向上展开的平面形态。
面的极端变化可大到指向整个画面或小到异化为点。
面是构成形的基础,是表述形象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都是在平面的图式中构成图像表述最基本的视觉要素。
绘画中,体是在二维平面上用视觉的方式对高、宽、深三维形态的一种表述。
在二维平面的绘画中,立体的表现是利用视错原理在平面上虚构出三维的假象。
比如,我们利用透视造成的视觉变异规律,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表现物体的大、小、虚、实的现象,虚构体积、空间的假象。
或利用光影、明暗变化的组合的规律,造成具有体积和空间的假象。
空间的概念在现实三维的状态下比较好理解。
但在二维的平面中,被视为空间关系的进深距离和三维的形态则是虚拟的。
绘画空间的体验与现实的空间体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因而,在平面的基底上实现空间的体验和表现体的概念是通过对视错原理的利用来虚拟的,比如,透视原理的运用。
虚实的概念是指图像显示的清晰程度和视觉对比强度的变化。
图像的细节关系明确或黑白对比的强度高,物象的图像呈现就实,否则就虚。
空气透视的原理告诉我们,实的部分在图像表达中呈现突进的倾向,而虚的部分会显示退隐的倾向。
图像的立体感、空间感的表现技术就利用了这种虚实体验和视错的现象在平面上虚构出三维的空间现象。
另外,虚实的规律也反映了我们对主次关系的体验和表现原则。
虚实的对比关系也是形成画面视觉节奏变化的手段之一。
黑、白、灰的对比在画面中是构成图像表现的基本要点之一。
黑白灰的概念是我们对图像明度变化的基本对比关系做出的归纳。
图像或图式的呈现就是利用黑、白、灰关系使我们分辨出图形和基本的色层关系。
黑、白、灰的概念,不仅指光影变化中基本的明度层次,也包括物象固有色的基本对比关系。
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意识,一幅画中只有黑白差异,画面会醒目,但会因缺少层次而显得丰富性不够。
如果加上灰色的层次,图像的对比的层次就会丰富起来。
但如果只有黑灰或白灰之间的对比,画面就容易发灰,沉闷,少生气。
只有黑、白、灰的关系得到正确的处理,画面才会醒目、丰富和明快。
因而一幅画处理得好坏,黑、白、灰的对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认识空间关系的过程中,透视是由眼睛的视错机制造成形态的视觉变异和虚实变化的规律性现象。
透视规律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对三维空间的深度现象或体积进行表现的有效手段之一。
透视的规律遵循着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强远弱等原则。
透视规律包括光色透视、虚实透视原理和线透视原理。
比例的概念指事物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尺度、量度的比率。
在素描学习中,常会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正确的表现对象就是将对象的
实际比例等比放大或缩小。
事实上,形象意味的表现只在相对的形体感受中决定其比例关系,例如,相对于男女之间的形体特征,成人与儿
童之间的形体特征,或高、瘦、胖、矮之间的形体特征的表现的要求来确立它们的比例关系,并不模拟真实的比例。
对于物象与环境的关系也同样。
也就是说绘画的表达只在表述事物大小、高矮、胖瘦、远近的相对的感受,而不是为了反映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比例。
构图上的比例包括明暗关系的比例,面积的比例等等。
节奏:绘画中,形态、色调、线条、运动等形式因素,在组合中呈现重复性的变化构成形式表达的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学的术语,即音节规律重复的结构。
在视觉形式的表现中,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形式变化的效应。
比如,同形的反复出现可以形成视觉上的节奏。
以此类推,同类色彩、明、暗关系的重复,视觉强度有序的变化或图像构成中同类组合方式的重复出现等都可以视为节奏的表现。
有序的节奏的变化是构成形式韵律的手段。
韵律:就作品的整体关系而呈现的渐变的节律性变化,构成起承转合的起伏结构,这一结构呈现出韵律。
艺术的特性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大师们主张要有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素描作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是永恒的,并且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素描是通过客观物象的研究和描绘,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对艺术的深刻反思。
把基本功看成是单纯熟练的掌握写实技巧是狭隘的。
素描的基本功不仅表现为对一定的绘画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艺术热情和正确的艺术观。